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王氏家譜被美國哥大收藏

2021-03-01 王氏立天下

點上面王氏立天下加入王氏大家庭!

王氏立天下微信公眾號:wangshi8666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王」,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王氏立天下」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王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王氏文化,傳播王氏力量!

京口王氏家譜被美國哥大收藏
江都嘶馬至今仍存半間祠堂
揚州後人託朋友帶回家譜影印本

《京口王氏家乘》中的宗祠平面圖

王氏源流序

記者宮鋆煜文/圖
宋版《百家姓》排名第八。據史料記載,宋明兩代,王姓均為當時第一大姓。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地區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為中國大陸地區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之一。


揚州老城區住著一戶王姓人家,其家主王心宗歷時數年,託人從美國影印回了失傳多年的《京口王氏家乘》。昨天上午,現年79歲的王心宗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家族的來龍去脈以及因塌江遷至揚州的歷程。


1、源出姬姓
祖先為太原望族
王心宗告訴記者,根據《京口王氏家乘》中記載,王姓源於姬姓。始祖為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太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世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之為『王家』,所以太子晉的後人遂以王為姓氏。」


「秦朝末期,先祖王離公長子王元公為避戰亂,遷往琅琊(今屬山東省),是為『琅琊王氏始祖』。王離公次子王威隨兄避難後投奔漢高祖劉邦,劉邦打敗項羽建立西漢,王威公任揚州刺史,其子孫亦散居各地。九世孫霸公遷居太原,是為『太原王氏』始祖。而我們這一支脈就是『太原王氏』的後裔。始祖及其後人在太原生活數百年,終成當地一大望族。」王心宗介紹。


2、堂號「雙柏」
乃「三槐堂」分支
王心宗說,自己這一王氏支脈的堂號名為「雙柏堂」,根據《京口王氏家乘》中記載,乃是當今王氏一族最大支脈「三槐堂」的分支。「在《京口王氏家乘》中一篇名為《遷祠記》的文章中記載,『華南公繼創宗祠於順江洲之五接橋,堂名雙柏,繼三槐也。』」

「『雙柏堂』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但『三槐堂』可是當今王氏一族最大的支脈。」王心宗介紹,「三槐堂」堂名起源於宋開寶二年,宋太祖許大名府知府太原王氏後人王祐以宰相位,命其除去魏州節度使符彥卿。王祐經過明察暗訪發現符彥卿並無致死之錯,於是直諫太祖吸取晉、漢(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濫殺無辜的教訓。太祖聽後很不以為然,便把王祐改派知襄州。如此一來,王祐升遷宰相的許諾當然是落空了。王祐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內,手植槐樹三棵,並對眾人說,「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

王心宗說,後來王祐的兒子王旦果然在宋真宗年間做了宰相,使他的預言變成了現實。三槐比三公也成了當時的一段佳話。此後,王旦的後人便用「三槐堂」作為自己這一支脈的堂號。


3、世居鎮江
塌江後遷至揚州
「其實從我們家譜《京口王氏家乘》就可以看出來,我們這一支脈世代居於鎮江。」王心宗指著影印的《京口王氏家乘》說,「我的祖輩曾經說過,我們這一支脈的祖先原居住在鎮江順江州,後因為塌江遷至嘶馬,並在當地繁衍生息,成為嘶馬一帶的望族。」


「父親告訴我,我們『雙柏堂』王氏在嘶馬曾經有一間很大的祠堂。每逢祭祀之時,遠近的宗親都會前來拜祭祖先,熱鬧極了,可比廟會。後來因為戰亂等種種原因,我們王氏一族的祠堂漸漸破敗。前些年我曾和幾位宗親前去嘶馬探訪,當地人帶我們去了以前王氏祠堂的所在地,可惜只剩下半間破舊不堪的屋子了。」

王心宗說,如今「雙柏堂」王氏一族的後人散落在全國各地,留在揚州的也大多居住在頭橋一帶,自己是多年前因為工作原因遷至揚州城區,在老揚州城內安家落戶。「今年年初,我和一些散居在各地的『雙柏堂』王氏後人商議,準備明年聚一下,地點就在嘶馬。因為這裡才是我們根。」


4、家乘遺失
託人從美國帶回
「目前我們看到的這一本《京口王氏家乘》是影印本,原件收藏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王心宗感慨地說,「據祖輩回憶,我們《京口王氏家乘》第一次修譜是明代嘉靖年間,此後又有十餘次的編修。因為歷史原因,我們族人收藏的最後一本家乘在解放後也遺失了。所以數十年來我們『雙柏堂』王氏一族的族人都沒有見過自己的家譜,這是父輩和我們這一輩族人最大的遺憾。」


王心宗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自己就一直到處找尋「雙柏堂」王氏的家譜,可惜一直都沒有結果。「大概是三年前,我在天津的族弟王心寅告訴我,他從一位旅居美國的朋友處得知,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見到過『雙柏堂』的王氏家乘。」得知這一消息的王心宗十分興奮,「我讓王心寅拜託他朋友,無論怎麼樣都要想辦法影印一份家譜給我們。他的這位朋友去年回國時,真的把影印版的《京口王氏家乘》帶了回來。我激動得當天就買了機票,去天津迎接這本光緒癸巳年編修的《京口王氏家乘》影印本。」


5、耕讀世家
重孝父母教子孫
王心宗告訴記者,「雙柏堂」王氏一族一直都是耕讀世家。「祖先定下的規矩,子孫必須要讀書。能考取功名者自當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不能考取功名者,也應該自食其力。」


「在《京口王氏家乘》中記載的家訓之中,重點提及了孝父母和教子孫兩點。孝父母指出,『父母養育之恩天高地厚,故孝為百行之首,為人子女必當不竭餘力孝敬父母。』教子孫中提到,『家聲隆替由於子孫之賢否,子孫之賢關乎父兄之教。凡我族子孫當教之習經史明道義。子孫愚者,也當教之禮節。』」王心宗指著《京口王氏家乘》說。


王心宗說,除這兩點之外,家訓中還要求後人要恤孤寡、和鄰裡、務詩書、力農畝等。「家訓中的一字一句都是祖先的人生經驗,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道理,這些道理無論放在何時何地都適用。」

王氏立天下∣微信IDwangshi8666

送給朋友們! 喜歡的,請點 👇👇👇

相關焦點

  • 党家莊王氏家譜(劉家林)
    劉家林王氏家庭在外做阿匐人員王兆惠老阿訇曾在泰安城東孫莊清真寺任教長;王希亮曾在泰安城裡和西界南寺任教長數載;王希茂在藩村大寺任教長數載;王希廉在天寶寨、下旺、生家莊、城東山崗上等四處清真寺任教長數載;王希春在天寶村及大山東、下旺和大黃、泥溝四處清真寺任教長數載;王希泰在長清縣鳳凰莊任教長二十餘載
  • 部分王氏家譜昭穆
    近四千年來家譜在不同時代顯現出不同的形態,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雖經歲月浸蝕,流傳至今存世的,也至少有三萬多種,是除國史、方志之後的又一種史書,其內容價值。很值得我們今天去了解研究認識。     據不完全統計,就王氏一族,現傳世之家乘譜牒,也有幾千部以上,近來出版的《中國家譜綜合目錄》所載海內外各大圖書館就存有王氏家譜五百多部。那麼王氏最早的一部家譜是誰?於何時修撰的呢?
  • 王氏家譜大全,王家人必看!
    (摘自《琅琊王氏家譜》)太原一團結宗族,捍衛國家,不容有違背渙散之行為。二服從祖訓,端本孝弟,不容有悖偷蔑禮之行為。三保護祠產,維護公益,不容有侵蝕欺詐之行為。四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為。五注意教養,勤求職業,不容有放棄貽誤之行為。六禁食鴉片,嚴禁嫖賭,不容有傷風敗俗之行為。
  • 王金榜 │黃梅王氏家譜·序
    我們知道,家譜是方志、正史的補充,可為史志學、社會學、經濟學、人口學、遺傳學、地名學、倫理學、民族學等學科提供重要的相關資料,為國家考查各地民情鳳化、研究自然變易,進行經濟文化建設,提供重要佐證。 孫中山先生1905 年在日本同盟會上的講話中說過:「依我看起來,中國國民和國家結構的關係,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然後才是國家。」
  • 王氏家譜大全,王姓人必看!
    1/6王氏家譜大全,王姓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圖騰)4/63、王氏起源王姓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陳厲公次子田完第9世孫)的後代,以王族稱謂為氏。湖北省:湖北省洪湖市燕窩鎮王家邊、烏林鎮王家洲王氏分支王氏派語:宗正仲勝天,曰(yue)之予廷家,國有文明士,光生際會中,克承先製作,必啟後安豐,世本仁和義,祖傳德與功,當時垂令典,萬代可以同,(大開雲運昌,立朝方高強。)(註:括號內的字在新修族譜時刪除了)。
  • 王氏家譜、字輩大全,王姓人必看!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王」,就請你先點上面藍字義門王氏,再點關注,這樣你就成功加人中華王氏大家庭。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王氏文化,傳播王氏正能量!王氏家譜大全,王姓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圖騰)4/63、王氏起源王姓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陳厲公次子田完第9世孫)的後代,以王族稱謂為氏。
  • 對於收藏家譜和驗家譜又有怎樣的規定?
    家譜代表著一個家族的根脈,意味著傳承,記載著同宗族的血緣關係人物和相關事跡。在家譜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答案,也可以知道我們的祖先是誰。為了防止外人冒認祖先,家譜編修後,家族每房每戶領取家譜,都要按照家族規定的領譜字號領取,並且一些家族對於收藏家譜和驗譜都有明確的規定。
  • 泰州市圖書館獲贈《中華王氏大成總譜》
    近日,中華文化促進會王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向市圖書館捐贈了一套《中華王氏大成總譜》,當日舉行了家譜捐贈儀式,市圖書館向捐贈者頒發了捐贈證書。據捐贈者王奇介紹,本次捐贈的《中華王氏大成總譜》是全國王氏通譜,計七部39卷,總重98公斤,歷時18年才編纂完成,詳細記載了王家人的來龍去脈、歷代遷移圖,並充分展現家族文化和精神面貌,已無償贈送全國多個公共圖書館收藏,方便廣大讀者查閱。
  • 天下王氏之《王氏家譜》 送給天下王氏宗親
    《王氏家譜》王姓(WángXìng):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有的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陳厲公次子田完的第8世孫)後裔,以王族稱謂為氏。有的出自子姓,為殷商王子比幹之後,以爵號為氏。於是太原王氏和三槐王氏等在中原地區有了更為廣泛的分布。另外,開閩王氏漂洋過海,揚帆南洋。著名湘潭王氏源於太原王氏,長沙王氏源於江南上亢王氏。海寧王氏即清末學者王國維所在的家族。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長江以北地區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區僅為第四大姓。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通過對「全中國13.3億人口的姓氏資料庫(2008-2010)」的綜合分析,王姓人口列全國第一位。
  • 王氏家譜大全,姓王的必看!【來源+字輩+祖訓+圖騰】
    (摘自《琅琊王氏家譜》)太原一團結宗族,捍衛國家,不容有違背渙散之行為。二服從祖訓,端本孝弟,不容有悖偷蔑禮之行為。三保護祠產,維護公益,不容有侵蝕欺詐之行為。四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為。五注意教養,勤求職業,不容有放棄貽誤之行為。六禁食鴉片,嚴禁嫖賭,不容有傷風敗俗之行為。
  • 全國各地李氏家譜文獻目錄及藏地,趕快收藏!
    現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山西介休李氏家譜不分卷,(清)李守和等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手抄本一冊。現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山西曲沃莊簡公李氏家譜四卷,(清)李念達等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尊制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李氏】全國各地李氏家譜文獻目錄及藏地,趕快收藏!
    現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山西介休李氏家譜不分卷,(清)李守和等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手抄本一冊。現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山西曲沃莊簡公李氏家譜四卷,(清)李念達等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尊制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中華姓氏通史之王姓源流第五章(下)——王氏文化
    至劉宋人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又三次引用《王氏譜》(分別為《琅邪王氏譜》和《太原王氏譜》),說明至少在南朝初年,王姓已有自己的家譜。其後梁朝人劉孝標註釋《世說新語》,又十五次引用《琅邪臨沂王氏譜》,八次引用《太原晉陽王氏譜》,一次引用《王氏家譜》,一次引用《王氏世家》,說明王氏家譜在當時已經廣泛流傳開來。
  • 王氏字輩大全
    ……109、山東安丘壽山王氏一支家譜字派……錫(夕)、金、治、汝、湘、樹、煜(玉)、煥、增、坤。……110、安徽壽縣王氏一支家譜字派……福、義、漢、朝、遐,正、大、光、明、家,秉、武、開、世、澤,錫、汝、應、清、華。
  • 非常家譜,盛世重收
    長期以來,作為宗族的神聖符號,家譜一直深藏民間、秘不示人。隨著時代變遷,家譜的史料價值、收藏價值越來越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許多塵封已久的家譜走進收藏機構和公眾的視野。有專家稱:家譜、尤其是皇家名人家譜,將成為未來藏界投資的新熱點,其市場升值潛力不容忽視。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
  • 全國各地呂氏家譜文獻目錄及藏地,趕快收藏!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福建上杭溪南】呂江氏族譜,(清)江永昌續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山西臨晉】呂氏家譜,(清)呂一綸、呂常等修,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山西洪洞縣姓氏及家譜一覽,祖籍洪洞的有福了,抓緊收藏
    此大姓皆省略……縣境家譜狀況:【薄村十甲王氏族譜】清嘉慶元年修,嘉慶二年刊印,由潞州楊汝舟作序。王氏十三世孫錕作修譜匯略。原編於順治元年,有十世孫家翰撰,重修於康熙四十七年,由十一世孫肅撰。全譜共分27卷,記載王氏至十七世。
  • 全國各地呂氏家譜文獻目錄及藏地,趕快收藏!
    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福建上杭溪南】呂江氏族譜,(清)江永昌續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山西臨晉】呂氏家譜,(清)呂一綸、呂常等修,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 威縣王氏先祖身份之謎!
    北胡帳家譜記載這兩省五地的王氏家族中,都有編修家譜的傳統,在現存的五部家譜中,潘固王氏的家譜記載最為詳細、編輯時間最早,北章臺王氏家譜所存譜序時間最早(有康熙五十九年即1720年的譜序),黑虎廟河西王氏家譜中的碑文最豐富
  • 氣吞萬裡如虎:什麼是京口北固亭?
    佔據京口,向南可以橫掠富庶的太湖平原;向北可以直接威脅揚州;溯江而上,南京乃至兩湖平原,都在攻擊範圍之內。於是有人稱讚,京口東邊通往吳、會之地,南邊連著江、湖;西邊則與南京接壤,因此也可視為一個大都會(《隋書·地理志》:京口東通吳、會,南接江、湖,西連都邑,亦一都會。)。京口第一次作為軍事重鎮登上歷史舞臺,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