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了,英國人從沒走出被「上帝之手」支配的恐懼

2020-11-26 瀟湘晨報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5日,阿根廷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

作為曾經的球場對手,前英格蘭國腳加裡·萊因克爾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哀悼:「(他是)某種程度上,我們這一代乃至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員。經歷幸福和痛苦交織的生命旅程,希望他最終在上帝之手中找到安寧。#迭戈安息。」

推文很快在足球圈掀起了一陣小波瀾。

巴西記者愛德華多·孟山都跟評道:「放尊重點。至少在我看來,當個混蛋不適合你。」

萊因克爾回答:「抱歉,不尊重在哪裡?」

孟山都:「得了,我們都知道你的意思。整個國家(阿根廷)都在哀悼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孩子。這不是玩雙關的時候。」

另一個人也跟評:「加裡,現在不是玩雙關玩笑的時候。」

萊因克爾回覆:「別這麼荒謬。我是衷心的。」

英國報紙:「他在上帝的手上了」

上面的這段爭論,問題自然是出在「上帝之手」上。

作為馬拉度納最知名的「雅號」之一,它源於1986年世界盃對陣英格蘭隊時的一粒手球。

「上帝之手」

萊因克爾呢?正是當時英格蘭隊中的頭牌——當屆比賽包攬英格蘭隊7球中6球的杯賽最佳射手、當場2比1得分中英格蘭那一球的貢獻者、當年的英國足球先生、「英國射門機器」。

是的,在止步四分之一決賽的英格蘭隊,萊因克爾進球數還要多於奪冠隊的馬拉度納。

但這都不重要了,那個時代屬於馬拉度納。

加裡·萊因克爾(左二)射進英格蘭隊「安慰球」

34年後,自萊因克爾一句「上帝之手」引發足球圈「過激反應」,也算不上無中生有。

某種程度上,英格蘭從來沒有走出過誕生「上帝之手」的1986年。

證據?

全球都在衷心緬懷馬拉度納時,11月26日的英國報紙頭版,齊刷刷地印刷著「上帝之手」手球時刻的大特寫。

《太陽報》、《每日星報》、《每日鏡報》、《地鐵報》、《每日快報》……

形容「上帝之手」時,英國人總喜歡加上個形容詞「臭名昭著」。頭版標題嘛,「他在上帝的手上了」。

如果說萊因克爾被誤解了,至少英國人認為,這個誤解沒錯。

英格蘭門將:「垃圾。他在我面前逃跑了」

2006年,借著BBC拍攝紀錄片《當萊因克爾遇見馬拉度納》的機會,兩人有過一次有趣的交集。

見面的一刻,萊因克爾握住馬拉度納的手,問:「是那隻手?這隻嗎。」馬拉度納俏皮地甩動自己的左手,說:「不,是這隻。」

作為職業生涯從未領過一張黃牌的「足球紳士」,面對馬拉度納的去世,萊因克爾只是「小聲抱怨」。他的隊友、「上帝之手」直接受害人彼得·希爾頓則直白得多。

當地時間25日晚,1986年世界盃英格蘭隊門將希爾頓在《每日郵報》發表署名文章,直言馬拉度納「有才華,但沒有體育精神」。

彼得·希爾頓賽前與羅納爾多握手

一通客氣之後,希爾頓描述當時的場景道:「我們都沒預料到當時會發生什麼。怎麼可能預料?他用一個高拋球向我發起挑戰。他明白,他不可能用頭夠到球,所以他用手將球打入網中(註:希爾頓比馬拉度納高一個頭)。非常明顯的犯規。作弊。」

「當他跑開慶祝的時候,甚至兩次回頭,好像在等裁判的(犯規)哨子一樣。他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所有人都知道,除了主裁和兩個邊裁。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這個球為阿根廷贏得了比賽。他很快踢進了天才的第二粒進球,但我們仍然無法擺脫幾分鐘前發生的一切。」

在希爾頓看來,沒有那粒手球,馬拉度納就不會射進第二球。

「多年來這一直困擾著我。現在我不會撒謊。有人說我應該攔下那個球,而不是讓一個小個子在我面前頭球射門。垃圾。他在我面前逃跑了。」

馬拉度納從未對這粒手球道歉,這是希爾頓的心結,也是英國人的心結。

馬拉度納:「我夢想能再次打破英格蘭球門,這次用右手」

馬拉度納會為「上帝之手」對英國人道歉?

那一定是想多了。

1982年4至6月,阿根廷與英國之間的馬島戰爭以英國獲勝告終。這場戰爭,是阿根廷的傷疤。

馬拉度納在1986年在球場上擊敗英格蘭隊,被阿根廷人稱為一場「復仇」。

南美地區有首歌叫做《如果我是馬拉度納》。其中一句歌詞便如此形容這個進球:「生命就如同黑白之間的賭博,生命在賭博中衍生......」

後來,當馬拉度納再次談到「上帝之手」時表示,如果用現在視頻裁判技術(VAR),那麼他當時「應該已被逮捕」。

馬拉度納手握1986年大力神杯

事實上,馬拉度納很喜歡關於「上帝之手」的爭議。

在2019年,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知道那是我的手。這不是我的計劃,但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至於邊裁都沒看到我伸手。裁判看著我,說:『進球』。」

「感覺真好,就像是對英國人的某種象徵性的復仇。」

就在今年的生日(10月30日)前夕,馬拉度納說,「我夢想能再次打破英格蘭球門,這次用右手!」

英格蘭防守隊員:「直到今天,仍然是我的噩夢」

當英國人開始玩雙關、玩影射,那一定是被逼的。

儘管他們不想提,但1986年那場比賽馬拉度納的第二粒進球——狂奔50米連過6人,在2002年被國際足聯官方投票中「官方認證」為世紀最佳進球。

對於這個球,當時的英格蘭國腳彼得·裡德的記憶,超過了「上帝之手」。

同樣是25日的署名文章,裡德描述道,「直到今天,馬拉度納1986年對英格蘭的進球,仍然是我的噩夢。合法的那個,是的。」

彼得·裡德在1986年球場上狂追馬拉度納

作為被晃過的6人之一,裡德清楚地記得自己「頂著風狂奔,試圖追上他。全身汗透,但仍然沒趕上。」

對陣英格蘭第二粒進球

他同樣無法接受第一個手球,但只是一筆帶過。

倒是防守第二個球的記憶,讓裡德發自內心地佩服對手:「當我們談論梅西,他是現代球員中最偉大的。但在阿根廷,只有迭戈,他是神。看看他對巴塞隆納和那不勒斯(馬拉度納曾效力過的西班牙和義大利俱樂部)的影響。在他離開那不勒斯的20年後,當我去到那裡,仍然有他的旗幟在城市上空飄揚。」

2011年左右,裡德在杜拜和約旦與馬拉度納見過幾面。他回憶道,「他體重增加了,叼著大隻的雪茄,但仍能用左腳將球踢進死角。」

「儘管我們英國人不喜歡他,但他是一個可愛的傢伙。」

瀟湘晨報記者張錚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34年了,英國人從沒走出被「上帝之手」支配的恐懼
    英國報紙:「他在上帝的手上了」上面的這段爭論,問題自然是出在「上帝之手」上。作為馬拉度納最知名的「雅號」之一,它源於1986年世界盃對陣英格蘭隊時的一粒手球。加裡·萊因克爾(左二)射進英格蘭隊「安慰球」34年後,自萊因克爾一句「上帝之手」引發足球圈「過激反應」,也算不上無中生有。某種程度上,英格蘭從來沒有走出過誕生「上帝之手」的1986年。證據?
  • "上帝之手"之後,上帝再也沒有眷顧阿根廷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玩弄民意的加爾鐵裡沒有擺脫被民眾推翻的命運,但長期的民族主義宣傳,讓阿根廷人依舊保留著對英國人的仇恨。偏巧不巧,在戰場上撤下來4年之後,阿根廷與英格蘭在足球賽場上又發生了碰撞——86世界盃1/4決賽,舉世關注的英阿大戰。
  • 那些年被插頭支配的恐懼!美國人黑起英國來太到位……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據英倫圈報導 BuzzFeed網友總結出了17條在美國人眼裡,英國房子最奇怪的地方,看完之後你覺得有多少是感同身受的?
  • 老照片|"上帝之手"之後,上帝再也沒有眷顧阿根廷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1986年世界盃上英阿大戰的兩個經典鏡頭之一。英格蘭與阿根廷,兩隊在1966年世界盃上就曾結下過梁子,4年之前的「馬島戰爭」又讓兩國成了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如人們所知,這粒進球是馬拉度納用手打進,可裁判卻判罰進球有效。就連馬拉度納和他的隊友都對裁判的判罰感到不可思議,馬拉度納確認裁判判罰進球有效之後,趕緊招呼一臉懵逼的隊友:「快來抱著我慶祝啊!要不然裁判就得吹掉了!」就這樣,阿根廷隊獲得了領先優勢。賽後,馬拉度納面對記者的詢問,留下了一句名言:「那個進球,一半靠馬拉度納的頭,一半靠上帝之手。」
  • 馬拉度納:不會為上帝之手道歉 這是對英國的復仇
    還記得1986年世界盃的上帝之手嗎?馬拉度納的手球破門幫助阿根廷淘汰了英格蘭。近日馬拉度納的傳記電影《迭戈-馬拉度納,叛徒,英雄,騙子,上帝》上映,馬拉度納再次表示不會為上帝之手進行道歉。回顧當年的時代背景,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爆發馬島戰爭,阿根廷慘敗。
  •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到底是怎麼回事?帶你揭開真相!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到底是怎麼回事?帶你揭開真相!與「上帝之手」一同誕生的,還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這句最著名的對馬拉度納的評價。「上帝之手」事件爆出後,法國一家媒體在評論這一事件時,寫下了這句話。從此,它成為描繪馬納多拉個性最鉑金的句子。
  • 罕見照:英國人心中的「魔鬼之手」,玩桌球的齊達內貝利馬拉度納
    無法重拍馬拉度納:英國人心中的「魔鬼之手」,玩桌球的齊達內貝利馬拉度納【在1990年世界盃決賽中,馬拉度納與布赫瓦爾德對決。】1990年6月24日,義大利之夏,阿根廷VS巴西,第81分鐘,馬拉度納中場帶球,現在中圈過了阿萊芒,隨後又躲過了鄧加的鏟球,又用假動作過了羅查,之後在多人包夾下,把球傳給了無人防守的卡尼吉亞,後者輕鬆射門進球。【老照片】馬拉度納和________?
  • 上帝接回了「上帝之手」
    >start--> 上帝接回了「上帝之手」。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球王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終年60歲。阿根廷總統府歲宣布,阿根廷全國從即日起為馬拉度納哀悼3天,這期間馬拉度納的靈柩將停放在總統府玫瑰宮,供民眾瞻仰。
  • 抖音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懼是什麼梗
    :原標題:抖音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懼是什麼梗 抖音被抖音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懼是什麼梗?抖音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懼是什麼意思?很多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抖音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懼是什麼梗 大家在冬天浴室洗澡的時候是不是會看到鏡子上的小水珠,天花       原標題:抖音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懼是什麼梗     抖音被抖音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懼是什麼梗?抖音被回南天支配的恐懼是什麼意思?很多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上帝收回"上帝之手"
    原創 趙挪亞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 趙挪亞迭戈·馬拉度納,這位曾用「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幫助阿根廷捧得1986年世界盃冠軍,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離世了。
  • 永遠的上帝之手|帶你回顧馬拉度納進球史
    永遠的上帝之手 | 帶你回顧馬拉度納進球史 11月26日,阿根廷球王迭戈·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不幸去世,享年60歲。 阿根廷總統府當天發布公告稱,因馬拉度納去世,阿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
  •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
    開個小玩笑,與其說他是靠腿踢出一片天下的,不如說他是靠手改變命運的。1986年世界盃對英格蘭的四分之一決賽中,馬拉度納用手把球打進球門,儘管英格蘭隊提出了抗議,裁判仍判這個進球有效。接著,他們又乘勝進軍,最終以2比1贏了四分之一決賽,並且最後一舉捧得「大力神杯」。馬拉度納自稱這個進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馬拉度納的腦袋」,他因此一舉成名,這一球也被稱為 「上帝之手」。
  • 上帝之手,馬拉度納!
    馬拉度納有兩次上帝之手。 第一次,也就是最有名的一次,1986年世界盃,馬拉度納用手打進英格蘭隊一球,以一手之力幫助阿根廷隊戰勝英格蘭隊,晉級下一輪比賽,最終奪得1986年世界盃賽冠軍!
  • 武磊的上帝之手VS馬拉度納多的上帝之手,到底誰更加厲害?
    提到上帝之手,我們就會想到前幾天西甲比賽中武磊就製造了一個上帝之手,不過他很快被裁判發現被吹進球效,還出示了一張黃牌,說明武磊這個上帝之手並不高明,至少與一代球王馬拉度納相比還是有差距,那麼當年馬拉度納上帝之手到底有多出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足球之神馬拉度納因心臟疾病去世,上帝之手斷開連接!
    足球之神馬拉度納因心臟疾病去世,上帝之手斷開連接! 2020年11月25日,一顆桀驁而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在這一刻,一個小男孩失去了他的外祖父,一家俱樂部失去了他的主教練,一座城市失去了它的守護神,一個國家失去了他們的精神圖騰,而這個世界則失去了一個永恆的傳奇。
  • 上帝之手已遠去,也帶走了我的青春
    馬拉度納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並且被裁判判定進球有效,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後來大家也是把在足球比賽中用手將球打進,且被裁判誤判有效的情況稱為「上帝之手」。馬拉度納肖像34年後的今天,馬拉度納去世,
  • 上帝之手
    這世界上總有許多人用雙手創造一項又一項的奇蹟,人們常常把他們的手冠以神之手、上帝之手的稱號。
  • 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 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去世
    馬拉度納共代表阿根廷國家隊出場91次,打入34球,這在三十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中的最高榮譽無疑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作為隊長的他帶隊獲得冠軍,這也是阿根廷最近的一個世界冠軍。那屆世界盃上和他出眾的球技一起留名歷史的還有他在1/4決賽時對陣英格蘭的「上帝之手」。
  • 上帝之手揮別人間
    2020年阿根廷時間11月25日,一代球王迭戈.馬拉度納在感恩節前去世。他剛過完60歲生日,12分鐘的發病到死亡間隔,一代王者,揮舞他那頗具爭議的上帝之手,與他心愛的球迷和貪戀的人間告別。20世紀最偉大的球星消失在天際,人間再無迭戈!
  • 世間再無「上帝之手」
    1992年,馬拉度納為那不勒斯帶來了兩座意甲冠軍獎盃和兩座義大利杯。確實,人們沉醉於他墨西哥高原的上帝之手與世紀進球、他在義大利之夏上演的經典傳球、他在美利堅鏡頭前的驚天怒吼,更驚異於他率領那不勒斯在亞平寧捲起的藍色風暴。而在這期間,他還穿插著經歷了1982年初登世界盃賽場的錯愕與魯莽、1990年義大利之夏的頹然掙扎、以及1994年全力一搏卻倒在了藥檢瓶下。但哪怕一次次的在墜落深淵的邊緣徘徊,馬拉度納卻總能絕地反擊,重登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