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減肥不止。「減肥」是現代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怎麼減」更是奮鬥在瘦身男女的熱議話題。管住嘴邁開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登天還難。
節食減肥、吸脂減肥、注射瘦身,聽上去就不太健康的樣子。如果單從飲食下手,怎麼吃才能既健康又減重呢?於是,「生酮飲食」這個概念火了,它被宣傳為減肥妙招、疾病殺手、提神養顏的終極飲食減肥法。什麼!炸雞烤肉照吃不誤就能減肥,有這麼好的事嗎?
吃肉也能減肥,生酮飲食火了
「生酮飲食」有多火爆呢?眼下,關於生酮的「傳聞」可不少!據說,因為「生酮」,好萊塢著名演員哈利貝瑞,52歲仍身材緊緻;
美國名人金卡戴珊,產後甩肉30公斤;
NBA的「皇帝」詹姆斯多年保持競技狀態。
而在國內,伊能靜、羅志祥都是生酮的忠實粉絲。
生酮飲食的確產生了很多正面案例,但在另一面,關於生酮飲食,批評的聲音也不少。
為什麼生酮飲食在健康飲食排行中墊底?
在不少批評者看來,「生酮飲食」的概念本身沒有問題,但普通人操作起來實在太難,結果就是:很多人以為自己在踐行生酮飲食,其實並沒有。
生酮飲食,是在模擬飢餓狀態
「生酮飲食」顧名思義,是一種使身體產生大量酮體的飲食方法。它的原理是通過攝入極低碳水化合物使身體進入無糖原狀態,強迫人體燃燒脂肪,模擬「飢餓狀態」產生「酮體」取代葡萄糖成為能量來源,從而達到吃脂肪減肥的效果。
當人體處於長期飢餓狀態時,肝臟的糖原被消耗殆盡,又沒有外來糖分補充,於是身體會迫使體內儲存的脂肪供能,以保障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在這個狀態下,體內的脂肪會大量分解以提供能量,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大量酮體。
關鍵的一點在於,我們的身體,並不喜歡這種「飢餓」狀態,它不希望葡萄糖被耗光。也就是說,碳水化合物不是你想戒就能戒的。
美國推薦的日常健康標準飲食,是由35%的脂肪、15%的蛋白質和50%的碳水化合物組成的。而生酮飲食要求,日常攝入75%的脂肪、20%的蛋白質,只有5%是碳水化合物。這對於我們中國人就更難了。
中國人愛吃米飯是出了名的,傳統的飲食模式就是高碳水低脂肪:碳水化合物佔50%-65%,脂肪佔20%-30%,蛋白質佔10%-15%. 但生酮飲食完全顛覆了我們的飲食觀,它是一種低碳、高脂肪、中等蛋白質的飲食模式。
生酮飲食的減肥原理
生酮飲食確實可以減輕體重,但是減重也有可能並不是生酮的功勞。有研究者指出,生酮飲食減肥效果好的秘訣,在於天天吃得過於油膩以致參與者們胃口不佳、食欲不振、越吃越少,因此,每天攝入的總能量算下來也自然而然地減少。
拿生酮飲食的爆款餐——被譽為高蛋白能量棒的防彈咖啡來說,喝完能防彈是不可能的,但是據說能減肥,自製也很簡單。
這麼多油吃下去,不膩嗎?是很膩,但也就不餓了。
生酮飲食,並不是減肥捷徑
其實,跟其他飲食方法,比如舊石器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等的減肥者減重成效做對比,
就會發現,只要能使攝入的總能量降低,各種飲食方法都能讓你變瘦。
也就是說,各種途徑的「管住嘴」,都能達到減肥效果。
早在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生酮飲食最早是作為治療癲癇的手段應用於臨床。這是由於飲食結構的徹底改變,使腦部供能系統發生了變化,從而刺激神經系統,減少了癲癇的發作。
到了20世紀末,生酮飲食不光被引入了糖尿病、帕金森症候群等疾病的治療研究中,美國的羅伯特·阿特金斯博士(Robert C. Atkins)也運用了其部分原理,創建了阿特金斯減肥法,鼓勵人們通過少吃碳水化合物來減肥。
臨床上,作為一種治療手段的生酮飲食,需要在醫生和營養師的共同監督下執行。因此,為了減肥選擇生酮飲食,其實和臨床上的生酮療法並不相同,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以做到這樣嚴格的飲食控制。
相對於有限的優點,生酮飲食不可控的缺點更為明顯。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細胞的組成和多種功能活動,並且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機體組織缺少了碳水化合物時,生理功能會發生障礙。
當進行生酮飲食減肥,杜絕了絕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時,血糖水平會下降,容易出現頭暈、眼前發黑、出冷汗、乏力等「低血糖反應」。低血糖情況嚴重時甚至會使腦細胞受損,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與此同時,當我們抗拒碳水化合物的時候,由於食物種類單一,脂肪以外的一些營養物質,比如部分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的攝入會大大降低,容易引發便秘、營養不良等問題。
體內蓄積大量酮體的時候,身體還有可能陷入酮血症或酮尿症。此時血液有酸化現象,輕者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重者甚至會發生脫水與休克,危及生命。
另外,用生酮飲食減肥,還容易反彈。
減肥方法無數條,健康安全第一條。像生酮飲食這樣極端的方式,飲食結構存在很大的健康風險,除了臨床特殊疾病的輔助治療外,並不建議大家廣泛使用。其實,我們真正的敵人,從來不是糖也不是油,而是我們自己。你對自己狠起來連生酮飲食都能堅持,少吃一口,多動兩下這種常規操作,又有什麼做不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