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處暑:夏未央,天漸涼

2021-02-23 央視新聞

朗讀丨敬一丹  講解丨宋英傑  配樂丨巫娜 - 秋水悠悠

暑氣至此而止,

作者丨宋英傑

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

處暑來了,怎麼理解處暑的「處」呢?

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這樣解釋:「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顯然,處是停止、隱退之意,暑熱之氣到此結束。有人借用入伏、出伏的說法,將處暑稱作「出暑」,即擺脫了暑氣的困擾。處暑節氣不是說天氣就不熱了,而是一年之中最熱的天氣終於結束了。「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按照陸遊的說法,雖然春夏秋冬各有其美,但體感舒適度最高的,還是暑熱消盡的新秋時節。

二十四節氣當中,按照炎熱程度來排序,第一名是大暑,第二名小暑,第三名是立秋。所以對於苦熬盛夏的人們來說,立秋只是名字給人了一種精神寄託,而處暑才是送來真實涼爽的節氣,所以處暑的人緣兒特別好,「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我們可以把處暑概括為「一出一入」:出,是出伏;入,是入秋。

處暑時,北方的雨季結束了,暑季也結束了,天氣變得乾爽了。所以在北方,處暑節氣如果稱作「秋爽」節氣,或許更為貼切。

清代《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了一則軼事:京師小兒懶於嗜學,嚴寒則歇冬,盛暑則歇夏,故學堂於立秋日大書「秋爽來學」。說的是在京城裡很多孩子懶得讀書,冬天歇冬,夏天歇夏。天冷、天熱都是不讀書的理由。所以到了立秋的時候,學堂就會貼出四個大字,「秋爽來學」。天氣既不冷也不熱,別再找藉口了,趕緊來學習吧。現在呢,處暑時節正是秋季開學,「秋爽來學」的時候,宜人的天氣也是我們該好好學習的一個理由。

南方地區在處暑時節,是「處暑天還暑,仍有秋老虎」。江南地區,一般都要到秋分至寒露時節,才會陸續開啟夏秋更迭的進程。

在描寫初秋時節的眾多詩詞當中,我格外喜歡白居易的詩句:「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因為他抓住了初秋時節天氣的兩個變化,一個是風的變化,一個是雲的變化。節氣物語說,小暑一候溫風至,立秋一候涼風至。就是從小暑節氣開始,風是熱烘烘的風;從立秋節氣開始,風是涼絲絲的風。所謂「世態炎涼」,天氣層面由炎到涼的變化,首先並不體現在氣溫的變化上,而是體現在風帶給人們的體感變化上。這個時候的風,並不是呼呼啦啦吹襲人的獵獵西風,而是輕輕柔柔撩撥人的涼風,嫋嫋涼風。詩人抓住了這個細膩而微妙的時令差異。所謂「離離暑雲」,是那種灰黑濃密,甚至翻湧咆哮的積雨雲。人們說,「(農曆)五六月看惡雲,七八月看巧雲」。惡雲,表情兇惡的雲,只是「離離暑雲」的民間說法而已。到了農曆七八月,天空的「顏值」迅速地增高了,令人膽戰心驚的雲少了,使人賞心悅目的雲多了。要麼是絲絲縷縷的捲雲,要麼是清清淡淡的淡積雲。雖然處暑時節的風和雲,距離秋高氣爽還差得很遠,但「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卻寫出了初秋時最具特徵化的天氣體驗。雲變得親民了,風變得宜人了,處暑時節的天氣使人心生歡喜。

處暑一候「鷹乃祭鳥」,到了初秋,鷹開始捕獵鳥類,但鷹捕獲獵物之後,不是馬上就吃,而是碼放在一邊,就像在祭祀一樣。處暑二候「天地始肅」,字面意思是說「天地的表情開始變得嚴肅」,也就是說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處暑三候「禾乃登」,「禾乃登」泛指穀物開始成熟,但並不是所有穀物開始成熟,而是特指「五穀之首」的稷的成熟。

 宋英傑趣解處暑三候

〔唐〕白居易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宋〕陸遊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閒相期。

〔元〕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清〕胤禛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梧葉風吹落,璇霄火正流。

將陳瓜葉宴,指影拜牽牛。

左河水

一度暑出處暑時,

秋風送爽已覺遲。

日移南徑斜暉裡,

割稻陌阡車馬馳。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民間向來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指的是暑氣消散後,就連天上的雲彩也顯得疏淡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

↑↑ 點擊圖片,教你如何觀雲識雲 ↑↑

每年處暑期間,有些沿海地區會舉行盛大的開漁節,歡送漁民們開船出海。此時海水偏暖,魚蝦貝類發育成熟,人們可以享受到眾多鮮美的海鮮。

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因和傳統中元節時間距離較近,所以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活動,在水中放河燈,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處暑秋梨最養人」,在逐漸步入乾燥的季節,長輩們總會讓孩子多吃梨。切成片,用牙籤戳起一塊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清甜滋潤,也可榨汁、燉煮,對脾胃虛寒的人很有幫助。

秋鴨肥美,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嫩滑的白切鴨、酸甜的檸檬鴨、飄香的烤鴨……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習俗,通常處暑這天,人們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而江蘇地區,做好鴨子菜會端一碗送給鄰居,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處暑時節,因為「秋燥」逐漸出現,宜多食清熱安神、滋陰潤燥的食物,比如百合、銀耳、蓮藕、蜂蜜、水果等,避免「燥邪」傷害。此外這個時間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氣候乾燥,人亦常有疲憊感,容易「秋乏」, 所以要增強鍛鍊、保證充足睡眠。

製圖:喬雪

文/央視新聞整編

圖/視覺中國等

點擊「寫留言」分享處暑感悟

監製丨李浙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  校對丨高少卓

相關焦點

  • 處暑丨蟬聲漸咽,殘暑漸消
    溽熱的暑氣至此才漸漸消退,氣溫開始下降,初秋漸次登場。在我國北方地區,此時節「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末伏即將結束,難熬的「暑伏」行將消退;南方地區則是「立秋處暑正當暑」,仍然處在暑熱當中,「秋老虎」繼續發威。
  • ...丨今日23時45分迎來「處暑」節氣——暑去秋來,法治嘉祥願你安康!
    >秋日裡仰望最高遠的天觀賞最恬淡的雲聆聽最清新的雨一切都變得廣闊起來暑去秋來,登高望遠願你在這個秋天收穫滿滿,繼續前行天地乾坤始漸肅,鷹隼捕鳥稷乃登。但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處暑過後還熱嗎?就字面意思,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意思。但民間有「處暑處暑,熱死老鼠」的諺語,意為暑氣到此為止。而事實上,暑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秋意才緩慢地滲透在漸涼的夜晚中和微涼的秋雨裡。
  • 處暑:竹風醒晚醉,窗月伴秋吟
    陽氣熾熱而催熟萬物後自然退位,陰氣開始瀰漫,才秋風漸肅,這就是中秋了。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丨處暑之日「鷹乃祭鳥」,說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
  • 古風處暑文案,見字如畫,一個字:美!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處暑將至,不少古風文案也值得一賞,見字如畫,怎一個美字了得。直接將處暑落於文案中:處暑見新花,荷塘秋已來。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清荷秋雲起,處暑正微涼。最美人間處暑秋,一簾秋影入簷長。白酒新篘進玉壺,水亭深處暑全無。處暑方過夜新涼,幾番秋雨送秋光。
  • 涼意初濃尋秋意,漸杳蟬蛙葉懸黃;今日處暑,一切美好都在路上
    涼意初濃尋秋意,漸杳蟬蛙葉懸黃。但期玉露留千韻,一任騷人頌雅章。今天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處暑的意思就是「出暑」,即暑熱至此而止,氣溫開始下降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也正式進入了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秋風有信,秋雨有音。
  • 節氣| 今日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處暑時節,三伏已近尾聲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不時有秋雨降臨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處暑時節,秋高氣爽但「秋老虎」餘威猶存剛剛感受到些許涼意可能還要間或遭遇高溫晴間多雲微風,31到23℃8月26日 星期三白天到夜間:晴轉陰微風,32到23℃8月27日 星期四白天到夜間:陰轉晴微風,29到23℃「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 處暑是什麼意思 表示炎熱暑期即將過去
    處暑是什麼意思 表示炎熱暑期即將過去時間:2019-08-23 09:05   來源:綜合萬家熱線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處暑是什麼意思表示炎熱暑期即將過去 立秋代表進入秋天的意思,而立秋過後的節氣是處暑,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處暑是什麼意思呢?處暑有哪些農諺呢?
  • 還未「出暑」的處暑:未覺夏已盡 時至已新秋
    處暑的到來,多少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以上說的都是北方童鞋的快樂,而身處南方的鮑叔還得經歷一段「秋老虎」的考驗。「秋老虎」常見於8至9月之間,屬短期回熱天氣,就像一隻老虎一樣蠻橫霸道,一把掐住脖子,氣都喘不順。讓才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在處暑尾聲再次重溫高溫天氣。
  • 處暑,出暑!
    張大千 荷花2020年8月22日,農曆七月初四,處暑。處暑,即出暑,預示炎熱之天即將過去;清涼之天馬上到來!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讀處暑之詩,品清涼之畫,感受習習「清涼」之意!謝稚柳 竹外桃花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唐代: 元稹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 處暑 | 夏盡炎氣微,火息涼風生
    處暑至,老鷹感知秋氣,開始狩獵,並將獵物陳列,如同祭祀,古人稱之「義舉」。天地萬物開始凋零,肅殺之氣漸起,古人常在這一時節處決犯人,謂之「秋決」。《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處暑節氣過後,天氣漸涼,人們也開始從防暑降溫逐漸過渡到防寒保暖上來。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上生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若防護不當,比如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者年輕愛美的女士穿露臍裝,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如果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部位,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
  • 處暑養生三部曲,趕緊收藏起來吧
    3.運動要以有氧運動為主,處暑過後,天氣漸涼,爆發性的無氧運動易引發身體不適,可進行慢跑、爬樓梯、瑜伽等項目。4.運動時,帶個外套,運動完及時披上,以防出汗後吹風著涼。飲食處暑一到,秋燥漸盛,為防止邪氣傷肺,我們應該適量進補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比如:銀耳、百合、蜂蜜、菠菜、蓮子等;除此之外,適當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少吃一些辛辣、油膩的食物。
  • 老農說「處暑下雨愁死人」。你們那處暑下雨了嗎?
    老百姓們按著往年的經驗,原本都在等處暑前後能降場雨,天氣可以涼一涼。可處暑前後不僅一滴雨都沒下,這氣溫一直在往上衝,昨天38度,今天39度。而且看之後幾天的天氣預報,也是不見有降溫的趨勢,反而有衝上40度的可能。大家都在說,感覺今年是夏秋兩季倒了個個,夏天享受的是秋天的涼爽,秋天承受的是夏天的酷熱。
  • 處暑是什麼意思呢天氣還熱嗎 處暑節氣含義吃什麼養生常識
    處暑是什麼意思呢天氣還熱嗎 處暑節氣含義吃什麼養生常識  今天我們將進入處暑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出暑」時間並不相同,那麼處暑是什麼意思呢?哪些地方暑熱將退場,哪些地方酷暑猶存?
  • 農村俗話:「處暑禾田連夜變」,處暑的含義是什麼?
    我國疆域遼闊,各地區氣候變化情況也不一樣,當南方人還處在「秋老虎」天氣的影響下,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仍然在25度之上,但是北方剛剛進入立秋之後,人們就明顯感覺到天氣涼了,到了「處暑」時節,溫度降的就更快了。
  • 處暑養生攻略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正是漁業收穫的時節,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
  • 十首處暑詩詞,露荷散香,風竹含韻: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意味著秋意漸濃,暑氣終止。十首處暑詩詞,一起感受秋風吹過,涼意陣陣。《處暑》:平時遇處暑,庭戶有餘涼。乙紀走南國,炎天非故鄉。寥寥秋尚遠,杳杳夜光長。尚可留連否?年豐粳稻香。身處南方而思念故鄉。
  • 處暑詩詞|涼風有信,暑氣已止,最美人間處暑秋
    處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暑止也」,「處」是「終止」之意,處暑即表示將要出暑,炎熱的暑天即將過去。詩人蘇泂在《長江二首》中寫道:「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在處暑的清晨,打開窗牖,一陣涼風拂面。
  • 明天處暑,農諺「處暑下雨萬人愁」是啥意思?處暑下雨好不好?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明天處暑,農諺「處暑下雨萬人愁」是啥意思?處暑下雨好不好?時間飛快,今天已經是是8月22日了,今年的處暑節氣是在8月23日,寧天就將迎來涼爽天氣的處暑了,農諺說的好「處暑下雨萬人愁」,你知道這句農諺是啥意思嘛?處暑下雨對莊稼好不好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明天處暑,農諺「處暑下雨萬人愁」是啥意思?處暑下雨好不好?農諺「處暑下雨萬人愁」是啥意思?
  • 夜讀丨東珠卓瑪
    ▾  點擊收聽  ▾剪輯丨黃世傑開心嶺並不是一座山嶺,而是一處取水的地方。沿著蜿蜒曲折的青藏公路向南,過了豪邁的長江源大橋,就到了我的老單位——青藏兵站部某機務站。我們趕緊下車:「阿媽,這麼冷的天,您是來取水麼?」在寒風蕭蕭、大雪紛紛中,她似乎聽懂了我們的話,但早已凍得說不出話來。「老李,你把她們扶到駕駛室裡!」我提過阿媽背上的水桶,三步並作兩步跑回開心嶺。雪似乎沒有停的意思,越下越大,狂風肆意凌虐,發出了陣陣低吼。馬不停蹄取完水,我急忙鑽進車裡,才看清楚依偎在阿媽身旁的小傢伙。
  • 夜讀丨秋分: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秋分:平分秋色作者丨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秋分時節,天氣給人的感覺,兩個字:爽、朗。秋分之前暑有餘熱,所以秋燥還是溫燥;秋分之後寒意漸濃,所以秋燥已是涼燥。因此過了秋分,需要多吃清新、溫潤之物。《管子》:以夏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秋至而禾熟。《淮南子》:秋分蔈(biào,指草木零落)定而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