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百草園,進入三味書屋,是魯迅對舊式教育的批判嗎?

2021-02-07 薛丁格的流浪貓

在回憶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對給予自己無限童年樂趣的百草園,有過十分傾注深情的描寫。然而當寫到三味書屋時,他的筆鋒似乎突然轉變。說自己不知為何會被送進這個全城中最嚴厲的書塾。在魯迅看來,這是與童年快樂時光告別的標誌,所以他不無感傷地寫道:

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我的蟋蟀們!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但是,後文對於三味書屋的描寫,卻並非死氣沉沉。而是使用活潑輕鬆的鋪敘筆法,講述了先生如何教學,學童們如何在課間玩耍,又怎樣趁著老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淘氣的事情。

魯迅所寫的這位鬚髮花白、高而瘦的教書先生,便是壽鏡吾老先生。從前我們語文課上分析課文的時候,常認為魯迅於此處的寫作主題是對封建舊式教育的揭露和批判,甚至說魯迅認為壽鏡吾先生也是封建腐儒的代表。

我本人不同意此類觀點,認為這或許是一種誤讀,原因有三:

首先,有資料表明魯迅自始至終都十分尊敬壽鏡吾先生。無論南京求學,還是日本留學期間回紹興,都不忘去看望先生。魯迅對於古典文學紮實的基礎,也有賴於先生的教誨。何況於本文中魯迅也明白寫道:

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其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作於1926年,壽鏡吾去世於1930年。也就是說,魯迅寫作此文時,先生健在。所以他不可能去譏諷一個自己尊敬且當時健在的恩師。

第三,《朝花夕拾》本就是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其中作品的批判性和諷刺性遠不如他的小說集和雜文集。包括阿長、閏土等書中人物,魯迅傾注其上的感情色彩也多以同情為主。

當然,三味書屋畢竟不同於百草園,讀書更不同於玩樂,兒童難免受到各種規矩的束縛。魯迅寫先生對學童們的要求較為嚴厲,不過他又說雖有戒尺和罰跪的規則,卻都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可見先生在教學方法上是懂得權宜,且愛護學生的。魯迅對此給予了肯定。所謂教育,就不存在完全的放任,哪有什麼真正的快樂教育?今天又何嘗不是如此?

關於魯迅在課上描繡像,周作人的「回憶百草園」系列文章裡對此也有箋注。他指出魯迅文中所述「最成片段的《蕩寇志》圖像,其實是在1893至1894年避難王府莊時所作,而並非畫於三味書屋。所以,這不過是魯迅「移花接木」的手法,以突出兒童愛玩兒的天性。尤其是其中還有「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這樣自嘲的句子。末尾他說:

後來,為要錢用,賣給了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

這一段落,我到看出一點意識流小說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走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尋找魯迅先生兒時的美好記憶
    你知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樣的詩句是誰寫的嗎?對,就是魯迅先生寫過的。今天我們來學習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品味他作品的另一種風格與品質。1918年5月,第一次以筆名「魯迅」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集》等。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學習內容全解
    【文章分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於1926年9月18日,當時魯迅先生正在廈門大學任教。這篇文章最早發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題下面寫了一個副標題為《舊事重提之六》。後來魯迅先生把它和《舊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編入《朝花夕拾》這個散文集子中。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魯迅之煩惱
    魯迅先生不易,多是因為整個大的社會動蕩不安,個人如池塘中的蜉蝣,身不由己。人在生活艱難的時候,難免總會想起無憂無慮的童年和以往趣事。童年總會過去,少年漸成大人,而愈長大愈煩惱,人人難以避免,魯迅先生自然也不能例外!相比如今想「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們,魯迅先生的童年且算幸運吧!
  • 同為回憶百草園的文章,魯迅只寫2000字,周作人竟寫了7萬字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收錄在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是因為它曾作為課文,長期出現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裡。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魯迅的胞弟周作人先生,寫了更多關於百草園的文字。
  • 三味書屋中的那位先生:嚴而不厲、嚴而可親
    在魯迅的人生中,快樂的童年生活讓他留戀,捨不得離開帶給他快樂的「百草園」。但是人是要成長的,在魯迅12歲的時候,他的家人將他送到了全稱最嚴厲的書塾讀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中,他寫道自己對去書塾讀書時的無奈和不解——「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但是就是在這個名叫三味書屋的書塾中,從他12歲入學一直到他18歲的時候離開到南京求學為止,他在三味書屋中學習的時間有6年之久,在三味書屋中,那位「嚴厲」的壽鏡吾先生為魯迅先生打下堅實的古文基礎。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樣的生物老師請來一打
    01有夢想的生物老師李榮富是吉林省蛟河市天北鎮九年制學校的生物老師,也是全國首批自然體驗培訓師,還獲得過斯巴魯生態保護獎、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特殊貢獻獎」、 中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對生物學科的熱愛。
  •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黑塞的自我解放
    支起畫架,手握畫筆,黑塞進入了一種哲學冥想狀態。鮮豔的色彩,明亮的光線,略帶抽象的造型,偏現代主義風格,他以畫筆表達詩韻與旋律。在堤契諾,他還寫了許多的散文與詩,它們被收錄在一起,稱為《堤契諾之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魯迅先生作品中對兒童觀的解讀
    從20世紀20年代初起,魯迅先生作品就開始進入我們熟悉的小學課本之中,自此以後,幾乎每套小學語文課本都會選入一定數量的魯迅作品,其中涉及的作品包括我們熟知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朝花夕拾》《孔乙己》等,這些作品全部採用兒童作為纏訴者,展現童視野裡所見所聞,社會現實,人情世故,魯迅先生的兒童觀也是直接影響了當代兒童成長和教育變化的重要存在。
  • 魯迅《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道,此人說出真相
    對於許多讀過魯迅作品的人們來說,《三味書屋》是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名篇之一了。這是少年時期的魯迅,主要的求學場所,在這裡他收穫了知識,也領悟了生活中的種種樂趣,當然那位正直、嚴肅的壽鏡吾先生,也是魯迅年少記憶中所難以忘記的長者。
  • 浙江省:這個小城曾是幼年魯迅的天堂,烏篷船、青藤書屋均在此地
    後來上學,感覺自己學過最多的就是魯迅的文章,也由此小編開始對他的故鄉這個南方小城抱著無盡的想像。今天小編在這個慢生活的小城中,輕輕為你講述這裡的故事——紹興。魯迅我想應該大家都知道吧,如果你不知道,那就只好自己去百度科普一下啦~,魯迅先生曾經寫過很多的文章,有太多的句子都讓人耳熟能詳。
  • 魯迅先生的故鄉你去過嗎
    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魯迅被譽為「民族魂」。當時毛主席還評價魯迅先生他說:「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可謂知言」。對於魯迅先生的介紹還有很多但就不一一說了,簡單介紹一下,但我今天介紹的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所帶來的景色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百草園中池水綠,烏蓬船上晚霞多。古梅搖曳千秋屋,垂柳翻思三味河。
  • 他是魯迅最尊敬的人,只有他能對魯迅說:周樹人,希望你繼續努力
    一、魯迅文學的起航處——三味書屋在清朝末年的紹興城裡,三味書屋是當地最有名氣的私塾了,而一代文豪魯迅先生12歲至17歲都是在這裡求學的。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是壽家的書房,因而三味書屋又是壽家臺門的一部分。說起三味書屋就不得不提起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先生。
  • 魯迅對阿長是討厭多一點,還是喜愛多一點
    阿長是一個魯迅連姓字名誰都想不起來的人,可偏偏又是在《朝花夕拾》中出現最多的人物。除了《阿長與<山海經>》這篇專門寫阿長的文章外,她還在《狗·貓·鼠》《二十四孝圖》《五猖會》《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四篇中也出現過。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世難忘!藤野:他是誰啊?哦,那個差等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魯迅成為大作家後一直沒有忘記教導過他的老師,在他的書裡寫過兩個老師,一個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壽鏡吾,魯迅對壽鏡吾有很深的感情,每次從日本留學回紹興都要專門看望他,壽鏡吾也是很自豪有這個學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發表之後他還親自看過。
  • 魯迅,一位不折不扣的「草木達人」
    不僅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閏土》《藤野先生》《紀念劉和珍君》《孔乙己》《祥林嫂》《藥》等文章,還有被納入課後讀物推薦的《朝花夕拾》。魯迅的文字對於普通讀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學生來說,總有些艱澀難懂。今天,魯迅意外地被網友冠以「中國最強槓精」、「亞洲梗王」等封號。魯迅作為一位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天在這裡便想聊聊魯迅鮮為人知的B面。
  • 語文課本必學的景點,曾是魯迅深愛的故土!最適合帶孩子去
    魯迅的文章在我們每個人的課本裡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讀過魯迅的許多文章後,或許有小夥伴對魯迅的故鄉比較感興趣。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文豪魯迅的故鄉——浙江紹興,紹興是魯迅長大的地方,後人也在這裡建起許多跟魯迅有關的紀念館。不僅被譽為「文物森林」,還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就以魯迅為軸心,小編帶你體會大文豪筆下的家鄉風情。
  • 夢蘭書屋(免費)
    夢蘭書屋全本免費閱讀,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後 回復書名,就可以在線小說閱讀了夢蘭書屋(免費)紹興歷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