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2位皇帝年號中的涵義

2021-02-23 玩卡區

努爾哈赤是清王朝的開創者,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建元「天命」。古人以為君權神授,統治者自稱受命於天,故謂之天命。努爾哈赤知曉漢文,曾被明廷封為龍虎將軍,「天命」二字足見努爾哈赤受漢文化影響之深。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國號「金」為「清」,稱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極認識到後金政權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要實現長治久安,並進一步開疆擴土,必須吸收漢民族的優秀文化。「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極當時的政治理念。

順治皇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在位期間,清人實現了入主中原的願望,「順治」是其年號。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順治。年號「順治」反映了清人的這一理想。順,順利;治,治理。順治,即「治國順利,實現華夏一統」。

康熙帝順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明年改元康熙。對清人來說,打下「江山」後實現國泰民安,是新的時代主題。「康熙」二字就反映了這一理想。康,安寧;熙,興盛。康熙,即「萬民康樂安寧,天下興盛」。

雍正是借權臣的力量繼位的,在奪位過程中使用了殘酷的手段,參與奪位的諸弟多不得善終,康熙帝的許多近臣也遭到貶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當性,在當時就受到懷疑。「雍正」是「雍親王得位正、為君正」的意思,他想以此強調自己皇位的「正當性」。

乾隆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明年改元乾隆。康熙時,清朝開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時得到進一步鞏固。乾隆的使命是如何進一步增強國力,讓國家進入全盛時期。「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為年號,同樣反映了乾隆的治國理想。

嘉慶帝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冊立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慶。慶,普天同慶。「嘉慶」的意思是「嘉親王即位,國泰民安,普天同慶」。

道光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慶十八年(1813年)被封為智親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明年改元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輝」。

鹹豐帝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皇位,明年改元「鹹豐」。鹹,普遍;豐,富足。「鹹豐」意思是「普天之下,豐衣足食」。鹹豐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鹹豐」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願望。

同治皇帝即位時才5歲,按鹹豐帝詔命,由肅順等八大臣輔政。慈禧聯合恭親王奕發動政變,逮治了肅順等八大臣。政變之後,慈安與慈禧(鹹豐帝皇后)垂簾聽政。並取消「祺祥」年號,改用「同治」,隱含兩宮太后與眾大臣共理朝政之意。

光緒出生於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登基,明年改元「光緒」,由兩宮太后「慈安」「慈禧」垂簾聽政。光,光大;緒,未竟之功業。「光緒」即「光大未竟之功業」。「光緒」這個年號反映了清廷重振國力的願望。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由於光緒帝無後,議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帝,半個多月後,溥儀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統」。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清王朝滅亡。宣,大。「宣統」即「大統」。宣統」二字有為清王朝統治的正當性作辯護的意思。

相關焦點

  • 清朝12位皇帝的年號,有什麼含義?
    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雍正皇帝等。清朝共有十二位君主,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那麼,他們的年號有什麼含義呢?
  • 清朝12位皇帝年號所取的含義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國號「金」為「清」,稱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極認識到後金政權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要實現長治久安,並進一步開疆擴土,必須吸收漢民族的優秀文化。順治皇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在位期間,清人實現了入主中原的願望,「順治」是其年號。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順治。年號「順治」反映了清人的這一理想。順,順利;治,治理。順治,即「治國順利,實現華夏一統」。
  • 清朝12位皇帝的年號各有什麼含義?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國號「金」為「清」,稱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極認識到後金政權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要實現長治久安,並進一步開疆擴土,必須吸收漢民族的優秀文化。順治皇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在位期間,清人實現了入主中原的願望,「順治」是其年號。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順治。年號「順治」反映了清人的這一理想。順,順利;治,治理。順治,即「治國順利,實現華夏一統」。
  • 清朝皇帝的年號,只有兩個字,卻有大寓意
    清朝有12位皇帝,共有13個年號。清朝所有的年號均為二字,其最特別之處在於清朝年號具有滿語、漢語兩套年號。通過分析年號的含義,深度了解清朝年號隱藏的歷史信息。天命,天之有命。寓意著女真為將來入主中原予以君權神授的必然性。
  • 明朝十六位皇帝,都用過那些年號,這些年號中又有哪些美好寓意?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從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稱帝,到1644年崇禎皇帝煤山自縊,統治時間長達276年。在這276年中,明朝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又出現了十七個年號,這十七個年號又有著不同的寓意,今天我們聊一聊明朝十六位皇帝年號中的美好寓意。
  • 清代皇帝年號,都有哪些含義
    漢武帝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軍元,而後形成制度。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雍正皇帝等。清朝共有12位皇帝,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那麼,他們的年號有什麼含義呢?
  • 十三年號,十二帝,另外的皇帝是被誰開除了呢?
    實際上,清朝的皇帝只有12位,傳說中的13個皇帝,是因為清朝有12個皇帝,13個年號,形成13朝。清朝第一位皇帝是後金太祖努爾哈赤,他確實是清朝實打實的開國皇帝。皇太極的年號是天聰和崇德。清朝第三位皇帝是福臨,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年號順治。福臨能夠成為皇帝,完全得益於其父親皇太極去世後沒有指定繼承人,當時的條件也很有可能皇太極直接指定繼承人。比較有實力繼位的是福臨的叔叔多爾袞、福臨的大哥豪格,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六歲的福臨繼位成為雙方妥協的產物。
  • 宋朝皇帝主要年號的寓意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自漢武帝創建年號以來,歷朝歷代新皇登基,常常會改元,並同時改變年號。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一個皇帝在位時,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有多個年號。明朝以後採用一世一元制,除明英宗復闢更改年號和清太宗建立清朝改元外,大致上都是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
  • 為什麼清朝皇帝幾乎都稱年號,而不稱呼諡號和廟號?
    清朝皇帝跟之前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一樣,既有年號,也有諡號、廟號。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熟知的乾隆皇帝,他的年號是乾隆,廟號是高宗,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當然前面都是扯,最後一個字「純」才是他的主諡。
  • 為什麼漢朝皇帝稱「帝」,唐朝皇帝稱「宗」,清朝皇帝卻用年號?
    在這之中,包含的幾位帝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再加一位著名的康熙,這幾乎涵蓋了古代帝王稱呼的所有形式。 到了清朝,就更離譜了,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即努爾哈赤,長到甚至有湊字數的嫌疑。
  • 清朝皇帝順序
    清朝歷史簡介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滿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國歷史上繼元朝之後的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時期,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通稱順治皇帝 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通稱康熙皇帝 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通稱雍正皇帝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通稱乾隆皇帝 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通稱嘉慶皇帝
  •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 清朝皇帝排行順序
    清朝皇帝排行順序:  1、努爾哈赤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他對有礙於皇權的反對勢力大加撻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國庫收入,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6、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
  •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皇帝列表1.努爾哈赤: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在位11年。2.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後在位17年。
  • 清朝歷代皇帝,你知道多少?
    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年號順治,在位十八年。順治皇帝六歲登基,由叔父攝政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輔政。
  • 揭秘清朝皇帝列表
    愛新覺羅·玄燁(1654.5.4-1722.12.20),在位61年,葬景陵,1661年2月17日8歲即位,年號康熙,平定三藩,遏制俄國確定中俄兩國東段邊界,維護和加強了民族國家統一  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而明朝皇帝,則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檢共16位明朝皇帝。仁宗朱高熾(1378-1425)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長子,仁宗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於1425年,時年48歲。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 【知識】中國皇帝的年號、諡號、廟號知識詳解
    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諡號來自於諡法。諡法規定了若干個有固定涵義的字,大致分為三類:屬表揚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屬於批評的有:煬、歷、靈等;屬於同情的有:哀、懷、愍、悼等。如,楚懷王的「懷」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稱為上諡、美諡;中者稱為下諡,惡諡;後者稱為中諡。
  • 清朝皇帝完整排序,歡迎收藏(含真人畫像)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清朝皇帝(含清朝前身後金大汗)順序為:1、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616年~1626年在位),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追尊),年號天命,陵寢福陵。
  • 不同於之前,明清的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不同於之前,明清的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在中國古代,人們記年往往是通過皇帝制定的年號來進行的,而漢武帝是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但是他在位的時間整整用了11個年號,而之後的帝王也都有年號,比如唐高宗就用過16個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