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家莊王氏家譜(劉家林)

2021-02-13 濟南党家莊

 

劉家林清真寺概況

劉家林老清真寺座落於老莊西頭。有大殿、南北講堂、水屋、教長屋、古柏、水井、槓房。後因莊子搬遷,已不存在。現在的清真寺在新村的西北山腳下,一座阿拉伯式的雄偉建築,有大殿、教長室,能供百餘人沐浴的大水房,周邊院牆、高臺級寺門,綠樹成蔭,非常壯觀。

 

劉家林清真寺的歷代阿訇

首任老阿王長勝,在劉家林清真寺任教長數載;他之後請來楊佔吉阿匐;以後請長清縣趙家營唐振林老阿訇任教長數載;隨後唐長子文海任教長數載;再後來分別是楊建忠;楊岱興;金茂元老阿訇;近年來有王希臣、王希方、王宏廷、王緒廷、王儒廷、王亮廷在本寺守教,現任教長馬文利。

 

劉家林王氏家庭在外做阿匐人員


王兆惠老阿訇曾在泰安城東孫莊清真寺任教長;王希亮曾在泰安城裡和西界南寺任教長數載;王希茂在藩村大寺任教長數載;王希廉在天寶寨、下旺、生家莊、城東山崗上等四處清真寺任教長數載;王希春在天寶村及大山東、下旺和大黃、泥溝四處清真寺任教長數載;王希泰在長清縣鳳凰莊任教長二十餘載;王樹廷在小金莊清真寺及長清縣青楊兩處清真寺任教長數載;王官雪從濟南伊協被請到廣州懷聖清真寺任教長;王成任南大寺副教長;王興闖堤口清真寺任教務。

 

 

劉家林王三陽墓碑


王氏,山西汾陽府洪洞縣老鸛鎮人也,自康熙二十五年遷居山東濟南府歷邑西南党家莊,於莊西立瑩,恐日久年遠,忘其本源,故勒石以志之雲。

清真教阿轟王公諱三陽字弼公府君之墓

順治十五年五月初五日生

雍正十一年七月十五日終

男珮、瑞暨孫輩起泰、起明、起盛、起曾、起能、起升、起清、起興

曾孫輩 相、俊、振、祥、□、斌、成、全、口、志、英、鰲

元孫輩 永康、永財、永和、永壽、永寧

 

敬立

大清嘉慶八年歲次癸亥仲夏上浣  穀旦

譯文

王姓是山西汾陽府洪洞縣老鸛莊人,自康熙二十五年遷居到山東濟南府歷城縣党家莊,在莊西邊立下祖瑩,恐怕時日久遠,王氏後人忘記了根本,所以立下這塊碑刻來記錄下來。

撫提部院營務處,在任候補府,濟南長清縣正堂,加六級,隨帶加一級,紀錄十次,蘇,為出示嚴禁事。案據,長清沉、左孝臣,州吏目,金盛德等稟稱:切城東九頂山,舊有清真洞一處,真人墳墓數塚,禮拜房垣一區。茲因日久年遠,無人料理,山上樹株墳墓以及房屋垣牆,均被附近不法之徒,牧放牛羊,作踐不堪。甚至赴洞賭博、偷竊門窗。種種擾害,不可枚舉,亟應嚴行禁止,以保山場。為此,稟懇示禁等情到縣。據此除稟批外,合行出示嚴禁。為此示仰該莊暨附近居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後,爾等毋得再赴該山放牧牛羊,任意作踐,並赴洞偷竊、賭博。倘敢故違,許該首事等協同鄉約等指名稟究,第亦不得挾嫌妄稟,至於反坐,本縣言出法隨,決不稍事姑寬。其各凜遵毋違,切切,特示。

典籍  宛在廷  書丹

右仰知悉

光緒十五年三月三十日

註:因原文通俗如話,注釋文全略。

後 記

 

二OO六年春末夏初,參於劉家林王氏家譜的收集、整理,並為劉家林家譜寫「序」和「後記」,本人深感榮幸。續寫家譜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涉及各個方面,要以科學的、歷史的、實事求是的心態對待,不應受個人恩怨、不同觀點之影響,並且要寓以新的時代內涵,這是一件長期而永遠的、世代繼嗣傳承的不朽之作。我們在這裡約定:家族譜牒在這次較大規模整修之後,可每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延續不斷。

 

經過這次挖掘探索,我認為與我們劉家林王氏家譜有著密切關係的歷史古蹟很多,如劉家林原清真寺修建年代,主要設施、舊址照片,清峰洞(巴巴洞)、巴巴墳、聖人墓、青松泉、古碑照,碑文,及劉家林村村名來歷等,這次收集僅是些表面,更深人的考究,有待後人繼續完成。再就是那些多年以前以種種原因,離開劉家林而久居他鄉的分支,如清朝鹹豐五年,入住濟南府五路獅子口的王起泰,他有許多後人,現僅能聯繫上的後人只有王海廷;又如分支王梓,住濟南府石棚街,後人名叫王希勇,前些年曾與劉家林有過聯繫;還有一分支住濟南府曾叫王家磨房;還有一分支老祖,上山拾柴,因大風颳沒了柴草,無法面對家人而遠去他鄉,至今未續。還有在解放前因生計外出未歸,異地留有後人的,因我們現在人力、物力、財力所不及,未能一一續整,還有一部分人是解放後陸續久居外地的,他們本人情況村裡都了解,就是他們的後人,一代又一代的能與劉家林王氏家譜歸宗續接,這就需要後人多做些工作 了,這次家譜成冊就是為了使本家族的後人能在遠方傳閱。據傳我王氏族人及他們的後人還有在美國、阿根廷、臺灣、雲南、新疆、寧夏、西安、北京、德州、東營、充州、上海等地,面廣量大,這給今後的家譜續編帶來一定難度。但我家族已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我家族的興旺與發展充滿了希望。

 

劉家林村王氏家譜整理、續編,歷經五十年代初、八十年代初和二千年代初三次修編,五十年代初那次整理就很重要,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八十年代初是第二次整理續編,是承上啟下,使家譜續編走向正規化的時期。而第三次也就是二00六年春開始的這一次,使得劉家林村王氏家譜更加理性化、科學化,富有時代內涵,這次規模大,是在第十代孫王官林的組織指導下,由各分支家族代表二十餘人共同努力完成的。他們逐戶統計核對,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後來者要有更多的人參與,使我們這個旺門大族的家族史,代代相傳,永不亂宗。王官旺敬書第十代二○○六年

相關焦點

  • 部分王氏家譜昭穆
    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傳記的家族發展史書,它產生於上古時代,完善於封建時代。先秦時,有《周官》、《世本》等譜學通書,秦漢後有《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等譜牒著作。至魏晉南北朝時,門閥盛行、譜學大興,形成了一門研究姓氏、貴族門第的宗法修譜學說。隋唐宋後則私家修譜盛行,遍布各家各族。
  • 党家莊金氏家族
    始祖落戶百年後,遷來党家莊的回族各姓愈聚愈多,我金氏族人也因分家,遷到黨東村落戶,成為黨東金家胡同,金氏至今約已四百多年歷史。党家莊金氏家族,繁衍生息代代相因,始終信奉伊斯蘭教,主張平和、忍耐、互勉,共沐安拉恩惠。我金氏先祖,樂善好施,後世子孫深受感動,願繼承先祖之高風亮節。今欣逢盛世,國泰民安,以人為本,社會和諧,追根溯源,尋宗問祖,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 王氏家譜大全,王家人必看!
    (摘自《琅琊王氏家譜》)太原一團結宗族,捍衛國家,不容有違背渙散之行為。二服從祖訓,端本孝弟,不容有悖偷蔑禮之行為。三保護祠產,維護公益,不容有侵蝕欺詐之行為。四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為。五注意教養,勤求職業,不容有放棄貽誤之行為。六禁食鴉片,嚴禁嫖賭,不容有傷風敗俗之行為。
  • 京口王氏家譜被美國哥大收藏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王氏文化,傳播王氏力量!
  • 王氏家譜大全,王姓人必看!
    1/6王氏家譜大全,王姓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圖騰)4/63、王氏起源王姓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陳厲公次子田完第9世孫)的後代,以王族稱謂為氏。都江堰市王氏宗譜 (3張)山東省:嶧縣王樓三槐堂王氏字輩王姓家譜,家族網,姓氏,尋根,族譜十七世至五十二世):道統廣運,純正自勵,粹豫巽豐,百儒偉昌.成憲貽續守,鴻業振衍長,耀宗宜向盛,榮來啟智生。巨野草坡王姓:十九代月字輩後續20字輩:瑞廣延緒長繼先傳嘉良德培福澤厚道立萬世昌。
  • 王氏家譜、字輩大全,王姓人必看!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王」,就請你先點上面藍字義門王氏,再點關注,這樣你就成功加人中華王氏大家庭。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王氏文化,傳播王氏正能量!王氏家譜大全,王姓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圖騰)4/63、王氏起源王姓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陳厲公次子田完第9世孫)的後代,以王族稱謂為氏。
  • 党家莊白氏家族
    聲明轉自《濟南回族家譜選輯~第二輯》,該文獻僅作歷史參考。當前族譜如有變更,請以族內最新族制為標準。本文僅用於歷史文獻的保存,請讀者知悉!據傳先有白家莊後有党家莊,白氏先祖來此立白家莊,在祖墓地南百米左右處。1980年國道開工時經查歷城縣老縣誌被證實。白氏家族來源無考。
  • 王金榜 │黃梅王氏家譜·序
    我們知道,家譜是方志、正史的補充,可為史志學、社會學、經濟學、人口學、遺傳學、地名學、倫理學、民族學等學科提供重要的相關資料,為國家考查各地民情鳳化、研究自然變易,進行經濟文化建設,提供重要佐證。 孫中山先生1905 年在日本同盟會上的講話中說過:「依我看起來,中國國民和國家結構的關係,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然後才是國家。」
  • 天下王氏之《王氏家譜》 送給天下王氏宗親
    《王氏家譜》王姓(WángXìng):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有的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陳厲公次子田完的第8世孫)後裔,以王族稱謂為氏。有的出自子姓,為殷商王子比幹之後,以爵號為氏。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長汀)經歷王得仁,其家本姓謝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鶚本姓楊,大理評事王大崇本姓孫,都改姓王。源流五少數民族改姓王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下令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把籍貫改為河南洛陽,姓氏改為漢姓,可頻氏改為王氏。隋唐之際羌族鉗耳宗、鉗耳幹兄弟,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以王后兄弟並改姓王氏。」
  • 王氏家譜大全,姓王的必看!【來源+字輩+祖訓+圖騰】
    (摘自《琅琊王氏家譜》)太原一團結宗族,捍衛國家,不容有違背渙散之行為。二服從祖訓,端本孝弟,不容有悖偷蔑禮之行為。三保護祠產,維護公益,不容有侵蝕欺詐之行為。四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為。五注意教養,勤求職業,不容有放棄貽誤之行為。六禁食鴉片,嚴禁嫖賭,不容有傷風敗俗之行為。
  • 王氏字輩大全
    ……53、山東省陽穀王氏一支家譜字派……德、學、奎、元、寶、興、振、家、盛……54、山東省德州王氏一支家譜字派……祖、德、宏、恩、廣、開、傳、敬、孝、賢。……55、山東省菏澤王氏一支家譜字派……洪、京、玉、風、遠。
  • 威縣王氏先祖身份之謎!
    北胡帳家譜記載這兩省五地的王氏家族中,都有編修家譜的傳統,在現存的五部家譜中,潘固王氏的家譜記載最為詳細、編輯時間最早,北章臺王氏家譜所存譜序時間最早(有康熙五十九年即1720年的譜序),黑虎廟河西王氏家譜中的碑文最豐富
  • 王氏2021最新最全字輩匯總,王氏後裔速看分享防止丟失!
    53、山東省陽穀王氏一支家譜字派……德、學、奎、元、寶、興、振、家、盛54、山東省德州王氏一支家譜字派……祖、德、宏、恩、廣、開、傳、敬、孝、賢。55、山東省菏澤王氏一支家譜字派……洪、京、玉、風、遠。
  • 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的關係——王氏文化
    其中如在唐宋人眼裡,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是同源關係,關係十分密切。對此,唐朝人王顏在所撰《王卓神道碑》中曾說:「又見近代太原房譜,稱顯姓之祖,始自周靈王太子晉,琅琊房譜亦云太子晉後。」王顏是唐代中葉人,該碑撰於唐朝貞元年間(785—805年),其中既然認為「近代」以來的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家譜都自稱是太子晉之後,可見至少在當時就有二者本為一家的說法。
  • 太原王氏衍派天下
    >眾所周知,中華王氏的源頭眾多,在最大的源頭「姬姓王的源頭」中有:畢公高為祖的京兆王氏,河澗王氏、高平王氏、山陰王氏、鳳陽王氏等,周平王太孫赤為祖的河東猗氏王氏,有周考王弟揭的王城王氏,有王子成父的東萊王氏,有太子晉的太原王氏。
  • 王氏家風太正,給現代人敲響了修養的警鐘
    王氏祠堂在王姓幾千年的姓氏發展至今,王氏家譜對族人的影響,也是堪稱極大。在《三槐王氏家譜》中就用16字一句的經典家訓,記載了教育後人做人的法則,以及警示的作用。「三槐世第,及至於今,英才輩出,卓爾不群。孝悌為先,忠信為本,惟耕惟讀,恩澤子孫。不奢不侈,顆粒成廩,婚喪從儉,持家以勤。嫁女擇媳,勿尚重聘,積德行善,不惟俗倫。自強自立,處事以忍,廣結賢良,不謀非分。當差有事,尊上寬仁,努力進取,友朋謹慎。勿以誘善,禍及自身,勿以親惡,招惹公忿。
  • 泰州市圖書館獲贈《中華王氏大成總譜》
    近日,中華文化促進會王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向市圖書館捐贈了一套《中華王氏大成總譜》,當日舉行了家譜捐贈儀式,市圖書館向捐贈者頒發了捐贈證書。據捐贈者王奇介紹,本次捐贈的《中華王氏大成總譜》是全國王氏通譜,計七部39卷,總重98公斤,歷時18年才編纂完成,詳細記載了王家人的來龍去脈、歷代遷移圖,並充分展現家族文化和精神面貌,已無償贈送全國多個公共圖書館收藏,方便廣大讀者查閱。
  • 中華王氏家譜,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同血脈!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王氏文化,傳播王氏力量!
  • 三槐王氏和三公九卿
    秦制三公九卿        在王姓的家譜或者祠堂牌匾上,經常看到三槐堂、三槐王氏字樣,很多人就問是怎麼回事,下面編者就此做簡要介紹
  • 党家莊往事記憶《九》移民一一下青海
    正月初十接到上級通知,每戶按人口都下發了三天的熟食,有鍋餅,饃饃等食品,正月十四日在全莊親友歡送的鑼鼓聲中,在党家莊火車站坐上了前往青海的列車(悶罐車),每個車廂住三至四戶人家,吃、住全在一起。三天後到達青海蘭州火車站。下車後有部隊的專用卡車將全體移民護送到西寧,在西寧分轉站的集體食堂吃了頓團圓飯後,移民按當地政府的安排分別送至各地安家,党家莊的移民大多數分配到西寧(平安鎮)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