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均儲蓄上漲11%,外媒稱:這是日本民眾20年來最強儲蓄欲望

2020-12-23 騰訊網

談起全世界人民哪個國家的民眾最會存錢,中國民眾一定榜上有名,但是最近居民儲蓄率這個話題度卻被日本民眾「搶走」了。

據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居民的儲蓄率高達51.84%,位居全球第一,即便這一數據在2019年時下降至45%,依舊是一個很大的比例。「精打細算」的中國民眾們將中國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儲蓄大國。

但近日日本民眾也不甘示弱,在日本經濟蕭條之下,民眾儲蓄欲望達到了20年來的最高水平。

日本人均儲蓄率上漲11%

據日本總務省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3月-8月之間,日本民眾的人均儲蓄達收入的44%,與2019年同期的33%相比上漲了11%。據悉,6月份的儲蓄率有明顯提高,這主要與當時日本政府發放的10萬日元的補助金有關,包括高收入和低收入群體在內的日本民眾都將其進放入了個人銀行帳戶。

對此,有日本媒體報導稱,今年日本民眾的儲蓄欲望攀達到了20年以來的最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日本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日本民眾的儲蓄率一直都比較低,甚至在2013年時日本家庭儲蓄率為-1.3%,即家庭支出大於收入的情況。

今年日本儲蓄率的上漲也體現了日本民眾對於國內經濟蕭條之下的一種防禦舉措,從而導致儲蓄率大幅上升的狀況,並且在第二季度日本家庭淨收入創下歷史新高。

疫情之下,日本經濟的蕭條

據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為止,日本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超過8.9萬例,累計死亡人數約為1630人。雖然日本的疫情與美國和印度等疫情重災區相比情況比較穩定,但是疫情對日本經濟的衝擊力度並不小。

據日本內閤府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了7.8%,換算成年率則下滑27.8%,該數據創下二戰後最差紀錄。暴跌原因主要與疫情之下,國內消費和出口貿易的雙重下降有關,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個人消費比上季度減少8.2%,出口貿易下降18.5%。

目前來說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日本經濟復甦也未得到重大突破、在經濟蕭條之下,日本民眾儲蓄欲望的增加也在情理之中,為了應對未來未知的經濟風險,日本民眾也必須的通過存款的方式讓未來有所保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存錢意願20年來最強 家庭淨收入創歷史新高
    【日本人存錢意願20年來最強】據《日本時報》11日報導,日本的儲蓄率上升至20年來最高水平。出於對新冠疫情和經濟前景的擔憂,日本民眾沒有將政府發放的10萬日元現金補助花掉,而是存了起來。根據總務省發布的家庭支出數據顯示,在今年8月之前的5個月裡,人們平均儲蓄達收入的44%,高於去年同期的33%。
  • 日本人存錢意願20年來最強 政府發的10萬日元都存了
    (原標題:日媒:日本人存錢意願,20年來最強)
  • 由儲蓄大國變成負債大國,人均負債13萬,中國人的錢去了哪?
    眾所周知,中國民眾以儲蓄聞名於世,這與中國傳統思想有關,在中國講究「未雨綢繆」,從而應對生活中各種突發事件。2020年初,適逢疫情橫行,經濟陷入衰敗之際。各家企業、公司經營陷入困頓,對於個人而言,假如沒有積蓄,實在難以度過危機。
  • 過度儲蓄窒礙日本經濟發展
    ,期望透過企業管治改革,恐不足以改日本企業結構性儲蓄盈餘之局面,工資偏低現象抑止消費,通脹遲遲難達日本央行目標。  日本企業喜歡囤積現金,即使近年盈利創紀錄,但日本商界普遍不肯增加開支,雖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呼籲企業改良管治,提高員工薪酬待遇,但過去數十年日本社會活在通縮環境,慳錢已經成為企業和家庭視為理所應當,企業儲蓄資金遠遠超過投資開支,過度儲蓄成為日本經濟其中一個主要的結構問題。
  • 什麼是日本的低欲望社會?後發國家民眾都很苦?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整個國民都在一個存量的市場當中獲得生產和發展必要的勞動和資源資料,同時,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也相伴而生,使得整個社會的欲望需求不足。很多人對於欲望是一種負面理解,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民眾的欲望卻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沒有欲望,自然就沒有消費,又談何經濟增長和經濟流動?
  • 你有儲蓄習慣嗎?泰國民調:41%的人沒有儲蓄沒有積蓄借貸度日
    根據曼谷大學調查研究中心11月14日發布的一份「泰國民眾到2020年的經濟狀況」調查報告,41.1%的受訪者認為貸款是為了養家餬口,沒有積蓄,28.3%的人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借錢,約17.6%的人說,他們掙得不少,但是今年儲蓄減少了。
  • 「零儲蓄」超1成,日本年輕人踏入社會第1年的現狀
    雖然有些日本人從學生時代起就打工賺錢,但大多數人還是畢業進入社會以後才賺錢生活的。這些錢一部分花在衣食住行等必要的日常生活方面,另一部分作為未來的儲蓄存了下來。2020年4月日本索尼生命保險公布了針對新社會人的調查。
  • 俄羅斯各地區人均儲蓄排名出爐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俄羅斯各地區之間人均存款水平相差近100倍,而且莫斯科遙遙領先,這當然不只是工資的原因,因為有些地區的工資水平甚至比莫斯科還要高。俄儲蓄銀行行長解釋俄羅斯不採取「直升機撒錢」措施的原因 SPUTNIK / DMITRY ASTAHOV專家認為,莫斯科之所以絕對領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裡聚集著大量富豪。這些百萬富翁、億萬富翁一般在其他地區賺錢,但主要生活在莫斯科,所以把錢也存在莫斯科。
  • 日本退休人中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儲蓄不足300萬日元?
    據日本的一項統計顯示,今年迎來60歲的日本人中約有三成儲蓄額不足三百萬日元。去年全日本還在討論退休以後兩千萬日元是否夠用的話題。現在的情況是很明顯很多人儲蓄不足。而且現在在工作的人今後工資的漲幅很可能非常有限,所以日本老後的經濟問題可能愈發突出。
  • 低欲望的日本社會,年輕人已經看不到未來,中國該如何引以為戒?
    80年代,上海人都還騎著自行車,而在當時的日本,普遍卻都開上了小汽車,並且生活十分富足,尤其是1989年日本股市達到巔峰後,整個日本就瀰漫著一股瘋狂的味道,因為口袋有錢,日本大多數企業家紛紛到美國購買地產,從哥倫比亞影業到洛克菲勒中心,管你要價多少錢,總有日本富豪能夠一口吃下,而日本民眾也不甘示弱,大量前往海外購物,購買進口商品,在海外旅遊和退休,這都代表著在80年代中日本經濟的巔盛。
  • 日本人談每月儲蓄多少錢才能安心?
    工資的百分之幾拿來儲蓄比較好呢? 根據家庭組成和生活方式不同,能夠儲蓄的金額也會相應變化,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正確答案。 但還是想要知道大概的比例。那就根據家庭收支數據的統計情況,來看看各個年齡層儲蓄的傾向吧。
  • 日本人為什麼低欲望,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
    這點,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日本,日本老齡化早就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了。同為東亞國家,中日兩國有相似的文化,女性地位都比較低;我們可以來看一看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的名作《低欲望社會》,是怎麼談日本的問題的。大前研一《低欲望社會》1/5 日本為什麼人口越來越少?
  • 財政部發行儲蓄國債 2020年10月國債發行時間及利率一覽
    財政部發行儲蓄國債,2020年10月國債發行時間及利率一覽表。國慶節前,熱衷於購買儲蓄國債的人迎來了好消息。因為2020年第二批儲蓄國債將開始發行了。什麼時候發行?此次儲蓄國債發行多少?利率有多高?值得買嗎?思之想之為您解讀分析。
  • 高善文:持續追蹤居民儲蓄行為變化有助把握未來市場拐點
    面對災難的衝擊,你的儲蓄率(儲蓄率= (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了,上升以後你的儲蓄去了哪裡?不管去了哪裡,至少它在很大程度上與金融體系的運行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上升的儲蓄,至少一部分甚至相當多的部分,是通過金融體系來實現配置。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一個數據。
  • 郵政儲蓄信用卡 悅享首刷禮
    活動時間:2014年6月1日-2015年4月30日。活動地區:黑龍江省範圍。活動對象:所有黑龍江省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卡持卡客戶(含主卡、附屬卡)。活動內容:活動期間,郵儲銀行信用卡持卡人在激活當月消費任意一筆即可獲得價值20元精美禮品一份。活動細則:1、自2014年6月1日起至2015年4月30日止新激活並首刷的客戶在激活30天內均可參與此活動,每張卡片限參與活動一次。
  • 由儲蓄大國變成負債大國,人均負債13萬,中國人的錢去哪兒了?
    根據2018年央行公布的數據,我國的個人存款總額是72萬億,倘若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大概是5萬左右。另外,拿儲蓄率來說,目前中國的儲蓄率約為44.7%,號稱「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儲蓄率在17%左右)也被比了下去,在世界上已經屬於領先水平。
  • 日本經濟「攔路虎」:物價比30年前便宜,央行撒錢700萬億也沒用
    那麼,日本的通縮究竟嚴重到了什麼地步呢?日本政府11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核心CPI)錄得-0.7%,已經連續第6個月「負增長」(自5月以來),且創下自2011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
  • 《澳洲財經3分鐘》|這點利息錢已不夠塞牙縫了!ANZ 儲蓄利率降至...
    ;- 澳洲首家智慧型華人電力零售公司獲300萬澳元風投 其新能源項目備受矚目;- ANZ 儲蓄利率降至歷史最低 ,這點利息錢已不夠塞牙縫了!- 聽證會正式開始:皇冠賭場涉嫌暗中違反《博彩管理協議》;- 開業3年就要關張!
  • 日本經濟「攔路虎」:物價比30年前還便宜,央行撒錢700萬億也沒用?
    那麼,日本的通縮究竟嚴重到了什麼地步呢?日本政府11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核心CPI)錄得-0.7%,已經連續第6個月「負增長」(自5月以來),且創下自2011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近30年來,日本物價已陷入長期萎靡甚至下跌的「怪圈」。
  • 美專家稱中國應減少儲蓄,網友怒批:不切實際!
    目前,要打破這一僵局,就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這一迫切問題。為此,需要考慮三點。首先是對話,具體的辦法就是設立一個由兩國專業的高級官員組成的秘書處,專門負責處理美中關係各個方面的問題,如貿易、技術、安全等,甚至教育、籤證也歸秘書處負責管理。其次是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