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習語的翻譯方法

2020-12-22 中國西藏網

  摘要:習語是一種語言的核心和精華,有著極強的表現力,因其內涵豐富,故在翻譯上難度極大,本文擬結合語言學理論,對該問題作一探索。

  習語是一種語言的核心和精華,是這種語言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固定的表達方式。有些文學家把它比作「菜餚中的食鹽」,有些學者把它喻為「食物中的維生素」,由此可見它在語言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討論的習語在概念上是廣義的,包括各種成型的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典故等等。可以用R.R.K,哈特曼與「F.C.斯託克在《語言與語言學詞典》一書中的定義來概括:「習語是具有特殊的、通常並不等於各單個詞義總和涵義的短語和句子;一般不能逐字直譯成另一種語言,這樣做會失掉其特殊含義,如That's not my cup of tea- 那不合我胃口,或hold the line pleas- 請別掛電話。」這個定義充分體現了習語在某種特殊語言中的獨特性以及相應的翻譯難度。習語在原語言中是增強表達能力的一種有力手段,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如果在翻譯過程中能儘量把這一特色表現出來,會為文章增色不少。本文試圖利用語言學的一些理論,對習語的翻譯方法作一點探討。

  一、習語的特點
 
  從不同角度出發,可以給習語歸納出許多特點,如習用性、穩固性、整體性等等。但本文著重討論的是習語的翻譯,因而將其與翻譯有關的特點歸納如下:

  (一)習語的意義大多不是單個詞義的簡單疊加。根據奈達的翻譯理論,單詞的詞彙意義包含所指意義和聯想意義,大致相當於我們常講的字面意義。然而在具體的社會文化環境裡,經過長期積澱而成的習語往往還含有「言外之意」,即該文化內默認的隱含意義,這樣在翻譯過程中就會造成障礙,影響其他文化接受者的理解。如英語習語to bring the house down不能按字面理解為「把房子拉倒」,而是「博得全場喝彩」。漢語中「瓜田李下」也不是兩處地方,而是指行為讓人有所懷疑。其它的例子還有to cut no ice(毫無效果),a baker's dozen(額外優待)等。

  (二)習語大多有鮮明的形象。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與文化一樣,是不斷生長、發展的有機體,因而做為語言精髓的習語就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在表達方式上,就是習語往往採用與該文化緊密相關的事物做喻體,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理。如英語習語中to eat like a horse和漢語習語中的「食量如牛」,以及把菸癮大比做to smoke like a chimney和「煙囪」。由於人們對客觀世界認知的相似性,不同文化可以用相同的喻體或者對其他文化的形象產生共鳴,如cold as ice與「冷若冰霜」,firm as a rock與「堅如磐石」,以及英語中的to swim like a stone和漢語中的「旱鴨子」,都很容易被對方理解。但同時一些形象由於環境的局限和人類主觀認識的差異,不能在其他文化中引起共鳴,如西方航海業發達,許多習語就帶有航海術業,很難被大陸型文明理解,這時就需要用變通的手法。

  (三)習語的修辭作用。習語不僅是語言中重要的修辭手段,同時其本身也是各種修辭手段的集中表現。習語常常利用語音、詞法、句法、語義等方面的手段來加強表達能力,最突出的方法有頭韻、尾韻、重複、同義詞迭用、反義詞對舉、明喻、暗喻、轉喻、擬人、誇張、婉曲等等。如Dumb dogs are dangerous(啞狗最危險)運用了暗喻和頭韻,to breathe one's last運用了婉曲,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烏鴉笑豬黑)運用了擬人。可以說,大部分習語都使用了一種以上的修辭手法,從而使思想感情的交流準確、生動而簡潔。

  (四)習語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文化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餘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而習語則是這一複合體的載體。由於人們生存環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社會歷史的差異,不同文化中的習語就體現出這些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如英語習語to talk to sb like a Dutch uncle(象長輩似的教訓人)就來源於歷史,the salt of the earth(社會中堅)來源於宗教,cup of tea(鍾愛的事物)來自於社會習俗。在翻譯過程中,對文化的了解程度往往決定了習語翻譯的成敗。

  二、習語的翻譯方法

  了解了習語與翻譯有關的特點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如何有效地進行翻譯轉換,即完成理解和表達的過程,使譯文讀者充分理解原語中的習語含義,並儘量保持原語習語的各項特點,以示達到其作為表達方式的作用:生動形象和準確簡潔。

  一種語言的詞彙、習語在單獨分析時,一般可分為三種意義:字面意義(所指和聯想意義),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一般性詞彙只具有字面意義,少數詞彙具備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而大部分習語都包含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因此在習語翻譯過程中意義的傳達順序就很重要。如英語a dog in the manger的字面意義是「狗佔馬槽」,其中牽涉到「狗」這一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而隱含意義則是「佔住某一對已無用的位置」,在翻譯時就要分清意義順序,先立足於隱含意義,再向漢語中尋找類似的形象和比喻,就會得出正確的翻譯「佔著茅坑不屙屎」,而不是貌似實非的『鵲巢鳩佔」。因此,原文所要表達的意義,即隱含意義,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形象意義與字面意義。對於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翻譯的基本方法,可以用下圖加以概括:

  在圖中A代表原語中習語的字面意義及形象意義,B代表其隱含意義,B』為譯語中對應於B的譯文,而A』則是譯者在譯入語中尋找的含有該隱含意義的類似表達方式。在翻譯過程中,如果能完全按照從A→B→B→A』的步驟得出譯文,則會基本保留原來習語的各層意義,並發揮其應有的表達效果。如英語習語to swim like a stone的字面意義是「象一塊石頭那樣遊泳」(A),通過對石頭形象的分析我們知道其隱含意義是「完全不識水性」(A→B→B』),再在漢語中尋找相應地表達「不識水性」的習慣表達方式,將其譯為「旱鴨子」(B』→A』)。這樣就能基本忠實地譯出原習語。

  但是在按這個步驟翻譯習語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第一點是有些習語沒有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這時可以省略中間的環節,直接從A翻譯到A』,如make friends和take measures可直接譯為「交朋友」和「採取措施」。第二個問題是翻譯到第三步B』時,無法在譯語中找到表達相同含義的表達方式,這時可以忠實地譯出原習語的隱含意義,而捨棄其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還有一點關係到文化交流和吸收,是對以上模式的一個補充,即隨著不同文化之間日益廣泛的接觸,許多習語因其文化背景廣泛傳播而被人們逐漸全盤接收,豐富了譯入語的語言表達方式,也為翻譯減輕了一層負擔。如「ugly duckling」隨安徒生童話落戶中國,一提「醜小鴨」人們都知道是指先遭輕視後被讚美的人。"sour grape」則通過《伊索寓言》中的那隻狐狸讓人們耳濡目染,明白「酸葡萄」比喻的是因得不到而假裝不在乎的東西。但由於文化差異,這類習語的翻譯只佔很小一部分,也可歸入A→B→B』→A』一類中,不過A』在這裡已經是指歸化後的表達方式和形象。

  根據這個模式和劉必慶先生在《當代翻譯理論》一書中對翻譯方法論所做的闡述,我們可以把習語翻譯歸納出四種具體方法,即對應、還原、增補和闡釋。對應屬於常規翻譯手段,而後三種則屬於變通手段。

  (一)對應(Equivalence)

  對應是雙語在轉換時信息通道暢通或基本暢通時使用的常規翻譯手段,相當於圖中所示的A→B→B』→A』這一過程。它建立於人類認知行為的客觀性、相似性和相通性,即不同的文化之間具有類似的認知模式,並能互相理解,而前提則是不違背譯入語的語言規範,不引起錯誤的聯想。如英語中的Give one an inch and one will take a mile與漢語中的「得寸進尺」,drown one's sorrow與「借酒澆愁」,都有類似的對應關係。

  使用對應方法時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如何順利實現從B』到A』的轉換。根據翻譯的要求,一般應在譯入語中尋找表達原語習語隱含意義的習慣表達方式,如walls have ears譯成「隔牆有耳」;而從文化角度考慮,則在不產生混淆的情況下,可將原習語的形象和字面意義轉移過來,如以「鐵幕」和「冷戰」來譯「the iron curtain」和「cold war」。以文化的發展而言,越來越多的習語翻譯會採用後一種方法,從而使世界文化日益融合。二是採用對應法必須嚴格遵守意義的轉換順序,不能從字面意義直接過渡到字面意義(包括形象意義),這樣做會產生許多似是而非的翻譯。由於文化差異,一些習語表面上看與其他語言中的習語具有相似的字面意義,但經過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相距甚遠,有的甚至是南轅北轍。如to laugh off one's head與「笑掉大牙」,表面上意義非常相近,但前者的隱含意義重在描寫笑的程度,而後者的隱含意義側重於旁觀者的態度,所以漢語中相對應的習語應該是「笑破肚皮」。相似的例子還有to pull one's leg與「拖後腿」,to knock one's head against a brick wall與「頭撞南牆」,都不能相互對應翻譯。因此,運用對應法時,對語言之間習語隱含意義的把握是最關鍵的。

  (二)還原(Restituting)

  還原是在常規手段無效時使用的一種手段,用淡化原語色彩來表達語際交流。許多含有獨特形象比喻、歷史典故、結構性修辭的習語只宜採用還原的方法翻譯。它的過程相當於圖中的A→B→B』。雖然在翻譯過程中失去了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但最重要的隱含意義被傳達出來了。如have an ax to grind這個英語習語的字面意義和形象,翻譯到中文很難被人理解,就可以直接用它的隱含意義「別有用心」取而代之。漢語中大量習語在翻譯過程中都需要採用這一方法,因為相較而言,西方文明對東方文明了解得要少,而我們對西方文明要相對熟悉。漢語中的習語「五十步笑百步」、「狼狽為奸」、「戴高帽子」在翻譯時都屬於這一類。

  (三)增補(Adding)

  增補是翻譯中最重要的變通手段之一,翻譯中可以兼顧習語的字面意義、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一些習語的字面意義譯成別的語言後,往往因其文化、社會、歷史內涵使人難以理解或易產生混淆,而只譯其隱含意義又失去了其他語言的形象比喻和豐富色彩,因此為兼顧兩方面就宜採取增補法。它相當於圖中的A→B→B』→A』+B』,在表達方式上類似於漢語的歇後語,先譯出喻體,將隱含意義在第二部分點明,可使讀者對其他文化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如to get blood from stone可譯成「石中取血—做不可能的事」,「盲人騎瞎馬」譯成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可以看出,增補法其實是對應法與還原法的一個綜合,是習語翻譯由還原過渡到對應的一個橋梁。在文化交流的特殊時期,當文化之間的了解由膚淺和深入轉化時,由於文化間的吸收包容性不強,往往採用增補法來點出隱含意義;而當文化之間的了解達到一定程度,許多文化內容已經被互相了解後,往往就可以用對應法取代它。前面舉的「ugly duckling」與「sour grape」都是很好的例子。隨著安徒生童話和《伊索寓言》在中國的廣泛流傳,這兩個習語的文化背景被人們熟知後,它們的漢語翻譯就可以從繁到簡,譯成「醜小鴨」與「酸葡萄」。

  (四)闡釋(Interpretating)

  闡釋法是在雙語轉移中用目的語給原語中的可譯性「障礙點」作注釋,以幫助讀者理解。從嚴格意義上講,它已經不是一種翻譯方法,而是溝通文化差異的手段。它相當於增補法再加文化背景的注釋。如英語習語when Dover and Calais meet,按照增補法翻譯成中文是「多佛和加萊相會—決不可能」,就會讓不熟悉歐洲地理的人摸不著頭腦,只有註明多佛和加萊分屬英、法兩國,中間隔著多佛海峽時,人們才能理解它的本義。漢語中常用的「丟到爪窪國」也是類似的例子,不明白爪窪的意思也就無從理解這一短語。

  闡釋法不同於增補法主要體現在後者在提供隱含意義之後,可以將字面意義與之對應,而闡釋法則需要更多的文化背景。如to get blood from stone譯成「石中取血——做不可能的事」,人們就能明白其中的關係,而闡釋法涉及的短語則需要文化背景知識來理解這種聯繫。因此,闡釋法因其局限性將逐漸被還原法和增補法所取代,人們更願意使用自己能理解的形象比喻,那些囿於一時一地,帶有過於強烈民族文化色彩的習語將漸漸在翻譯過程中失去位置。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習語在翻譯過程中往往受其他文化(譯入語文化)習語的詞法、句法和語法結構影響,顯示出「同化」的趨勢。如英語習語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的翻譯經歷了從「用一塊石頭打死兩隻鳥」到「一箭雙鵰」,再到「一石二鳥」的過程,而後兩種翻譯都採取了中文習語的固定結構,而原習語則沒有特別的結構特點。從西方引進的「火中取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習語都具有這樣的特點。同時漢語還利用自己固有的習語「歸化」一些西方習語,如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譯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以「紋絲不動」或「泰然自若」譯without turning an eyelash。這樣有利於本國文化讀者接受原文信息,因而是可取的。

  從文化角度來看,習語的翻譯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中最主要的翻譯手段是對應與還原,而增補與闡釋可以看做是次級輔助手段。隨著世界範圍內文化傳播的加快,許多原先需要用增補法和闡釋法翻譯的習語可以直接譯成其他語言而不構成理解上的困難。但這並不意味著翻譯手段的簡化,因為語言和文化一樣,在不斷發展、變化,新的習語也將不斷形成。翻譯工作仍面臨著日新月異的挑戰,但隨著文化交流不斷加深,人類對其他文化的接受能力也會不斷提高。這是習語翻譯、也是整個翻譯工作的希望所在。

  收稿日期:2001-04-21
  作者簡介:羅愛軍(1974—),男,碩士研究生,現為西藏大學語文系講師。(西藏大學語文系 拉薩 850000)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日語翻譯難?試試拍照翻譯這個方法
    通常來說,就是我們這邊擬好文件存檔,還要把文件裡的中文翻譯為日文,再發給客戶那邊。 很多小夥伴會覺得說,把中文翻譯成英文很難操作,第一步就不知道從哪下手了。其實,現在網上有很多翻譯工具,不過我也不知道哪款合適大家,平時我使用的是迅捷OCR文字識別軟體。
  • Word翻譯功能怎麼用?Word翻譯成中文的方法
    有不少小夥伴的工作可能會接觸到文檔翻譯,那麼有沒有什麼可以快速實現文檔翻譯的方法呢?其實現在很多的工具及辦公軟體本身就可以快速實現翻譯。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巧用Word文檔的翻譯功能,將Word翻譯成中文吧。
  • 翻譯工作者必看:字幕翻譯的流程與方法
    隨著國內各類電影作品走向世界,以及國外影視劇、視頻等引進中國,影視字幕翻譯的需求越來越大,字幕翻譯質量也日益成為觀眾議論的焦點。字幕翻譯工作的流程是有嚴格分工的,今天唐唐就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的分享~ 看過那麼多電影,你了解電影字幕翻譯嗎?
  • 如何實現中英文翻譯?手機中英互譯在線翻譯的方法
    外語不好的朋友遇到不懂的單詞、句子時,非常需要一款可快速實現語言翻譯的工具來幫助我們看懂它們。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巧用手機工具實現中英互譯的方法。文章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工具簡介;二是中英互譯的方法一、工具:本次使用到的工具為【語音翻譯器】APP 主要功能:語音識別與文本識別;支持語言:中文、保加利亞語、波蘭語、德語、丹麥語、俄語、芬蘭語、韓語、荷蘭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葡萄牙語、日文、瑞典語、斯洛維尼亞語、泰語、西班牙語、希臘語、匈牙利語、英文、義大利語、越南語
  • 試論《萬葉集》翻譯中「枕詞」的翻譯方法(一) -- 劉小俊
    遺憾的是,正如此論文被冠以<日本文學講座>,李樹果論文主要對和歌的修飾技巧作了一些淺顯的介紹和翻譯實踐,缺乏系統的分析論述和方法論。而且,據筆者調查,此後也並未出現有關方面的論文。因此,對和歌修辭法的翻譯研究可以說幾乎還是空白。另一方面,在如何處理枕詞的翻譯這一問題上,至今為止譯者們不約而同地採取了「可譯可不譯」的處理方法。但筆者認為這並不是理想的處理方法。
  • 谷歌NLP新方法:無需翻譯,質量優於無監督翻譯模型
    近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嘗試開發自動複述的方法,複述就是對相同語義的不同表達,例如一句話,可以有一千種說法。這需要從文本中自動抽象語義內容。由於缺乏可用的復映對標記數據集,目前更多的是使用依賴於機器翻譯(MT)技術的方法,已經被證明非常受歡迎。理論上來看,翻譯技術可能是自動複述的有效解決方案,因為翻譯技術是從語言實現中抽象出語義內容。
  • 怎麼把ins的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方法
    玩過ins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以前ins貼文內容旁邊是會有個「翻譯」的按鈕。現在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翻譯功能就消失不見了,期間我也從來沒做過任何更改設置。把ins上的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方法打開ins89選擇一個ins貼文並打開,如下圖3.滑鼠移到到圖片右側的貼文內容尾部飄藍「翻譯」按下就可以把ins貼文中的英文翻譯成中文了
  • 導遊詞翻譯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導遊詞翻譯是為了幫助導遊能夠以更專業的外語介紹為外籍遊客服務,讓外籍遊客更好地了解景點的特色與文化。如果只是口頭的簡單介紹,一些外語水平不夠高的導遊或者描述不當,會讓遊客產生不好的印象。下面專業翻譯公司海歷陽光翻譯就帶你了解導遊詞翻譯的特點與方法。
  • 微信表情怎麼翻譯成文字方法 微信表情翻譯你是不是很喜歡我
    微信表情翻譯我喜歡你怎麼翻譯成文字?許多用戶都還不太清楚這個翻譯成文字,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微信表情翻譯我喜歡你翻譯成文字方法。  微信表情怎麼翻譯成文字方法  之前用戶和微信翻譯玩遊戲時就曾發現不少彩蛋,比如「You are my shadiao friend」之前就會被翻譯為「你是我的好朋友」,想到「沙雕」這個詞中調笑的意味,你似乎也不能說這個翻譯是錯的。而有的語音信息在轉文字後也會有表情翻譯的信息出現,比如「太生氣了」就能召喚出一個[發怒]的表情。
  • 字幕翻譯的流程和方法有哪些?
    我們大家都知道,電影字幕翻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電影本身就由劇本改編而來,已經經過了編劇、導演的藝術加工,然後譯員要在電影的基礎上再進行翻譯,呈現給觀眾的作品就很容易偏離原著。說實話,經過這麼多的工序,要想原滋原味地還原原著真的很困難。尤其是對於電影字幕翻譯人員來說講,難度係數是很大的。
  • 日文翻譯的具體方法有哪幾個?
    1、反譯法日文的表達形式有一個蠻大的特點,那就是時常會採用到雙重否定,從而表達出肯定的含義,因此我們在進行日文翻譯的時候就可以採用反譯法。也就是說,我們在翻譯的是直接採用肯定的表述來準確地表達原文的意思,而不需要再去進行雙重否定的翻譯,這樣就會讓我們翻譯出來的內容不僅更加的準確,而且看起來也更加的簡練。
  • 如何在線把中文翻譯成英語?教你兩種簡單方法
    想要把中文翻譯成英文的方法其實很多,英語好的直接翻,有條件的用翻譯機翻,那麼像小編我這種英語不好又沒錢的如何將中英翻譯英語呢?別著急,下面給小夥伴們分享兩種中文翻譯英語的方法,簡單免費又好用。
  • 華為手機怎麼翻譯英文?超實用的方法,可別錯過了!
    不過別擔心,如果你是華為手機,那麼這裡有幾個小妙招告訴你,一共有三種方法,讓你輕鬆用手機來翻譯哦!趕緊看看吧!一、通過語音助手翻譯華為手機裡有一個【語音助手】的功能,一般是出現在實用工具文件夾裡,你可以通過語音的方式來使用手機的某些功能。
  • 「分享」英文的pdf翻譯成中文的簡單方法!
    在我們平時的工作生活中經常會使用到PDF文件,有的時候在遇到英文的PDF文件時你會怎麼做,反正小編我肯定是一頭霧水,相信很多朋友會有和我一樣的問題,那麼怎麼將英文的pdf翻譯成中文的呢?小編這裡已經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將英文pdf翻譯成中文的方法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SCI論文翻譯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知行翻譯總結了這3點
    因此對他們來說,如何完美的翻譯出自己的論文遠遠比創作一篇論文更為不易。基於這種需求,目前國內出現很多SCI論文翻譯,論文潤色的相關服務,那麼怎麼才能保證論文的翻譯質量,提高SCI的通過率呢?今天知行翻譯就簡單介紹一些關於SCI論文翻譯的方法和技巧。首先,做SCI論文翻譯時需要提高英語的熟練度及語法的差別。
  • 這個文檔翻譯的方法也太太太實用了吧?日文也O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遇到需要翻譯的文件還是不算少的,其實要是內容少一些,我們大可還能自己翻譯一通,可是要是很多需要翻譯那就頭疼了。再說要是遇上一些小語種,那可就不是我們想翻譯就能翻譯的了。有沒有可以幫忙翻譯的工具呢?
  • 百度翻譯截圖識字功能使用方法介紹 趕緊來瞧瞧吧!
    百度翻譯截圖識字功能使用方法介紹 趕緊來瞧瞧吧!時間:2018-03-26 11:45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百度翻譯截圖識字功能使用方法介紹 趕緊來瞧瞧吧! 百度翻譯不僅僅可以識別我們的文本文檔的文字進行翻譯,同時也是可以通過圖片進行識別翻譯的,究竟怎麼操作的呢?一起去瞧瞧吧!
  • 科技英語中被動語態與名詞化結構的翻譯方法
    在這裡,藍譯編譯簡要介紹科技英語中被動語態與名詞化結構的翻譯方法。一、被動語態翻譯方法。由於科技文獻側重敘事和推理,讀者重視的是作者的觀點和發明的內容,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為了強調和突出作者的觀點和發明物等,科技英語中使用被動語態。
  • 談談科技英語文獻資料的常用翻譯方法
    醫刊彙編譯指出,科技英語翻譯除了應遵從翻譯的一般準則外,由於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常採用以下方法:1.根據專業知識辨明詞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大量的原有詞賦有新義,用於種類繁多的學科專業。
  • 淺析基於隱變量的非自回歸神經機器翻譯方法
    它在機器翻譯等任務上取得了較好的性能,並且波束搜索也能夠為尋找近似最優譯文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局部搜索方法。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缺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 AT模型存在Exposure Bias 問題。自回歸模型在前面產生錯誤會傳遞到後面的位置,這也是模型在長句子的翻譯中表現差的原因之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