原來的題目:顏真卿的行書三帖、柳公權的行草《蒙詔帖》與各自的楷書不是同一個筆法字法體系,說明啥?
我是一人。什麼叫筆法字法體系?是不是想問看顏柳的楷書,想不到他們的行書寫成那樣。
【楷書是經過取捨的,每個人的楷書都有取捨。目前認為是顏真卿的楷書,有好幾種不同的風貌。柳公權的字跡留存較少,他的楷書基礎筆畫怎麼寫還沒有統一。而且每個人不同時期的字,也不完全相同。】
到底什麼是」同一個筆法字法體系「?不要創造詞彙,有問直接問。
楷書是經過取捨的,尤其是唐朝的楷書。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他們的楷書和行書都是有差異。不過顏真卿楷書各個時期風格太多,柳公權字跡太少,所以你感覺比較突出。
顏真卿的行書三帖,也就是三稿:《祭侄文稿》《爭座位帖》《祭伯父文稿》。
大家較為熟悉的是: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顏真卿的行書三帖和他的楷書有什麼關聯,不如這樣說,看看顏真卿各個時期的楷書,區別也很大。
比如顏真卿著名的帖《麻姑仙壇記》,據說寫於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如下圖。
顏真卿還有《多寶塔碑》,據說寫於唐天寶十一年(752年),如下圖。
這兩個帖據說都是顏真卿寫得,都是楷書碑刻。一個公元752年,一個公元771年,同一個人相差19年的字。
不需要問顏真卿的楷書和行書,看看顏真卿的楷書是不是有區別。顏真卿的楷書風貌就有區別,他的楷書和行書怎麼找到」一個筆法字法體系「。
楷書和行書兩種書體有各自特點,影響一個人字的因素很多,涉及的面非常的多。
【一人有感】
為什麼沒有說到柳公權,看到柳公權的楷書。其實你應該能夠想到,柳公權的行書你是想不到寫成什麼樣的。
一個人的楷書基礎筆畫寫到這種地步,他的行草寫成什麼樣我想像不出來。看看柳公權寫楷書時候的控筆能力,實在太強。
楷書有楷書的取捨,行草有行草的自如,先把顏柳的楷書研究明白。為什麼顏真卿各個階段的字區別很大,是因為個人的問題還是有託名之作;柳公權的基礎筆畫怎樣才能」自在「的寫出來,柳體怎麼能做到方圓並存結構巧妙的。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2月9日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