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個春」是按照農曆的年度時間來計算的(大年正月初一到臘月三十的除夕),如今年(2020年)的第1次立春是在2月4日(農曆正月11日),第2次立春是在2021年的1月3日(農曆是在2020年的臘月22日),兩次立春分別出現在正月和臘月裡面,這就是農曆年的一年兩個春。那麼,農村的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什麼是帶毛的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什麼是帶毛的?
1、這個帶毛的是普指農家養殖的動物,如農村養殖的雞、鴨、鵝、豬狗、兔、牛、馬、羊等等這些都是帶毛的。
2、在舊時的農村大多在農曆年內有兩個春的,又分別處在年頭年尾,而年頭年尾正是比較寒冷的時候,這些養殖的家禽動物如果管理不好的話,大多會被凍死,所以這些肉類食物就會比較稀缺,價格也會隨著上漲,就好像金子一樣的貴重了。
二、「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什麼是帶毛的?
1、這個帶毛的主要是指長毛的家畜,並且其毛絨可以做禦寒的衣物的,在農村最常見的就是羊絨,尤其是綿羊,羊絨很是厚實,所以這個帶毛的主要就是指羊的毛了。
2、在過去舊的年代,在穿的方面,當時條件比較簡陋,人們只能選擇動物的皮毛(當然還是非常管用的,特別是外出的時候,保暖效果不錯)。如果碰上「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個帶毛的貴如金在西北、東北地區就更加明顯了,大頭皮鞋和大頭帽子、大衣裡面甚至到蓋的棉被裡面都是需要絨毛的。有錢的人家可以穿貂皮大衣,而普通大眾卻只能選擇羊皮襖了。所以在那個年代羊毛皮肯定會供不應求,其價格自然會比平時要高出許多,人們把它比做黃金就不足為怪了。
三、「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個農村俗語現在還對嗎?
1、「一年兩個春」的年份大多雖然比其它年份要寒冷一些的,但帶毛的就不一定會貴如金了。因為社會的進步,經濟高速的前進,人們在保暖抗寒和動物的養殖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所以就是碰上「一年兩個春」的寒冷,帶毛的也很難貴如金了。
2、「一年兩個春」有的年份不但不寒冷,還會出現「暖冬」的情況,所以在有的地方人們把「一年兩個春」也用俗語進行了表述,如「兩春夾一冬,薄被也過冬」,這句話正好也說明了這個冬天並不寒冷,氣候還比較溫和,所以人們過冬的時候只要用一床薄被子就行了。
總之,「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句農村俗語是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區域起過特定的作用的,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全球氣溫普遍變暖的大環境下,這句話會越來越被人們淡化遺忘,但什麼是帶毛的,人們會越來越熟悉,帶毛的也會越來越多。你說對嗎?點擊關注幸福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