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斷裂,在聽到這個詞時,即便是沒有遭遇過,大概也都知道這是很嚴重的傷害,對熱愛運動的人來說更是"如雷貫耳"。專業運動員跟腱斷裂導致賽季報銷甚至職業生涯提前結束,這樣的新聞並不少見,對於訓練沒有那麼專業但又熱愛運動的我們,是不是跟腱斷裂後就無法運動了?它真的有這麼恐怖?
嚴格來說,跟腱斷裂並不意味著以後就完全無法運動,運動愛好者如果了解跟腱斷裂的機制,做好相應的訓練和預防,自然能大大降低這類風險。而即便經歷跟腱斷裂,在有效的治療以及專業的康復後,重新恢復運動也並不是天方夜譚。
什麼人容易跟腱斷裂?
在聊跟腱斷裂後能否運動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知道為什麼會跟腱斷裂,又有哪類人更容易跟腱斷裂?
跟腱是位於小腿後側的肌腱,是人體中最粗壯有力的肌腱,本身能夠承受很大的張力,我們平時的跑、跳、走、站都要依靠跟腱,行走時跟腱所承受的負荷可達體重的3.9倍,跑步時則可達體重的7.7倍。正是由於其負荷大,及其本身解剖特點導致其容易發生斷裂傷。也正因此,跟腱斷裂經常會發生在有運動習慣的人群當中,尤其是對抗性運動,而運動員更是重災區。
在籃球、足球、羽毛球、橄欖球等高強度或需要爆發力的競技類運動中,因為經常會出現突然的發力和過大的關節活動,跟腱會承受很大的負荷,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跟腱斷裂。籃球明星科比、杜蘭特、易建聯,足球明星貝克漢姆等都曾遭遇過跟腱斷裂,有的甚至提前結束職業生涯。
運動員尚且如此,對普通人來說,即便是輕度症狀的跟腱斷裂一般也需要1-2月的時間可以逐步恢復行走,如果是重症的完全斷裂,則需要3-6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正常的行動能力。而且恢復期後還會伴隨肌肉萎縮、周圍組織黏連等後遺症,如果恢復進程不順利,別說運動,正常的活動也有可能受限。
所以,跟腱斷裂對愛運動的人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在這樣的嚴重傷病後,想要繼續恢復運動,有效的治療和科學康復無疑非常重要。
跟腱斷裂如何治療和康復?
目前根據跟腱斷裂患者的具體情況,主要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選擇。
非手術治療主要是屈膝蹠屈位石膏等固定手段配合藥物治療,通過膝關節屈曲45°踝關節蹠屈促使兩跟腱斷端相互靠近來促進跟腱斷端癒合,時間一般為6-8周。對一般人來說,這種保守治療的效果可達到基本滿意的效果。但相關研究表明,非手術治療後跟腱再斷裂率相對較高。
而手術治療主要有各種肌腱縫合術以及選擇鄰近其他腱性組織進行的增加肌腱強度的技術,跟腱斷裂手術的成敗在於手術縫合時準確的掌握好縫合的鬆緊度,並且術後需要進行積極的康復才能保證治療的效果。當然,手術治療會有傷口不癒合、切口感染及效果不佳等風險。
近兩年,隨著富血小板血漿(PRP)在運動醫學領域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權威研究表明,在跟腱端注射PRP,PRP被激活後會釋放大量高濃度生長因子,從而促進跟腱修復,提高患者的預後效果。而對急性跟腱斷裂患者進行改良Kessler縫合法聯合PRP可加速癒合速度,改善患者症狀,被認為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治療過後的康復訓練也至關重要,跟腱斷裂後的癒合過程分為急性炎症期,修復再生期和重塑或成熟期,而對應的專業跟腱康復訓練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保護癒合期、組織能力重塑期和運動能力提高期。在不同階段患者需要在專業指導下進行下肢肌肉力量、活動度、肌力、步態等相關訓練,康復過程要循序漸進,不可心急。
經過有效的治療和專業的康復訓練後,跟腱斷裂患者恢復日常的跑步、跳躍、爬山等輕運動基本沒有問題,但如果沒有經過系統的運動醫學康復過程,不建議患者繼續進行高強度的對抗性運動,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最後,我們在從事運動時,一定要注意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這是避免跟腱斷裂非常重要的一點。對不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群,循序漸進,且運動前做好熱身準備活動,量力而行選擇適度的運動量,減少過長的運動時間等,才是預防跟腱斷裂和健身最正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