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瑞薩電子(Renesas)通過官網宣布,中止與世平集團(WPI,大聯大控股旗下分銷品牌)的代理關係,同時與文曄科技(WT Microelectronics)達成代理合作關係。FOHesmc
瑞薩電子是全球領先的微控制器供應商、模擬功率器件和SoC產品的領導者,為汽車、工業、家居、基礎設施及物聯網等各種應用提供綜合解決方案。FOHesmc
《國際電子商情》從瑞薩電子官網獲悉,目前瑞薩在全球共擁有26家代理商(不包括VAR和TYT),在代理線微調之後,代理商總數保持不變,但其主要的三家全球代理商變更為:安富利(Avnet)、富昌電子(Future Electronics)和文曄科技(主打區域: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東南亞/韓國)。FOHesmc
瑞薩電子為何做此調整?為何先解除與世平的代理關係,再牽手文曄?FOHesmc
昨日,《國際電子商情》第一時間連線了瑞薩電子官方,得到的回覆是:「為了應對半導體市場環境的變化,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支持,分銷商必須加強其解決方案開發和技術支持能力,瑞薩一直在考慮加強和優化銷售渠道的方法。此舉正是本著以上考慮而實施的具體操作。」FOHesmc
當前,半導體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利潤下滑已成不爭的事實。據瑞薩電子2019年財報顯示,中國市場的低迷及全球汽車銷量的下降,導致瑞薩電子2019年合併淨虧損59.14億日元,為六年來首次陷入虧損。FOHesmc
除此,2019年-2020年貿易戰的延續,2020年疫情的影響,半導體原廠產能輸出、交期壓力倍增,外加中國本土晶片崛起……瑞薩電子朝著「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能力」更強的代理商靠攏,增強客戶粘性,自是情理之中。FOHesmc
與官方看重代理商「技術支持」的初衷相同,行業人士也認為,瑞薩電子「牽手」文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在於,文曄在模擬IC產品線上可以帶給瑞薩相比世平更多的價值,而這可能跟去年「10.1」期間德州儀器(TI)一口氣砍掉安富利、世平、文曄三大代理商有些許關聯。FOHesmc
近些年來,原廠調整代理商的案例已屢見不鮮,但最讓業界震動的當屬去年TI砍掉三大代理走上直銷之路的故事,堪稱分銷行業「地震」級別的事件。可為什麼說瑞薩「牽手」文曄跟TI砍代理有關聯?FOHesmc
去年《國際電子商情》在(TI砍代理的背後及未來)一文中就分析過,被TI砍掉的世平、安富利和文曄一定會成為TI競爭對手搶奪的「香餑餑」。後來,模擬IC市場份額僅次於TI的ADI於2020年1月迅速籤下文曄子公司茂宣(Morrihan)在中國區的代理權,就應證了這一觀點(請參照報導:「文曄籤下ADI」消息不實,實則另有內幕)。如今,瑞薩電子選擇牽手文曄,是否也旨在藉助文曄獲取TI的客戶資源和市場份額?FOHesmc
眾所周知,瑞薩在全球模擬IC市場是TI的競爭對手之一。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最新發布的「2019全球模擬IC市場TOP 10廠商榜」顯示,排名前十的企業依次是:TI(德州儀器)、ADI(亞德諾半導體)、Infineon(英飛凌)、ST(意法半導體)、Skyworks(思佳訊)、NXP(恩智浦)、Maxim(美信)、ON Semi(安森美)、Microchip(微芯)以及Renesas(瑞薩電子)。FOHesmc
僅從營收和市佔率排名來看,瑞薩電子跟TI的差距較大。2019年,TI的營收幾乎是瑞薩電子的12倍,市場份額也接近10倍。正因如此,若瑞薩成功籤下已出局TI的文曄,極有可能承接到TI原有的客戶資源和市場份額,提升市佔率。FOHesmc
FOHesmc
出局TI前,文曄在TI「心中」的分量有多大?FOHesmc
從2018年TI公司財報來看,TI約佔安富利、世平、文曄的營收比重分別為10%、22.1%(若以大聯大集團來看,營收比重為11.28%)和20%。這反向意味著,三大代理商掌握著TI相當大一部分客戶資源和市場份額。FOHesmc
這部分資源,文曄會全部給到瑞薩電子嗎?自然是不可能!因為被TI砍掉代理權之後,文曄仍是Skyworks、NXP等模擬IC原廠的代理商,文曄子公司茂宣也於2020年1月籤下了ADI在中國大陸的代理權,從文曄手中直接受益的會是前面這些原廠。由此推斷,瑞薩牽手文曄,會獲得些許資源,但絕不可能是全部。FOHesmc
那為何瑞薩執意牽手文曄?在行業人士看來,主要是因為近些年文曄的增長勢頭格外喜人,很被原廠看好。FOHesmc
僅2012-2019年這7年間,文曄的營收就從803億元增加到2734億元,擴增了三倍以上,稅後淨利從10.77億元增長到27.78億元,也有兩倍以上的增長。尤其是2019年,在大多數代理商業績維穩或下滑的前提下,文曄全年營收仍高達113.38億美元,較2018增長了約23%,創下歷史新高!FOHesmc
這跟文曄在客戶服務、技術支持上的能力分不開。由此也可推斷出,世平被文曄替換的主要原因在於,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能力可能已經成為短板。畢竟世平也是被TI同時間砍掉的代理商之一,同樣可將TI資源轉接給瑞薩。可為何瑞薩要先剔除世平後再「牽手」文曄?非常值得深思。FOHesmc
被TI解除代理權之後,大聯大於去年11月「單方面」宣布收購文曄近30%的股權。該消息自傳出以來,就被文曄不斷以「涉嫌壟斷」為由拒絕被併購,半年多來鬧得沸沸揚揚,且目前仍在「膠著對戰」中。儘管公平會於2020年1月15日通過了該項併購,但大聯大仍要長期接受長期監督。(請參考:若大聯大違反收購文曄「四不一會」承諾,公平會將及時介入)FOHesmc
按理說,同是被TI砍掉的「天涯淪落人」,抱團取暖應該一拍即合,然而文曄卻一再拒絕,讓大聯大陷入被動局面,使其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困局。FOHesmc
眾所周知,大聯大控股是全球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一的電子元器件代理商,旗下擁有世平(2019年營收90億美金,佔大聯大50%)、品佳、詮鼎及友尚四大集團,實力不可小覷。FOHesmc
然而,從近兩年營收增長來看,大聯大2019年營收約178.46億美元,2018年為180億美元,增速略有下滑,市佔率也從2012年的44%降至2019年的31%。儘管大聯大一再強調自身重「利潤」輕「營收」,但畢竟利潤也跟營收直接掛鈎。FOHesmc
當前,隨著全球半導體競爭加劇,原廠將利潤緊縮的壓力轉向代理商,以TI為代表的原廠更是走上「直銷」模式,代理商的價值不斷被稀釋,平均3%-4%的毛利率以及日漸惡化的競爭環境,讓很多代理商舉步維艱。FOHesmc
《國際電子商情》發現,自2017年起,世平先後失去了ADI、TI代理權,如今再被Renesas放棄,這不得不讓大聯大「頭大」。這也是為何大聯大做下「四不一會」承諾,執意收購文曄的原因,因為併購是代理商快速壯大市場規模、提升利潤最直接有效的舉措。FOHesmc
有小道消息稱,目前大聯大在公開市場上收購文曄的股份尚不足20%。事實上,大聯大的接連受挫,折射出整個元器件代理商共有的危機。近些年來,以艾睿、安富利、大聯大、富昌等為代表的全球TOP 5的代理,接連被半導體原廠調整代理權,足見代理商在電子供應鏈話語權的喪失。FOHesmc
代理商在電子供應鏈話語權的減弱,成為逼迫其轉型的主要動力。這也就有了「5月28日,大聯大宣布收購臺灣第三大的物流公司臺驊、進行「數位化轉型」的舉措(請參考:大聯大收購臺驊的背後,是數位化轉型的野心)。FOHesmc
將分銷與物流業務合併,不僅讓供應鏈管理更加高效,代理商還可以通過線上平臺交易、物流數據整合分析,對市場行情做出預判,規避交易風險。大聯大意識到,陳舊的供應鏈管理已然落後,企業需要更智能、高效的供應鏈做支撐,而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轉型數位化供應鏈。FOHesmc
這是大聯大自2017年以來,不斷被原廠取消代理權、收購文曄遭拒等「低谷」後的一大反思,不管其是否成功轉型,但「數位化供應鏈」確已大勢所趨,目前,以Digi-Key、Mouser、Sourceability為代表的國際分銷企業、以鴻芯優電(富士康旗下)、電子之家等為代表的本土分銷商,都在搭建自己的數位化供應鏈平臺,試圖通過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打造自動化倉儲和智能物流運輸,進而打通供應鏈「溝通」壁壘,讓供應鏈管理更加實時高效,最終達到「降本增利」的目標。FOHesmc
瑞薩電子撤銷世平「牽手」文曄,實際上僅僅揭露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代理商在電子供應鏈話語權的喪失。如何讓自己「保值」,依然是代理商們急需努力攻克的方向。FOHes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