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教育環境,成都青羊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獲肯定

2020-12-14 中國網四川資訊

6月15日,成都市青羊區接受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工作驗收。成都市花園(國際)小學、成都市泡桐樹小學綠舟分校代表青羊區學校接受國家生態環境部於錫軍等專家的現場驗收,四川省生態環境自然廳自然生態保護處副處長劉婕,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熊發榮,青羊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劉繼平,區政府副區長杜朝倫,區教育局長杜忠雲陪同驗收。

期間,花園(國際)小學校長謝曉麗帶領專家組參觀了校園,學校教師團隊向專家組介紹了學校生態教育理念、生態環保課程體系及生態環保主題活動體系,學校通過在不同年齡段、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展豐富的主題活動,結合學科滲透、跨學科融合等方式,強化各學科與生態環保之間的聯繫,有效增強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讓教育回歸自然,讓生命煥發活力,釋放生命的靈性。專家先後參觀了「校園噴霧系統」、「生態魚缸」、「雨水收集器」、「再生紙製作」,並對學校生態文明建設表示肯定。

在泡桐樹小學綠舟分校,學校校長段洪波及學校教師向專家組介紹了學校以深入開展「生態文明」主題教育活動為主線,打破學科之間的限制,整合所有學科,以自主探究和協作探究學習為主,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自然奧秘,領悟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真諦,將生態環保的意識植根心底,將生態環保之舉踐行在生活中,實現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教育目標。期間,專家組對學校展出的學生環保作品表示肯定。

青羊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驗收,是對青羊區生態文明教育的一次「小考」,在堅定學校辦學理念的同時推進了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教育局將持續指導學校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共同呵護美麗的地球家園。(宋得恩)

相關焦點

  • 建生態校園 揚文明風帆——常德市武陵區紫橋小學生態文明校園建設...
    這裡有「樂於交往,善於溝通」的辦學理念,有「生態紫小、運動紫小、書香紫小」的辦學目標,有「綠色環保、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紫橋小學一直致力於校園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建設,將生態環保與文明教育有機整合,通過一系列的校園課程和活動引導師生建生態校園,揚文明風帆。
  • 青羊區加快打造成都總部經濟高地 建設生態宜居和諧新城
    原標題:青羊區加快打造成都總部經濟高地 建設生態宜居和諧新城   「明年我們會在成都布局更多的社區智慧足球公園。
  •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踐行綠色教育 共建綠色校園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蔡珂珂 通訊員 張鳳嵐 莊彤)濟寧市第十五中學一直堅持把「綠色」融入每一處教育,充分發揮環境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陣地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師生生態文明素養,積極創建山東省綠色學校。
  • 浙江嘉興:南湖區深入實施綠色生態文明建設
    、「四清四治」等專項行動,全面推進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整治村超10個、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先進鎮1個、創建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村2個……截至目前,累計超過20%行政村都達到優美庭院示範村。」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開展「美麗鄉村」行動的同時,南湖區還通過出臺《南湖區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指導意見》,以完善城鄉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全面落實村莊、河道、道路、綠化「四位一體」保潔模式,讓城鄉居民有個綠色舒適的生活環境。
  • 建寧縣獲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榮譽稱號
    11月30日,縣長陳顯卿在北京參加「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儀式,建寧縣獲「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榮譽稱號。
  • 英山縣獲評「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榮譽稱號
    近日,從湖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獲悉,英山縣成功獲評「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縣」。近年來,英山縣認真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積極踐行「兩山理論」,立足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情實際,以打造綠色崛起增長點為目標,紮實開展生態文明示範縣創建,自然生態資源優勢逐漸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獲評「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綠色發展 再...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獲評「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綠色發展 再添殊榮 2020年12月01日 05:22:57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鄭亞麗 通訊員 晏利揚 朱智翔   浙江在線杭州11月30日訊 (記者 鄭亞麗 通訊員 晏利揚 朱智翔) 浙江綠色發展再獲殊榮。
  • 萍鄉市生態文明建設顯成效 美了環境富了百姓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鄧敏 攝)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鄧敏報導:9月22日,記者在萍鄉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萍鄉市生態文明建設成績斐然,全省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考核連續多年名列前茅、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連續四年獲評先進設區市、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連續三年被評為「超額完成」等級,呈現五個鮮明特徵: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環境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綠色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生態萍鄉品牌進一步打響。
  • 生態環境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政府綠色採購比例超80%
    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喜報|武漢四位教師獲「生態環境教育優秀教師」稱號!市環境宣傳...
    第二屆「生態環境教育優秀教師」名單揭曉在此次《環境教育》雜誌組織開展的「生態環境教育優秀教師」推選活動中武漢四位教師榮獲「生態環境教育優秀教師」稱號!武漢市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獲優秀組織獎!熊勇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熊勇是武漢市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的老師。他關心生態環境保護,熱愛環境教育事業,積極宣傳倡導綠色生活理念。
  • 「文明」綻放在校園!饒平縣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校園裡窗明几淨、書聲琅琅,校園環境整潔優美、文化氣息濃鬱、師生朝氣蓬勃,這都是該校創建文明校園帶來的新氣象。日前,在中央文明委公布的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饒平縣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榜上有名,成為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這讓全校師生倍感振奮。
  • 萬山:打造生態城市 建設綠色家園
    公園式居住環境,讓人幸福感滿滿。」登山市民陳仁斌帶著笑意,悠閒踱步,怡然自樂。投資3億元的仁山文化主題公園,以「一路、兩帶、三點、多片區」為規劃設計,不僅是銅仁城區最大的山體公園,最大的現代宜居小區,也是市民休閒、娛樂、購物、健身的新樂園。然而,在幾年前,仁山公園還只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山。
  • 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創出「川味特色」
    四川省多個縣(市)日前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並受到生態環境部命名表彰,逐步走出了一條「川味」十足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生態優勢持續向經濟優勢轉化。  「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了省級統籌、市縣發力、梯次推進的建設體系,打造了一批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和『兩山』理念實踐的鮮活案例樣本,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借鑑意義的有效模式。」
  • 洛陽市欒川一高:發揮山水環境優勢 打造文明和諧校園
    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校園後,欒川一高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為重點,以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師生文明素養和校園文明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 全國人大代表、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全力打造...
    全國人大代表、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平頂山在做好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同時,也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要經濟上的金山銀山,也要生態上的綠水青山,正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大美新鷹城。平頂山去年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都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又將採取哪些大動作呢?
  • 鄂託克前旗:生態文明建設繪就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11月30日,「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在北京舉行,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被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稱號。↑ 鄂託克前旗被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旗。
  • 泰山中學、泰師附校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學校對照文明校園「六個好」創建標準,即領導班子建設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動陣地好、教師隊伍好、校園文化好、校園環境好,全面查找、全面整改工作中的短板、弱項、不足和問題,不斷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實現教育工作水平的大提升。
  • 成都市青羊區委書記戴志勇:抓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堅持「改轉升建...
    在歷史文化方面,2019年青羊區獲批為四川首批天府旅遊名縣,青羊區集中了全市中心城區70%以上的文博旅遊資源,以天府錦城區域為重點,以三街,兩坊,五景項目(「三街」:尋香道、寬窄巷子、祠堂街;「兩坊」:皇城壩、文殊坊;「五景」:皇城遺址、青羊宮、杜甫草堂、文殊院、散花樓)為抓手,打造歷史文化的場景,深入推動文商旅體的融合發展。前不久,青羊與重慶渝中區就已經「牽手」,探討兩地文旅協同發展。
  • 東北林業大學「四力並舉」 推進文明校園建設
    東北林業大學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加強和改進師生思想文化建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升師生文明素養,推進文明校園建設。堅持高位推動,凝聚建設合力。
  • 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生態文明建設教研室4位專任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國家高端智庫項目5項、校級課題3項,分別從兩山轉化路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創新、環境保護中的公眾參與以及以綠色評價促進綠色發展等視角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