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復工後總打不起精神,如何調節長假之後的「節後症候群」

2020-12-23 騰訊網

「不想上班……」「我現在對上班過敏了……」當你冒出這樣的念頭,可能已患上了節後症候群。

隨著疫情的穩定,人們逐漸開始復工,很多人在節後的兩三天或一周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食欲不振、心煩、失眠等。也許不僅是自身的各種不適應,身邊的家人可能也有各種與平常不同的反應:老人難以適應突然恢復的清靜日子;孩子無法安心下來為即將開始的學習做準備等等,如果有以上表現,有可能患上了「節後症候群」。如果心煩、失眠等持續2周不緩解,那麼可能就是節後焦慮症了。

20~45歲人群多發節後焦慮症

「今年疫情所致長假復工後,門診有很多自訴焦慮的患者過來諮詢,節後焦慮症的人群主要集中於20~45歲,年齡層次不同,出現焦慮症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長春廣播電視臺城市速遞記者就如何調節「節後症候群」採訪了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腦病中心心理科李光英主任時,她表示,對於青年群體而言,他們的焦慮情緒主要來源於學業壓力,尤其是面臨畢業考試、升學壓力的考生,放假過後容易出現緊張、恐懼的心理。而中年群體則需承受較大的職場壓力,年後面臨新的工作任務、指標,李光英介紹,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個體的心理衝突,誘發節後焦慮情緒。

長春廣播電視臺城市速遞記者就如何調節「節後症候群」採訪腦病中心心理科李光英主任

「節後症候群」是指人們在長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厭食、焦慮煩躁、神經衰弱等。

為什麼容易患上節後症候群?李光英指出,這與人們在長假期間把原本建立起的工作「動力定型」破壞了有關。超長假期間,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而睡眠規律、飲食規律一旦被打亂,便秘、長痘、油脂分泌過多等症狀就很容易出現,而腹瀉在過節中更是常見。這樣的假期狀況,直接導致節後出現各類身體問題。如果同時出現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時應到醫院就診,考慮節後焦慮症。

李光英教授介紹,節後焦慮症主要表現為精神焦慮、緊張不安、睡眠紊亂等。這主要是因為假期中,人的身體和情緒已進入休假狀態,假期接近尾聲,而意識上又清醒地知道自己即將面臨學習和工作,這種身體狀態和認知之間的偏差,容易導致節後焦慮症。

除了外在因素,內在因素也發揮一定的作用。李光英表示,焦慮性格特質或曾經罹患焦慮症的患者,對待未知事物更容易緊張、擔憂。因此,這類人出現節後焦慮症的風險更高。而且春季晝夜氣候變化大,人體針對這種變化在調節時會出現反差,會容易把不穩定的因素調動起來,影響到節後的生活;對本身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也容易在春季出現精神症狀的復發狀態。節後焦慮有時只是暫時的,根據焦慮症的診斷標準,只有達到一定病程標準的情感焦慮,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心理疾病。

節後焦慮症的核心症狀主要包括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

精神上的焦慮主要表現為:容易出現莫名的緊張擔憂,還會出現自由浮想式焦慮,將一個小問題往消極方向不斷誇大,並產生一種災難性結果。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將此誤認為是一種常見的焦慮情緒。其實,這種焦慮症的程度比普通焦慮情緒更嚴重,並對個體正常的社會功能造成較大影響。同時,患者往往伴有軀體不適的症狀,例如:心慌、肌肉疼痛、多汗、尿頻尿急、失眠、坐立不安等。當個體出現上述兩種症狀兩周以上,並影響社會功能時,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調整節後焦慮情緒心理這樣做

針對節後焦慮情緒,我們建議:要積極調整心態,比如規劃新的目標,或者規劃自己感興趣做的事情,保持心情舒暢;轉移注意力,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多暢想一些美好的事情;找出自己的非理性觀念,用理性觀念代替非理性觀念。

六招應對節後症候群

第一招:補充睡眠

過度疲勞引起的「睡眠紊亂」,需趕快採取補救措施。體力性疲勞因運動過度引起,可以通過休息或給身體補充營養得到解除;腦力性疲勞原因多是長時間用腦,大量消耗能量導致大腦血液和氧供應不足,削弱了腦細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現為頭昏腦漲、失眠多夢等,緩解的方式是讓大腦放鬆休息,可輕輕按摩頭部、散步閒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聽聽音樂等;心理疲勞則由過節壓力感造成,應設法減輕心理壓力,嚴重者應趕快去看心理醫生。合理安排起居,讓自己的生活有規律。

第二招:調整狀態

可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做出相應的調整,靜心思考上班後應該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也可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像好似隨著吐故納新,緊張也離開了身體。同時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當的中藥,改善情緒。

第三招:清理腸胃

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儘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塞滿魚肉的腸胃也歇歇。經常步行、慢跑、做體操、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調整到正常狀態。

第四招:茶水水果

最普遍的現象是口乾舌苦、食欲不振,還有的人眼睛發紅、牙痛、口腔潰瘍、嘴角起皰疹等,可以準備茶水和水果。調整情緒,保持心情舒暢,不急不躁,也可以讓「內火」慢慢降下來。

第五招:睡前泡腳

睡前用熱水或加些艾葉泡腳,同時按摩腳心、足趾,對疏通經絡、調整臟腑、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有重要醫療效能,尤其是對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症均有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第六招:放鬆身心

每天工作一段時間後,可通過閉目養神、聆聽舒緩的輕音樂、讀書閱報等方式調整身心。保持心情舒暢,心情煩躁時做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改善心情,提振精神。

當以上措施和建議仍無法改善症狀時,千萬不要覺得自責和羞愧,這是身體在發出信號,需要您重視。這時最好的選擇是及時尋找身邊專業的心理科醫生的幫助,由專業人員針對您的情況進行調節和幹預,相信心理科專業醫生一定可以協助您走過這段困難時期。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腦病中心心理科發揮中醫藥優勢,應用中藥治療心理疾病,同時還提供經顱磁治療、音樂催眠療法、經絡氧治療、針灸治療、耳穴壓豆治療、穴位貼敷治療、心理治療、家庭治療、沙盤遊戲治療等多種療法。心理困惑請及時到附屬醫院腦病中心心理科門診就診,我們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長假後「節後症候群」來襲怎麼破?這樣調整讓你「滿血復活」
    不要慌,這些都是「節後症候群」的表現,如何擺脫「節後症候群」,恢復元氣?小編教你幾招幫你走出長假後的低迷狀態。●什麼是節後症候群「節後症候群」是人們在國慶、春節等大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長假期間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改變以前養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睡眠規律、飲食規律等等統統被打破,就會在節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現以上種種的不適或症狀。
  • 「節後症候群」怎麼破?這樣調整讓你「滿血復活」
    不要慌,這些都是「節後症候群」的表現,如何擺脫「節後症候群」,恢復元氣?小編教你幾招幫你走出長假後的低迷狀態。 ●什麼是節後症候群 「節後症候群」是人們在國慶、春節等大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
  • 被「節後症候群」困擾?快收下這份「治療攻略」
    雙節長假結束,人們需收拾好心情,重新回歸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過,不少人卻飽受節後綜合症的困擾,感到情緒低落或焦慮。心理專家指出,節後症候群導致的大部分節後抑鬱情緒、焦慮仍來自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節假日可能是情緒波動的誘發因素。 「長假結束後的一至兩周內是節後症候群的『活躍期』。」
  • 上班族節後症候群怎麼破?
    如果說節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節後則是「心留在老家沒回來」,直接導致了上班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有的人自覺神經衰弱、抑鬱、不明原因噁心等。  專家提醒,有四種症狀的話,可能出現節後症候群了,不要迴避,有六招可以應對它。好好開始新一年的職業生涯吧!
  • 長假過後不想上班?這裡有一份節後症候群自救手冊
    節後症候群是人們在大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NO.3 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纖維素在小腸不被吸收,因此在消化的過程中會不斷被細菌分解,然後起到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例如金針菇,金針菇幹品中含蛋白質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纖維達7.4%,不止能調節腸道菌群,還能抗便秘。想要知道在家如何烹飪金針菇?
  • 「節後症候群」找上門怎麼辦?
    長假期間聚會、旅途奔波及其他各種娛樂活動,人們難免熬夜、暴飲暴食,平時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很多人節後感覺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焦慮等,醫學上稱之為「節後症候群」。也有一些人出現便秘、長痘痘、口角潰爛、口腔潰瘍等情況。
  • 國慶長假結束 小心被假日症候群「盯上」
    資料圖國慶長假結束了,隨之而來的「假日症候群」相繼出現。記者走訪了吉林省吉林市的幾家藥店發現,近期購買治療腸胃疾病藥物的患者居多,主要因為放假期間飲食不規律,休息不當所致。長春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王耀廷建議,上班族可從調整作息、飲食、心理三方面入手應對假日症候群。王耀廷表示,首先,緩解假日症候群首先是調整作息,尤其是在假日中日夜顛倒、通宵娛樂導致節後出現睡眠紊亂的上班族,更需注意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雖然是驅除疲勞的重要手段,但假期旅行回家後蒙頭大睡是錯誤的。
  • 上班第一天無心工作,節後症候群怎麼破?
    八天長假轉眼間就結束了,節後上班第二天大家感覺如何呢? 假期過後,你是不是晚上不想睡,早晨起不來,又困又累?身體已在工作,心卻還在外面「浪」?沒什麼胃口,對工作學習提不起興趣?一心只想給祖國母親再過個農曆生日?
  • 你有「假期症候群」嗎?
    隨著長假的結束,輕鬆休閒的度假生活馬上要轉換為正常的工作模式。那麼問題來了,當工作生活回歸正常時,往往不在狀態,難免會出現無精打採、注意力不集中、哈欠連天等狀況。這些都是「假期症候群」的表現!那麼,如何才能調整呢?記者做了調查。
  • 國慶長假接近尾聲,節後假期綜合症你中了幾條?
    節後症候群是人們在大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節後綜合症也叫富貴症。
  • 節後第一課!日日順物流辦公場景健身方案教你應對「節後症候群」
    俗話說「每逢過節胖三斤」,但更讓人頭疼的是患上「節後症候群」,連續兩三天感覺無精打採、神情倦怠,上班後無法進入工作狀態。擺脫「節後症候群」,從調整生活方式開始,科學運動則能幫助人們儘快從長假結束後的疲乏中快速恢復。因此,在節後上班第一天,日日順物流給出辦公場景健身方案,助力辦公人群舒緩壓力、調整狀態,在辦公室也能獲得定製化的科學健身方案,一站式解決「節後症候群」困擾。
  • 腹瀉、黏人、睡眠差……寶寶的節後症候群怎麼破?
    這可能就是「節後症候群」找上門了!其實,不止大人會這樣,寶寶也會有「節後症候群」!比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很黏麻麻不願分開、拒絕去幼兒園……有些甚至身體狀況拉起了警報,肚子痛、腹瀉、發燒說來就來……面對寶寶這些典型的「節後症候群」表現,家長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 TT蝸牛膠原天絲面膜拯救節後「焦慮肌」
    春節的長假已經結束了,但是很多人依舊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不願或者無法擺脫。對於 「節後症候群」這一說法,相信大家在經歷了那麼多次春節、國慶長假後的沮喪後,都已經不陌生了。 但是,知道歸知道,放下還是很難啊!
  • 節後復工,這些都很危險!
    節後復工,這些都很危險!從以往經驗來看節後復工復產時期是各類事故高發期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尤為關鍵、尤其重要01節後復工主要危險因素1.節後綜合症假日過去了,部分從業人員還沉浸在節日氣氛中02節後復工常見的八大危險1、違章操作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器,開動、關停機器時未給信號,開關未鎖緊,造成意外移動、通電或漏電等,忘記關閉設備,忽視警告標記、警告信號、操作錯誤(指按鈕、閥門、扳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業等。
  • 探探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推出《快速復工指南》
    值此復產復工之際,就青年們亟待解決的心理問題,探探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通過統計和分析發現青年群體的疫情復工焦慮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害怕因復工感染病毒,不敢上班;第二,因常規症狀而焦慮恐慌;第三,過度放大空虛和無聊的情緒,影響生活;第四,無法轉換角色適應新的節奏。
  • 節後什麼時候上班?2018年春節後第一天上班時間安排
    導讀:節後什麼時候上班?2018年春節後第一天上班安排是2月22日,也就是今天!  今天是節後上班第一天,許多人結束了長假的愉悅、往返的辛勞,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在開春後首篇《今日談》中,我們要向大家送上新春祝願,也要發出溫馨提醒:人回來,更要心回來;在崗位,更要在狀態。「開年加油幹」,應該成為全市上下的新春新氣象。
  • 上班提醒│大家看過來,如何拯救「假期症候群」?
    假期過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然後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上班恐懼徵、睡眠紊亂徵、美味症候群你一定是「徵徵中槍」.什麼是假期症候群?假期症候群又名節後症候群,節後症候群是人們在長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截至目前為止,假期症候群仍然是「絕症」,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任何藥可治。
  • 這些節後復工常見的危險需警惕!
    這些節後復工常見的危險需警惕!從以往經驗來看節後復工復產時期是各類事故高發期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尤為關鍵、尤其重要節後復工主要危險因素1節後綜合症假日即將過去,部分從業人員還沉浸在節日氣氛中
  • 胸悶、難受、不想上班……多半是「假期症候群」惹的禍!快看看你...
    現在的你想想節後上班、上學就難受? 這證明「假期症候群」離你不遠了! 如果不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等到節後開始上班的時候一定很難受! 那麼這兩天應該如何調整好自己呢?
  • 「假期一條龍,上班一條蟲」——解析假期症候群背後的心理邏輯
    當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不少人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睏倦、乏力、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焦慮、厭食、神經衰弱等症狀。只要具備這些情況,基本就是假期症候群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假期症候群?一、什麼是假期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