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老了,你會選擇和子女,一起生活嗎

2020-12-12 憶往昔惜今生

當我們老了,走不動了,你希望自己還待在孩子們身邊嗎?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中國很快就會,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就在眼前。

對於養老問題,大家說法不一;社會調查中得知;有的人說;養老還得靠我們的子女,有的人說;養老還是靠自己,在自己能動的時候,攢錢,攢健康。在自己不能動的時候,就進住進養老院,那麼;我想弱弱的問一句,進養老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例如;與子女的溝通交流,兒孫的承歡膝下,以及子孫的繞膝之樂,難道這些不是自己,這一生所嚮往,想要的幸福生活嗎?在養老院裡,子孫們會每天都到養老院裡來看你嗎?一年之中你能見到他們幾次,特別是在自己生命倒計時時,那段短暫的日子裡,你會選擇離開親人,自己在孤獨中走完這有限的餘生嗎?

其實養老問題;並不只是單純的,用金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它還包括精神層面的陪同,家人之間的陪伴,才是我們能有個幸福晚年的基石。

對於養老;並不是單純的,送進養老院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老人需要親人的呵護,以及子女的陪伴,有句老話叫作,「子孫繞膝樂,安享晚年福」,那才真正是,人生意義上的一大幸事,又有哪位老人,不希望自己兒孫滿堂呢!如果自己能看著他們嬉笑打鬧中,度過自己的餘生,這樣的人生,已經是最圓滿的人生了。

記得一次在醫院,我就遇到過一位很獨立的老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精神狀態特別好,和她聊天中得知,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她老伴去世的早,這次她是因為胃病住院,身邊沒有人陪護,不論是出去做檢查,還是去交住院費等等。。。都是她自己,忙上忙下,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陪護,其實她才是病人,當時見到她時,她是一隻手捂著胃部,一隻手拿著住院檢查時,所用的所有單據,她靠在醫院櫃檯前,填寫住院表,最後她和我們住同一個病房,當時是我的母親不舒服,是我陪護。

堅強的老人,也有她孤獨的一面,在病痛到來時,她也想要有親人的陪伴

和老人的聊天中得知,她說;她不想麻煩自己的子女,因為子女們都有她們的事情要做,她說;自己有退休金,有醫療保險,在自己能動時,儘量不麻煩子女們,她說;等她老了她就去養老院,自己有退休金,自己交費,這樣很好,我冒昧的又問了一句,說;你難道不想和孩子們一起生活嗎?她聽到這裡,當時語塞了,她沉默了一會,然後語重心長的說;想呀!有那個父母不喜歡與自己的子女一起生活的,可是到時候怕自己會拖累了他們,畢竟老年人事情也多,不想麻煩孩子們,讓他們為難,她說到這裡,默默的低下了頭,若有所思,不再說話。。。

其實在醫院的這幾天裡,我就時常發現她一個人,坐在窗子旁邊發呆,她身邊沒人來陪護,或許她住院,她就沒有告訴孩子們,她每次看見我給母親,買飯回來時,她眼底都會有一閃而過的悽涼,她會轉頭看向窗外,不在與我們交流,有時候我也會給她帶點吃的回來,她眼裡立刻就會有光亮划過,其實不難看出,老人心裡的孤獨寂寞,她也需要家人的陪伴,哪怕只是在她生病的時候,能在她的身邊,照顧一二,我想老人也就知足了,當然她也不會覺著孤單了。。。

金錢是好東西,但是它代表不了親情,在沒有親人的世界上孤獨的活著,會是一種怎樣的煎熬,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方得善終,其實每個父母的心願都會是子孫滿堂,到暮年時;能享受到子孫的繞膝之樂。

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父母為子女一生,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等她們晚年時,我們做子女的就應該懂得感恩,要懂得反哺,讓自己的父母有一個溫馨幸福的晚年生活,畢竟我們也有老去的一天。

如果我老了,我不會去養老院。。。我會選擇與孩子們在一起,當然我也會試著做一個明事理,識大體的老人。。。儘量不給孩子製造,不必要的麻煩和事端。。。

朋友們;當你們老了,你會選擇與子女一起生活,還是選擇去養老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當你老了會和子女一起住嗎?與子女相處,請記住這五句話!
    當我們老了,工作上已經退休,生活看上去似乎除了自己就只有子女,這時,我們應該如何與子女相處呢?如果你老了住兒子家,婆媳關係,家庭矛盾其中的奧秘你要知道這些!小編總結了一下:當你老了會和子女一起住嗎?與子女相處,請記住這五句話!喜歡一定要收藏。
  • 母親改嫁,老了你會贍養她嗎?三位子女說出了心裡話,扎心了
    父母養兒女小,兒女養父母老,這是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推崇的孝文化。從古至今,就是一個上效下施的家庭倫理準則。然而,如果母親改嫁了,當她年老體衰需要照顧的時候,作為兒女你會贍養她嗎?聽聽三位子女怎麼說,看看你認同嗎?
  • 當我們老了,會把錢交給子女保管嗎?
    那要看兒女的孝順程度才能定奪,如果家風是以孝治家,家裡幾代人都秉持百善孝為先,那做父母的可以安心地將存款交給兒女保管,兒女們會將這份信任發揮到極致,不光能將本金保存妥當,還能讓其增值。父母需要用錢時,兒女們會連本帶利的全額奉上,自己還會給予父母鼎力相助。
  • 人老了,想和子女住一起,沒有這3位老人的思想,還是自己住吧
    然而想像中總是很美好的,當子女和老人真的住一起,就會有一些摩擦,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如果越過了對方的生活規律,不免會讓人心情煩躁。如果老人想要和子女住一起,沒有下面這三位老人的思想,那還是自己住吧,不然強行住一起,只能導致家庭矛盾,苦不堪言。
  • 當你老了孤單一人,會跟兒女一起住養老嗎?3位老人說出了答案
    所以現在很多老人在子女面前,要過得小心翼翼,生怕說了某句話得罪了子女。 和子女住在一起,都避免不了,會發生矛盾,而且子女還會嫌棄老人,每當被嫌棄的時候,老人的心特別的難受,但也只能面對現實。 那麼,老了之後,到底要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一起來聽聽3個老人的答案。
  • 當你老了,你願意幫子女帶孩子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讓你過得很壓抑,每天心情特別不好,每天說話幹活,都得看她們的臉色,處處小心冀冀,連小外孫子的臉色都要著,我想回老家過自己的日子,我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還是想找個合適的人相依相伴,互體貼度過晚年,不想打擾兒女的生活更好。
  • 老年人找老伴,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支持嗎?聽聽過來人的真心話
    導讀:人老了,最幸福的莫過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老話說得好:男兒無妻財無主,女無丈夫身無依,男女結婚,少年夫妻老來伴。到老才知道,老伴老伴,老來伴,身邊有個人說話聊天,晚年生活才幸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有很多感情很好的夫妻,一個人先離開,留下另一個人孤獨終老。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獨,大部分老人還是希望找一個老伴一起生活。
  • 人老被人嫌?做好這三件事,再挑剔的子女也會敬你三分
    對此,兒媳有點意見,說既然是給我們買的婚房,為啥還要寫老倆口的名字,明擺著防著我這做兒媳的,不願加我名就算了,總該寫兒子的名字吧,連兒子都信不過嗎?兒子聽了媳婦的話,也感覺不是滋味,還和爸媽冷過臉。後來,小倆口因為一些瑣事鬧彆扭,差一點離婚。王叔也不勸,只是告訴他們:過不下去就離婚是不成熟的表現,不過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兒,老人不插手,如果你們離婚,房子我們要收回來自己住了。
  • 當你老了,會過著怎樣的生活?既然來不及認真的年輕,就選擇優雅的老...
    是做一個精緻的老太太,燙著小捲髮穿著旗袍和老姐妹逛街拍照,還是做一個叱吒廣場的廣場舞霸主······但是關於」老年「的話題,卻很少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是刻意迴避、不願承認自己在往那個年紀邁進,又或許是害怕老年生活的枯燥乏味······其實,老年生活也可以豐富多彩。天氣晴朗,微風和煦,一進公園就被一陣陣的音樂聲吸引。
  • 大多數人老了,都會有子女照顧,動物也是這樣嗎?
    人老了,子女會照顧,但也並非是絕對的情況。大多數動物也是一樣,並且還有的動物是獨居物種,生下來就遠離了,就更加別說照顧了,一輩子估計就生下來的時候看到一眼,所以肯定會出現子女不會照顧的情況,這是自然界動物的自然選擇,所以動物老了,會不會被子女照顧是分多種情況的。
  • 你會和誰一起慢慢變老
    你會和誰一起慢慢變老今天在院子裡陪女兒蕩鞦韆時,又聽到了隔壁的老奶奶在大聲地讀報紙,因為她的聽力幾年前就開始下降了不累嗎?」以女兒的年齡當然不能夠了解,其實老奶奶之所以大聲讀是讀給她癱瘓的丈夫聽的,他們兩老都是退休老師,她自然可以輕鬆閱讀。而她丈夫在三年前就被宣判了死刑,是談之色變的癌症,而且是晚期,後來還患上了帕金森症,眼看著一向身體硬朗的老頭兒變得行動遲緩,直至今天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讓人不得有感慨生命的無常。於是,每每老奶奶看到了什麼好文章或是什麼新聞便會一一地讀給老爺爺聽。
  • 父母老了,子女最擔心的是什麼?這5種答案,讓人深思
    但可能子女還沒有什麼成就,掙得錢也不夠時,父母就老了,子女只能努力掙錢存錢省錢,把錢攢起來孝敬父母,幫父母減輕生活的負擔,讓父母老的慢一些。 你有這樣感嘆過嗎,你可能也是這樣做的,子女們總在擔心自己太忙,沒時間陪父母。因為時間不僅追著子女也追著父母,對我們都不曾仁慈,也不會寬容。
  • 婚姻法:我的子女可以和我表哥表妹的子女結婚嗎?
    本期話題:我的子女可以和我表妹的子女結婚嗎?小編問了公司裡的幾位同事,得到的答案是:不能吧!好像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是不能結婚的。嗯,不錯,居然都知道「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這樣的專業術語,看來我們蘇小妹公司的同事水平還可以嘛。這個話題涉及到《婚姻法》第七條第一款:(見下圖)因此,這個問題很簡單:什麼是「直系血親」?
  • 啃老又升級了,子女不結婚不生孩子給你養老送終能接受嗎?
    後來,小李就和父母說,以後不結婚不生孩子了,要不養家餬口壓力也大,就和父母住在一起挺好的,不用買房了,等父母老了也可以呆在身邊伺候,而父母現在管她吃飯管她住,生活上也省心省事,就這麼過下去也挺好的。小李的父母倒沒有小李這麼灑脫,總覺得姑娘老大不小的了,也不找對象成家,天天耗在爹媽身邊也不是個事兒啊!
  • 老了想和子女住?要有這3個思想準備,不然還是自己過吧!
    沒過幾天,我提出要回農村自己生活,他們死活不同意,兒子說:「你這樣回去了,旁邊的鄰居會怎麼看我?以為我把你攆回去的。」我沒搭理他,回到了自己的家,為了排解孤單寂寞,每天都會和村裡的老太太們,一起跳舞或是吃完飯去走步,感覺這樣的日子挺好的,再也不會去兒子家做免費的保姆了。
  • 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附加扣除——僅是個人所得稅扣除嗎
    該《辦法》規定,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
  • 從血緣上來講,父母和子女誰才是我們最親的人?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親人,其中還有少部分的至親,而這些至親,非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莫屬了。這些人,跟自己都是有血緣關係的,也就是血脈相連。如果非要分個親疏遠近的話,就得從頭說起了。首先先說結論,若按血緣關係來講,這個世界上跟你最親的人,不是子女,而是父母。
  • 76歲老人抄寫《紅樓夢》,70歲大媽學英語/ 等你老了,會怎樣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經歷不同,對生活的態度也不盡相同。老年生活更像一個萬花筒,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忙忙碌碌一生,為家庭為子女拼搏了半輩子,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該好好規劃一下生活了。莎士比亞說,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退休後,是碌碌無為,無所事事,還是利用好時間,完成自己的夢想?選擇不同,收穫也會不同。03.
  • 家人犯罪影響子女公務員政審,子女很無辜!你覺得公平嗎?
    最近在網上有一個非常火的問題,子女辛辛苦苦過五關斬六將考公務員,經歷了筆試面試和體檢,馬上就要上岸了。卻因為家人有犯罪行為,政審直接被卡,徹底與鐵飯碗工作失之交臂!那麼這件事你覺得公平嗎?當然,在網上對這件事情很多網友也持有不同的看法。
  • 子女的聚少離多和不理解,造就了多少現實版的蘇大強老人?
    儘管事情已經落下帷幕,但其中卻有著令我們深思的地方:為什麼這些年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蘇大強」版的老人?在父母老了的時候,子女又該怎麼樣去給予老人溫暖?你看懂這個故事了嗎?現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都因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希望養老院能代替自己照顧好父母。我們都知道這個選擇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子女也應該考慮一下父母的感受:他們真的願意去養老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