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產業園區多元化盈利模式

2020-12-14 君思智慧園區

產業園區作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它主要通過提供舒適便捷的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服務和產業資源共享,實現產業集聚效應,激發產業創新活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轉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產業園區發展如火如荼,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成績。園區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對城市產業升級,城市的開發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產業園區開發周期較長,投入巨大,且受政策方面的影響較大,能否盈利是各級各類園區必須面對的課題。

目前,諸多產業園區的營業收入仍有大部分來自於土地、物業服務等方面單一的收益,促使大量園區自身的收入和盈利能力更加脆弱,且有部分園區處於虧大於盈的狀態。園區主要的盈利模式類型主要是通過項目投資、土地租賃、增值性服務、經營所得利潤等方面實現多模式、多渠道的盈利。

產業園區盈利模式分析

01、土地租賃收入

產業園區是企業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而形成的,園區為企業提供房屋、配套設施等硬體支持,企業則通過對資源的使用支付租賃費用。土地租賃收入即固定資產投資收益,是園區發展的最基本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園區的軟硬體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地理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

02、增值性服務

產業園區在開發運營中要硬環境和軟環境相互融合、同步建設,軟環境是產業園區盈利的重要來源。園區的建設發展主要圍繞技術、人才、資本、市場四個要素,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系列附加值高、技術性強的創新增值性服務,通過為企業提供服務獲得收入。如在金融服務方面,為企業進行銀行貸款、貸款擔保、幫助企業獲得資金扶持取得收入;在技術服務方面,為企業提供技術和管理的平臺取得收入。園區可根據自身的規劃定位,結合企業的特點,為企業提供定製性服務,獲取收益。

03、項目投資收入

有些項目產業鏈長,需要資金投入巨大,產生效益周期長,如電影、地產、網路遊戲等項目,憑藉自身能力很難滿足項目需求,一般需要引進外力投資。園區可以選擇一些市場前景好,盈利能力強的項目,通過對項目進行資金、土地使用權或者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投資獲得高額收入。但在投資前一定要做好調研和評估,控制項目投資的風險。

04、經驗所得利潤

產業園區作為企業發展的平臺,可通過設立物業管理、開發中心等公司,對企業提供各種管理服務與開展經營活動獲得利潤。如綠化種植、智能監控,市政工程建設等

產業園的發展

總而言之,園區的盈利模式並不是單一類型的,是多元化相互融合運營,從低級階段走向高級階段,推動園區開發建設和運營發展,實現產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產業園區的盈利模式創新探析
    「如何活下去」已然成為所有產業園區都必須思考的核心命題。  產業園區的三種典型盈利模式  產業園區作為一種複合的產業形態,既不同於房地產行業,又不同於高科技行業,盈利模式較為複雜。通常來講,園區的盈利模式一般會沿著如下三個階段的路徑演變升級:(如圖1所示)  通過我們的研究觀察,國內大多數產業園區的盈利模式創新基本上會沿著1.0到2.0再到3.0的路徑演變。  園區盈利模式三大創新方向  1。
  • 遂寧:化產業布局 探索多元化建園模式
    落實全市「工業挑大梁」和經濟合作會議精神,我市各工業園區深入推進「一核三片、四區協同」發展戰略,堅持規劃引領,優化產業布局,推動集約發展,探索多元化建園模式,加快夯實產業發展平臺,走出差異化的園區發展之路。
  • 熠宸軒實業力推多元化戰略 助力城市產業升級
    目前國內房地產企業正向更加深入的多元化方向發展。深圳市熠宸軒實業有限公司作為一家集商用物業開發、物業經營與管理、投資於一體的實業集團公司,主營業務已涵蓋產業園開發、商業市場運營、物業租賃、融資租賃、對外投資五大領域,打造了現代化的產業服務集群,並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
  • 我國典型產業園區上市公司數量達35家
    與此同時,2019年,產業園區上市公司專注主業,其業務體量與規模發展壯大,逐步成為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35家產業園區上市公司的「園區板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共計1254億餘元,同比增長14.2%。
  • 在盈利模式和商務模型等方面 房企應該如何「長跑」?
    對此,北京天鴻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柴志坤表示,城市更新最大的特點在於多元化、複雜性、系統性,「從多元化角度來說,首先主體較為多元化,涉及各級政府、研究機構、應用機構、企業,消費者、原住民。除此之外,其目標也是多元化,要滿足城市高質量、集約化、產業升級、美好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性要求。」  「城市更新是中國城市由粗放式發展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的一個重要體現。」
  • 2021年產業園區市場發展潛力及前景預測(附報告目錄)
    32 二、產業園區投資規模分析33 三、產業園區建設面積分析33 四、產業園區入駐企業規模34 五、產業園區從業人員規模34 第三節產業園區經營效益分析35 一、產業園區盈利模式分析35
  • 產業園區正在嘗試打通園區資產的「融-投-管-退」全周期通道
    與此同時,部分標杆園區在盈利模式、融資模式、政策、招商運營、數位化升級等五大方面做出了諸多有益的探索。  「2020年以來,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園區在努力擺脫『房地產開發商』的形象,向『園區運營服務商』『企業合伙人』『科技投行』等角色轉變,產業服務、產業投資成為園區盈利模式升級的突破點,」和君產業園區事業部主任王鵬在由選址中國主辦的「韌性·復甦·新生 2020第四屆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上表示。
  • 中國新材料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報告(2021-2027年)
    三、新材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展望C第四章 中國新材料產業園區運營管理分析i  第一節 中國新材料產業園區開發模式分析r    一、政府主導模式.    二、地產開發商主導模式c    三、綜合開發模式n  第二節 中國新材料產業園區服務平臺建設中    一、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智    二、園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林    三、園區政策優惠平臺建設4    四、園區研發平臺建設分析0    五、園區物流服務平臺建設0    六、園區標準檢測平臺建設6    七、園區商貿服務平臺建設1    八、園區人力資源平臺建設2    九、園區政府服務平臺建設8
  • 聯東U谷副總裁王東升:以產業之實 專注產業園區運營
    對產業地產業界將產生怎樣影響?  【王東升】:我認為最重要是對改革開放來,中國開發區、產業園區的發展路徑、方式、現狀進行一個梳理和總結,同時,產業園區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無論對國內的開發區、產業園區的未來發展及開發與運營,對企業的投資選址都具有借鑑意義。
  • 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入選國家級示範園區創建名單
    蘇報訊(駐相城區首席記者袁雪通訊員章夢燕)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第二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名單,全國共有13家園區獲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榜上有名,是我省唯一入選單位,成為省首批獲得創建資格的園區。
  • 迎接2021,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完美收官!
    12月18日,「韌性·復甦·新生2020第四屆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暨2020年度中國產業園區金梧桐獎頒獎盛典」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舉辦。大會由選址中國主辦,賽迪網、和君諮詢、知行曉政協辦,中國產業地產與產城聯盟、中國建築學會產業園區學術委員會特邀支持。
  • 淺析如程會員卡的網紅民宿旅遊平臺模式
    淺析如程會員卡的網紅民宿旅遊平臺模式 2020-12-22 13:53
  • 產業園區還賣商品房?
    2015年,在美麗的蘇州太湖之濱,步步高(002251,股吧)稻穀產業園區破土動工。  這一切的答案還得從產業園的盈利模式說起。  經過多年的市場摸索,產業園基本已形成了科技投行+商品房出售+辦公室出租的經營套路,打開步步高項目的網站,也能看到科技地產的標語。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作為大會主辦方之一的魯商集團當天正式發布其「五智」系列產業園區名單,展示了魯商集團的多元化賦能「產業生態平臺」。此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城市更新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承辦方魯商發展還發布了「城市更新計劃」,《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通過該計劃,魯商發展將進行優選投資,並連結城市更新產業鏈優質合作夥伴,共同賦能城市更新業務。
  • 體育產業園區的「熱現象」和「冷觀點」
    建設體育產業園區在當今體育產業發展中越來越受關注,在首屆全國城區體育產業資源與項目交流大會上,有關體育產業園區的話題引起熱議。     體育產業園區在最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湧現,體育產業園區兼具了體育休閒、體育科研、體育商業和體育創業等諸多內容。    目前,國內體育園區發展較快,北京龍潭湖體育產業園、蘇州環太湖體育產業園、環青海湖民族體育產業圈、深圳觀瀾湖體育產業園區、蘭州體育文化產業園和無錫智慧體育園區等,早已頻繁見諸報端。
  • 華夏幸福2016中期地產上市公司排行居二 盈利能力增強
    近年來華夏幸福營業收入逐步增加,盈利能力迅速增強。據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5年,隨著產業發展服務、園區配套等業務拓展,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加,分別為210.60億元、268.86億元和383.35億元;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3.81%、35.77%和34.52%,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4.30%、42.83%和42.07%,連續三年保持40%以上,盈利能力在A股市場處於領先水平。
  • 養老地產盈利模式大盤點:保利VS綠城VS萬科VS遠洋!
    然而,養老地產雖然前景廣闊,但對於高投入、慢產出的養老地產而言,如何盈利成為每個房企操作養老地產項目的難題。那麼,養老地產如何賺錢?其盈利模式目前有哪幾種?下面,我們盤點了保利、綠城、萬科、遠洋等幾家先行涉足養老地產領域房企的模式探索。
  • 多元化營銷模式備受矚目,中國將成為付費音樂高端市
    前天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娛樂產業「All That Matters」論壇正式結束,整個論壇為期四天,就音樂、體育、數位化等內容展開討論。在其中的「MusicMatters」音樂論壇中,QQ音樂攜手華納、索尼等唱片公司的高層共同分享了中國內地數位音樂產業的現狀和變革,同時探討了未來商業發展的各種可能性,這是中國內地數位音樂平臺首次受邀參加這一亞洲範圍內的娛樂產業論壇。
  • 海印股份:「友利科技園」升級煥發新動能 盈利模式可複製
    園區致力於五大行業和區域產業的對接,實現產業升級,積極推進創業孵化器服務,建立完善的園區載體和金融服務,從而引進高端項目為廣州市構建「都會區」添彩。   2、 升級科技產業園,盈利模式可複製   清控科創作為「友利科技園」的產業運營管理方,對「友利科技園」進行產業賦能、品牌賦能、資源賦能、管理賦能、金融賦能等,並通過其自身專業能力及強大的產業資源優勢,對「友利科技園」進行重新策劃定位和產業規劃,整合導入適合園區產業提升的清華系及有關產業企業資源,同時打造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梳理接通項目所在各級政府科技創新支持政策
  • 韌性走過2020 以新生迎接2021 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完美收官
    黑色開局,2020年中國產業園區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一年,面對周遭劇變產業園區嶄露堅強韌性,但重塑增長仍是當下面臨的嚴峻考驗。  12月18日,「韌性·復甦·新生 2020第四屆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暨2020年度中國產業園區金梧桐獎頒獎盛典」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