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醫院骨科全面開展日間手術 24小時治癒腰椎間盤突出症

2020-12-26 廖教授講脊柱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間盤髓核突出壓迫其周圍神經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患者往往表現為腰痛及下肢疼痛,症狀嚴重者甚至需要採取強迫體位。

隨著現代人工作、生活方式及習慣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並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腰椎間盤突出症以保守治療為主,但對於症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者,手術則是最佳治療方案。傳統的手術治療模式均存在住院時間長、恢復慢、費用較高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近日,唐都醫院骨科經過前期充分準備,在院領導、麻醉科、手術室等多部門的配合下,在骨科廖博主任的帶領下,建立健全了日間手術的規範化流程並全面開展。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解決了這些難題,提升了醫療服務質量和內涵。

日間手術是指患者在24小時內完成術前評估、手術、術後觀察、康復出院、出院隨訪的全過程,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縮短了患者術前等待的時間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作為一種安全有效、快捷經濟的醫療服務模式,日間手術已經得到了醫患雙方的認可。

相關焦點

  • 天台縣人民醫院骨科人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的研究成果在《中華骨科...
    難受得不行的葉女士來到某醫院就診,醫生告訴她是「腰椎間盤突出症」,這讓她倍感憂愁,因為她聽說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治不好的。自此,葉女士到處尋醫問藥,錢沒少花,卻始終不見效果,這3年來被腰腿痛日夜折磨,對生活慢慢變得非常絕望,精神也變得十分萎靡。
  • 西安唐都醫院脊柱外科成功完成首例UBE手術
    近日,西安唐都醫院脊椎外科成功為一名甘肅患者完成了唐都醫院首例單側雙通道內鏡(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伴腰椎管狹窄技術。此項技術的開展也標誌著唐都醫院骨科內鏡技術的又一新的起點。
  • 「科技前沿」唐都醫院脊柱外科成功完成首例UBE手術
    近期,我科成功為一名甘肅患者完成了唐都醫院首例單側雙通道內鏡(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伴腰椎管狹窄技術。此項技術的開展也標誌著唐都醫院骨科內鏡技術的又一新的起點。
  • 遵義市中醫院採取MIS-TLIF成功治癒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近日,遵義市中醫院採取MIS-TLIF成功治癒了一位十多年來反覆腰痛伴右下肢疼痛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據了解,患者朱某近半年,翻身、轉側感疼痛加重,逐漸不能站立及行走,嚴重影響其生活。並常口服「止痛藥」或外敷「中草藥」,症狀雖有時緩解,但仍反覆發作,一直未到正規醫院進行系統診治。
  •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常見認識誤區
    有些腰腿痛的原發疾病治癒後疼痛也隨之消失,也有很多可以不治自愈的。因此,有些人便認為腰腿痛不算病,忍一忍就過去了。事實上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不僅算病而且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為這種病不僅可以引起腰腿痛,而且嚴重時還會引起下肢麻木、無力,更有甚者,可能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治腰椎間盤突出症又添一新技術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成功開展腰椎間盤突出症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為一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解除了病痛,手術效果良好,該技術是骨科開展的又一新技術、新項目。 患者蘇某,男性,49歲,因「腰痛半年,左下肢放射痛2個月」曾在多家醫院就診並進行各種保守治療,均無明顯效果。
  • 上遊·健康說第22期|周強:腰椎間盤突出症 要保守治療還是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就是椎間盤退行性疾病的一種,也是脊柱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但大多數患者朋友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認識不足,在就診過程中出現疑惑甚至盲目就醫的情況。針對廣大患者朋友普遍存在的一些疑惑,本期「上遊-健康說」就特別邀請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骨與創傷中心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周強教授為大家全面解讀。
  • 20年的椎間盤突出症在新晃縣人民醫院成功治癒
    近日,新晃縣人民醫院骨科應用椎間孔技術成功的為一位飽受腰椎間盤突出症折磨20餘年的患者,實施了側路椎間孔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姚先生今年55歲,20年前便開始出現腰部反覆疼痛不適,休息後可緩解,近3個月上述症狀加重並伴間歇性跛行,僅能行走四、五米。
  • 腰椎間盤突出症伴腰椎管狹窄症,怎麼一下得了兩種病?
    門診中,許多患者的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伴腰椎管狹窄症」,十分困惑,「我這一查還查出來兩種病?」。那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椎管狹窄症,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椎管狹窄症」是兩種疾病,可獨立發生,也可以相伴發生。我們可以說它們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 上虞人民醫院開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微創時代 7.5毫米脊椎內鏡手術...
    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加快及工作方式的變化,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正越來越高。近年來,上虞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外科以微創技術為發展重點,其中內鏡下手術作為當前微創脊柱技術發展的熱門,手術技術日益精煉,治療疾病類型不斷拓寬,療效更加明顯,在上虞地區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在省內同級醫院中保持領先水平。
  • 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微創病區主任 常峰--妙手回春 35年治癒上...
    1995年10月在我省開展了 《高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SPR)治療腦癱》的新技術,使眾多腦癱患者得到了康復;2012年2月率先在我省開展了德國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治療椎間盤突出症,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避免了大開刀手術的弊端,為我省患者開闢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2013年最早於國內報導了腰椎管狹窄症 (包括椎體後緣離斷症)的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治療;2014年最早報導了腰椎滑脫症的內鏡治療技術;2015年開展了頸椎間盤突出症的前路
  •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微創時代的到來!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手術治療是無可奈何之下的最終選擇,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的目的只有一個:解決保守治療難以控制病情的患者所出現的症狀和長期隱患。近年來,隨著手術理念的更新和醫療器械的發展,腰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手術逐漸成熟並應用於臨床!
  • 【醫療科普】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方法
    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保守治療屬於一線治療,是不伴有顯著神經損害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據統計,保守治療的有效率高達80~90%。保守治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中的作用毋庸置疑。那麼,患者發病以後具體可以做哪些保守治療呢?
  • 高齡老人腰椎間盤突出症到底值不值得做手術
    直到腰腿疼加重後,他先後到多家醫院就診,經檢查後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並接受了多種療法。然而,兩個月前,在無任何誘因的情況下,孟大爺的腰腿疼忽然加重,坐不了,一坐下來腰杆就劇烈的疼痛,只能躺著,但躺著也難受。孟大爺感覺自己的生活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可謂坐臥不安,寢食難安。
  •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後,還能不能健身?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後,還能不能健身?」這是許多人都很關心的事情,尤其是健身、運動愛好者們。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不是就意味著以後再也不能去健身房鍛鍊了呢?聽聽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廖博主任怎麼說。
  • 微創手術治癒跳躍型雙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日前,脊柱外科一病區採用微創孔鏡技術治療了一例少見的跳躍型雙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青年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患者是一位來自武清區的22歲年輕小夥子,湖南某高校體育專業在校大學生,在進行籃球專業訓練中因摔傷腰部後出現腰痛伴右下肢反覆疼痛5個月,加重伴有行走困難十餘天求診於我院脊柱外科一病區楊強主任,核磁檢查診斷為腰椎間盤脫出症(腰2/3、腰5/骶1雙節段跳躍型)。
  • 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做手術能治好嗎?
    腰椎間盤突出是常見骨科疾病的一種,年齡日益走低。患者多見的症狀為疼痛,可表現為腰背痛、坐骨神經痛,典型的坐骨神經痛表現為由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如果不及時治療危害嚴重。很多患者關心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問題,必須手術治療才能好嗎?
  • 專業科普|您的腰椎間盤突出需要手術嗎?
    門診來了個女性病友,50多歲的樣子,拿了一大堆影像學資料,一進門就嚷道:「張主任,我得了腰椎間盤突出,您看需要手術嗎?我去了好幾家醫院都要手術呢!」這是骨科門診很常見的現象,因為我們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門診常見的疾患之一,毫無疑問也是危害人類常見的疾患之一。
  • 南通二院骨科率先在市區成功開展首例UBE腰椎手術
    中國江蘇網11月23日南通訊 11月19日下午,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王永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開展了腰椎微創UBE技術(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下椎管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患者腰椎管狹窄症引起的疼痛、麻木症狀得到有效緩解,填補了南通市區UBE技術空白,也為南通地區微創治療脊柱退行性病變打開了新思路
  • 腰椎間盤突出 微創椎間孔鏡治療
    經梅州市人民醫院骨科中心專家的分析後,決定對馮叔實施椎間孔鏡手術進行治療。治療後,多年來如影隨形的疼痛感終於消失了,隨診以來,馮叔腰部、腿部未再有其他不適。  警惕:青壯年高發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種常見疾病,據國家衛健委統計,中國有超過2億人腰椎間盤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