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牛排老店Peter Luger 紐約時報名家竟評「零分」

2021-02-15 世界生活通

擁有132年歷史的牛排老店彼得盧格(Peter Luger)是紐約市最為著名的牛排館之一,近些年也成為不少華裔遊客必到的地標性餐館,但是紐約時報著名餐廳評論家威爾斯(Pete Wells)近期卻給了該餐館零分評價,引起激烈的討論。

威爾斯在近期前往彼得盧格後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言詞犀利的負面文章,並破天荒的給予該家享譽盛名的著名牛排館零評分。

威爾斯在文章中寫道,在90年代自己前往該家牛排館用餐時,因該餐館僅限現金收費,讓他最後不得不拿著空蕩盪的錢包走出餐廳,但是彼得盧格的牛排帶給他難以取代的滿足感,所以即使自己一年只能負擔得起一次在那裡用餐仍覺得是公平的交易。

但是在最近一次前往用餐卻讓他大失所望,他用「平淡無奇」形容店內提供的土豆、「乾並且幾乎呈現粉狀」來形容魚、最著名的牛排也讓他覺得「大失所望」。

此外威爾斯對於餐館的服務以及酒單也十分不滿,稱餐館的服務「陳舊、非人性化」,他指出餐館管理者故意要求顧客前往酒吧點酒類,回到餐桌點食物,讓他不得不支付兩次帳單與小費,即使餐館後廚仍在工作,在2點30分之後店內便拒絕提供午餐菜單上的食物。

彼得盧格擁有132年歷史,在2007年被紐約時報評為兩顆星,至今也保留著米其林一星的榮耀,首次得到如此負面的評價引起不少民眾爭論。

一名網名瑪格啦(Margarit)的網友在威爾斯該篇文章下留言,2009年當我在生產孩子後最想吃的食物就是彼得盧格的牛排,這足以證明當年它在我心裡的位置,但是之後每一次拜訪都讓我越來越失望,直到兩年前她決定不再前往,每次她和別人說起該家餐館都會遺憾的表示「你還記得當年這個餐館有多麼偉大嗎」;但是也有不少彼得盧格忠實粉絲認為他家牛排一如既往的好吃。

來自芝加哥的遊客黃女士表示雖然不認為彼得盧格是一家令人很舒服的餐館,但是第一口吃下去才知道牛排居然能烤得如此好吃,「嫩而多汁但不是血,焦而不苦,人間美味。」

實施上彼得盧格仍在繼續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地遊客前往,中國廣東的劉女士在一個月前抵達紐約時就向朋友提出一定要吃一頓彼得盧格的牛排,從驚訝很容易便訂到位置,到評價牛排口味平淡無奇後,她依舊決定拍下照片留念;劉女士說「我覺得中國現在有很多西餐館的牛排都比彼得盧格牛排更加美味,但過去大家將他家牛排放在不可動搖的位置上讓我質疑是否是自己不懂得欣賞,我也許會建議第一次到紐約旅遊的朋友試一試這家百年老店,但自己不會再去了。」

彼得盧格業主斯託其(Jody Storch)表示不會接受威爾斯的評價,回應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堅持為顧客提供最好的牛排。」

移民法律 健康養生 生活熱點 休閒娛樂 關注世界生活通 一切盡掌握                               

相關焦點

  • 「吃播」影片大熱門 減肥者也愛看
    紐時名家評零分 Peter Luger仍獲Patch讀者最愛擁有132年歷史的牛排老店彼得盧格(Peter Luger)是紐約市最為著名的牛排館之一,「紐約時報」著名餐廳評論家威爾斯(Pete Wells)卻在日前發表一篇言詞犀利的負面文章,並破天荒給予該餐館零分的評價;不過,紐約民眾似乎不買帳
  • 中國義大利皆「封城」 《紐約時報》為何態度迥異?
    但是對於在中國已經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在一些西方觀察者的視野裡依然是「錯誤的示範」,然而如果其他西方國家也採取了類似手法,則又是一種觀感。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就在不經意間將這種「雙重標準」展現了出來。
  • 紐約新地標?巨型公共藝術「船艦」被嫌棄
    紐約耗資1.5億美元、市長白思豪稱之為新地標的巨型公共藝術「船艦」(vessel)被譏嘲與嫌棄。如果依計畫在2018年完工,曼哈頓島西區將出現樓梯堆砌出來的龐然大物:全高約15層樓,共2500個臺階加80個露天平臺,是154層樓梯縱橫交錯的結果。
  • 紐約時報刊文:是時候信任中俄疫苗了
    美國《紐約時報》5日刊發專欄文章指,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和俄羅斯疫苗經過科學實驗證明安全有效,且為同行所認可,面對歐美疫苗供求亂象,「是時候信任中國和俄羅斯的疫苗了」。1月16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右二)等人在機場迎接由國藥集團生產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當地時間2月5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發題為《是時候信任中俄疫苗了》的專欄文章。
  • 美國首間Line Friends旗艦店進軍紐約
    「Line Friends旗艦店」,首度跨出亞洲市場,成功打入北美市場,挾帶高人氣,雖然開幕短短幾天,就已擠得水洩不通,更有許多人為了一睹Line Friends卡通人物風採,專程前來朝聖。踏入位於時報廣場的「Line Friends旗艦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將近一層樓高的熊大玩偶,淡定又可愛的表情吸引眾人紛紛拍照。
  • 時報廣場千人睡街 呼籲關注遊民危機
    美聯社  綜合《紐約時報》及NBC新聞報道,參加者奧謝及尼蘭於7日晚上來到時報廣場的行人廣場,鋪上一塊藍色墊子,為接下來整晚的「遊民生活」做準備。當然,他們比真正的遊民要舒適得多,枕頭、瑜伽墊、睡袋等一應俱全,而且更有人帶著薯片及毛公仔一起參加。
  • 百年老店「中川政七」和蚊香老鋪「金鳥」的防蚊度夏篇
    日本奈良的百年老店中川政七是以蚊帳布來製作織品,盛夏來臨他們和開發防蚊商品的老鋪金鳥KINCHO第三度合作,把品牌經典圖樣、產品特點相互結合,推出系列適合夏日的防蚊、吸汗、涼夏選品。這次共推出 9 項生活選品及組合,限定今夏發售。
  • 脫光衣服爬上售票亭要見川普 裸體男模大鬧時報廣場
    《每日新聞》報道,曾經為時裝雜誌如《Harpar’s Bazaar Men》及《GQ》拍攝封面的男模特兒麥克林,周四早上全身赤裸在時報廣場上擾攘了90分鐘,期間大聲咆哮著川普的名字,最終從TKTS的賣票亭掉下來,結束這場荒誕之旅。
  • 派中英文傳單 籲行人勿受騙 真和尚時報廣場打假 警趕走偽和尚
  • 戴耀廷美報撰文提新戰略 乃勾結外國勢力「自供狀」
    的文章,形容「佔領」已成為「高風險,低回報」的行為,他並在文中向美國表示:「『佔領』行動已經喚醒整整一代香港人的民主意識,成果遠超預期,『佔領者』應重新組織,制定新戰略,而阻礙政府運作或許比堵路更有力」,「拒絕繳稅,公屋戶延遲交租,在立法會拉布,諸般不合作行動,都可以給政府製造麻煩。」
  • 「福桃帝國」關2店 紐約3/4餐廳重啟難
    紐約知名餐館品牌「福桃帝國」(Momofuku)創始人張大衛(David Chang)近日宣布,因受疫情和居家令影響,位於曼哈頓雀兒喜(Chelsea
  • 滋賀140年老店「近江牛 毛利志滿」
    如果是到關西自由行,就必吃日本三大和牛之一的「近江牛」。滋賀140年老店「近江牛 毛利志滿」正是推動近江牛美食的先鋒之一!其中,「石燒三上套餐」包含了和牛刺身、和牛壽司跟牛排,一次可以吃到5種不同的和牛料理!趕緊一起來看看小編的試吃心得吧!
  • 陶傑【843】美國也有「臭蟲論」
    ,被抓現形,《紐約客》立即與其切割,但另一家潮流網絡媒體Buzzfeed卻表示:在視像會議中公開手任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人。如此辯詞,真叫人大開眼界,難怪說「一百歲不死都有新聞」。這名作家在《紐約客》撰稿,當然是美國左派知識精英之代表,《紐約客》一向以品味高尚著稱,連西岸加州的暴發戶也看不上,何況中西部及鐵鏽帶的「紅脖子」鄉民。
  • 日本京都皇室御用和果子老店——「虎屋菓寮」
    在京都、百年老店並不稀奇,但即使在百年老店林立的京都,「虎屋菓寮」都算是老店中的老店,「寮」就是小房子的意思。
  • 紐約珍奶節9/21登場 世報讀者享8折 可抽獎
    (本報資料照片)「Hello Taiwan紐約珍奶節」本周六(9/21)上午11時~下午6時在紐約雀兒喜區(Chelsea)舉辦,世界日報讀者可使用折扣碼「WJBubble」,購買2張入場券,即享獨家8折優惠。在世界日報臉書留言,還可參加抽獎!
  • 『天才少年』| 臺灣天才兒童 13歲獲錄紐約大學
    中央社就讀臺北市民生國中8年級的江璟亮,曾獲英國Mensa天才協會頒發天才兒童證書,13歲的他,近日又以低齡錄取美國紐約大學(NYU)等名校,校長陳建廷聞訊後,也替他感到驕傲。據悉,江璟亮從小在家自學,在音樂、美術及各學科上都有優異表現,是個全能型的天才。
  • 重啟「百年老店」國民黨?專訪臺灣前副領導人吳敦義 獨家
    被視為「百年老店」的國民黨,再度吹起黨主席之爭號角,為避免各界質疑,讓這次黨主席選舉力圖「民主透明全公開」,國民黨第一次、也是島內政黨第一次,每天更新變化中的黨員數。1月12日起,黨中央在官網上每天公布黨員人數,到1月10日止,有88,7861位黨員;17日,89,3244人……進入「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暨黨代表選舉黨員投票資格一覽表」,1月17日,具投票權總數是24,2821人。
  • 數百餐廳業主時報廣場示威 籲取消堂食禁令 出臺救濟計劃
    「拯救我們的餐廳!拯救我們的工作!」數百名來自大紐約地區的餐廳東主15日在時報廣場聚集,手持標語,高呼口號,一路行進至位於中城的州長柯謨辦公室前。示威者表示,柯謨要求關閉堂食以及即將到來的暴風雪天氣將給一整年來苦苦掙扎的餐飲業最後致命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