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2020-12-26 騰訊網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這句詩後來被總結成兩個成語:金無足赤,白璧微瑕。

它們指的都是——些微的缺陷並不應該影響對一個人的評價。

一、國學大師

原來的北大經濟學教授薛兆豐在「得到」上開設了專欄課程,不久之後,因為他通俗易懂的講解經濟學原理,專欄訂閱人數激增,相應的,薛教授成了年收入超過3000萬的學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這是一件好事。

文化學者能憑藉自己的學問獲得與明星藝人同樣的收益,這是對文化的認可。

《管子》裡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當物質水平發展到一定的階段,越來越多的人就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提升。

這時候,文化學者就成了一個新的「偶像群體」。

於是,我們就見到了從《百家講壇》裡走出來的各位教授:王立群、易中天、於丹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除了他們,其實還有一位,被稱為「《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蒙曼教授。

「有關武則天這個女人,有許許多多的謎團,需要我們來一一揭開。」

從這句開場白開始,《百家講壇》迎來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蒙曼講述的「武則天系列」。

就像所有《百家講壇》上的學者們厚積薄發、侃侃而談一樣,蒙曼在臺上的講解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不久就吸引了大批粉絲。

其實所有在人前展示出的成就都一定有在人後咬緊牙關的努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能夠有如此的表現,一方面在於蒙曼教授紮實的史學基本功,她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父親是語文老師,母親是英語老師,在父母的影響下,蒙曼從小就對傳統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大學期間,蒙曼選擇了歷史專業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完成博士學業後,她也成了一名老師。

能夠在《百家講壇》的舞臺上侃侃而談,得益於她多年的教育實踐,在學校裡,她是很受學生歡迎的歷史老師,她的講課幽默生動,把歷史講成了評書。

接到邀約以後,她登上央視而舞臺,同樣因為精心準備,她從《百家講壇》中脫穎而出,一下子成了眾人眼中的「國學大師」。

隨後,蒙曼老師參與了另一檔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也是在這個節目中,讓她「跌落神壇」。

二、「跌落神壇」

提起《中國詩詞大會》,我們會想起氣質如幽蘭一般的主持人董卿,會想起才女武亦姝,但同時,也會想起蒙曼教授的「翻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中,作為嘉賓的蒙曼講評了唐詩《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蒙曼教授的講解中,她認為這是農民在播種時的情形。

有一些耕種常識的人都知道,「鋤禾」指的是給農作物鋤草,而且播種大多是在春季,詩中描寫的很明顯是夏季的場景。

因為這一次失誤,很多人開始質疑蒙曼教授的專業水平與詩詞基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另外,還有網友找出了其他例子:

比如蒙曼教授講解劉禹錫的《烏衣巷》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被她解讀為「百姓之家」即「和美之家」,這首詩呈現出一股富貴氣象。

這樣的解讀,與我們從詩中讀出的感覺的確相差太遠。

唐詩之美,在於它能傳遞情緒,《烏衣巷》這首詩讀起來讓人倍感沉重,其中是一種物是人非的滄桑。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蒙曼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翻車」,讓人不禁疑慮:或許她也會步於丹教授後塵吧。

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面對蒙曼教授的失誤,很多網友表示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也有另一些網友,他們認為:蒙曼教授專業方向在歷史方面,所謂術業有專攻,對唐詩的解讀出現偏差其實是可以被理解的。

這樣的解釋,其實大可不必。

所謂「文人氣度」,其中包括的就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出現失誤也可以被理解,但如果為這種失誤做開脫那就失了氣度。

我們相信,蒙曼教授能受到那麼多觀眾和學生的喜愛,是因為她真的帶給我們一種「文化上的愉悅」。

當然,對於她的失誤,無論是不是專業問題,作為文化學者,都是應該繼續加強學習的。

我們希望在這個社會上,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文化學者,畢竟,這才是文化復興的一個標誌。

相關焦點

  •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一、國學大師原來的北大經濟學教授薛兆豐在「得到」上開設了專欄課程,不久之後,因為他通俗易懂的講解經濟學原理,專欄訂閱人數激增,相應的,薛教授成了年收入超過3000萬的學者。這是一件好事。接到邀約以後,她登上央視而舞臺,同樣因為精心準備,她從《百家講壇》中脫穎而出,一下子成了眾人眼中的「國學大師」。隨後,蒙曼老師參與了另一檔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也是在這個節目中,讓她「跌落神壇」。
  • 繼於丹之後,又一位國學大師被趕下神壇?網友:大師有點太多了
    當年,「國學大師」於丹在《百家講壇》上憑藉對《論語》的「心靈雞湯」式解讀,一度登上神壇。然而,走紅之後的她卻引來了諸多學者的口誅筆伐,京城名嘴周孝正評價於丹講論語:漏洞百出,一分鐘一個硬傷;梁宏達「手撕」於丹:淨說正確的廢話,孔子活過來都得給她鞠躬。
  • 國學大師於丹和蒙曼:淪為文化小丑,是我們太過嚴厲了嗎?
    名聲漸起在炒作之後他們必然會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名氣,與此同時他們也必然會接受人們最嚴厲地檢驗,華而不實的人終會露出自己的馬腳從而受到世人的摒棄。所以我們要抱著謙虛謹慎的態度去學習,一旦被功名利祿蒙蔽雙眼,就如於丹和蒙曼等國學大師也會跌落神壇。
  • 當年的國學大師,後來咋就成「文化騙子」了?
    當年那位紅遍大江南北的國學大師於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從國學大師到文化「騙子」,之後又被學生趕下講臺,於丹跌落神壇,如今的處境非常難堪。
  •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沽名釣譽註定不會長久
    沽名釣譽,跌落神壇在人潮湧動的欲望都市,名聲就像一隻追逐自己尾巴的動物,當它捉住它時,它卻不知道還能繼續幹什麼,只能繼續追逐它。當隨著出名而隨之而來的令人興奮的讚譽,迫使這群名人參與到他自己的毀滅當中。於丹是,蒙曼亦是。於丹,曾經在《百家講壇》中紅極一時,風光大顯。
  • 百家講壇一姐換位:於丹跌落神壇,蒙曼接棒眾人喜,梁宏達說出緣由
    《百家講壇》自2001年開講來,收穫了一批忠實的觀眾,它主打的是關於歷史文化內容,聘請的都是各個學界的專家們,藉助著國學熱這一話題,關注度不斷提高,收視率一度領先同類節目。同樣,《百家講壇》自也帶紅了一批"學術明星",讓文史專業的學家們開始走下神壇,走入大眾的視野。
  • 於丹教授被北師大免職,跌落神壇全因這兩件事!
    因為在《百家講壇》上一部《論語》的解說而爆紅的於丹教授,於2018年11月被免職。於丹曾經是許多人的偶像,她深入淺出的解說,讓老百姓對《論語》的認識和理解邁入了一個新臺階。然而紅了之後的於丹卻跟她講的不太吻合,她作為一名資深的著名網紅教授,如果說的和做的不能統一,勢必會令人反感,跌落神壇全因這兩件事。
  • 曾經轟動一時的於丹,寫書銷量600萬冊,卻因一句古文跌下神壇
    於丹,就是其中的一位。萬人追捧的於丹說起於丹,大家都不陌生,於丹憑藉對《論語》的獨特見解,一躍而成為萬人追捧的國學大師,在國學圈子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她,講課方式讓人感覺是如沐春風,在當時轟動一時,風光無兩。
  • 當年的國學大師如今落寞,「於丹」到底做了什麼事,有人給出答案
    當年的國學大師如今落寞,「於丹」到底做了什麼事,有人給出答案事實上,我們的中國文化一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眾所周知的。我們每個人不一定能夠完全的了解所有的中國文化。正是因為我們的國家歷史悠久,有著非常濃厚的歷史根基,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可以在世界上站穩腳跟的原因。當然,隨著我們現代社會的逐漸開放和寬容,人們對知識的獲取變得更加複雜和多樣化。從閱讀書籍開始到今天的各種在線電視節目,它已成為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平臺。因此,也就有大量的專家和教授出現了。毫無疑問,他們在學術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也成為了讓人們欽佩的人。
  • 新時代我們怎樣當老師:從於丹老師「下課」到陳果老師被質疑說起
    批評的根本原因乃是於丹教授講《論語》,不是從《論語》字詞句在當時的意義出發來講《論語》,而是從自己的心得出發,撇開字詞句的歷史語境,結合當下的現實來講《論語》的。很明顯,於丹教授的這種講法明顯地有偏離《論語》本意的弊端,有譁眾取寵的成分。可以說,於丹教授的這種講法已經為自己走下「神壇」埋下了伏筆。加速她走下神壇的第二個原因,乃是她不該到北大去湊熱鬧。
  • 80年代「氣功大師」嚴新跌落神壇,如今倉惶地逃往國外
    其中氣功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掀起巨大的氣功熱,無數民間氣功大師層出不窮,這其中80年代著名「氣功大師」嚴新跌落神壇,如今只能倉惶地逃亡海外,這裡面又蘊含著什麼故事呢?
  • 從百家講壇火到詩詞大會,這位國學女大師,怎麼連憫農都不會?
    蒙曼,這位滿族出身的古代史博士,近年來被無數國學愛好者推崇,和於丹一樣,成為國內最為出名的兩位「國學女大師」之一。01從大學講師到國學大師蒙曼在自己擅長的古代史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成就,她所寫的史學研究論著,雖不等身,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 國學女大師為何頻頻「翻車」,到底實力如何?會被一首詩打回原形
    國學女大師為何頻頻「翻車」,到底實力如何?會被一首詩打回原形國學女大師蒙曼:從百家講壇火到詩詞大會,卻因一首詩「翻車」前言: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每天為了工作忙忙碌碌,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處理沒完沒了的事物上。
  • 國學大師南懷瑾,16幅書法作品展,網友:國學真大師、書法江湖字
    南懷瑾書法的缺點是用筆的豐富性方面欠缺,也就是對筆法的研究不深入,字體很早就定型,之後就吃老本,憑他其它方面的成就地位,大量寫應酬作品,大量題字,寫招牌字,字沒什麼變化,缺點很多。總結:南懷瑾是國學大師,不是書法大師,今後書法藝術還會不斷出現真正大師。南懷瑾大師曾談論書法說:「書法家出自於大量的用毛筆書寫,此為成為書法家之充要條件。
  • 遇見風雅桐鄉,簡一×網易攜手於丹品讀國學與家文化
    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於丹教授帶來《當國學走進家文化》主題分享,與當地的知名設計師、簡一摯友們一同了解桐鄉的名人名家故事,品讀國學經典,啟示家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桐鄉素有「人文淵藪」的美稱,古代有趙汝愚、輔廣、張履祥、呂留良等碩彥大儒;進入近現代,更是俊賢不絕,其中包括了一代文學巨匠茅盾、漫畫大師豐子愷、金石篆刻家錢君匋、攝影家徐肖冰、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深厚的名人文化,早已融入桐鄉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  以前的烏鎮是桐鄉的烏鎮,如今的烏鎮已是世界的烏鎮,這裡處處升騰著網際網路的鮮活氣息。
  • 離開周星馳,一代喜劇大師從「神壇」跌落,淪為「爛片之王」!
    無釐頭式的搞笑風格方面,他是絕對的大師,如果問娛樂圈裡誰能在喜劇方面超越Stephen Chow,按照現在圈內藝人的水平,網友們還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藝人。作為喜劇大師,和Stephen Chow合作過的藝人有很多,吳孟達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最開始和Stephen Chow合作的時候,吳孟達的知名度相對還是很低的。但是,現在他的名氣已經提高了很多。
  • 翟鴻燊,剝開「國學應用大師」的外衣
    收書遠不完備的《四庫全書》,收錄清朝中期以前書籍3400多種,存目近7000種(其中子部「釋家類」不收佛教經、律、論,日人所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收錄佛教典籍3000多種)。翟鴻燊自稱「國學應用大師」,「儒釋道貫通」,但就其頻繁背誦的語句看,限於《老子》、《論語》、《大學》、《心經》(以引用頻率排序)的固定段落(這些經典的總字數不超過3萬字)。
  • LOL:無限火力「跌落神壇」的幾個英雄,別再玩了,勝率非常低
    無限火力算是LOL的王牌娛樂模式了,雖然現在推出次數頻繁,但仍然沒有降低玩家們對這個模式的喜愛,不停地打架放技能非常適合娛樂放鬆。不過在經過多個版本的調整之後,無限火力中很多英雄的強度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因為是娛樂模式,挺多玩家沒有在意平衡更新,還在選一些「映像流」的英雄,結果卻被屠殺,毫無遊戲體驗。下面就來列舉下無限火力中「跌落神壇」的幾個英雄。1、武器大師。武器以前在無限火力中是可以橫著走的,E技能的無敵和大招加的雙抗,讓他可以輕鬆一打五。
  • 國學大師遺稿公開,揭露華佗來自印度,網友:麻沸散是咖喱味的?
    因為在近代,有國學大師對華佗是中國人的身份提出了質疑,而這個國學大師就是陳寅恪。 作為民國時期考據功底最強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在史學研究上幾乎沒失過手。他去世後,後人偶然在廣州找到了一份他當年的手稿,手稿內容就是對華佗出身的質疑和論證。而陳寅恪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華佗不是中國人,而是印度人」。
  • 繼北大於丹之後,復旦大學的「網紅教授」,命運也好不到哪去!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看過復旦大學陳果教授的授課視頻吧,視頻中陳果老師可以說是神採飛揚,自信滿滿,談吐特別優雅得體,到處散發著知識分子的知性美,陳果老師不光在形象上讓我們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