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禁軍,相信不少小夥伴的腦袋裡都會浮現出一幅英勇壯烈、激情高昂、身著盔甲的將士的畫面。歷史上也有一支禁軍曾英勇無敵,忠心耿耿的保護著大唐王朝,它就是由大唐名將哥舒翰創建的神策軍。這支神策軍可謂是一個傳奇,在大唐王朝末期的時候一直跟隨著朝廷抵抗外部侵略,令人嘖嘖稱奇。但就在黃巢起義時,這支英勇的神策軍竟然潰不成軍、落荒而逃,這究竟為何?
聽到起義,小編的腦子裡想到的是兩軍氣勢洶洶頑強抵抗的場景。而這個著名的黃巢起義卻真的是顛覆了小編對兩軍交戰的場面的想像。當黃巢軍隊到達洛陽城下時,洛陽城防禦首領劉允章不僅沒有頑強抵抗,而且還直接投降了,這真的是讓人難以想像。
一看到洛陽城不攻自破,洛陽城周邊的一些小城市也更害怕了,也都相當於落荒而逃,黃巢大軍進軍大唐邊境可以說是相當於如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朝廷想要派遣英勇無敵的神策軍前去抗爭,但誰能想到,曾經不可一世的神策軍被嚇的屁滾尿流,絲毫沒有曾經的氣概。
其實,晚唐時期的神策軍早已經不再是當時的神策軍了,而是被一些官宦子弟替換了的,只會拿軍餉的廢物。這些人,常年在長安城裡呆著,沒有見過、更沒有參與過打仗,突然一聽到大軍壓境,恨不得立刻躲起來。就這樣一個軍隊,叫它如何與氣勢洶洶的、如若猛獅的黃巢大軍相提並論。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下》:「楷擊陳州敗死,巢自圍之,略鄧、許、孟、洛,東入徐、袞數十州。人大飢,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
真正的神策軍肯定留有一部分,只不過正巧有好幾個地區都在與外軍抵抗,這些真正的神策軍被派往了其他地方,而洛陽城被攻之時,已經沒有軍隊力量可以抵抗了。只能讓這些冒名的神策軍前去抗戰,這其中還有很多是一些窮苦人家的子弟被官宦子弟找來做替身的。可以說,真正的神策軍並沒有在大軍壓境之際落荒而逃,逃跑的只是掛著神策軍的名號,啥也不幹的官宦子弟。其實這場著名的黃巢起義帶給我們很大的感觸與教訓。無論多麼英勇無敵、勢不可擋的軍隊,一旦被世俗所沾染,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參考文獻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黃巢傳》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資治通鑑·第二二五卷》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