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一條龍,上班一條蟲」——解析假期症候群背後的心理邏輯

2021-02-20 尚拙健康

假期餘額已經耗盡,8天的小長假讓小夥伴們徹底放鬆了一把。當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不少人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睏倦、乏力、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焦慮、厭食、神經衰弱等症狀。只要具備這些情況,基本就是假期症候群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假期症候群?

一、什麼是假期症候群?

假期症候群(Post-holiday syndrome),又叫假期症候群,是人們在長假,尤其是春節和國慶黃金周之後,出現的一系列亞健康症狀,因為不是疾病,所以叫假期症候群,而不是假期綜合症。很多人在假期中娛樂過度,身體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生物鐘被打亂,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引發失眠、精神低下、便秘、腹瀉、長痘、油脂分泌過多等症狀,再加上回到工作崗位後逃避或牴觸工作的心理狀態,這就是假期症候群了。這種症狀在假期結束第1天尤為明顯,通常會持續2-3天,等到生物鐘重新調整過後,症狀就會慢慢好轉。

二、假期症候群偏愛哪些人群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到放假前,跟著工薪族小尚的心理變化,從中找出假期症候群易感人群的心理邏輯。

時間來到9月30日,平時工作就比較忙碌的小尚,一想到今天下班就放假了,心裡就不自主的開心,與此同時,小尚體內多巴胺分泌增多,瞬時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激情和效率,僅用了一上午時間就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註:多巴胺是人體內分泌的一種快樂因子,主要存在於人的腦細胞和腎上腺細胞中,是鬥志、活力和愛欲的激勵源頭,人體中含量增加時就會鬥志昂揚、活力倍增,含量減少時就會精神消沉、抑鬱低迷。

上午早早完成了工作,下午無事可做的小尚,只幹了兩件事情:籌劃自己的假期旅行大計和坐等下班。

我們來梳理一下小尚的假前狀態:

假前心理狀態

小尚的假期生活安排的異常豐富,放假的前3天,他先去了一趟峨眉山,而後去了九寨溝,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奇景,連日的高強度旅行讓小尚的身體有些吃不消,3天下來,小尚渾身乏力、肌肉酸痛。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小尚對美食的熱情,第4、5兩天,小尚分別前往成都和重慶,盡情享受那裡的各種美食,直到把自己肚子撐得圓滾滾的。最後3天裡,小尚回到所在城市,約上好友一起打牌娛樂,晚上叫上死黨一起開黑打遊戲,直至下半夜,困到不行,才放下手中的滑鼠和鍵盤,倒頭睡下。第二天睡醒時已然到下午了,這種睡到自然醒的狀態又持續了兩天,直至假期最後一天,晚上小尚早早就上床了,可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

我們再來看看小尚在假期中的狀態:

假中心理狀態

放假後,小尚徹底放鬆,安排的遠途旅行雖然縱情於山水,但是因為運動量突然加大,導致肌肉酸痛、身體疲憊;緊接著,美食的大量攝入,則導致小尚的腸胃負荷加大,腹瀉、便秘也就隨之而來了;而所謂的睡到自然醒,其言外之意就是,前一天晚上可以盡情熬夜,這就完全打亂了小尚的生物鐘,使得植物神經系統出現功能紊亂,進而出現各種亞健康症狀。

假期後上班第1天,小尚黑著兩隻眼圈,用手扣著臉上新長出的幾顆痘痘,有氣無力的看著桌子上一堆要處理的文件,心理不自主的生出了厭惡感,這時腹部一陣絞痛襲來,只得捂著肚子奔向廁所。這種身心俱疲,低迷抑鬱的狀態持續了3天才有所好轉。真的是"假期一條龍,上班一條蟲"。

最後我們通過下圖梳理一下小尚的假後身心狀態:

假後心理狀態

從小尚的假期前、假期中和假期後的不同身心狀態,我們可以得出下面的"假期身心健康狀態循環圖"。

假期身心狀態循環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小尚產生這一系列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假期中心理徹底放鬆和過度娛樂,總覺得假期如果不好好利用一下就浪費了,於是便安排了一連串的使平時生活、飲食、作息習慣大變的項目,從而產生了一系列亞健康症狀。假如能對生活習慣加以克制,保持日常的運動、飲食和作息規律,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也就沒有所謂的假期症候群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這種自律程度,卻總是在假期後後悔自己的放縱,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後悔藥",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應該怎麼辦?

三、怎樣甩掉假期症候群

第一招:補充睡眠

合理安排起居,讓自己的生活有規律,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尤其是老年人,肌體調節功能減退,節日期間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

第二招:及時清理腸胃

假期營養過剩,長假後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也不要吃得過於油膩,以免對腸胃造成更大的負擔。定時飲食,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稀飯、麵條湯、疙瘩湯、鹹菜等"清火"食品,還可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儘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得到休息。

第三招:調整自己的狀態

假期的最後一天在家好好休息,上班前夕不去參加聚會等容易讓人興奮的活動。可以給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上班後要儘早收心,加強自我調節。

第四招:茶水和水果降火

不少家庭旅遊歸來最普遍的現象是口乾舌苦、食欲不振,還有的人眼睛發紅、牙痛、口腔潰瘍、嘴角起皰疹等,可以準備茶水和水果。調整情緒,保持心情舒暢,不急不躁,也可以讓"內火"慢慢降下來。

第五招:睡前泡腳

睡前用熱水洗腳,按摩腳心足趾對疏通經絡、調整臟腑、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有重要醫療效能,尤其是對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症均有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第六招:休閒放鬆調整身心

每天工作一段時間後,可通過閉目養神、聆聽舒緩一些的輕音樂、讀書閱報等方式調整身心。

四、最後的建議

放假是為了身心得到休息,如果過度放鬆自己,生活作息大變,使得身體裡各個器官在假期裡超負荷運轉,等到重新面對工作時,會異常痛苦,如此一來放假反而成了禍害,而非福利了。假期生活可以隨性,但最好不要任性,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健康才是一切的保障。

——傳播健康理念,科普健康常識

各位讀者朋友,如需了解某種健康問題的科學原理,歡迎留言反饋,小編將盡力搜集整理,力爭將最科學、全面的健康科普知識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假期過完!你有「假期症候群」嗎?
    這些都是「假期症候群」的表現!那麼,如何才能調整呢?記者做了調查。現狀:患「假期症候群」的市民不少李先生一家是來自河南在懷化生活工作的家庭,趁著這次長假,他們帶著孩子回到河南老家。"難得這次假期有8天,一想到家裡有老人在盼著我們,就自駕車十多個小時回了老家。"
  • 上班提醒│大家看過來,如何拯救「假期症候群」?
    假期結束了,今天的你開始上班了嗎?不少網友大呼:「我才起床……怎麼就要上班了???」「太快了吧!嗚嗚嗚嗚假期過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然後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上班恐懼徵、睡眠紊亂徵、美味症候群你一定是「徵徵中槍」.什麼是假期症候群?
  • 假期症候群:不想上班?這些方法幫您滿血復活!
    假期症候群:不想上班?這些方法幫您滿血復活!明天就要回歸到學習或工作中的你,是不是還覺得假期裡沒有休息夠,沒心情上班?甚至還有茶飯不思、身心俱疲,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假期症候群」!
  • 警惕「假期症候群」找上你
    一想到節後要上班、上課,你是不是突然感到全身乏力、提不起精神?昨天,南通四院的醫生提醒:你多半患上了假期症候群,接下來的日子可能還會有上班上學恐懼症、睡眠紊亂症、美味症候群、旅遊後遺症……它具體表現為:難以集中精神工作和學習、情緒低落、昏昏欲睡、失眠抑鬱、胃口欠佳甚至心悸、肌肉酸痛等等。
  • 胸悶、難受、不想上班……多半是「假期症候群」惹的禍!快看看你...
    現在的你想想節後上班、上學就難受? 這證明「假期症候群」離你不遠了! 如果不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等到節後開始上班的時候一定很難受! 那麼這兩天應該如何調整好自己呢?
  • 新年第一天上班,日本人忙著辭職:3招教你巧妙應對假期症候群
    有一名辭職的員工表示,他不想去上班,是因為自己去年一直為人際關係苦惱,加上休了長假,更不想去上班了!其實,這些人並非不想去上班,而是患了「假期症候群」!什麼是假期症候群?假期症候群或假期後症候群(Post-holiday syndrome),又名節後症候群,是一種於出現於長假期或節日後的一些徵狀,包括有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難以集中精神工作,以至焦慮、空虛或容易發怒等。心理學家的解釋,該症狀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正常心態。
  • 七大「假期症候群」,你中槍了沒?
    轉眼已經是大年初八了不少工作黨已經上了好幾天班了學生黨的寒假餘額也不是很充足了……快樂的時光總是溜得特別快獨留下我們品嘗「假期症候群
  • 三招,跟「假期症候群」說再見~
    三招,跟「假期症候群」說再見~ 2020-10-07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假期症候群,我太難了
    Hello boys and girls最愛你們的小歐又來啦~在已經過去的幾天假期裡5天的假期真的太短了!上了2天班的你是不是依然還未從假期中清醒?哎,實在不想動,玩會手機……明明好好休息了怎麼感覺還是好累呢?
  • 社畜假期綜合症測試題(全國卷)
    每次看到這張圖,心裡就一萬個cnm:「你TM倒是給我充啊。」後來實在忍不住準備diss他,就去留言:「咋充?我要充」對方很快回復我:「1000萬,一年」「5000萬,十年」「1個億, 五十年」「你充我給你打五折」沒想到裝璧不成,反被叼。
  • 你的假期餘量不足!想到要上班就頭暈眼花心發慌,醫生:這是病得治
    有一種難過,叫不想上班。醫生表示:這是病得治醫生表示,國慶假期,不少人從緊張的工作和學習狀態一下子過度到全面放鬆的休閒狀態,也有的人忙於聚會、暴飲暴食,打破了原先的起居規律,引起身體失衡,出現「疲勞綜合症」「網絡綜合症」,統稱為「假期症候群」。
  •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⑨」「神獸出籠」遇上「假期症候群」怎麼...
    寒假來了,有一份勞逸結合的寒假計劃,既能讓學生享受到傳統佳節的樂趣,玩得愉快,又能在假期溫習好功課,學得輕鬆。那麼 家校如何協同幫助孩子做好假期生活規劃呢?1月16日,鄭州四中教師吉應江和學生家長周孝梅受邀做客大河網直播間,開啟了一節關於「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假期生活規劃」的家校育人課堂。
  • 【津雲提醒】超長假期來啦!專家:合理安排假日,避免「假期症候群」
    【津雲提醒】超長假期來啦!專家:合理安排假日,避免「假期症候群」 2020-09-29 20: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超長」假期收尾,即將上班很畏難?心理專家教你今晚學習「收心大...
    如果此時的你,正在一片茫然中,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缺乏熱情,對即將要早起上班難以適應,感覺間歇性失憶、突發性走神……你沒有大腦退化,也不是什麼嚴重的精神疾病,這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病」,我們叫它節後症候群。 學幾招「收心大法」,科學調整身心狀態。
  • 小長假的假期綜合症,怎麼搞
    比如: 頭暈、身心疲憊、無精打採…… 這似乎是假期症候群找上門來了呢 那麼,什麼是假期症候群呢? 接下來,就讓陪你一起來了解 假期症候群的症狀以及解決方法吧!
  • 日本的「黃金週」是什麼樣的假期?黃金週假期和日本節日文化介紹
    日本又快要迎接到黃金週假期了!常常聽到人家在說「日本黃金週連假」,到底「黃金週」在什麼時候呢?
  • 秘閣文化便利店:假期後焦慮症候群:是什麼讓人們變得不再快樂
    每逢周末,總有那麼一些人一想到假期即將結束,馬上又要開啟上班或上學模式,全身上下的每個細胞都開始叫囂:不想上班!不想動!如果你對工作具有強烈的牴觸心理,覺得身體又累又困又不想動,那麼你很有可能得了假期後焦慮症候群!
  • 三招教你解決加強版「假期症候群」
    當學生們滿心歡喜地等著回校時,又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出現了——剛過完「史上最長」的假期,會不會又迎來「史上最強」的假期症候群?一時之間,開學的欣喜變成了不安,睡不著、心裡躁等症狀仿佛已經提前降臨,讓人忍不住想大喊一句:「史上最強版」假期症候群,請你離我遠點!
  • 得了假期症候群不想上班?這10種情況,不上班也能拿工資!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假期結束的第一天,想它.這可能是大多數人今天的狀態
  • @常德人,得了假期症候群不想上班?這9種情況,不上班也能拿工資!
    假期結束的第一天想他假期結束的第二天想他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