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的寓意和代表的民族精神以及石雕鳳凰案例

2021-02-08 石雕之家


                                               青石雕刻鳳凰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鳳凰的形象有很多,其中一有表示自然物之「和」人類社會之「和」,因為雄為鳳雌為凰,漸漸人們把鳳凰在一起稱呼,表達了愛情、和諧、團結等美好寓意。古人司馬相如就有一首著名的琴曲《鳳求凰》;把鳳和雄性的龍結合在一起,與龍並駕齊驅,有著圖騰般的高度,被炎黃子孫世代敬仰崇拜,創造出豐富燦爛的龍鳳文化嗎,看成是古代社會和諧安定的「德、義、禮、仁、信」五條倫理的象徵。

其二有成語『鳳凰涅槃』,涅盤原意是火的息滅或風的吹散狀態後有重生之意,佛教用以作為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鳳凰在大限到來之時在烈火中新生,在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中達到升華,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這便是為「鳳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艱辛、堅韌不拔、義無返顧、勇於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這也可以形象的代表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精神。


其三百鳥朝鳳的神話故事:鳳凰一直非常勤勞,不像其他小鳥一樣貪玩,每天都從早忙到晚,勤勞收集果實,一直不辭辛苦地忙碌著,而其他鳥兒吃飽了就去玩。但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都沒有食物快支撐不下去了,是鳳凰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食物分享給眾鳥。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從此鳳凰便有了世上最漂亮的衣服,每逢鳳凰生日的時候百鳥都要來朝拜鳳凰。鳳凰是人們想像人們心中觀念的產物以及禮儀的圖騰,它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最後成了人們心中驅邪禳災、納福迎祥之鳥,被成為「百鳥之王」。其中也代表了炎黃子孫擁有的樂善好施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其四民間常言飛到枝頭變鳳凰,指本來一樣平凡的,大家同樣的地位、財富等,忽然有一天飛上了枝頭,就變成身價百倍的鳳凰 。寓意是飛黃騰達、一鳴驚人。因為《尚書·虞書·益稷第五》書中敘述大禹治水後,舉行慶祝盛典。群鳥群獸在儀式上載歌載舞,鳳凰也來了——「蕭韶九成,鳳皇來儀」。鳳凰也是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鳳從屬於龍,用於皇后嬪妃,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鳳也代表陰,儘管鳳凰也分雄雌,但如今民間多指女性。


鳳凰的形象和龍一樣,隨著時間的漸進而演變,最初在《山海經》中的記載僅僅是「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而到最後卻有了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成了多種鳥獸集合而成的一種神物。封建時期鳳凰是王道仁政的象徵。

    龍鳳降臨就是寓意國家太平吉祥風調雨順等。「鳳凰銜書」為帝王受命立業的瑞應,「鳳凰求儀」是天下安寧、君有仁德的體現,「丹鳳朝陽」則比喻賢才遇時。曾經我們炎黃子孫又以龍代表皇帝,以鳳代表皇后、皇太后,於是鳳又為帝王或皇家重用,如「鳳邸」為帝王即位前的舊居,「鳳車」、「鳳輦」都是帝王乘坐之車,「鳳冠」為皇后之冠,皇帝詔書為「鳳詔」,治國的人才會聚之所稱為「鳳穴」,得知不易的稀世之才或珍惜之物稱為「鳳毛麟角」等。


民間視鳳凰為吉祥的象徵,稱夫妻和諧、生活美滿為「鸞鳳和鳴」。在古代鳳凰的石材雕刻作品數不勝數,現在更是被石雕工匠演繹的淋漓盡致美輪美奐,放在工廠、公園、庭院、客廳等處是美的享受亦是美好的祝福。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理念的象徵和審美形式的集中體現,至今我們的雕刻題材無論是浮雕、線雕、圓雕等多處會用到鳳凰圖案形象。不僅石雕石材界就連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都有以鳳凰的形象標誌設計,將鳳紋與祥雲優美的結合在一起,傳播著中國傳統文化。


文章《莊子·秋水篇》裡寫道鳳凰與梧桐,莊子見惠子時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這裡的「鵷雛「就是指鳳凰,從南海飛到北海,只有遇到梧桐才會落下。古人常常把梧桐與鳳凰放在一起,便有了「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的句子。寓意做好準備迎接機會的到來。


鳳凰歷來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瑞鳥,有天下太平、太平盛世的象徵,亦有靈性、力量、高貴的意思。在先秦時期,鳳凰的圖案出現在權力的象徵玉器和青銅器上,後世又逐步成為皇家獨佔御用的紋飾,出現在各種皇宮建築、器皿、服裝等中,只有皇室才能使用。隨著社會的進步,鳳凰的象徵意義也發生了部分變化,人們把它當作民族文化的象徵。


道家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赤,五行屬火,是南方七宿朱雀之象。而鳳凰最迷人的還是代表了愛情,詩經大雅卷阿:『鳳皇於飛,翽翽其羽』,李白詩:「重傅侯玉潤之德,妻以其子,鳳凰于飛,潘楊之好,斯為睦矣」等詩句詩歌均在中國文學中常將鳳凰比喻為純真的愛情。(都看到這裡了,喜歡就轉發啦)


關於鳳凰的詞語: 龍鳳呈祥 龍飛鳳舞

鳳皇來儀 鳳皇於飛 鳳皇於蜚 鳳凰在笯

伏龍鳳雛 鳳樓龍闕 飛鸞翔鳳 鳳鳴鶴唳

鳳凰在笯 景星鳳凰 鳳凰涅磐扳龍附鳳

百鳥朝鳳 彩鳳隨鴉 採鳳隨鴉 雛鳳清聲

乘鸞跨鳳 乘龍配鳳 朝陽丹鳳 丹鳳朝陽

顛鸞倒鳳 雕龍畫鳳 鳳泊鸞飄 鳳表龍姿

鳳採鸞章 鳳彩鸞章 鳳雛麟子 附鳳攀龍

鳳管鸞笙 鳳歌鸞舞 鳳骨龍姿 鳳冠霞帔

鳳凰來儀 鳳毛濟美 鳳靡鸞吪 鳳毛麟角


鳳鳴朝陽 鳳舞龍飛 鳳舞鸞歌 鳳舞龍蟠 鳳簫鸞管

鳳協鸞和 鳳友鸞交 鳳臆龍鬐 鳳友鸞諧 鳳翥龍翔

龜龍鱗鳳 鴻鶱鳳立 鴻軒鳳翥 鴻隱鳳伏 吉光鳳羽

鳩集鳳池 嬌鸞雛鳳 景星鳳凰 跨鳳乘鸞 跨鳳乘龍

龍鳳呈祥 龍飛鳳舞 麟鳳龜龍 鸞鳳和鳴 麟鳳一毛


優美石雕鳳凰

麟角鳳距 麟角鳳毛 鸞膠鳳絲 鸞交鳳友 鳳凰涅盤

百鳥朝鳳 鳳凰來儀 鳳凰于飛 鳳凰在笯 鳳表龍姿

麟角鳳嘴 離鸞別鳳 龍樓鳳城 龍樓鳳閣 龍樓鳳闕

龍樓鳳池 龍眉鳳目 鸞鳴鳳奏 鸞飄鳳泊 鸞漂鳳泊











       發揚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國夢的魂與根。縱覽世界史,一個民族的崛起或復興,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復興和民族精神的崛起為先導。一個民族的衰落或覆滅,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頹廢和民族精神的萎靡為先兆。文化是精神的載體,精神是民族的靈魂。

       古人留給我們太多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傳承精髓和突破創新,勇於擔當勇於奉獻認真努力為祖國創造出更多的藝術精品。曾經我們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比璀璨的文明,那時的人們也無比自信。近代歷史上我們的落後了,同時國民也缺少了膽識和自信。如今我們的國家又一次騰飛起來了,而且離中國夢無比的接近,拿出我們的耐心做好我們的產品喊出我們的自信

 --- 孫昭學寄語

加雲兒微信進石雕社群

 

相關焦點

  • 獸【鳳凰-石雕圖案】雕刻素材
    青石雕刻鳳凰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鳳凰的形象有很多,其中一有表示自然物之「和」人類社會之「和」,因為雄為鳳雌為凰,漸漸人們把鳳凰在一起稱呼,表達了愛情、和諧、團結等美好寓意。
  • 石雕鳳凰所代表的美好寓意和相關典故
    鳳凰在大限到來之時在烈火中新生,在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中達到升華,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這便是為「鳳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艱辛、堅韌不拔、義無返顧、勇於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這也可以形象的代表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精神。
  • 翡翠鳳凰有哪些美好的寓意?
    大家都知道鳳凰被稱之為百鳥之王,在古代它象徵著祥瑞,它與龍一樣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鳳凰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心中的瑞獸,它美好的形象被人們當作題材運用在各種物品之上,運用最多的物品應該就是翡翠,當翡翠的靈性和鳳凰的祥瑞相結合,它們之間產生的寓意非常的美好,那麼翡翠鳳凰有哪些寓意。
  • 鳳凰翡翠吊墜的寓意有哪些,你知道嗎?
    龍與鳳在古代一直都被稱為祥瑞的象徵,皇帝是龍子,皇后是鳳凰,而這個象徵著美好的寓意和高貴的龍鳳形象,自然而然的隨著時間的發展一起傳承了下來,在翡翠雕刻的圖案當中,不同的圖案代表著不同的含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鳳凰翡翠的寓意有哪些呢鳳凰為百鳥之王,佩戴翡翠鳳凰象徵著能力超群,高尚的情操,以及有著遠大的抱負。佩戴鳳凰翡翠吊墜還代表著愛情,象徵著愛情,寓意夫妻同心,同心協力,也預示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佩戴鳳凰寓意著家庭和睦,和諧。
  • 鳳凰的故事!
    鳳凰象徵與寓意、鳳凰作為藝術形象,具有邏輯學上「中心明確而邊緣模糊」的特點,這正是鳳凰的生命力所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而用十點來總結鳳凰象徵與寓意!一、喜慶吉祥鳳凰最早出現在有記載的史書中,是在堯把天下禪位給舜後舉行的喜慶而吉祥的盛大慶典中。《尚書·益稷》中記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所謂「來儀」就是前來賀喜,「儀」又有載歌載舞之意。後世當儀容,禮儀講儀。有鳳凰作儀,喜慶氣氛達到高潮,喜慶吉祥從此也就成為了鳳凰寓意的首項。
  • 翡翠鳳凰適合什麼樣的人佩戴?有哪些寓意
    隨著翡翠在中國的發展,翡翠中的題材變得越來越豐富,翡翠鳳凰是眾多題材裡面的一種,鳳凰在我們國家一直都是吉祥富貴的象徵,外觀也非常的美麗,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和追捧,那麼翡翠鳳凰適合什麼樣的人佩戴,有哪些美好的寓意。
  • 香港彩燈展喜慶氣氛濃 鳳凰彩燈寓意雞年(圖)
    香港彩燈展喜慶氣氛濃 鳳凰彩燈寓意雞年(圖) 2017-02-04 08:54:42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鳳凰是中國的國鳥嗎?談國鳥之爭
    之前也進行過一些評選國鳥的活動,但是由於中國的鳥類品種多而且國鳥作為—個民族的精神象徵能被選擇為國鳥,必定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受國民的喜愛一定是很珍貴或者是緊隨於自己國家的鳥類,下面列舉幾個排名靠前的鳥類。
  • 一步一新,一日一進——鳳凰實驗學校的浴火重生
    在學校搬遷至新校區之際,提出新的更具有時代內涵和教育意義的理念,讓鳳凰實驗學校實現浴火重生。04 引領發展的文化核心——「新·進」新,即鳳凰浴火重生的革新精神;在教育中,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
  • 【神話傳說】神鳥鳳凰救民族
    哨兵跟隨「神鳥」飛行的方向,發現就在不遠處的敵軍正在排兵布陣,全族人即將被包圍了,眼看全族人就要被一舉殲滅……這時,「神鳥」又轉身飛往一片茂密的樹林,這裡由於地勢險要,敵軍尚未設下埋伏,哨兵趕緊用信號通知族人,在「神鳥」的帶領下穿密林、攀懸崖,終於在日出東方之時撤退至一座高大的山峰的最高處,在晨曦的照耀下,他們驚喜的發現周圍的地勢正似一隻展翅騰飛的鳳凰,四周陡峭的山地,正如一支支翅膀上的羽毛,阻擋了追兵的腳步,
  • 鳳凰是否已經滅絕?看看古籍中記載的鳳凰是什麼樣
    鳳凰又名「五彩鳥」「皇鳥」「鸞鳥」等。鳳凰是吉祥鳥,它的出現對人類寓意著「天下安寧」。鳳凰棲息的地方環境優美,物產富饒。所有動物都能和諧相處,有「百鳥朝鳳」之說。還有一種說法是「鳳凰卵」是一種美味的富含營養的食品。
  • 古代中國的民族圖騰如何從鳳凰轉變成龍的?
    大家都知道龍是華夏民族的象徵,炎黃子孫都自稱是龍的傳人,數千年來我們一直以龍為我們民族的圖騰,國人對龍的崇拜和祭祀一直延續至今。但其實最開始我們民族的圖騰和崇拜並不是龍而是鳳凰,準確說是類似鳳凰的神鳥。
  •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在傳統神話傳說中,鳳凰是一種代表祥瑞的神鳥,鳳凰齊飛,更是吉祥和諧的象徵,自古以來便有記載,甲骨文中還有關於商紂王捕獲鳳凰的傳說。 不過鳳凰在傳統神話中的形象也一直在發生變化,《山海經》中的記載僅僅是「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大荒西經》「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 甘露是飲」。
  • 紅樓夢:從鳳凰的神話寓意,分析曹雪芹如何塑造王熙鳳的人物形象
    曹雪芹在塑造王熙鳳時,也用到了「以物喻人」法,所用之物就是「鳳凰」。此文我們要分析的就是:曹雪芹如何通過「鳳凰」的神話寓意,來塑造王熙鳳的人物形象?《紅樓夢》裡,最典型的一隻鳳凰就是王熙鳳。王熙鳳不僅名字裡有「鳳」,其判詞的配圖上,更是直接畫著一隻「雌鳳」。
  • 《哈利波特》手遊桃花芯木鳳凰羽毛魔杖代表誰 桃花芯木鳳凰羽毛介紹
    哈利波特手遊桃花芯木鳳凰羽毛是誰的魔杖?不同的魔杖木材、杖芯使用出來的效果是不同的,和使用者的用法和本身的魔法能力息... 哈利波特手遊開始預約了,預約成功可以獲得魔杖一根!你得到的是什麼魔杖呢?有啥涵義呢?哈利波特手遊桃花芯木鳳凰羽毛是誰的魔杖?
  • 朱雀和鳳凰,哪個更厲害?
    首先,我來糾正一個錯誤,那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從來沒有——鳳凰有五色,赤色名朱雀,這個說法。自古的說法都是,「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雛,多紫者鷟鸑,多白者鵠」。所以,鳳凰和朱雀雖然都是羽翼族的神獸,但實際上二者一點關係都沒有。至於二者的地位,朱雀是四靈之一,鳳凰是百鳥之首,一者是天上四靈,一者是地上神鳥,這麼看還真不好區分。但根據《山海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
  • 世界上鳳凰真的存在嗎? 揭秘真實鳳凰圖片
    提到鳳凰我們都知道,鳳凰是神話傳說被稱為百鳥之王。寓意吉祥和諧。是古代皇后的代表。尋常女子都不可任意使用的。鳳凰本是神話之物,但是現在網上有傳聞說拍到了真的鳳凰了,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鳳凰簡介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
  • 靖州花苗姑娘 扮靚古城鳳凰
    12月1日晚,中國•鳳凰第五屆苗族銀飾服飾文化節在鳳凰縣民族體育中心正式開幕。靖州縣作為懷化市代表組隊前往,服飾隊以其鮮明的苗族歌鼟情調和花苗色彩,榮獲銀獎,並在巡遊活動中奪人眼球,為鳳凰古城平添亮麗。另外,靖州姑娘吳鳳椿和潘志敏還榮獲本屆「最美苗家姑娘」榮稱。
  • 畲族的鳳凰情結
    崇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包括漢族在內的中國許多民族對鳳凰的喜愛和景仰簡直可以說到了如數家珍的地步。 儘管如此,可是誰也比不上畲族對鳳凰的感情。 畲族的鳳凰情結認定的民族發祥地廣東鳳凰山和忠勇王與三公主的傳說有著天然的關聯。畲族視本族以鳳凰為吉祥物。勤勞善良聰明美麗的畲族姑娘以對本民族的卓越貢獻博得同胞的普遍尊敬,從而形成了畲家特有的「崇鳳敬女」習俗。
  • 鳳凰古城又亮了,全世界要尖叫!
    18晚,葡萄酒之鄉法國、伏特加之鄉俄羅斯、歡騰之鄉非洲的傳統酒歌隊伍,以及國內蒙古族、朝鮮族、土家族、壯族、佤族、苗族等12個少數民族酒歌隊伍輪番登臺,唱響鳳凰。喝苗酒將吃飯吃成風景!19日午餐時間,鳳凰古城東正街,50張大桌拼成一條長龍,鳳凰特色、苗家特色、土家特色菜餚放置其上,最能體現湘西餐飲三大特點的臘、酸、蟲三系菜式將考驗嘉賓的舌尖。酒吧歌手拼了他們將不再那麼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