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少年考研歷程,沉迷遊戲卻考上北大碩士,他如何甩掉遊戲癮?

2020-12-09 騰訊網

由於大學期間課程壓力小,很多大學生尤其是普通高校大學生沉迷遊戲,有的人玩遊戲佔據了大量的休息時間,從而影響學業,導致掛科。你可能會說你們班裡可能還有那些整天打遊戲,成績還特別好的同學。然而這只是表象或者個例。

在西南石油大學,有這麼一位看似普通的大學生,大學期間沉迷遊戲掛科8門,最後卻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他是如何甩掉遊戲癮的呢?

一位網癮少年的考研歷程

他的名字叫何穎,是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系一名普通的大學生。大學期間,他每天花在遊戲上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由於遊戲癮極大,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大二的時候,何穎成績全班倒數、掛科8門。

後來他哥哥對他說:「如果你把自己打遊戲的時間都用來學習,那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該名同學可能意識到自己在遊戲這個虛擬世界浪費了太多時間,於是下定決心甩掉遊戲癮,拿起課本發奮學習。

他卸載了電腦和手機上的所有遊戲,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刻苦學習,因為他明白,自己由於沉迷遊戲已經落後了別人一大截,他必須將一切的時間和意志專注於學習。

考研期間,他基本上每天11個小時都呆在圖書館專心學習,要知道,曾經的網癮少年若沒有足夠的毅力是很難在圖書館專注學習11小時的。最終他通過非同一般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學研究生。

眾所周知,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頂尖的高等學府,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和學術大牛,要想考上北京大學的研究生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人甚至考了幾年都沒有考上。而西南石油大學的這位同學,在大一大二沉迷遊戲並且掛科8門的情況下,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順利考入北大,可想而知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他的同學和老師都佩服他的毅力。

遊戲上癮成因

玩遊戲為什麼會上癮呢?

我們都知道,每一款優秀遊戲的背後,都有幾百上千的優秀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傾盡畢生所學,只為誘導你一步步把遊戲玩下去,把錢充進去。每一次升級都有金光,每一次擊殺都有讚揚。徽章系統讓你為過去感到榮耀,分數系統讓你為現在感到榮耀,排行榜系統讓你嚮往未來的榮耀。遊戲裡面各種獎勵機制讓你感覺很有成就,但這是虛無的成就。

遊戲的魅力太大了,人很容易上癮,在遊戲面前,自控力就是個笑話。可以說,遊戲設計者是世界上最精通自控心理學的人群。

遊戲和各種新聞資訊類的產品一樣,都是通過給你提供最容易獲得的爽感,來霸佔你的時間,收割你的金錢。

如果你覺得:打遊戲可以鍛鍊智力,並不一定是壞事。那你真是太天真了。遊戲,其實就是一個製造上癮的機器。

即使用一些強制手段隔絕了遊戲,比如買一臺配置差的電腦,你也總能鬼使神差地換一個可以玩的遊戲玩。連連看和俄羅斯方塊,都能消磨你一上午的時間。

為什麼一個人在大學期間特別容易對遊戲上癮呢?

因為你有大把時間,卻不知道要幹什麼。枯燥的書本知識不能讓你快樂,水水的社團活動不能讓你快樂,愛情不能讓你感到快樂,最能讓你快樂的東西,就是遊戲和影視劇。

如何甩掉遊戲癮?

你無法改變遊戲和影視劇本身的成癮性,全世界最聰明的算法工程師和產品經理,設下重重圈套,就是為了讓你上癮賺你錢。你能做的,還有有很多方法去甩掉遊戲癮。

換一個環境,比如,常去圖書館。我們都知道,環境對人的影響極其大,如果在宿舍,其他人都在玩遊戲,你也會很容易地陷進去,玩起遊戲來了。而如果你去圖書館,周圍的人都在學習,你如果不學習都很愧疚不是嗎?這就是環境的力量。積極發展興趣愛好,找尋更有意義的事情你可能喜歡看影視劇,那你乾脆看美劇學英語,這不是很好嘛?你可能愛好打球、愛好繪畫手工等等,這些 都可以甩掉遊戲癮。想想沉迷遊戲的後果,讓自己感到恐懼你能改變的,是你所在的環境,更具體點,是你每天24小時的度過方式。用更有意義的事情填滿自己的時間,你就不會想到去打遊戲了。

相關焦點

  • 當遊戲成癮,他逃學、摔東西、打人……戒除網癮有多難?
    自從沉迷網路遊戲世界,愛笑的星星變了,他逃學,將臥室、網吧視為「避風港」,冷漠如藤蔓,爬上少年的眉眼。暴躁!即將升讀初三的李可渴望「大幹一場」,如遊戲中的勇士,手持流星錘肆無忌憚。家長悲愴:怎麼戒掉遊戲癮?把孩子還給我! 成癮醫學中心主任覃穎認為:杜絕上癮,做到早發現。未成年網絡成癮者在初期時很容易讓人忽略,當家長真正意識到成癮問題的破壞性時,網癮問題已在孩子的心理和身體上造成了嚴重影響。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幫兒子戒掉網癮
    不少家長吐槽: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手機遊戲,現在上課也手機,網癮越來越大了,還有很多偷偷玩遊戲。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們自制力差,抵制不了遊戲的誘惑,常常會沉迷手機遊戲,打罵都不管用。那麼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成功幫兒子戒掉網癮。
  • 寒門雙胞胎兄弟同時考上清華北大,家庭教育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出生於寒門的雙胞胎兄弟創造了高考的奇蹟——考上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能夠把孩子送進一流最高學府,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最大的期望。毋庸諱言,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加美好的前途。趙稞、趙棣高考成功了,父母的心願也達成了。
  • 《寶可夢》發展史(一)網癮少年沉迷遊戲竟製作出世界頂級ip
    網癮少年撰寫攻略結識大佬 1983年,一個名為田尻智的網癮少年成功考入了東京都高等工業專科學校。此時,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都不會想到。
  • 電競入亞,遊戲要為「網癮少年」正名?
    網吧的汙濁空氣,過量的電腦輻射,彎腰駝背,視力下降,封閉社交,消磨時間······遊戲製造了家長們眼中不爭氣的「網癮少年」,也成為了大眾眼中的洪水猛獸。可當電子競技作為亞運會正式競賽項目登堂入室,電競的「破圈」之旅來勢洶洶,遊戲是否能趁此為「網癮少年」們正名呢?01.電競入亞———2020年6月3日,英雄聯盟傳奇選手UZI在社交媒體上宣布退役。
  • 網癮少年的背後推手
    提到「癮」這個字,各位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樣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用兩秒鐘去感受一下。 你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呢?感覺有點壓抑?不太痛快?還是心裡咯噔一下?反正感覺不會太好的,對吧? 一般我們提到「癮」字都不會單獨出現,比如毒癮吶,菸癮吶,酒癮吶,還有網癮吶。這些個負面詞彙,往往表現為對於某一事物的過度沉迷,無法自拔。
  • 5年高考3次考上北大、清華,他被清華錄取兩年後,父母徹底絕望了
    曾經因為多次考上名校而轟動一時的「考霸」張非,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張非,一個曾經叱吒高考考場的傳奇人物,他一共參加了4次高考,一次被復旦大學錄取,一次進了北大讀書,還有兩次考上了清華,被人視高考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險關,他卻如履平地,考名校如探囊取物一般,完全沒有難度,當時羨煞了無數人。
  • 孩子對網路遊戲成癮?巧用「阿倫森效應」,幫助孩子戒掉網癮
    我的小侄子今年才七歲,剛上一年級,正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年齡,本該在這個年紀裡對很多事情抱有好奇心,也喜歡到處玩,可我這個侄子並不是這樣的,他最喜歡的事就是抱著家裡的平板電腦玩各種遊戲,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候叫吃飯還要表示再等一等,這一局遊戲結束再吃。孩子這麼小就如此沉迷網路遊戲,這令我的哥哥嫂嫂十分苦惱。
  • 選萃|19歲青年偷拿家裡20萬充值遊戲,網癮這個病怎麼治?
    當白雲心理醫院的醫生第一次見到遊戲成癮的少年小陳(因涉及隱私,本文中的未成年人均為化名,下同——記者注)時,他的頭髮又長又亂,顯然很長時間沒有打理,嚴重駝背且高低肩,頸椎脊柱明顯側彎變形,按在手機屏幕上的兩根手指指關節粗大,指腹凸起,臉上滿是熬夜長的暗瘡,身上一股餿味。「這是遊戲成癮給他帶來最直觀的傷害。」他的母親搖著頭說,孩子成天不出門,手機不離身,已經兩個星期沒有洗澡、換衣服了。
  • 男孩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忍無可忍要跳樓,青少年網癮何時休?
    男孩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忍無可忍要跳樓小A是個靦腆的男孩子,小學時學習成績很優秀。可自從上初中接觸網路遊戲後,他一發不可收拾,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直到有一次他上課偷偷玩手機遊戲,被老師發現,手機被沒收後,家長才恍然大悟。
  • 二本生逆襲考上北大,初試成績400+分卻落榜,這都是考研真事!
    今年考研錄取工作接近尾聲,還有少部分學生正在參與調劑。一些學生已經成功上岸,也有一些學生留下遺憾,無論結果如何,考研學子都要調整好狀態,迎接新的生活。今年考研錄取情況可謂「狀況百出」,有人成功逆襲,也有人高分落榜,引起網友「熱議」。
  • 孩子沉迷網遊怎麼辦?不打不罵不電擊,這招助孩子愉快戒「網癮」
    在電競成為一門專業、網遊成為一個產業的時代,家長再聞遊戲而色變、覺得遊戲有百害而無一利,似乎是有點落伍了。但是青少年沉迷網遊導致高度近視、猝死、被勸退,還有上面說的過度「氪金」等不良後果,顯然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高度重視起來。家長不用把遊戲當洪水猛獸,但也不能聽之任之。以下是關於幫助孩子戒除「網癮、遊戲癮」,行之有效的建議。首先家長首先自己就別沉迷。
  • 「高考釘子戶」的他,四次高考都非凡人,給我們帶來哪些寶貴經驗
    第二次高考,張非是勝券在握的自信滿滿,而這一次他也拿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北大校門近在咫尺,這一次他可以得意驕傲了,但上了北大就真的可以輕鬆了嗎?張非不知道、也沒有任何目標,他接觸到網遊之後被獨特的畫風和競賽吸引,成為了大火口中的網癮少年。哪一個男孩沒有過電競夢呢?
  • 電競選手的遊戲人生:我不是網癮少年
    原標題:【社會37度】電競選手的遊戲人生:我不是網癮少年  2018年,電競話題很熱。  這一年,電子競技成為亞運會表演項目,中國隊收穫2金1銀,這一年,中國電競戰隊IG在韓國獲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一時轟動輿論。
  • 他曾是重度網癮少年,16歲保送姚班,現如今成計算機領域的大神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兩所高端學府,是國內學霸的聚居地,能進入這兩所大學的學生智商都比較高。筆者下面要介紹這位主人公曾重度沉迷於網絡,後來浪子回頭,16歲被保送清華,獲得多項成就,直到現在,仍然是清華學子口中的傳說,他就是陳立傑。
  • 全球應對「遊戲病」
    對於「遊戲障礙」患者,家長不能強制性將其遊戲或手機突然沒收,因為一旦遊戲被突然剝奪,患者很容易情緒激動、大喊大叫甚至對他人實施暴力。文/《環球》雜誌記者 張代莉(發自倫敦)《環球》雜誌記者 姚琪琳(發自首爾)洪折  目前,治療「遊戲癮」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如何有效防治「遊戲癮」,各國都在探索。
  • 高考狂人張非,4次高考,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後來咋樣?
    截止2007年,他4次通過高考披荊斬棘,被中國頂級學府錄取。 別人拼了老命都考不上的名校,他卻將其視為囊中之物。清華、北大、復旦,張非走馬燈似地換著來。然而他每一次考上大學,最終都因為多門功課不及格而退學。
  • 電競入亞,「網癮少年」迎來春天?
    網吧的汙濁空氣,過量的電腦輻射,彎腰駝背,視力下降,封閉社交,消磨時間······ 遊戲製造了家長們眼中不爭氣的「網癮少年」,也成為了大眾眼中的洪水猛獸
  • 孩子沉迷於手機網路遊戲,不能怪遊戲,只怪「心力」不夠
    我明白她擔心的理由,在現實和網絡中經常得知這樣的教訓案例:某熊孩子沉迷於手機網路遊戲,學習不用心,某次竟然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銀行卡和手機玩xx遊戲,花光家中N萬元積蓄,家長將xx遊戲訴至法院……「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 高中生沉迷手機怎麼辦?利用上癮模型,從根源戒掉孩子手機癮
    通過手機,孩子可以看漫畫、看小說、玩遊戲,也可以對某件事發表自己的見解,還能分享自己的經歷。孩子還可以在網上學習知識、放鬆心情。這些資源、信息、體驗,對於高中生孩子來說就像是"獵物",讓他們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同時增長自己的知識。孩子沉迷這種體驗,就很難放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