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勉脫口秀奪冠、德雲社角逐新一哥,喜劇廠牌卻走不出「人才焦慮」?

2020-12-27 騰訊網

文 | 糖炒山楂

王勉,脫口秀新王。昨晚上線的《脫口秀大會3》總決賽中,他擊敗了脫口秀老將王建國、呼蘭,也戰勝了關注度頗高的女性脫口秀演員李雪琴、楊笠。一把吉他一首歌,別具一格的音樂脫口秀迎來了最高光時刻。

#王勉 世界以痛吻你你扇他巴掌啊##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等話題也先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並被打上了「沸」的標記,累計話題閱讀量超過3億;不過話題榜單第一名仍然被#李雪琴髮長文#牢牢佔據著,超4億的閱讀量也再次印證了她是整季節目的「無冕之王」。

王勉並不是市場預測的熱門冠軍候選人。雖然他帶來的《飯圈女孩》《社恐之歌》《逃避現實》都曾收穫良好的舞臺效果,但從驚豔程度來講,他並非拔得頭籌者。即使審美本身就是很私人化的東西,比賽現場也是多元影響的結果,但他的奪冠仍然讓市場嗅到了一絲商業運營的味道。

王勉是笑果文化迫切需要樹立的行業新星。經歷了池子解約、卡姆吸毒之後的笑果文化,亟需洗滌汙點記憶、喚醒市場熱情,王勉無疑是最佳人選——公司籤約藝人、曾在《吐槽大會》《周六夜現場》等綜藝中試煉,更是《脫口秀大會》三季以來的「老人」,從片頭到片尾,到如今的登頂,頗為勵志。

更重要的是,相比王建國、呼蘭等人已然深厚的觀眾基礎,楊笠、李雪琴等搶佔女性主義紅利異軍突起,個人品牌效應漸起,唱著音樂脫口秀的王勉更需要「脫口秀大王」的加持,而笑果文化也需要他這樣足夠新鮮的血液來煥活生機。

真正有意思的是,在笑果文化和王勉的身影背後,我們似乎能夠看到太多喜劇廠牌如出一轍、亦或是殊途同歸的打法,角逐新德雲一哥的德雲社、入局短劇市場的開心麻花等亦是如此。2020年一場疫情放大了行業的紅利和痛點,也讓本就深陷人才斷層焦慮的喜劇廠牌愈發用力撞破焦慮,然後求生。

做大做強的喜劇廠牌,卻正在笑不出來

「喜劇脫口秀的需求端問題已經解決了,(當下)真正需要解決的是供應端的問題,也就是優秀的演員和他們好笑的表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笑果文化創始人、CEO賀曉曦表示。這句信息量頗大的話,或許可以視為近五年來笑果文化、德雲社和開心麻花等喜劇廠牌發展的縮寫。

創立於2003年、今年十八歲的開心麻花正在走向他的青春正好;也是那一年,北京相聲大會更名為德雲社,彼時兩大廠牌所依賴的還都是以線下演出為主的表演方式,擁有自己的忠實觀眾但也「畫地為牢」。真正讓他們風生水起的,是在2015年——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國產喜劇廠牌開啟了大爆發時期。

2015年,嶽雲鵬二登春晚,沈騰四登春晚,這也是近十年來兩人迎來的第一個人氣峰值。不過關鍵性轉折點應該是當年電影市場兩部喜劇黑馬的出現,《煎餅俠》和《夏洛特煩惱》,嶽雲鵬走紅的《五環之歌》是前者的主題曲,在當時傳唱度頗高;後者更是讓沈騰迎來了近十年來的搜索峰值(百度指數)。

讓嶽雲鵬紅遍大街小巷的是2015—2016年他的瘋狂營業。據不完全統計這段時間他參與了5檔綜藝、電影作品達到6部。對他人氣助力最大的當屬《歡樂喜劇人2》,這檔節目匯聚了開心麻花、德雲社等多個喜劇廠牌,嶽雲鵬正是本季的總冠軍,沈騰是第一季總冠軍。百度指數上的搜索峰值段,正是節目的總決賽段。

2015年也是笑果文化成立的第二年,彼時《今晚80後脫口秀》已經播出了三年,脫口秀仍是小眾產品,但編劇李誕、王建國已然小有名氣;若要說真正讓脫口秀被大眾市場所認知並喜愛,應該是從2017年笑果文化推出的《吐槽大會》,嬉笑怒罵中的年輕態度,讓市場眼前一亮。

搭上網綜市場爆發的快車,李誕夜成為風口上的寵兒,當時的「蛋總」還頂著一頭鮮豔的短髮。三年時間,近10檔節目,是賀曉曦口中需求端問題已經解決的底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或是從事脫口秀、每逢線上節目播出必然掀起的線下表演熱,都讓市場振奮。

之後的時間裡,關於沈騰、嶽雲鵬和李誕的故事走向了同樣的軌道,他們成為喜劇市場爭相追捧的香餑餑,綜藝瘋狂刷臉、甚至是不斷排列組合出現,只是開心麻花沈騰、笑果文化李誕、德雲社嶽雲鵬也正在成為市場的固化符號,被等量化的背後是喜劇廠牌們對「臺柱子」的過度依賴。

與此同時,嶽雲鵬、沈騰、李誕之後,頭部喜劇廠牌中鮮少湧現讓市場驚豔的頭部演員。近年來隨著造星機制多元化、觀眾口味多樣化,市場雖然也湧現了呼蘭、張博洋、張雲雷、孟鶴堂、秦霄賢等「明星」喜劇演員,但相比沈騰、李誕和嶽雲鵬等人掀起的市場關注度,更多是在圈層內發酵。

一面是市場和觀眾亟需大量新鮮面孔和新鮮內容的出現來填補空白;另一面則是人才斷層、頭部乏力必然造成的頭部喜劇演員人氣和喜劇天賦的被透支。快速爆發、不斷做大做強的喜劇廠牌們,開始陷入人才斷層的焦慮。長此以往並非良計。

線下「擱淺」線上發力,喜劇廠牌「捧人」鏈條再延展

沈騰、嶽雲鵬和李誕的成名故事,為喜劇演員趟出了一條可視化的也行之有效的道路:線上。尤其是2020年疫情下線下全面擱淺的上半年,線上表演的「捧人」功能也被再次放大。

《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的花開並蒂,對應的應該是脫口秀產業和脫口秀新人走向大眾市場的兩條路徑,只是相比前者的一鳴驚人,行至第三季的《脫口秀大會》才有了幾分回歸初心的意味,而且還是在池子、卡姆危機後的絕處逢生。藝恩評價《脫口秀大會》,「辦了三季以後成功探索出了一條破圈之路」。

其實在節目首播時一點劇讀就曾評價,這檔節目最大的進步性在於它打破了往年笑果文化的「自娛自樂」,周奇墨、何廣智等線下脫口秀人的參與,李雪琴等天賦型選手的亮相,讓這成為一場真正的行業盛會。從市場效果來看,這季節目也確實向市場推出了諸如李雪琴、楊蒙恩這樣潛力股演員。

《脫口秀大會》和王勉應該是笑果文化「推新」的一次成功案例。作為笑果文化籤約藝人,王勉曾在《吐槽大會》《冒犯家族》《周六夜現場》等多檔節目中試煉,更是《脫口秀大會》三季以來的「老兵」,對於喜愛脫口秀的觀眾來講,這何嘗不是一種「養成」,從青澀到如今的風格化,見證了一個脫口秀演員的成長。

更重要的是,作為本季冠軍接下來王勉的檔期安排可謂滿滿當當,不僅將在今晚和李誕一起解鎖蛋總的直播帶貨專場,還將搭檔鄧超、陳赫、鹿晗、黃渤一起參加《哈哈哈哈哈》,這陣容並不難預測其投注市場之後的爆款效應;除此之外,有消息稱他將參與剛剛官宣回歸的《百變大咖秀》。

和《脫口秀大會》「推新」的初衷殊途同歸的,應該是同期在播出的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以選擇新德雲一哥為切入口,德雲社多名相聲演員在節目中亮相,既有專業的相聲表演,也有脫下大褂之後的真實性格展現,綜藝和相聲的組合成為打破圈層的有力武器。

藝恩數據顯示,近兩個月播出的非選秀類網絡綜藝中,《德雲鬥笑社》的市場熱度僅次於《脫口秀大會3》,豆瓣最高評分8.3分、知乎最高評分8.6。與此同時,在彈幕熱詞中,孟鶴堂、秦霄賢、周九良等演員名稱頻頻出現;截止9月12日,參與節目的相聲演員們粉絲數增長達到442萬。

除了《德雲鬥笑社》外,優酷發布的年度片單中,《德雲大本營》也出現在合家歡劇場,對標本山傳媒的《鄉村愛情》系列。據了解該劇又名《北緯路甲1號》,主演包括孟鶴堂、周九良、張九齡、王九龍和秦霄賢,預計2021年上線;同時,《相聲演義》《德雲瓦舍》(第一季)也在籌拍中。

在綜藝領域沒有系統化布局、多以演員輸送為主的開心麻花,將新人孵化的重心放在了今年熱門的短劇中。和優酷推出了《親愛的沒想到吧》《兄弟得罪了》兩部短劇,其中主演主要以開心麻花內部藝人為主;除此之外劉思維、李海銀、馮滿等藝人還出現在《快樂大本營》特別企劃《站穩了朋友》、《認真的嘎嘎們》中。

在被疫情困住線下孵化渠道的上半年,喜劇廠牌們的線上布局都有所延展:無論是即將走出「笑果出品」的新冠軍王勉、還是德雲社系列化布局的線上劇綜,亦或是開心麻花的加碼,他們正在找到最有效也最快速的推新途徑。而系列化布局也是這一階段喜劇廠牌們「捧人」的關鍵詞。

喜劇人才難「速成」,下一個嶽雲鵬李誕談何容易?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線上演出是喜劇廠牌的造星捷徑,相反線下演練才是脫口秀、相聲等新人主要的試煉場,德雲社的線下演出、笑果文化的開放麥、開心麻花的舞臺劇皆是如此。這是三大廠牌的共性,也是喜劇演員不同於影視劇造星最大的區別。

以今年三大廠牌推出的「新人」為例,無論是《脫口秀大會3》中笑果文化旗下的王勉、楊笠,還是《德雲鬥笑社》中的孟鶴堂、周九良等人,亦或是開心麻花短劇中的劉思維等人,都有一定的線下表演經驗和觀眾基礎。這也讓他們在線上面對觀眾時專業技術過硬,更容易一鳴驚人。

這個不可省略或跳躍的過程,也意味著喜劇廠牌想要培養新人,需要的時間更久、花費的精力也更多,當然具體到各大喜劇品類、喜劇廠牌中,這又與產業現狀、公司人才培養機制等密切相關。

《德雲鬥笑社》的上線,將德雲社作為傳統戲班注重規矩的一面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作用在新人培養上,便是一個長期的、大浪淘沙的過程。據郭德綱介紹,德雲社每年也有春季招生,3000人報名通過面試的基本上有50人,「三年學徒兩年效力」之後大概會剩下10人,而在十年八年之後,「能剩下倆人就很知足了」。

「現在社裡算上學員總共有400人,這人數這幾年都沒增長過」。以培養為主的新人養成並不是一個速成的過程,嶽雲鵬從拜師學藝到首次辦專場歷時十年,張雲雷11歲就拜郭德綱為師,唯一的特例應該是郭德綱口中「沒等學會就紅了」的秦霄賢,《德雲鬥笑社》中郭德綱也在不斷教其「規矩」、以及保持清醒的市場認知。

開心麻花的人才培養路徑大致與德雲社相一致。從出演第一部舞臺劇到首登螢屏沈騰用了近10年的時間,而讓他躋身喜劇演員頭部陣容的《夏洛特煩惱》和《歡樂喜劇人》則是在12年後;2005年加入開心麻花的馬麗,雖然期間有不同的小品提升人氣值,但同樣是在2015年迎來爆發期,成為市場追捧的喜劇女演員。

和相聲、小品的養成不同的,是脫口秀產業的「新」和「速成」。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脫口秀產業走了八年的時間,作為脫口秀廠牌的笑果文化建立了一套線上線下並行的人才輸出路徑,為新人搭建的練兵場如笑果工廠、《脫口秀大會》等,作為人才輸出口的《吐槽大會》同樣自成IP。而越來越多始於熱愛的年輕人開始加入這個行業,不斷為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而在這裡面,最早一批入局的王建國、李誕等人,基本上是8年「藝齡」,當下活躍在市場上的呼蘭、楊笠、王勉等人多是2-3年的藝齡。公開數據顯示,在美國一個從0開始的脫口秀演員要開辦個人專場,一般需要9年的時間;國產脫口秀人才培養的速成背後,是一個亟待成長的產業的必然。

當然吐槽文化和年輕潮流文化的契合,也為這個產業帶來了更多的天賦型選手,諸如本季《脫口秀大會》中的李雪琴,初入市場便驚豔四座。不過總決賽後李雪琴的發文,仍然談及了一個頗為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天賦之外持續產出優質內容、以及表演經驗同樣重要,這是84分到85分的「質的變化」。

三大喜劇廠牌的人才培養機制背後,也就不難理解喜劇產業揮之不去的「學歷梗」了。德雲社的養成機制決定了其中不乏小學和初中學歷者,但同樣不可一概而論,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等學歷者亦在其列;呼蘭、李雪琴、龐博等高學歷脫口秀演員備受關注,也不意味著在社會大學中成長的人講不好脫口秀,畢竟大量的段子內容脫胎於生活現實,共鳴感才是最重要的。喜劇從來不是學歷的藝術。

雖然喜劇廠牌們線上線下打通的人才培養輸出機制逐漸成熟,但市場對喜劇演員的高要求決定了它不會是一個噴發的過程。郭德綱在接受採訪中表示每年計劃捧1-2個人,而「有樣」,是他口中「捧人」的第一步,也就是相聲基本功過硬;而每年《脫口秀大會》的海選突圍賽同樣是一次大浪淘沙的過程。市場只會為真正好笑的人買單,也是喜劇廠牌們握在手中的第一道防線。

另一個並不利好的維度,是非頭部喜劇演員們並不體面的生活現狀。「我是一名全職的脫口秀演員,一個月能掙1500」,《脫口秀大會3》中何廣智自嘲道,而這種現狀也決定了大部分脫口秀演員其實都身兼多職,像王建國、程璐等本身還是笑果文化旗下編劇;德雲社中同樣有「會50段才有資格開工資」的規定。

或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喜劇廠牌們仍將面臨優質演員和內容供給不足、喜劇市場仍將面臨頭部稀缺的問題,但這是喜劇人才難以速成的特質所決定的。值得肯定的是,以德雲社、笑果文化和開心麻花在內的頭部喜劇廠牌已然意識到這一點並在持續發力;而我們或許該保有一份寬容,就像沈騰在《脫口秀大會3》總決賽上說的那樣,「不要吝嗇自己的笑聲和掌聲」。

相關焦點

  • 幫兩大喜劇廠牌造血,騰訊綜藝在下一盤什麼棋?
    無論何時何地,喜劇都是一種能夠贏得「最大公約數」的內容,為觀眾喜聞樂見。電視時代,春晚上的相聲小品為幾代人留下了許多金句與名場面。2015年,衛視節目《歡樂喜劇人》熱播,綜藝市場開始對德雲社、趙家班、開心麻花等成熟喜劇廠牌進行新一輪開採。
  • 王勉、楊笠、李雪琴?「脫口秀」頂流們的節目,都來自上海奉賢區的...
    這一發源於歐美的脫口秀演出形式,也成為了上海演出市場的新寵,在本市演藝新空間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周線下演出已達到數十場之多。「脫口秀是現場的藝術。」李誕如是說。《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系列中的選手、話題頻頻「爆紅」出圈,背後離不開註冊在奉賢區的製作公司笑果文化長期在上海從事線下演出所積累的經驗。
  • 中國音樂脫口秀第一人、「脫口秀大王」王勉,我們都小瞧你了!
    不僅戳到領笑員天真姐的「笑神經」,令她一度笑到停不下來。同時,也得到現場觀眾的高票。脫口秀,畢竟主要源於現場表演,現場的氣氛尤為重要。我們沒在現場,GET不到王勉的喜劇氣場,也屬正常。我想這也是場外觀眾質疑王勉的原因。
  • 脫口秀大會總決賽錄製,楊笠李雪琴排名墊底,王勉音樂逆襲奪冠!
    脫口秀大會作為國內一檔非常優秀的綜藝節目,從第一季上線到如今一直深受廣大網友們喜歡,雖然脫口秀大會並不是最早的脫口秀節目,但經過幾年發展已經成為脫口秀業界的標杆節目!對於很多小夥伴們來說都非常想知道本季脫口秀大會的冠軍到底是誰,綜合目前網上的傳言以及參與現場錄製的網友來看,王勉應該是本季的冠軍,而且現場邀請到徐崢和沈騰兩位喜劇大佬助陣,看點十足王勉憑藉音樂脫口秀這樣一種獨特的方式逆襲奪冠成為本賽季的一大亮點!
  • 本季《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他成了,音樂脫口秀也成了
    和別的脫口秀演員不同,他沒有內容儲備,每一期都要重新創作,至於能不能寫出來,他自己也不知道。 那一次他又撞上了內容焦慮,想了三四天卻連主題都沒有,他又一次處於放棄的邊緣。那時候他下了一個決心,如果進了總決賽他就把頭髮推了,但轉頭一想,這件事是不是可以提前做,他又突然想到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碰到一個讓你非常後悔的理髮店,動機有了,稿子很快就寫出了。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總冠軍王勉:世界以痛吻我,我扇他個巴掌
    誰也沒想到,這個李誕口中的第一季《脫口秀大會》的「樂器」、「工具人」王勉,居然捧走了新一屆「脫口秀大王」的獎盃。「奪冠」這期節目播出當晚,王勉在奪冠段子中提到的歌手毛不易,第一時間發聲,祝賀東北老鄉王勉拿下大王稱號,並歡迎他跨界到音樂領域「攪和攪和」。
  • 李誕、郭德綱等領銜四大喜劇廠牌集結,圓你不能到現場的夢!
    為了緩解宅家無聊時間,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平臺,在成功打造「宅草莓」系列音樂節後,又將喜劇場搬到了線上,#喜劇場免費看#而且一次性邀請到笑果文化、嘻哈包袱鋪、德雲社、開心麻花四大國內最頂尖喜劇廠牌,讓你宅家不無聊,開懷大笑一掃陰霾。
  • 《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王勉奪冠,是暗箱操作,還是真材實學?
    而王勉是個自帶BGM的男人,而且加上突如其來的咆哮之後,反差衝擊性更強,讓人爆笑。所以,他冠軍這事,我覺得是很有可能的,雖然我也有非常喜歡的脫口秀演員,但是輸出不是那麼穩定,沒有音樂可以補一補,對本子和現場發揮要求就非常高。雖然這麼來看,王勉不是本子最好,現場表現最優秀的,但是舞臺,要求更多的本來就是感染力,從這方面來看,王勉實至名歸。
  • 脫口秀冠軍王勉直呼:難!
    9月23日晚,大型脫口秀真人節目《脫口秀大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美畫上句號。這次比賽的冠軍可謂是大爆冷門,不是著名脫口秀演員,也沒有出眾的才華,但王勉憑藉著他的個人魅力徵服了所有觀眾。
  • 王勉脫口秀大會奪冠,周奇墨稱讚王勉是神,楊天真形容他一飛沖天
    其實在《脫口秀大會》以前,王勉就參加過《冒犯家族》《周六夜現場》《故事王》等一些小眾的綜藝,但都沒有關注度。而最近又搭檔鹿晗、鄧超、陳赫、黃渤一起參加了《哈哈哈哈哈》,也算正式出圈了。現在的王勉就相當於早年剛紅的池子,風頭正盛,按往常的慣例,《脫口秀大會》之後,就是笑果文化為他安排的巡演了。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音樂脫口秀第一人,王勉,破繭成蝶!
    隨著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熱播,讓我們在這一季牢牢地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音樂脫口秀第一人王勉。人家是仗劍走天涯,王勉是一把吉他走脫口秀!而在第一期50進25時,王勉的出場順序是比較靠後的,剩下的晉級席位屈指可數。比賽愈演愈烈,後半段的脫口秀演員可上場機會也隨之越來越少,臺下選手紛紛議論,只要是有機會,一定會選擇PK!到了王勉上場時,只獲得了李誕及張雨綺的兩燈,王勉即將參與PK。
  • 《脫口秀大會》冠軍們:龐博哭了,卡姆入獄了,王勉還能笑多久?
    03.王勉還能笑多久到了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熟悉的面孔在減少,程璐、思文離婚,思文退賽,程璐也止步半決賽。新人們強勢而出,最終王勉這個看似新人的選手,實則也是老將,奪冠。因為這樣一種形式的脫口秀並不能完全被認同。就連脫口秀鼻祖的羅永浩起初都是排斥的,不過隨著漸入佳境,逐漸沉迷認可讚許,最終更是成功預測了王勉是冠軍。面對王勉的冠軍,大眾更是發出疑問,質疑背後有黑幕,這是節目組早早設定好的。
  • 喜劇廠牌入局、京東聯手李誕,這屆雙十一開始「脫口秀帶貨」了?
    文 | 崔百珎 今年,雙十一的玩法又有新變化。消費者除需再次加大統計學、計算學工作內容的同時,還迎來了喜劇廠牌入局雙十一的娛樂內容。
  • 「專訪」《脫口秀大會3》冠軍王勉:我打不過自己也有錯嗎
    在《脫口秀大會3》中,王勉的每個作品都獲得了觀眾非常高的認可,但直到第8期的《逃避之歌》終於引爆全網,而且不止是作品出圈,讓王勉這個人也獲得了非常高的認知度。這樣的不同風格的創作邏輯,也是王勉在此前就預計好的。
  • 脫口秀大會總決賽排名,王勉冠軍
    因為羅老師內心肯定很重視這次演出的,也許,從決定來脫口秀大會第一天,就等著這一天。別小看這段,這是積攢的情緒,委屈,還有壓力。 總決賽6強選手都用了大招,呼蘭像個男人一樣站了起來,李雪琴、王建國繼續在線發糖,楊笠現場演唱《回家的誘惑》,王勉唱到動情處居然破音了…… 每一季的脫口秀大會冠軍,隨著人們對脫口秀的認知度越高,對表演的形式不僅僅拘泥於「說」上面。龐博第一季因為文本,全靠「說」僥倖獲得了冠軍。而第二季冠軍卡姆勝在了說加上浮誇炸場的表演上。
  • 《脫口秀大會》:龐博王勉擁抱那個場景和脫口秀之王的歷史一樣嗎
    「脫口秀大會」三季真的迎來了「爆紅」出局,之前,這節目應該是「招笑」最「招笑」喜劇綜藝節目。與此同時,脫口秀大會的演員也迎來了大面積的「換血」-一代新人換老人,「後浪」真的帶走了「前浪」。在那時候,只有龐博和王勉在宣布晉級的最後一個位置時,只剩下龐博和王勉。從現場表演效果分析,所有「領笑員」、現場評分觀眾和場外觀眾已經明白-王勉的票數必須大於龐博,這意味著前《脫口秀大會》第一季,「脫口秀大王」冠軍將在於六強停止,決賽在第三季!這一幕影響深遠!
  • 王勉拿下冠軍,羅永浩貢獻爆梗,但李雪琴們照亮了這屆脫口秀大會
    臺下的徐崢、沈騰、大張偉、羅永浩、楊天真,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喜劇大半壁江山」,見證了新王誕生, 有直男說被冒犯,我說對呀,被冒犯了,才是喜劇。 為什麼男性可以在各種喜劇中「冒犯」女性而不自知,而女性說幾句話還要被罵呢?是男性太堅強,還是太脆弱了呢?
  • 《脫口秀大會》:龐博淘汰,李雪琴王勉高分晉級,一代新人換舊人
    「脫口秀大會」辦了三季,真正迎來了「爆紅」出圈,目前來講,這個節目應該是最「招笑」的喜劇類綜藝節目了。但同時,脫口秀大會的演員們,也迎來了大面積的「換血」——一代新人換舊人,「後浪」真正拍走了「前浪」。
  • 收入低、人才少脫口秀拿什麼養成下一個李誕?
    《笑起來真好看》拉來一批影視演員做起了喜劇,不少偶像團體出身的藝人試圖在《認真的嘎嘎們》中證明自己是最好笑的人,《脫口秀大會》更是相繼殺出楊蒙恩、李雪琴、顏怡顏悅、豆豆等黑馬級選手……無論是從線下劇場中磨練殺出,還是從短視頻網紅、偶像團體中「破圈」選拔,似乎已經初見成效。
  • 于謙總結相聲和脫口秀的區別,李誕建第二個德雲社,少3個步驟!
    李誕現在成了綜藝紅人,而他的脫口秀也是成名的關鍵,他有心想建立第二個德雲社,帶領出一個團隊,成為一種新興的語言類喜劇形式,于謙還參加了《脫口秀大會》並全程觀賞了,他的總結很到位,這種新的喜劇形式,能不能大有發展,還是差一點觀眾緣的,其實相聲和脫口秀的區別很大,李誕想建立第二個德雲社,少了3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