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天亮前就出海,你可能不知道東莞有這樣的人家

2021-02-15 一時半刻


新 灣 疍 家

同 舟 之 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東莞有這樣的人家。

天還沒亮他們就出海,

出海打魚,歸來織網。

鬧市離他們不遠,卻儼然兩個世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東莞有廣府、客家和疍家三種民系。

而疍家人以船為家、漁為業,

世代生活在沿海港灣河道上。

1970年代,政府組織疍民遷移,

此後,虎門新灣成為東莞疍民的聚集地。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東莞有新灣這樣的傳統漁村。

在虎門西南,1988年撤鎮併入虎門,

是東莞傳統漁村,有東莞市唯一的省級漁港。

有大、中、小漁船幾百艘,

有海產乾貨琳琅滿目。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新灣疍家文化保育」這樣的項目在推進。

這是虎門政府與東莞市中山大學校友會、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開展的文化保育項目,通過收集整理歷史資料、收集文物、展館建設、文化教育和文化產業創新等方式,保護和傳承東莞疍家文化。

如果沒有人去走訪、記錄和傳播,

我想很多人可能還是不知道,

少數族群帶著他們安身立命的傳統,正瀕臨消失。



新灣漁港

社區裡的漁船大多在這個漁港停泊,這些船對很多漁民來說,既是生活的房子,也是謀生的工具。周末上午的新灣漁港,顯得安靜祥寧,一些漁船已經出海打魚了,停在港灣的漁船裡上不時有漁民忙碌著的身影。

捕魚的漁民

漁民勞作的模式基本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妻子負責搖船,丈夫則負責撒網捕魚。漁民們撒下的不僅是漁網,也是他們深深的希望,期待今天能滿載而歸。

回家

打漁為生的漁民懂得看「水勢」,就像陸上的農民看天種田一樣,「水勢」決定了漁民出港和回港的時間。周六早上,漁民六點多就開始出港了,中午11點多,漁船陸續回港了。

收穫

打漁回來的漁民要第一時間把漁網中的魚「解放」出來,因為沒有去到深海海域,所以捕到的魚都比較小,品類最多的是一種叫「黃魚」的魚,魚身略呈黃色,不過十餘釐米長。在漁民收魚的時候,已經有買魚的人前來問價。

賣魚

漁民把漁網中的魚收好後,會拿到市場去賣掉,不過很多時候,他們不用去市場交易,會有買魚的人主動過來買魚。買魚的人向漁民問了有什麼魚、多少錢一斤,就開始買賣了。

在新灣的海鮮市場,裡面有漁民捕撈到的各種各樣的魚,魚販們一邊宰魚一邊吆喝生意,整個市場充滿了活力。

買魚的人也是漁民,他們把買來的魚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來做魚餌,到深海裡去捕撈大魚。「黃魚」的售價很低,一斤不到2元,老漁民辛苦了一上午,撈到的二十多斤魚一下子全部被買走了。

為了方便賣魚,漁船上一般配有一把秤,如果魚的數量比較多,就用桶或盆裝著秤,如果數量少,用網裝著秤完就倒到買魚人的桶裡。

新灣漁民捕到的魚,除了直接售賣,還會用來製作海鮮產品。離新灣漁港不遠,兩位婦人在忙著曬魚乾,她們事先把魚剖好裝在桶裡,運到空地上,把魚整齊地排列在篩子上。她們說,按照3月的陽光來說,一般曬一天就可以成魚乾了。

漁民之手

賣完魚後,買魚的人要付錢給漁民,鏡頭捕捉到這一付一收的瞬間,左邊是老漁民的手,右邊是買魚人的手,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上了年紀,老漁民只能在近海海域用網捕魚,全憑自己動手完成所有工作,雙手布滿了勞作留下的痕跡。

休息的漁民

魚賣完了,漁船清潔好了,漁民開始進行短暫的休息。他們的生活與岸上人不同,他們一天只吃兩頓飯,早上出海捕魚前吃一頓,第二頓則在傍晚時分。當我們問到為什麼只吃兩頓時,漁民說整天都這麼忙,哪有時間再煮多一頓飯。

清理漁網

簡單的休息之後,漁民又要開始忙碌了。他們要清理好漁網,為第二天的捕魚工作做準備。雖然每次收網,漁民都能感覺到另外一頭的沉重,但是他們並沒有過於高興,因為他們知道那其中有很多「不速之客」。隨著海洋汙染的日益嚴重,捕到的海洋垃圾越來越多,有時甚至比魚還要多。

海洋捕魚的方式越來越科技化,一些外市來的漁民甚至通過電擊來捕魚,這樣捕到的數量比較多,而且可以減少人工投入。但是,對新灣的漁民來說,這不僅意味著競爭加大了,還要承受漁網被擊壞所帶來的損失。原本捕到的在網裡的魚都散去了,收網後他們還要投入人力和時間去修補漁網。

漁民在賣完魚、清潔乾淨漁網後,要開始著手修補漁網,夫婦倆的下午基本就耗在補網的工作中。

桂叔,新灣一位老漁民,也是一位醉心於漁船模型製作工藝的手藝人。

像其他漁民一樣,桂叔平時要出海打漁,甚至會有好幾天不能回家的時候,但是,只要有時間,他就埋首於他的手工藝。

在貴叔家的客廳,擺滿了他自學製作的不同年代的漁船模型,或大或小,或新或舊,擺放整齊,精緻如真。

桂叔說,這些漁船模型是按照漁民所使用的船仿製的,款式各不相同,每一艘模型,他都能詳細地道出它們的特色。

一艘這樣的船要耗時半月乃至數月才能製成,細節俱全,可撥可動,讓人忍不住想到《核舟記》的名句:「嘻,技亦靈怪矣哉!」桂叔的得意之作,還曾被借到琶洲會館展覽。


如今在新灣掌握這項手藝的,只有貴叔一人。

他甚至在家門口弄了一個小工作間,那裡就是他平時製作漁船的地方,低矮的板凳、小巧的工具,還有大小不一的板木材料。打魚回來,桂叔就是一位沉迷漁船模型製作的手藝人。

疍家婦女的特色髮髻——圓尾髻。

這種髮髻是已婚婦女的專屬髮髻,未婚少女一般梳兩條辮子。

這是新灣社區年紀最大的漁民。

在我們採風時,她正扶著欄杆從家裡往外走。今年94歲的阿婆自己獨自住在木棚。木棚,是漁民從水上的「船」到岸上的「屋」一種過渡居住環境。



新灣社區的「新橋文化娛樂室」。

東莞中大校友會連同「一時半刻」讀者,跟隨社工李夢偉,拜訪了當地居民的曲藝團,老文藝愛好者們見到年青人非常熱情,唱起了特色漁歌,滿堂喝彩。

座中的老人當年都是漁民,大部分目不識丁卻能熟記歌詞,令人讚嘆。卻也不知老人們是忙裡偷閒,還是閒裡偷忙,有不少阿婆在唱歌之餘,還不忘整理漁網和帶孩子。此情此景,煞是有趣。


新灣漁民捐贈的生產工具。

在新灣文物惠贈站,裡面擺滿了新灣居民捐贈的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各式用品,這些「文物」將作為未來的疍家文化館的重要展品。


這是只很有靈性的喵星人,常年在漁港附近活動,漁民都認得它。

每逢到了漁船回港的時間,它都會站立在碼頭,遙望漁船靠岸,就像盼著父母回家的「孩子」。

漁民要收魚了,它會喵喵地叫喚,直到善良的漁民扔給它一兩條魚,它才轉身在一邊靜靜地品嘗,之後,又溫柔地喵喵數聲,像是感謝漁民贈予的美味。


攝 影 作 者

東 莞 中 山 大 學 校 友 會

版 權 所 有,請 勿 另 用

請 關 注 支 持

【 新 灣 疍 家 文 化 保 育 項 目 】

保 護 和 傳 承 東 莞 疍 家 文 化

【 一 時 半 刻 】

第 3 5 1 篇

城 市 人 文 新 媒 體

一個兼顧文化和社群的公眾號

掃 二 維 碼

遇 有 趣 人




相關焦點

  • 焦點│建校20年再創輝煌 東莞臺校治學願景「心」方向
    鄭校長說:「這些老師是我感到最驕傲的,因為有他們才能成全其後;有前面的人帶領,後面的人才能接替持續進行教育這件事情,成就在大陸辦學這件事。」 創辦學校需要非常堅定、非常清晰的目標,如同每一位臺校學童的父母親或祖父輩到此打拚的精神,具有開創性;而對辦校的支持、無私的奉獻也是東莞臺校創建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 臺灣小吃在東莞//東城臺灣觀光夜市
    大麥克也有賣胡椒餅他長這樣這間小吃在道窖跟厚街都有分店他們家的劃包(一種臺灣小吃)做的真的很棒!5.蔥油蛋捲(素食)推薦指數:★★★★可能你覺得不就是蔥油餅加顆蛋但,餓姊我還真的沒在東莞吃過更好吃的蔥油餅。
  • 東莞入戶新政,終於要來了!以後這樣入戶…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兩個五年」入戶新政馬上就要正式實施了。(最終出臺的檔可能會有一些許修改,但估計不會很大。供參考。想入戶東莞的可以提前準備了。)▼根據文件,同時符合以下兩項條件的非莞戶籍居民,可申請入戶東莞:1、持我市有效《廣東省居住證》且累計時間滿5年(60個月)。
  • 與東莞共同成長!東莞臺企「轉」出廣闊新天地
    東莞也是祖國大陸臺商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有企業會員達3000多家的全國最大的臺商協會,東莞過去幾十年經濟騰飛的背後處處可見臺商的影子。外交部長王毅在任國臺辦主任期間曾經說過,東莞的發展離不開臺商,東莞是臺商最為聚集的地方之一,東莞臺商的發展在全國具有標杆作用,是大陸臺商發展的晴雨錶。
  • 家中拜神、拜祖先不能不知道的11件事情~~
    貧女難陀品》的說法:佛陀時代,有一個乞丐女人,乞討了一整天才得到一點點東西,就把東西拿去換油來點燈供佛。佛陀平常有交代,天亮就把燈吹熄掉,但是乞丐女點的燈就是吹不熄。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點燈是從晚上點到天亮,白天不點。另外《藥師經》的說法是:續命燈要點四十九盞,連續二十四小時。所以兩種都可以,但是要注意安全第一。4.有人說十二點以後的時間,晚課不用上香,這樣講是正確的嗎?
  • 一不小心又上頭條 l 睇嚇先,是誰來了,竟然轟動整個東莞設計圈?
    本次公益大講堂由湛江設計力量總會主辦,湛江設計力量東莞分會承辦,奇創石材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協辦。公益大講堂是為所有設計師們搭建的平臺,讓設計師群體有平臺去學習,去展示自己,並且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平臺。
  • 夢一隊唯一一敗,他們為何會輸給這樣的對手?
    當時的美國男籃總教練Chuck Daly說:「你以後肯定會看到其他職業球員組成的男籃出現在奧運會上。但是我不認為他們會和這支夢一隊一樣,這是一支王朝球隊。」Daly說的沒錯,夢一隊是很多球迷心目中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真正的夢幻隊。當他們在奧運會上以摧枯拉朽的姿態擊敗自己的每一個對手時,職業球員,NBA,夢幻隊這些概念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了所有球迷的腦海中。
  • 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其實是不適宜與任何人戀愛的。但我和夏之間的感情發展到今日這樣的地步,使我自己也感到吃驚。我想,我所以會陷入目前的不可自拔的處境,完全是由於命運對我作了殘酷的擺佈,對於命運;我是沒有辦法反擊的。聽人家說,當你真的喜歡一個人,只要靜靜地坐在一個角落,看看他即使是非常隨意的一個微笑,你也會忽然地感到魂飛魄散。對於夏,我的感覺正是這樣。
  • 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裡呀...
    我當然知道,鏡中的自己,黑眼圈、大眼袋、色斑一應俱全,早已不復當年的青春,但在老頭老太太們眼裡,我看到的是艷羨的目光,我知道我真的還沒有老!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我已經年近五十,果然對於人生,已經知道天命不可違也。
  • 原來你是這樣的蚺蛇尖
    看著已經很接近蚺蛇尖了,但其實還要翻過幾個山頭才能到達,而且因為路徑由泥路變碎石路而增加了上山的難度。下山的路太曲折太遠,來到大浪大灣時已經時候不早了,而且有人問路說怎麼回北潭凹,所以我們最終還是沒有去與這裡有一座小山坡之隔的鹹田灣,而是抄了小路走回麥理浩徑一起回北潭凹。
  • 300多公斤臺灣黑鮪魚首次亮相東莞臺博會,這樣的機會怎能錯過!
    那麼關於黑鮪魚,你又瞭解多少?讓小編告訴你吧。有一種魚叫藍鰭金槍魚又名黑鮪(wei)魚,廣泛分佈於北半球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中,是高度跨洋性洄遊魚,因常在海域深處快速遊動,不不受環境汙染、營養成分很高,且全身上下無一不不可食用,是鮪魚中的極品,有鮪魚之王的雅稱。
  • 幾米「月亮」要來東莞臺博會了!
    讓幾米月亮,這次將要帶領東莞市民,一起進入繪本創作世界。    2017不一樣的東莞臺博會,歡迎企業踴躍報名參展。讓我們一起期待2017東莞臺博會星光夜活動,照亮東莞生活,文化心夜空。            雖然幾米善於以孩童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但他自己卻擁有著成人的驚人洞察力。
  • 因為他們拍照前都做了「這個動作」!!
    可能你會跟小編說,到外面,找個照相的地方,ps一下,比韓國人還漂亮!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香港的身份證是即場拍的,不存在ps的機會哦!小編的身份證上面就有一顆大大的暗瘡。跑題了,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沒有Photoshop,我們怎們拍照拍得好看吧!
  • 臺青專訪│港企臺青現身說法 林柏偉不放棄創業夢
    外型帥氣、談吐親切的林柏偉現年39歲,在東莞一家香港企業任職,與妻子育有一對兒女,家中還養著三隻活潑的狗狗,以還不到40歲的年紀,就成了現在年輕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藉由朋友介紹來到現在的香港企業——東莞柏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任職,「這家香港公司很特別,他們從來沒聘用過臺灣人。」林柏偉表示,這家公司知道臺灣人對於工廠管理這一塊很有一套,一進去的時候,他發現雖然都是製造業,香港公司的體制跟做法完全不一樣,香港跟臺灣都各有所長,而臺灣人則是在製造管理的部分比較擅長。
  • 焦點│東莞臺心醫院老年門診 給老臺商依靠(內含視頻)
    ▼視頻請點擊東莞臺心醫院老年醫學科門診昨由執行院長謝瀛華領軍揭牌,他表示,團隊雖月初才進駐,但前幾天母親節治療了一名60歲吳姓媽媽因鼻竇炎引發的嚴重發燒感染,另名70歲黃姓臺商腦脈瘤滲血,也緊急開刀治療,讓他們可與子女共度快樂溫馨的母親節。
  • 神 你的光這樣遊移不定
    ▎等巴士的人們早晨的太陽照到了巴士站。我猜想在好人背後黯然失色的就是壞人。巴士很久很久不來。燦爛的太陽不能久等。好人和壞人正一寸一寸地轉換。光芒臨身的人正在糜爛變質。剛剛委瑣無光的地方明媚起來了。神你的光這樣遊移不定你這可憐的站在中天的盲人。
  • 他們真的是天才嗎?──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
    他的一位客人曾說:「奧登一再的看表,不論是吃、喝、寫作、購物、玩填字遊戲,甚至等郵差按鈴,都分秒不差,並且還有相配的作息。」奧登認為像軍事行動般精準的生活,對他的創造力有其必要,是馴服靈感繆思按照他自己作息時間的方法。他曾說:「現代的禁慾主義者知道,規範熱情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規範時間:決定你這一天想要或者該要做什麼,接著天天在準確的同一時刻去執行,熱情就不會為你惹上麻煩。」
  • 香港人這樣取英文名,原來背後有很大的信息量……
    恰巧有個親戚在家做客聽到了,跟媽媽說:「芷淵的樣子像Jenny,就叫Jenny吧!」「Jenny,挺好聽啊!好啊!」雖然到現在我都不知道「Jenny」到底長什麼樣的,或者親戚口中的那個「Jenny」是否真有其人,但當時家人都附和,從此我就多了一個英文名字——「Jenny」。在同學、朋友、同事之間,香港人大多會以英文名相稱,甚至有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中文名,因為相處的時候也不需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