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升天節|「升」的解讀

2021-03-01 厄裡亞

證道主題|「升」的解讀

 

一、升旗——基督徒的立場

「德敖斐羅,我在第一部書中,已論及耶穌所行所教的一切,直到祂藉聖神,囑咐了所選的宗徒之後,被接去的那一天為止。祂受難以後,用了許多憑據,向他們顯明自己還活著,四十天之久,顯現給他們,講論天主國的事。」(宗1:1-3)宗徒大事錄開篇立論,明確的宣佈初期教會基督徒的觀點和立場,就是以耶穌死亡復活為中心,講論天主國的事。猶如今天各院校、企事業單位,甚至各宗教團體,都必須舉行升旗儀式,以表示對國家的熱愛效忠,認同社會主義價值觀。同樣,作為基督信徒,也必須有自己的三觀立場。「是那些藉洗禮加入基督奧體的人,他們組成天主的子民,因此他們各按自身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和王者的職務,依各自身分奉召執行天主賦予教會在世界上要完成的使命」。(CCC871條)升旗是一個儀式,是一種標榜,是一聲宣言;做一個人,不能沒有自己的三觀,更不應該丟了自己的立場。基督徒是「司祭」,應該為自己的生命「升旗」,表達自己的人生觀念,行動規範,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明確自己的立場,真正成為生活的「司祭」。

二、升官——基督徒的目標

 

「正如祂已將這德能,施展在基督身上,使祂從死者中復活,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右邊,超乎一切率領者、掌權者、異能者、宰制者,以及一切現世及來世,可稱呼的名號以上。」(弗1:20-21)復活升天的基督,將被升至天主聖父的右邊;這意味著耶穌的地位極其榮耀與尊高,跟隨他的基督徒,也將分享同樣的光榮,這是耶穌主許諾。「全能的天主,求禰使我們滿懷神聖的歡樂,感恩雀躍,因為禰聖子的升天,預示了我們的歸程。元首基督怎樣光榮升天,我們作為祂的肢體,也同懷希望,被召喚到達同一境界。」(升天節彌撒集禱經)也許我們在世生活有著諸多的不如意,也許我們自認為有志無時、懷才不遇,無緣升官升職,深感失意不得志的落漠與痛苦;然而這些已經不再是重要的了,因為我們的目標比這更為高貴遠大,我們都已經「升官」成為天國的「君王」。「主啊,你把有理性的受造物造得如此地偉大,以至於他在凡是及不上你的尊高的事物上,就得不到完全的安息,而且他自己也不滿足於他自己。」(聖奧斯定)

 

三、升級——基督徒的使命

 

「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19-20)但凡偉大的人物,都會給他的追隨者留下重要的使命與努力的方向;耶穌的騰空上升,正是為門徒指出明確的使命——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基督救世主託付給教會的使命,其完成乃是遙遙無期。當基督降生後的第二個千年期行將結束,就人類通盤觀察,顯示這個使命仍是僅僅才開始,因此我們必須全心致力,為這使命而服務。這是聖神在催促我們去宣揚的天主的偉大工作:『假如我宣講福音,我沒有什麼好自誇,因為我必須如此做。假使我不宣講福音,我就有禍! 』(格前九:16)。」(《救主的使命》通諭1號)每位接受洗禮的基督徒,都擁有同樣的三重身份:司祭、君王、先知。藉著聖洗,我們都被「升級」而成為「先知」,無可推諉地,都負有福傳的責任,擁有福傳的使命。

相關焦點

  • 承認耶穌 vs. 棄絕耶穌?
    在3:13-14節那裡,彼得說到以色列人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耶穌,又說他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棄絕」這個詞的英文「disown」抓住了我的心。因為在查考使徒行傳前,團契是查考約翰福音,在約翰福音的13:38那裡,當彼得說願意捨命跟隨耶穌時,主耶穌告訴他,「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在那裡,「不認」也是用英文「disown」。
  • 耶穌的包皮
    尋找© wiki common17世紀,當人類第一次通過望遠鏡看到土星環的時候,天主教神學家裡奧·阿拉丟斯(Leo Allatius,1586-1669)就認為,土星環其實就是耶穌升天後的「聖包皮」……
  • 觀察│解讀葉倫演說 別見樹不見林
    然而兩篇看似與貨政策無關緊要的演說,卻在外匯市場引發歐元猛升,美元下跌的反應。葉倫長達19頁的講詞,感覺就像是告別演說,內容幾乎完全聚焦於金融法規,詳細敘述並強力捍衛金融海嘯之後對金融法規所做的各種改革,使美國金融體系比過去「安全得多」,而且並未壓制經濟及貸款成長。 葉倫在演說中公開支持目前的法規體制。
  • 張棟梁認愛「最好的快要發生」被解讀暗示婚期近
    沒有了包袱,張棟梁形容自己「自在、開心、期待」,笑說最近宣傳期太忙,早上沒時間上廁所;他開心分享感情狀態,直說和對方的關係如同新歌「最好的快要發生」,是否暗示好事將近?他笑說:「對方像家人,讓我放心過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給我安全感,我們有默契,不需要彼此犧牲任何事情,而是互相扶持。」至於何時給對方名分,他直說不強求。
  • 2018 《以希伯來根源解讀四福音書》特會 第四段 耶穌揭露文士以及法利賽人的律令
    2018 《以希伯來根源解讀四福音書》特會 第四段 耶穌揭露文士以及法利賽人的律令已獲得「末世先鋒
  • 【觸動一刻】穆斯林傳教士歸信基督,竟從可蘭經找到信耶穌的理由
    當馬力歐在穆斯林學堂工作,某次他在講道提到「耶穌基督不是上帝,只有阿拉才是上帝」,並既然阿拉沒有結婚、也不會有兒子,耶穌不可能是神。這時有會眾問他:「耶穌是誰?」他頓時語塞。 於是,他再讀一次可蘭經,但看完114章經文後,他發現,穆罕默德只出現4次,但耶穌卻出現25次。他心想,為什麼耶穌出現的次數比穆罕默德多呢?
  • 【補回錄音】​22天靈修|Day17-為耶穌多加一點愛眾人的心:彼得(粵語)
    (約 1:42)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 (太 16:17a)1) 彼得領受耶穌「愛的叮囑」!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 (Agapē) 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禰知道我愛 (Phileo) 禰。」耶穌對他說:「你餵養 (Bosko) 我的小羊 (Arvir)。」
  • ──「阿爸」隱喻與基督徒的屬靈經驗
    第二種情況是以「你的父」( o` path,r sou )描述門徒個人與父神之間的關係,這種用法甚為有限(如太六4、6、18)。事實上,在符類福音,我們看不到有哪個門徒曾以「我的父」稱呼神;相反地,耶穌以「父啊」或「我的父」稱呼神的記載就普遍得多(如太十一25,廿六39;路二48~49,十21;約八19等)。如此說來,在符類福音中,直接稱呼神為父,似乎是耶穌獨具的特權。
  • 聖依納爵.羅耀拉【當人注視耶穌的人性時】
    恭讀聖瑪竇福音 13:54-58那時,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裡教訓人,以致人們都驚訝說:「這人從那裡得了這樣的智慧和奇能?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他的母親不是叫瑪利亞,他的弟兄不是叫雅各伯、若瑟、西滿和猶達嗎?他的姊妹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那麼他的這一切是從那來的呢?」他們就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卻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家外,沒有不受尊敬的。」
  • 梁愛詩:法治「管官不管民」是扭曲
    雙方講耶穌 唇槍舌劍他強調,大學裡只有一小撮人、所謂「學生領袖」誤入歧途,但從沒有人把他們「帶回來」,反而繼續縱容他們在「權力寶座」上「不可一世」,連校規也不守,更擔心學生「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學校已不是政治地方,是學術自由地方,都可以不守規矩,那出到來社會也會是一頭蠻牛,這像什麼呢?」自稱信教的張達明及後心有不甘,更將「神都擺埋上檯」。
  • 解讀:中國樓市進入「大分化」時代
    『毛』了」。經濟工作會和各類政策文件、高層表態,雖然對房地產表述不多,但總的方向和原則已經十分清晰,在「房住不炒」的基本框架下,提倡「因城施策」,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的同時也給予一定空間,對於中國樓市而言已經不能一概而論,一、二、三線城市,甚至是同一規模的城市,調控力度都不盡相同。京廣滬樓價表現不及深圳2019年,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從快速回暖上升到止漲趨穩再到小幅下行。
  • 耶穌是我最大導演
    當時的他,志在必得卻鍛羽而歸;2012年,56歲的李天柱因演出大陸連續劇《後宮甄嬛傳》中首席太監「蘇培盛」一角,絲絲入扣的演技,再度被兩岸三地的華人觀眾所「看見」。「主耶穌是最大的導演!」2006年復活節受洗成為基督徒後,李天柱把傳福音的順位,放在演戲之前,神也加倍祝福他在演藝圈有更出色的表現,不僅在2006年拿到金鐘獎最佳男演員,獲得進軍大陸演藝圈的機會。
  • 「澳門」這些澳門的節假日你都知道來歷嗎?
    Ps: 澳門政府假期是由澳門政府指定予其轄下的公共行政工作人員休息而不用上班的日子,共分為「休息日」、「公眾假期」、「補假日」和「豁免上班日」四種。而本文所介紹為「公眾假期」,也即節假日,是出現行法例(即《第60/2000號行政命令》)所規定的公眾假期。
  • 港股8連升「斷纜」 丁蟹真靈驗?
    恒生指數昨天大幅低開,其後跌幅雖一度收窄,但午後再向下,全日跌1.6%,並回落到28,000點以下,是復活節假期之後首次回調,多隻中資股及「港股通」熱門股大幅回吐。市場分析指,恆指連日大升後在28,000點阻力明顯,加上本周A股多隻新股首發(IPO)起動,部分南下的「北水」調頭抽新股,惟認為港股向上趨勢未變。
  • 寇世遠研經集(47):剩下集(二)-2.關乎「聖誕節」
    再根據事實推測,在該地區牧羊人和羊群同留在曠野的時間,可能是在夏秋之間,因此,說耶穌不是在冬末季節降生,幾乎是可以肯定的。聖經既沒有啟示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主耶穌降生的日子,我們就不能用人意強加上去,那麼現行的「聖誕」從何而來呢?乃是由天主教所私訂的。
  • 阿拉伯穆斯林、彌賽亞信徒拍影片呼籲:「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和平共處,並非天方夜譚」
    然而,最近卻有一名阿拉伯裔穆斯林,與猶太裔青年共同錄製一段影片,在「反以色列」的情緒中,冷靜表達對以色列的真實看法。「以色列不是只有仇恨,和平是可能實現的。」這名阿拉伯裔青年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強調許多有關以色列的批評都「不是真的」。他相信,宗教或種族都不是仇恨的理由。「這是我的國家,」剛滿18歲的他,最近甚至自願投身以色列國防軍,為捍衛以色列國的和平盡一份心力。
  • 新華社這樣解讀澳門春節「成績單」
    春節期間,橫琴口岸串起了澳門與內地「融合過新年」的幸福時光。澳門人呂嬋是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的助理教授,今年是她和家人在橫琴度過的第二個新年。和呂嬋一樣,今年有不少澳門居民留在橫琴過年。李璽認為,從口岸出入境的總體人流量來看,同比僅下降11%,且澳門居民和非本地僱員為主要人群。這同澳門與內地的深度融合,以及春節期間非本地就業人員積極回應就地過年等有密切關係。
  • 生完BB上圍升Cup 陳凱琳未坐完月就出關
    無綫花旦陳凱琳與鄭嘉穎的兒子鄭承悅(Rafael)最近出世,正在坐月的陳凱琳急不及待「出關」在銅鑼灣出席餅店開張活動。剛生完BB的陳凱琳除了身材沒有走樣,四肢依然纖瘦外,正在餵人奶的她上圍更升上到D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