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煙臺團市委實施非公企業經濟組織團建攻堅行動激發企業青年活力
膠東在線4月10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周君) 面對青年聚集的非公經濟和兩新組織領域,煙臺團市委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實施非公經濟組織團建攻堅行動,以服務青年成長、激發青年活力、助力企業發展為出發點,從青年工作生活入手,探索多種團建模式,推動非公和兩新團建廣覆蓋,助力煙臺市非公企業和「兩新」組織團建工作邁上新臺階。蓬萊團市委實施1133工作法,紮實推進「兩新」組織團建攻堅行動,走在全市前列。
近年來,蓬萊市「兩新」組織不斷發展壯大,涵蓋科技、教育、文化、公益慈善等多個領域,在激發社會活力、發展公益事業、提高服務群眾效能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是團的基層組織建設重要領域和團建工作的重要陣地。蓬萊團市委堅持把「兩新組織團建」上升到落實共青團改革任務的重要位置予以高位推進,今年先後成立了5個社會組織團支部和1個非公經濟組織團支部,並於4月2日正式成立了蓬萊市社會組織團工委,統籌社會組織團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規模化。在攻堅行動過程中,蓬萊團市委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1133」工作法:即堅持一個推進原則,確定一個工作目標,實施三大重點項目,實現三個創新驅動,實現了團的工作觸角在「兩新」組織的有效延伸。
摸排調研,堅持一個推進原則。即「試點先行,行業跟進」。團市委利用一個月時間,到基層一線開展調研,與工商聯、民政局等部門溝通,基本摸清了全市「兩新」組織情況。試點先行:選取條件成熟的蓬萊市仙境愛心志願者協會作為第一個試點組織率先建立團支部,探索形成經驗,並推廣到其他「兩新」組織。行業跟進:「單打獨鬥不成軍」,為擴大團組織在「兩新」組織中的影響力,形成共抓團建的集聚效應,團市委建立了煙臺市首個社會組織團工委,有力加強了對社會組織行業青年工作的統籌指導作用,推動行業的團建工作。
掛圖作戰,確定一個工作目標。即「百日攻堅建百團」,從3月份起,蓬萊團市委計劃利用三個月的時間指導全市「兩新」組織廣泛建立團組織。確定文化行業、旅遊行業、葡萄酒行業、公益組織、新興行業等五大類「兩新」組織為團建重點領域,從中選取100個「兩新」組織,分成獨立建團、聯合建團、籌備建團三類進行工作推進,並派駐「團建輔導員」,確保「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有廣度、有進度、有力度。夯實基礎,實施三大重點項目。一是培育兩新組織團建示範點。按照有班子、有隊伍、有制度、有陣地、有活動、有品牌「六有」標準,培育了2個規範化建設示範點,年內將繼續選樹培育5個「兩新」組織示範點。二是扶持重點志願服務公益項目。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團工委的作用,繼續扶持壯大已有的公益項目,已成功打造並推薦「守護『仙境藍』--海洋環保項目」等10個公益項目參評省級、煙臺市級志願服務大賽。團市委還將通過組織開展公益項目創投大賽培植一批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公益組織。三是開辦「兩新」組織團幹部培訓班,採取專題授課、實地參觀交流、經驗分享等方式,為兩新組織團建解決思路不清、方法不多等問題,促進非公企業和新社會組織團幹部對團務知識的了解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激發活力,實現三個創新驅動。團市委積極探索「兩新」組織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力推三個創新驅動,破解團組織和團員青年作用發揮難題。1.創新制度驅動,規範「兩新」團組織。蓬萊團市委堅持「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黨建」,加強「兩新」團組織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指導各「兩新」團組織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規範使用智慧團建系統進行團員管理,完善檔案資料建設和活動場所建設,配齊團的制度和標誌,組織「兩新」組織青年積極參與「青年大學習」,每期參與人數達300餘人,在全市參學青年總人數中佔比12%,增強了對「兩新」組織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領。
2.創新活動驅動,活躍「兩新」團組織。團市委廣泛發動社會組織團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組建卡口值守、文明勸導等專項志願服務隊伍50餘支,參與志願者達2000餘人次;發動非公經濟團組織組建12支青年突擊隊投入復產復工,捐款捐物總金額達3.6萬元;先後有5家社會組織投身「小青燕」學堂建設和社區青少年服務活動中心建設,通過組織「兩新」團組織參與團的各項活動,既宣傳了「兩新」組織自身,又實現了團的組織和工作覆蓋。
3.創新激勵驅動,引領「兩新」團組織。人才培育方面,團市委積極從社會組織中培養優秀團幹部,蓬萊市第一家成立團組織的社會組織負責人已被推薦擔任團市委任兼職副書記。推優入團入黨方面,創新探索開展「兩新」組織青年入團工作和團員推優入黨工作。合作共建方面,引導機關、企業團組織與新成立的「兩新」團組織結對共建,舉辦「青年之家開放日」、「聯合主題團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成熟團組織的資源優勢和豐富經驗帶動「兩新」團組織提升運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