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家名叫「今日油條」的早餐店爆紅網絡,因為這家店從裝修到包裝、logo等都與今日頭條及其相似,因此也被告上法庭,也引發了大批網友的關注。
「今日油條」撞上「今日頭條」
最先引發大家關注的是今日油條的一封公開信,信中先是面對「抄襲」今日頭條一事道歉,然後表示日後將以今日頭條為榜樣,成為大眾喜愛的早餐品牌店。
今日油條之所以迅速走紅,主要就是因為「碰瓷」了今日頭條,爆紅之後還開啟了連鎖加盟之路。其裝修、logo都能看到今日頭條的影子,甚至今日頭條的slogan「你關心的,才是頭條」也被今日油條改為「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菜單也是根據今日頭條各自新聞信息替換而成。
如此高調的蹭熱度,自然就引起了今日頭條的不滿,所以將其訴至法院。
除了」碰瓷「今日頭條,還有其他品牌也紛紛被模仿,比如衛龍、西貝、格力等等。
就連「國民老公」王思聰也被蹭了熱度。
最最令人驚訝的還是,今日油條目前已經申請註冊了「明日油條」、「快手抓餅」、「餅多多」等商標,這是打算碰瓷快手、拼多多等各大知名品牌的熱度呀,似乎是打算將「山寨」進行到底了。
對此網友紛紛發表看法,有的認為小商家就是蹭個熱度,也有利於市場的發展繁榮。有的認為這屬於無底線蹭熱度,人家大公司花了大價錢設計出來的商標品牌,被別人抄襲,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應該被製作。
不管網友什麼看法,不得不說,今日油條也藉此造了一波營銷,成功把自己推向廣大社交媒體的焦點。
這招借勢營銷,高
對於這次「碰瓷」,不知道今日油條究竟是因為好玩還是借勢炒熱度,我們無從得知,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論這場官司是輸是贏,在熱度上今日油條已經是贏了。
其實論蹭熱度,今日油條不是第一個,早在很久以前就是很多這種例子了,比如「三糧液」白酒、「周佳牌」洗衣粉、「「粵利粵」餅乾等等,比比皆是,以及不久前「海底撈」狀告「河底撈」的商標侵權事件。
「蹭」出來的品牌能走多遠?
「蹭熱度」,用營銷術語來說,就是借勢營銷。
借勢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就能提高知名度,取得大量熱度,用得不好還會惹上很多麻煩和官司。所以「蹭熱度這一招還是得慎用。
這類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說到底還是因為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
不過現如今消費者的品質消費意識一直在不斷穩固,對於一些」山寨「」蹭熱度「的品牌好感不大。畢竟蹭來的品牌雖然來得快,但是終究不是自己的,如果品牌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終將會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