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教之目的,為使行人,知所抉擇,依教奉行(一)
晚上我們繼續來探討《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前面我們探討完了第一門教起因緣,晚上從第二門藏乘教攝接著看下去。請大家翻到講義第七頁中間,第二門藏乘教攝:
【藏乘教攝,即是判別一經所屬之教相,教相乃分別聖人教化之言。大凡研經究典,宜先了知此經屬於何藏、何乘、何教?說在何時?於此了知,則有助於理解經義。釋尊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集為三藏十二部,其中大小乘、權實教,頓、漸、偏、圓之理,各各互陳,若不判別,如何了知此經所說教理,是頓教或漸教,是大乘或小乘?是故判教之目的,為使行人,知所抉擇,依教奉行。】
這一段文簡要的將藏乘教攝的意義說明,然後藉故說明判教的目的。我們在三寶門中學習佛法,不論修學哪一法門,根據哪一部經,或哪一部論修學,我們要了解所根據的經論,是屬於三藏的何藏?是屬於二藏的何藏?是屬於大乘或小乘?是屬於藏通別圓的哪一教?了解判教之後,當然你根據這一部經論修學的方向就抓住了,原則就掌握了,修學的宗旨就不會迷惑,方向不會搞錯。猶如你爬山,如果身上帶著指南針,你要往南或往北,只要指南針拿起來一探測,原來往那一條路走就是北方,那方向就很明確。所以藏乘教攝,是修學任何法門,一定要先了知的,就是判別一經所屬的教相,一定要先明白。
「教相乃是分別聖人教化之言,大凡研經究典,宜先了知此經,屬於何藏、何乘、何教?」何藏就是在三藏經律論之中,是屬於經藏,或屬於律藏,或屬於論藏,再來在二藏之中,是屬於聲聞藏,或屬於菩薩藏。何乘就是三乘之中,是屬於大乘或屬於中乘,或屬於小乘。再來何教,如果以藏通別圓而言,是屬於藏教,或屬於通教,或屬於別教,或屬於圓教。如果賢首五教而言,是屬於藏教,或者大乘始教,大乘終教,或者大乘教,或者圓教,或者頓教,所以要先了解。
我們先舉《華嚴經》這一部經為例說明,《華嚴經》在三藏經教,經藏、律藏、論藏之中,是屬於經藏。因為《華嚴經》,在說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學成就菩提的道理,是屬於經藏。在聲聞藏與菩薩藏之中,《華嚴經》是屬於菩薩藏。因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學六度萬行成就菩提的教法,當然是菩薩藏。三乘之中,《華嚴經》是屬於大乘,不是屬於小乘。何教是藏通別圓當中,屬於什麼教,就是屬於圓教,或者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以及頓教、圓教當中,就是屬於圓教。
《華嚴經》是說在什麼時候呢?說在世尊初成佛道,在三七二十一天禪定之中所說的教法。所以你知道《華嚴經》說在什麼時候,它是屬於什麼教?是屬於什麼乘?是屬於什麼藏?你了解了,那你就知道,你適不適合修學《華嚴經》。因為《華嚴經》是世尊初成佛道,在三七二十一天的禪定之中,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說的教法,所攝受的主要對象,以法身大士為本。也就是世尊演說《華嚴經》,是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而說,引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成就菩提,是經藏、是菩薩藏、是大乘。
但是我們是下劣的凡夫眾生,煩惱厚重,我們非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華嚴經》雖然是圓教法門,但是不契我們這一種煩惱的凡夫眾生。所以我們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如果根據《華嚴經》修學,可能機法難以相契相應。
《阿彌陀經》、《觀經》、《無量壽經》,是屬於三藏的什麼藏?屬於二藏的什麼藏?屬於大小乘的什麼乘?說在什麼時候?你了解了,你就知道你適不適合修學淨土三部經。
以《觀經》來講,因為《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跟《觀經》,都是世尊共同一致,宣揚念佛法門。《觀經》根據善導大師《四帖疏》的解說,《觀經》在經藏、律藏、論藏之中屬於經藏;《觀經》在聲聞藏與菩薩藏之中,屬於菩薩藏;《觀經》在大乘、中乘、小乘之中,屬於大乘。最後《觀經》,是世尊什麼時候說的?最後一時法華涅盤時。
世尊一代時教說法有五時,第一時華嚴時剛剛講過了,世尊最初成道,用三七二十一天的時間,在禪定當中,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華嚴經》。
再來第二時是阿含時,阿含時是世尊說四阿含的經典,所攝受的眾生是以小乘聲聞為主。
第三叫做方等時,方等譯成漢文的意思就是大乘,所以第二個阿含時,是小乘教法宣揚時期,第三方等時,是大乘教法宣揚時期。許多大乘的經典,是在第三時方等時所說。
第四是般若時,般若時是世尊講般若經典二十二年的時期。可說五時說法一生四十九年,用在宣講般若空性的道理,就幾乎快佔了一半的時間。
最後第五時叫做法華涅盤時,講《法華經》、《涅槃經》,最後八年世尊講《法華經》、《涅槃經》、《觀經》的說時,與《法華經》是同時。因為世尊當年在靈山宣講《法華經》,講到第二十三品《藥王菩薩本事品》,世尊有神通,知道摩竭陀國的王宮發生政變,也是發生人倫的變故,阿闍世王將自己的父親頻婆娑羅王關在七重牢獄,將自己的母后韋提希夫人關在深宮內院。韋提希夫人被逆子阿闍世太子,關在皇宮之內非常的愁憂憔悴,於是遙向靈山頂禮佛祖。世尊有神通當然知道,頻婆娑羅王與韋提希夫人遭遇苦難。所以世尊這時候停止在靈山繼續宣講《法華經》,以神足通來到摩竭陀國的王宮,為韋提希夫人宣講《觀經》。所以《觀經》的說時,是在法華涅盤時。
《阿彌陀經》的說時,就是世尊入滅前,這是一般人可能不了解,《阿彌陀經》的說時,說時就是說這一部經的時期,是在五時說法的哪一時,有人判《阿彌陀經》的說時,是在第三方等時,不對,善導大師在《法事贊》跟我們講了出來,世尊宣說《涅盤經》,同時也宣說《阿彌陀經》。因為世尊要進入涅盤了,說《涅槃經》,但是說了《阿彌陀經》是總結五時說法,也是總結一代時教的所有經典宣揚。所以善導大師才會在《法事贊》這樣說:「世尊說法時將了,殷懃付囑彌陀名」,這兩句話讓我們知道,原來世尊說《阿彌陀經》,是快要入滅了,要結束一生四十九年的說法,最後將要說法圓滿結束了,說了一部《阿彌陀經》。把所有其他八萬四千教法,通通放下,只單舉阿彌陀佛的名號,希望後世的弟子,尤其是末法的眾生,能夠執持名號。所以古德對於《阿彌陀經》看得非常的尊貴,因為它是一代時教的結晶,一代時教經典圓滿結束,這一部經就是《阿彌陀經》。所以「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兩句話是親鸞大師在《教行信證》這一部書所說的,講的一點都沒有錯。
如果站在最後,世尊宣講《阿彌陀經》,教導我們要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世尊一生說法,最後教導我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阿彌陀佛的淨土教法,不就是世尊一生四十九年說法,最想要說的第一法門嗎?對不對?當然。所以你今天生在末法,能夠得遇《阿彌陀經》的念佛法門,你是世尊法中的第一弟子,你所念的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是世尊一代時教的第一法門,實在非常的殊勝,我們要跟阿彌陀佛讚嘆。
有關信願法師法義:
1:本願山彌陀講堂網站:http://www.beenyuannshan.org/
2:信願法師視頻地址:
A:彌陀講堂:http://www.tudou.com/home/tigger2008/
B:信願法師專頁:http://www.tudou.com/home/_64693388/
3:信願法師音頻地址:http://pan.baidu.com/s/1kVgjnt9
4:信願法師電子文字法義專頁地址:http://www.xuefo.net/blog_141067.htm
5:本願山彌陀講堂微信公眾號:benyuanshan18
6.本願山兩岸三地念佛群(微信群):請加微信:benyuan18
7.金蓮之舟語音念佛群(QQ群):303817623
如果哪位師兄身邊親人身體不適或已離世需要念佛回向,可免費登記,讓阿彌陀佛慈悲加佑,威神加持,現在者:消災免難、增福延壽,福祿康寧、平安順遂,信願念佛;過去者:仗佛功德,乘佛願力,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永斷輪迴!
如喜歡聽經聞法、念佛共修者,想進微信群或QQ群,請加佛力師兄微信號:benyuan18,QQ:453268567,感恩!
點擊標題〡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修念佛,生信發願,執持名號,自能仗佛願力,平生疾除煩惱,業消智朗,臨終蒙佛接引,往生佛土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切眾生,依教奉行,二六時中,心念佛名,六根都攝,守於真常,背塵合覺,證圓通境(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切眾生,依教奉行,二六時中,心念佛名,六根都攝,守於真常,背塵合覺,證圓通境(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切眾生,依教奉行,二六時中,心念佛名,六根都攝,守於真常,背塵合覺,證圓通境(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廣度眾生,無止盡的未來一切眾生,都可以學習念佛法門,可以念佛修行(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廣度眾生,無止盡的未來一切眾生,都可以學習念佛法門,可以念佛修行(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一法,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法門廣大,如天蓋地,非宿具善根者,決難諦信無疑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欲令無量諸眾生等,速疾安住不退轉於,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依淨土門,念佛往生淨土,了辦生死大業,名為橫超三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當下,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乃佛心內眾生,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當下,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乃佛心內眾生,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眾生念佛時,即是入佛心性時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楞嚴經》者,乃諸佛之秘藏,修行之妙門,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勸依此章 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勸依此章 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楞嚴經》傳譯到中國來,非常的艱辛,也很令人感動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文鈔》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文鈔》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三經,專明念佛,為令一切眾生,同於現生,仗佛願力,往生西方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能出三界火宅,能拔三途劇苦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乃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微妙廣大,甚深難思,大小並收,利鈍均攝(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乃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微妙廣大,甚深難思,大小並收,利鈍均攝(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悲華經》言:「我於往昔,如是所願,皆悉成就,於一一天下,捨身血肉,給施眾生,悉令飽滿」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妙法蓮華經》言:「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妙法蓮華經》言:「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觀佛三昧海經》言:「悲者,見受眾苦,如箭入心,如破眼目,心極悲苦,遍體雨血,欲拔彼苦。」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寶積經》言:「當知,如來長夜,於諸眾生,深心愛念,視如一子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生今世你有這兩位師父,你的生命值得了(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生今世你有這兩位師父,你的生命值得了(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生今世你有這兩位師父,你的生命值得了(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師承阿彌陀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言:「大凡修淨土,最忌是夾雜。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言:「大凡修淨土,最忌是夾雜。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念佛懇辭序言:念佛法門,在凡夫地修持,當以純一不雜為本也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徹悟禪師語錄》言:「一句彌陀,要在行專,單提一念,斬斷萬緣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省庵法師《省庵法師語錄》言:八萬四千法藏,六字全收;一千七百公案,一刀斬斷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截流大師《勸發真信文》言: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言:「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言:專持者,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法照大師《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言:「人命無常如剎那,永劫沉淪惡趣多,急急須專念彼佛,共汝相將出愛河」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善導大師《觀經疏》言: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經文殊勝功德利益:[專述念佛 不涉他法](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經文殊勝功德利益:[專述念佛 不涉他法](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過去因地怎麼修行?就是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過去因地怎麼修行?就是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