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大師陳佩斯的魅力何在?10月20日晚,被譽為「當代舞臺喜劇又一座高峰」的《戲臺》在昆明劇院大劇場再度上演,觀眾忘情的笑聲與掌聲給出了最好答案。陳佩斯為昆明觀眾傳遞了有笑果、有溫度、有深意、雅俗共賞的喜劇魅力,該劇也是「2020年昆明第三屆首戲演出季」重磅演出。10月21日晚,《戲臺》還將在昆明劇院上演一場。
《戲臺》劇照 史春陽/攝
昆明觀眾隨陳佩斯盡情歡笑
《戲臺》昆明觀眾見面會現場 全媒體記者 木凡/攝
兩年前,作為「2018年昆明首戲演出季」的壓軸大戲,《戲臺》創造了當年的票房神話,贏得滿堂彩。此次陳佩斯帶著《戲臺》再度來到昆明劇院,又一次獲得昆明觀眾的熱烈追捧。由於《戲臺》每場演出都有細節上的調整,不管對第一次看的觀眾還是二刷的粉絲,該劇都有驚喜呈現。
演出現場,昆明觀眾隨陳佩斯及臺上的演員盡情歡笑,演出落幕後全場觀眾熱烈鼓掌,掌聲經久不息,許多觀眾激動得表示「巴掌都拍疼了」。對於所有人,這是一個難忘的、歡樂的夜晚,笑聲溫暖深秋。
《戲臺》劇照 王小京/攝
腳上一雙老布鞋,一身大褂,劇中,陳佩斯飾演了一個京劇班班主,在臺上,他渾身是戲,每個眼神每個細胞都會爆發笑點。這個角色不是簡單的滑稽角色,而是一個立體豐富、內涵厚重的喜劇人物形象,該劇凝聚著陳佩斯對於現實、歷史和藝術的思考。而老戲骨楊立新以一口河北樂亭口音貫穿始終,更有唱念坐打的戲劇表演,其紮實精湛的表演令觀眾大開眼界,讚不絕口。
有昆明觀眾在演出後興奮地感慨:「很久沒像今晚這樣,把手巴掌都拍疼了,忘情地跟著喜怒哀樂,入戲太深。臺上老戲骨,臺下老炮兒,精湛演技詮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愧為喜劇之王,陳老爺子班底,個個渾身是戲,強烈推薦。」
臺上見臺戲中有戲,立意深遠
《戲臺》劇照 王小京/攝
原創舞臺喜劇《戲臺》創作於2015年,為編劇毓鉞創作,陳佩斯擔當導演、並攜手北京人藝老戲骨楊立新共同主演的一部大型原創舞臺喜劇作品。該劇目前在全國各地巡演近300場,獲得了業內人士及各行各業觀眾的交口稱讚。劇中20餘名大小人物演繹了一段亂世中求生存的戲班子的故事,劇情荒誕滑稽卻又合情合理。演出中,喜劇主調貫穿始終,且融入了京劇等元素,設置了巧妙的人物關係。洪大帥的荒誕,「山寨霸王」的滑稽,京劇班內眾人的恐慌、掙扎、落寞……處處有包袱、笑果,同時給觀眾以深思、啟迪,令人笑得意味深長。
《戲臺》可謂是「臺上見臺,戲中有戲」。它將舞臺進行180度大翻轉,一向神秘的後臺變成向觀眾開放的舞臺。在形式上,《戲臺》首次將話劇和京劇藝術融合在一起。此外,該劇人物性格鮮明生動、故事架構巧妙精彩。在劇作主題上以小見大,以方寸舞臺演歷史變遷,以一代戲班的多舛命途,弘揚了以京劇藝術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生發出文化傳承等現實命題的思考,立意深遠。
演出之前,10月18日於昆明劇院舉行的話劇《戲臺》昆明觀眾見面會上,著休閒裝的陳佩斯和劇中飾演六姨太的女演員出席。與喜劇大師陳佩斯面對面交流,現場的昆明觀眾代表與媒體記者興奮不已。就大家提出的問題,隨和幽默的陳佩斯微笑著認真解答,講述了《戲臺》背後的故事以及獨特的其喜劇理念,為大家上了一堂厚積薄發的喜劇課。現場笑聲朗朗,溫馨熱鬧。
《戲臺》昆明觀眾見面會現場 全媒體記者 木凡/攝
昆明觀眾說——
江東小魚兒:你問我好不好?好!怎麼個好法?樣樣都好!很久沒像今晚這樣,把手巴掌都拍疼了,忘情地跟著喜怒哀樂,入戲太深。陳佩斯、楊立新攜手同臺大戲《戲臺》在昆明劇院拉開大幕 ,臺上老戲骨,臺下老炮兒,精湛演技詮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愧為喜劇之王,陳老爺子班底,個個渾身是戲,明晚還有一場,強烈推薦。
賈不假:終於等到你。京腔、京劇、唐山話……倍兒親切,超業餘票友強烈推薦舞臺喜劇《戲臺》,嗯,還有不斷的笑聲和「開車」「內涵」,明晚昆明劇院還有一場,抓緊搶票。
《戲臺》劇照 趙東方/攝
對話陳佩斯——
陳佩斯:「保證您得到快樂」是我們與觀眾的契約
《戲臺》昆明觀眾見面會現場 全媒體記者 木凡/攝
問:此次再次帶著《戲臺》來到昆明,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答:我們再次見面,很不容易。在疫情期間最困難的時候,我們與昆明劇院籤了合同。所以我們也決定不管再困難,都要到昆明來,要對得起昆明的觀眾們。《戲臺》每一次演出,不論是到昆明還是其他城市,其實都會有一些細節的調整。有的觀眾看過兩次、三次、甚至十次,再看我們的表演也都還能有新鮮感。有些很細微的東西,觀眾也許看不出來,看似好像一樣,其實是有不同的,這樣的細節積累起來,就會發現這個戲更精神、更有看頭了。
問:你認為優秀的喜劇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答:笑聲是喜劇的指標性條件,要為觀眾傳遞快樂,你得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笑的條件出來,也就是說劇場裡必須存在笑聲。
問:從開始創作到現在,最難的環節是什麼?
答:我們這個戲運氣特別好,男主角楊立新就是個戲迷,雖然我是導演,但是很多地方,有涉及到京劇的都是他在出主意,這方面他就如魚得水。他也推薦了很多優秀的演員,其中有些是跟戲曲有關的演員,一上臺就很「拿得住」角色,所以很順利。就好像冥冥之中有神明在幫助我們。我們整個團隊都非常和睦,都跟兄弟姐妹一樣,所以創作氛圍也特別好,一群好人,就能創作出一臺好戲。
問:《戲臺》首演至今已近300場,但觀眾對此戲依舊保有高漲熱情,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我們在臺上認真做一件事的態度會在作品中表達出來,一個一模一樣的東西,如果一成不變,觀眾就會厭倦,當你不斷進步的時候,觀眾也能感受到。正是這種不斷努力向上的精神,結合傳統表達方式的打造的三維空間,會帶給觀眾更強的代入感、更多的想像力,這是是最真實、最難得的一種藝術表達。此外,觀眾的反應會給我們啟發,我們會根據大家的反饋與建議不斷精進細節,呈現給大家更完美的細節。
問:《戲臺》最吸引人的精髓究竟在何處?
答:要說《戲臺》最吸引觀眾的理由,我個人覺得是它把一個像寓言一樣的故事完美地和現實結合起來。我們這個戲講故事的方式比較特別,必須能保證您能得到快樂,這是我們和觀眾的契約關係,此外在這之上大家還會有所思考、體會,得到不同的享受,這也是我們積累了這麼多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