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循環會使房價下降?結果可能的你們想的不一樣!

2020-12-18 論道樓市

今天我們來談談內循環經濟對房價會造成什麼衝擊?美國現在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中美貿易摩擦越來越頻繁,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持續推動與中國經濟脫鉤,這樣造成中國的外部供應鏈斷裂。對外出口貿易有所減少,外循環經濟難以支撐國內經濟增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提出經濟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的發展模式,其實也是情非得已。

我們知道,我們中國人口眾多,一旦這個內循環運轉起來了,其實也是可以激發很大的市場活力,帶動經濟高速發展。但是內循環經濟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中國人口以及消費能力的一個不合理狀況。目前中國有將近6億人平均月收入在1000人以下,4億多的房奴,真正有能力消費的人大概在兩個億左右,能夠實現高端消費的不到5000萬人。可以說要實現中國經濟的內循環,首先要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尤其是十億中國人的個人消費能力,這就需要提高這10億人的收入水平。由於中國人對房子的特殊情節,國內居民對房產的資本配置,佔了70%的家庭總資產,遠高歐美發達國家。這就造成我們絕大多數居民有限的收入基本上都是用來還房貸以及最基本的生活開銷,沒有更多的錢用在其他消費領域。而且我們國內的大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進一步壓縮了和制約了居民的消費能力,並引發一系列的民生問題。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的手段,國內的經濟發展方式要擺脫對地房地產的依賴,地方政府也要逐漸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只有把房價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減少居民對房產過度消費,抑制投資及投機炒房行為,這樣才有利於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也能讓居民有更多的錢進行消費。

近期,有很多的人在討論經濟內循環一旦運轉起業,會不會對房價造成打壓,使得房價下跌。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客觀地看待。在一二線城市,房產市場依然火爆,而且還處在限購、限價的高壓政策下,一旦取消限購及限價等調控措施,房價肯定還會大幅上漲。而四、五線城市,它的房價可能是會受影響會有所下跌,但是跌幅也不可能太大。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的發展,保持樓市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既不能讓房價過快上漲,也不能讓房價過快下跌,這是市場的主基調,也是政府的一個努力的方向和施政的目標。所以寄希望於房價大幅下跌的,這是不太現實的。當然國內的房價,哪怕是一二線城市也是兩極分化的狀態。就拿杭州來講吧,二手房掛牌出售量突破12萬套,房子價格未見明顯下降,但有價無市,成交量明顯萎縮;相反,一手房市場卻依然火爆,只要市場有熱點樓盤,還是大賣熱賣,尤其是熱點樓盤、價格倒掛的樓盤,仍是一房難求。其實高房價和低房價都是內循環的障礙。房地產的價格過高,會造成資產泡沫,對刺激消費不利;但是房地產價格也不能太低,太低了,會造居民財產損失,消費欲望降低。這個從2007年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居民消費指數就可看出,泡沫最大的時候、甚至是頻臨崩潰邊緣的時候,中國人的消費也是最高的。20152016年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漲,大家就感覺到錢包好像鼓起來了,有錢了,雖然只是帳面上的財富,但是樂觀的情緒會促進他們積極的消費。只有讓最基本的投資品每年有所上升,才會造成一個樂觀的財富預期並促進消費。

就如同適度的通通貨膨脹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費、投資和出口,有利於經濟的增長。但通脹維持在合理的空間,是對政府的管理能力的挑戰。而房價要維持在一個合理的空間,也是一個挑戰,真的不容易。考驗政府對國內外經濟的現狀的一個準確判斷,並制定合適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利於內循環經濟展。

其實,在歐美國家,他們早就實行了經濟內循環,雖然我們的國情不同,但相信在黨和下政府的英明決策下,我們一定能戰困難,保持中國經濟高質量、高速度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受疫情及經濟內循環影響,下半年房價還有攀升的可能嗎?
    受到疫情和經濟內循環的影響,2020年下半年的房價會怎麼變化,還有攀升的可能嗎?相信很多朋友都在關心這個問題,其實我認為如果從從全國範圍來看的話,2020年下半年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會逐漸趨於穩定,並且也存在小幅下跌的可能。下面關於這個問題,就來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 實行「經濟內循環」,明年房價將超乎人們想像?專家給出預測!
    中國人一般都是有房才有家的理念,大多數人更是不可能等到40歲才買房結婚生子。而控股的事長馮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買房的年齡普遍偏低,中國購買第一套房房產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然而大家來想一想,這個時代這個年紀,也就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買得起房把,,相信90%的人只要手裡有點存款就很不錯了,再說去自己買房子不是很現實。
  • 經濟內循環要來了,為何不見房價下跌?專家:很多人沒想明白
    2020年,一場公共事件,給全球多國經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雖然我國的防控措施已做得很好,但是也避免不了會受到影響。近段時間,討論經濟內循環的聲音不斷,經濟內循環對百姓會有什麼影響呢?今年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世界多國外貿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國也不例外,而經濟內循環也有助於拉動我國經濟增長。實際上,發展經濟內循環也是應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不過,現在的內循環格局和此前的不太相同,當前國家強調的是要發展高科技,以及新基建。
  • 經濟內循環背景下,我們能否「低價」買房?黃奇帆道出房價真相
    簡單來說經濟內循環就是完成「自給自足」的一個過程,當然這個和早年「自產自銷」還是有著明顯的差異,如今內循環的動力,注重的是科技發展的,擴大內需以及促進支柱產業發展來加速經濟。因此也有很多人表示了擔憂。那麼經濟「內循環」,對房價會產生影響嗎?該不該買房?
  • 什麼是內循環,內循環經濟今後會帶來哪些影響?
    如果是一些小的國家,那麼這對於經濟帶來的損傷可能是致命的。因為他們本國只有零星的工業,很多其他的工業品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根本就造不出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超級的生產大國,想要從對外轉向對內其實並不容易。單從消費的內循環而言,不在於你能否產出來,因為中國目前確實具有非常完善的工業體系。
  • 經濟內循環一經啟動,房價就將大變?屆時房不如糧?
    而美國不然,政府明確表示「疫情不嚴重,經濟才是第一位」。兩極分化之下,中國境內的疫情得以有效防控,而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500萬例了。 於是在外需不太能幫上忙的情況下,「內需」就成了重中之重。這也就使得,經濟「內循環」被提出。 簡單來講,經濟內循環就是讓國民擴大消費,以拉動內需,在國內進行自產自銷。事實上,大國經濟勢必要從「投資」、「出口貿易」,走向「消費」,也就是所謂的經濟「內循環」。但是,既然是讓國民消費,那「內循環」又會對國民產生什麼影響呢?
  • 制約內循環經濟三要素:人口老齡化, 財富分配,高企的房價
    (地攤經濟) 內循環說好聽點就是轉換為以消費驅動社會各層面發展的內需經濟,本質就是別人不和你玩了,內循環是以內生經濟為主,外貿經濟為輔,並不是說就和別人斷了聯繫
  • 中國經濟「內循環」,將會如何影響房價,請聽專家解讀
    那中國只能刺激內需,讓錢和貨物在國內循環起來,所以叫內循環了,其實意思還是一樣的。2、 所謂的內循環只能的短期行為,不可能長久。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只有出口才能發展,本幣就相當於單位的飯票,在國內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必須兌換成外幣才是財富。舉個例子,疫情導致很多小飯館倒閉了。
  • 內循環經濟下,房子會「不值錢」?這兩樣東西會更「寶貴」
    近段時間,關於內循環經濟的話題,討論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內循環經濟是什麼信號呢?有人問,內循環經濟是不是不外部流動了,不跟外國人做生意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內循環經濟是在前段時間提及的,只是以發展內循環經濟為主體,不代表放棄外循環經濟,而是內外相結合發展。這樣一來,也給廣大百姓帶來很大機遇。
  • 經濟內循環,將改變所有人的財富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經濟一定會出現危機。 但是1998年的生產過剩,並沒有轉化為經濟危機,反倒是在之後幾年被逐步消化掉了。 經濟危機體現為商品賣不出去。那麼一個很自然的邏輯就是,我只要想辦法把商品賣出去了,經濟危機就暫時過去了。
  • 這個2020,經濟開始內循環!存錢還是買房,怎麼解?
    一打開手機,關於經濟內循環的消息多得數不過來,有人表達了期待,也有人表達了對房地產等行業的擔憂,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也會得出不一樣的看法,比如:「內循環是我們的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提法
  • 內循環經濟,有哪些優劣勢,對這波股市有影響嗎?
    在這個整個外循環的貿易鏈中,所有參與的國家都是整個經濟外循環的重要一個點,大家互利互惠,GDP直線上升,並且參與的所有國家之間的聯繫會越來越緊密且不可分割。如果某個國家突然退出這個貿易鏈,那麼短期內該國生產的產品會嚴重滯銷,從而造成企業破產、工人失業,而一些發展的必需品國內又造不出來,又將造成更多的企業被迫停產甚至關閉。
  • 「經濟內循環」來了,房子或成為「累贅」,這2樣更應該「投資」
    2020年一場疫情襲來,對樓市和其他行業造成巨大衝擊,一時間經濟下行,房價崩盤,開發商倒閉等新聞是鋪天蓋地,為了讓經濟重回軌道,國家提出了「經濟內循環」的概念,對於「經濟內循環」的解讀也是「五花八門」,甚至引出了「會出現哪些造富風口?」等一系列的問題。
  • 一文徹底讀懂「經濟內循環」:冷眼相待,認清時代
    ——張恨水 「內循環」已經成為近期經濟領域的最大熱詞。如果你鬧不明白它,就不知道這個國家已經發生了什麼、又將要發生什麼。 今天這篇文章詳細地闡述了「內循環」的本質,希望能有助於大家更好地理解經濟內循環,以把握新時代。
  • 張平: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你該如何看待?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平最近,國內經濟領域最熱門話題是,經濟內循環。所謂經濟內循環,就是 「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主要是指,擴大內需,擴大消費。因為,在未來出口預期不好的情況下,我國可以通過內需的動力,而不靠外力,來拉動經濟增長。也就是說,過去生產在國內,銷售到國外。
  • 開啟「經濟內循環」後,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會相對穩妥一些
    特約作者:小雯這段時間,有一個詞火了,那就是「經濟內循環」。 作為近期經濟領域的熱搜詞彙,如果你不明白何謂「內循環」,那你就無法弄清楚,接下來國家經濟發展的朝向在哪裡,普通人又該怎麼樣應對。首先,要清楚的是,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來源。
  • 內循環經濟下喜逢雙節,青城樓市能否打響決戰「銀十」第一槍?
    受疫情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多重影響,全球經濟總體呈下滑態勢。在此形勢下,經濟「內循環」一詞也被頻繁提及。什麼是內循環經濟?內循環經濟對樓市有哪些影響?而在略顯平靜的9月即將收尾之時,呼和浩特樓市踩著國慶、中秋的步點熱鬧起來:新盤首開、售樓處換新、熱點板塊連續供地、特價房不斷,給人感覺房價親民了一些。那麼,在中秋國慶相逢的「金九銀十」,呼和浩特能否迎來樓市小爆發呢?呼和浩特樂居與您一同探討。內循環經濟對樓市的影響,呼市新房價格連續4個月漲幅縮小什麼是內循環經濟?
  • 如果經濟內循環,房子或「不值錢」?持有這兩樣東西更實在?
    最近一段時間,有個詞比較火,那就是「經濟內循環」,什麼是經濟內循環?說白了就是拉動內需、擴大消費,自產自銷,讓整個經濟「活起來」。事實上,今年以來,不少國家為了振興經濟也採取了不少應對措施,比如美國就啟動「無限印鈔」。
  • 貿易戰+疫情+房住不炒+經濟內循環,「高房價」你還能撐多久?
    最近一年,世界不太平!2種現象,導致了2種結果,樓市的高房價這根弦,還能支撐多久?加槓桿炒房的徹夜不能眠,想儘快變現,有些不滿2年或者5年,還無法交易。剛需在等待這根弦「崩斷」,好撿便宜的房子。貿易戰+疫情兩種現象,確實對房價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得房價上升的後生動力大幅減弱,全國房價整體是下降的,個別城市除外。
  • 經濟內循環的機會在哪裡?看完後明白了!
    經濟內循環肯定不是要回到我們祖國加入WTO之前的模式。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基礎、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跟加入WTO之前相比已經提高了好幾倍。即使不出現這幾年的貿易爭端,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也需要轉型。因為在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左右,社會經濟結構會發生巨大變化,轉型不成功可能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