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託克前旗:生態文明建設繪就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2020-12-11 鄂爾多斯新聞

鄂爾多斯沙漠大峽谷歲歲年年講述著薩拉烏蘇河岸的風光,毛烏素沙漠北部源頭的大沙頭見證著這座草原城鎮的崛起,壯闊遼源、水草豐美的巴彥希泊日草原,百花爭豔、綠水環繞的鄉土植物園奏響了鄂託克前旗綠色發展的交響樂……當保護與發展相遇,生態文明就成為經濟建設最美的邂逅

11月30日,「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在北京舉行,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被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稱號。

↑ 鄂託克前旗被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旗。

榮譽背後是鄂託克前旗深入貫徹習近平同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理念,堅持以生態為本、保護優先,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守生態保護紅線,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構建以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建設「7116」工作格局,生態制度基本建立,生態指標持續向優發展,生態生活水平實現新提升,城鄉人居環境不斷優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比達到100%,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100%,連續三年內未發生飲用水汙染事故。

用行動呵護綠水青山

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

「數位化草原信息中心應用3s技術,通過遙感影像、人工監測相結合的數據分析,及時能發現每個區域的草原的變化情況、利用情況。」鄂託克前旗數位化草原信息中心主任王伊拉圖說。在鄂託克前旗上海廟鎮牧民熱希那木扎拉家裡,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手持GPS定位測量儀和他核對草原圖斑的面積和方位,通過實地測量,熱希那木扎拉需要將標出的17.39畝人工草地復成原來的草地。像這樣通過GPS技術實現草原圖斑實時監測,為草原管理提供依據已成為鄂託克前旗草原網絡化監測的一部分。

通過網上監管催生「智慧草原」,內蒙古首家旗縣級「草原信息中心」在這裡建設投用,利用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對草原生態進行動態監測,為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草原生態項目及草原生態補獎提供了科學依據。截至2019年,鄂託克前旗牲畜量由2000年的70萬頭(只)增加到197.17萬頭(只),草原植被覆蓋率由過去的38%增加到48.7%。

↑ 百萬畝檸條。

有科技作為後盾還遠遠不夠,全民參與才能更好地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剛踏進鄂託克前旗巴音烏珠日嘎查的檸條種植基地,就看到一臺臺種植機在田間地頭往來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緊張地作業,平疇交錯的沙壕地上,一派忙綠景象。「種植檸條不僅能改善生態環境,還能實現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融合發展。」巴音烏珠日嘎查牧民謝佔祥認識到種植檸條的好處,就毫不猶豫地將自家1800多畝草牧場用來種植檸條。鄂託克前旗昂素鎮於今年3月份啟動百萬畝檸條種植行動,全鎮16個嘎查村的農牧民都參與其中,計劃利用5年時間,檸條種植面積新增100萬畝。並通過就地轉化飼料、增大養殖量、推行設施養殖,讓農牧民的經濟收入跟著檸條種植同步提高。

這只是鄂託克前旗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個縮影。鄂託克前旗還深入推進全旗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任中、離任審計制度,推動實施資源管控監測預警評價機制的一體化建設,建立 「輸血型補償」和「造血型補償」同步進行的生態補償機制,推行生態環境信息公開、全民參與的環境民主模式,發展節水型農牧業,推廣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技術,鄂託克前旗每年節水率達20%以上;在全旗範圍內推廣滲滴灌檸條補水造林,打造文冠果良種繁育基地,引進果苗1萬多株,成活率達90%以上,生態文明之花在這裡更加絢麗綻放。

十三五期間,鄂託克前旗毛烏素沙地重度和極重度沙化土地面積減少了628.2萬畝,建設完成防護林體系438萬畝,打造生態恢復區654萬畝,2000年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任務268萬畝,全旗森林覆蓋率由7%提高至23.9%。2017年獲得「國家園林縣城」榮譽稱號。

用綠色生態產業富民

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項目建成後可節約標準煤近1300噸,並減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塵、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為綠色礦區的建設增添新動力。」榆樹井煤礦機電運輸科節能辦副主任冉海艦說。位於鄂託克前旗上海廟經濟開發區的內蒙古上海廟礦業公司榆樹井煤礦為打造綠色礦區,實施了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量1.5兆,可以代替原先的3臺10噸燃煤鍋爐,每年可減少汙染物排放96噸,是榆樹井煤礦的又一個節能減排項目。綠色礦區建設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為礦區職工帶來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榆樹井煤礦綠化工程從2008年開始到2018年,在礦區內外種植了8萬多株喬木、灌木,植樹種草1300多畝,綠化率達到了80%以上,著力打造的60畝生態園也已投入使用,礦區的職工吃上了自己種植的天然蔬菜。

堅持將綠色生態建設與礦區建設、旅遊康養、產業培育、美麗鄉村建設進行深度融合,挖掘生態產業潛力是鄂託克前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新技能」。「阿吉泰健康養生園裡特有的心身互動療法,療法中的心理學課程可以讓旅居老人在聽課的過程中釋放心中的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健康很有幫助。」來自陝西的蘇雪梅已經是第五次來這裡養生度假了,每次總要住上兩周。

↑ 藏錦雞兒保護區。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是鄂託克前旗最大的無形資源。鄂託克前旗將良好的生態資源融入到文化旅遊的每一個環節,利用豐厚的蒙醫藥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蒙醫藥展覽、科普宣傳、養生療養等活動,讓傳統蒙醫治病、養生的觀念融入到旅遊中。2017年被確定為自治區首批醫養結合示範試點單位的阿吉泰健康養生園是一家「醫養結合型」的養生園。每年吸引著來自新疆、青海、甘肅等全國各地養老、度假療養人員前來體驗。其獨特的 「養老+健康、養老+快樂模式、養老+不老」不僅為老人們提供豐富多彩的養生、養老生活,同時又滿足了老人們休閒、娛樂、候鳥式旅遊度假生活,使之成為健康養生、養老基地。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何更好地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讓良好的生態效益轉變為經濟效益,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鄂託克前旗全力推進北緯37度經濟林建設,構建南部果樹、西部葡萄、全域棗樹的發展格局,發展經濟林1萬畝,計劃5年內達到10萬畝,配套建設一批加工、儲存運輸企業,全產業鏈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加快生態農牧業發展,全旗種植業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25萬畝,標準化生產技術覆蓋率達到70%。培育農畜產品品牌26個,「鄂託克前旗辣椒」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鄂託克前旗羊肉」被認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打造中高端精品民宿遊數百戶,建成10個新型村莊鄉村旅遊示範村和自駕房車營地,建設文化產業園、大沙頭生態文化旅遊區、聖火公園、職教園區、阿吉泰養生園五位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體,爭創國家5A級景區。綠色工業、林沙產業、生態農牧業、生態旅遊業成為了助推鄂託克前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引擎。

用成效增進民生福祉

共享一方藍天碧水淨土

一場大雨過後,鄂託克前旗的空氣新鮮得讓人忍不住深呼吸。天空蔚藍,白雲朵朵,地面和樹木也被衝洗得一塵不染,處處透著潔淨、清新。 「街上的花雕,花卉,風景都特別好,有時間我就會帶孩子過來轉一轉,玩一玩,還去拍拍照,發個快手,挺好的。」雨過天晴,敖鎮居民高巧霞便帶著孩子出來散步。

鄂託克前旗在各街口綠地擺放造型松、花球類組合等花壇小品,並通過增花色、增密度、增層次的方式,利用花盆、花壇提升植物的裝點品位,提高城市花卉景觀水平,為城區增添一道更加亮麗的風景線。在鄂託克前旗馬蘭花廣場,園林工人正在擺放花卉,萬壽菊、海棠花等花卉組拼成了美妙的花堆造型,配以錯落有致、色彩鮮豔的五色草、佛甲草打造出了主題獨特、創意百變的造型花雕。「打造『吉祥如玉』的造型,祝福全旗各族人民吉祥如意,體現了全旗各族人民要團結在一起,也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園林綠化管理局科研所所長許穎峰說。

↑ 街心公園。

良好生態環境,事關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始終將促進改善民生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發力點是鄂託克前旗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為民情懷。

鄂託克前旗著力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3%以上,PM2.5常年維持在22ug/m3。2013—2019年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14.98平方公裡。全旗耕地有機質提升5%,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水肥一體化推廣面積達到95%。

↑ 聖火文化主題公園。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不單單再是規劃理念和人文情懷,而是與這個草原小鎮居民日夜相伴的文明之果。鄂託克前旗持續改善城鎮面貌,實施21項重點市政項目,完成立面改造6萬平方米,現有公園廣場(包括小遊園)10處,城鎮綠化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7.53%、23.89平方米,成功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通用機場通航運營,敖東高速、通史至城川二級旅遊公路等全部建成通車,縣道優良路率達到79.8%,鄉村道路暢通率100%。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光在這裡靜靜地流淌,微風訴說著動人的故事,位於祖國北疆的草原小鎮,逐漸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蔥蘢樹木生長出的,不僅是城市發展的步伐,更是優美生態帶給人民的健康、喜樂。

相關焦點

  • 鄂託克前旗:四大活動聯動 擘畫高質量發展新篇
    鄂託克前旗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在大開放、大融合中迎來發展新格局。構建起多點產業支撐、多元優勢互補、多極市場承載、多元市場聯動的產業體系,開啟紅色領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凝聚共識創新發展——內蒙古紅色旅遊創新發展現場會「紅色」是鄂託克前旗永不褪色的底色。每一點紅色都璀璨奪目,都神聖莊嚴,折射出偉大的光芒。
  • 鄂託克前旗:「生態優先」築就「金山銀山」
    近年來,鄂託克前旗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堅定生態文明信仰,倡導綠色生產,大力推動生態環境建設,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改革重點任務推進,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符合地區實際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工作體系,構建起了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主要框架
  • 興安盟科右前旗:堅守生態底線 激發綠色活力
    近年來,興安盟科右前旗把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第一責任,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切實將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作為一項根本性、長期性任務抓緊抓實,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不動搖,守住「綠色底線」、激發「綠色活力」、擦亮「綠色名片」,推進全旗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鄂託克前旗:「小網格」凸顯「大效能」
    多年來,鄂託克前旗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網格建設,整合各類基層社會治理資源,構建起了「網格黨小組+網格服務團隊+網格員」的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模式。小到居民鄰裡糾紛、小區防火防盜,大到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哪裡有矛盾糾紛,哪裡有安全隱患,哪裡就有網格員。涉及信息統計、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80多項服務,目前,全旗網格員已累計為群眾辦理各類事項6萬多件。
  • 鄂託克前旗與陝西太乙集團公司工作座談會召開
    11月18日,鄂託克前旗與陝西太乙集團公司舉行座談,旗委書記布仁其木格,陝西省委農辦原主任、陝西省村社發展促進會名譽會長、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夢熊,陝西太乙建工集團董事長助理、陝西太乙農業集團總經理秦保平出席座談
  • 鄂託克前旗 | 綠色辣椒匯聚莊稼人的紅火日子
    七月的鄂前旗敖勒召其鎮驕陽似火、彩蝶紛飛,大地一片深綠色清晨,鄂爾多斯市宏野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冷庫前,繁忙不減,來自寧夏、陝西周邊地區以及旗內各個鄉鎮的農牧民們忙著卸貨,工人們則忙著將辣椒進行篩檢、入箱、上秤、打包、裝車……而來自山東、東北幾個省區的客商
  • 毛烏素沙地治理一線報告:久久為功邁向生態文明
    毛烏素沙地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鄂託克前旗、鄂託克旗、杭錦旗等7個旗區境內,是我國4大沙地之一。60多年來,當地幹部群眾不畏艱難接力播綠,如今,沙地治理率接近70%,生態呈整體改善態勢,走上了生態與發展良性互動的生態文明之路。
  • 久久為功邁向生態文明——來自毛烏素沙地治理一線的報告
    毛烏素沙地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鄂託克前旗、鄂託克旗、杭錦旗等7個旗區境內,是我國4大沙地之一。60多年來,當地幹部群眾不畏艱難接力播綠,如今,沙地治理率接近70%,生態呈整體改善態勢,走上了生態與發展良性互動的生態文明之路。↑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沙地柏自然保護區(無人機照片)。
  • 原創歌曲 | 夢的家園鄂託克前旗
    原創歌曲 | 夢的家園鄂託克前旗 2020-08-15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建設綠色礦山,保護環境資源
    這種變化得益於烏拉特前旗旗委、旗政府堅決貫徹中央生態發展思想的努力。「這幾年為了推進烏拉山生態修復,我們果斷關停整頓了一批破壞生態、違法違規礦山企業,同時推進礦山企業併購和整改,探索出了一條工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得益彰的好路子。」烏拉特前旗自然資源局局長王學峰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鄂託克前旗馬場井村: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
    鄂託克前旗馬場井村: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 2020-12-15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動綠色發展(137)丨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雲南發布)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保護好,並明確要求雲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 冬訓丨戰嚴寒,練本領——鄂託克前旗烏蘭牧騎礪精「兵」!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將鄂託克前旗烏蘭牧騎鍛造成為一支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的隊伍。11月中旬,鄂託克前旗烏蘭牧騎因材施教,特聘請蒙古國著名作曲家巴·那仁巴特爾駐隊進行音樂指導。天氣愈加寒冷,冬訓卻愈加火熱。
  • ...到蒙西園區和鄂託克經濟開發區調研能源產業綠色發展及煤化工...
    旗政協主席呂瑞亨到蒙西園區和鄂託克經濟開發區調研能源產業綠色發展及煤化工企業汙染防治情況 2020-09-17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建設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是南京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也是推動創新名城建設的重大舉措。從2019年1月掛牌至今,中心以打造「綠色技術創新制高點、生態環保產業培育主陣地、長江高質量發展智囊團、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為戰略定位,構建「政、產、學、研、用、金、介」深度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助力解決重化圍江、長江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等關鍵問題,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可複製、可推廣的「南京樣板」,助力「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鄂託克前旗巴彥烏素嘎查:小「驛站」建出「新名堂」
    小小服務「驛站」,引領牧民插上增收致富的翅膀開始「騰飛」;村容村貌,來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大變臉」;特色文化,越來越具有「文藝範兒」……走進鄂託克前旗昂素鎮巴彥烏素嘎查服務「驛站」,一幅產業蝶變、文化繁榮的美麗畫卷在眼前漸次展現
  • 鄂託克前旗上海廟鎮:以民生為先向幸福進發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位於硬梁區額芒哈圖嘎查,與鄂託克前旗職業高中協調對接,打造了一處集「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展示、體驗、教學、實踐」為一體的民族文化傳承體驗中心,作為職業中學師生的教育實踐基地,在做好民族文化傳承的同時,也為嘎查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提升了全嘎查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水平。
  • 地方動態 | 建設綠色園區構建綠色工廠 貴州加強綠色製造體系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產業發展,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實施綠色製造三年專項行動,推進企業循環生產、產業循環組合、園區循環改造,創建一批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4%。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經濟發展何去何從?會不會重回粗放發展的老路?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 綠色發展 美麗中國邁大步(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經濟發展何去何從?會不會重回粗放發展的老路?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