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買一樓,再傻不買頂樓」的說法非常不正確

2020-12-23 房產有點意思

購買房子我們都會進行樓層的挑選,而1樓和頂樓作為天地樓層,很多人在購房的第一時間認為天地樓層是非常不好的,其實在整個小區裡面一棟房子出售,最終無論是1樓還是頂樓,14樓18樓同樣都會售馨。

天地樓層的的房子靠譜性,我們要從多方面來進行分析和看待。

一:天地樓層的優缺點。

頂樓的優點,房子的通風,採光,景觀都是在整個小區裡面處於最好的水平,同樣我們又能享受到高樓層帶來的安靜隱私性,還有另外一方面也是尤為明顯突出的,就是在高樓層我們往往都是使用面積比較多的,例如有哪些露臺閣樓的空間贈送,這對比其他樓層而言是佔有更大的優勢。

頂樓的缺點,居住在高樓層給我們帶來這麼直觀的優勢情況下,劣勢也是非常的明顯的,我們等待電梯的時間是在整棟樓最長的,在夏天的時候,由於在頂樓經常暴曬的原因,整個房屋就是非常的悶熱的,而且那些排氣管道全都是在頂樓這邊,氣味也會燻到家裡面來。頂樓面臨著一個房屋質量問題,就是處理不好就會出現滲水的情況,到屋子裡面來。

一樓的優點,是非常的明顯的,一個出行真的是十分的方便,另外一個就是到達了夏天,室內的溫度相對而言也是比較涼快的,在房屋的購買成本上也是最低的。,而且有部分小區1樓還是自帶花園的,我們也可以利用去花園來種植一些花花草草的東西,或者是做一些自己平時要用到的生活用品。

一樓的缺點,第6層主要是通風採光都是算比較差的,房屋壓抑感比較強,另外在南方回南天天是十分嚴重的,地板非常的潮溼,另外房屋的隱私性也比較差,所有人進進出出都會看到我們房子裡面的東西,噪音也是同樣相對要大一點。

二:房屋居住感覺角度

購買房子我們首先就是要考慮到房屋的居住角度問題,畢竟房子是我們買來長期在裡面居住的,房子在購買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噪音,便利性等各方面的問題所在。

朝向購買房子的時候最講究的問題之一,畢竟在風水學上還是我們生活平常接觸到的,問題上購買房子首選就是正南,東南的房子 ,對面的房子好像都有一個優點,就是陽光充足冬暖夏涼的情況,它的陽光並不像是西斜的陽光,那些陽光是屬於下午的陽光,沒有早上的陽光來的溫和舒服。

採光和通風性,跟朝向也是頗有相關的採光,我們購買的房子前面樓間距,不遠處又有另外一棟房子,即便我們購買了整棟樓中層階段採光一樣不會很好的,至於通風性同樣如此,前面有樓沒有錯開,擋住了我們的風流,向最終房屋的氣是流不通的,購買房子我們考慮的朝向通風採光是不單單是我們一棟房子的問題,是考慮到整個小區的布局問題,這對我們房子的影響是很大的,選擇樓層也是非常的重要。

便利性,是購買房子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家庭人員的因素和自身是否能接受這個樓層,樓層必然是越低就越便利,不用等待電梯的時間,或者是電梯停電了我們也可以直接出門

房子的購買過程中,家庭裡面有老人,為了他們的出行方便性,我們選擇低樓層的購買,只有兩夫妻生活,我們選擇購買高樓層的房子可以更好的觀看景觀通風性也得到同樣的保證。

三:價格上的考慮。

房子在購買的時候,我們必然考慮到房子的價格,往往低樓層和高樓層的價格都是相對比較實惠的,特別是1樓的房子整體的價格比高,樓層便宜,將近10%的價格也是有的,例如小區的價格大概在1萬元,以每平米購買100平方的房子就需要100萬,而如果購買1樓的房子只需要90萬這樣為我們購房者省下來一筆費用,而且也是正好符合家庭使用條件,所以購買1樓確實是沒有任何問題存在的,並不會說因為窮就會購買1樓,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家庭使用情況才考慮購買1樓。

購買頂樓的房子同樣是便宜的,購買房子更多是年輕人喜歡,高樓層的生活也看中了有贈送面積的存在,這才是導致更多的人選擇購買高層的房子,至於怕漏水的情況,在頂樓維修也是比較方便的,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相對應的放心一些。

四:總結

購買房子1樓並不是因為窮,而是看上了1樓有花園,又或者是1樓出入方便性的問題,1樓還有個尤為明顯的優點存在就是樓層非常的高,我們自己居住起來就相對應的比較舒服,同樣的問題我們放在別墅上面討論,難道他們也是因為窮才購買別墅,不是這樣的,每個樓層都有每個樓層人家的需求點所在,最終整棟房子都會銷售完畢。

購買房子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言語,最重要是自己的合適,這才是最關鍵的,房子是買來自己住得,並不是給別人看的,我們要把側重點拿捏住。

我是有房產點意思,熟知房產交易售後流程,一手房買賣房產專業知識等一系列房產問題,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有「再窮不買一樓,再傻不買頂樓」的說法,有道理嗎?
    最近有個讀者在問,他想要買的一個小區只剩下一樓和頂樓,現在處於極其矛盾的狀態下,一方面這個小區離他工作的地方近,且有學區,屬於非常不錯的選擇;但另一方面他又聽到很多人說:「再窮不買一樓,再傻不買頂樓」,搞得他現在都不知道是否要下手?
  • 為什麼說再傻不買頂樓,再窮不買一樓?請教了內行人,恍然大悟
    但對於樓層問題,很多人都陷入了糾結,還有人說「再傻不買頂樓,再窮不買一樓」,這是為什麼呢?頂樓和一樓都有哪些缺點,小金請教了內行人,恍然大悟。一樓的優缺點:對於小金這樣的懶人而言,覺得一樓挺好的。省了爬樓梯,出行方便還不用擔心電梯壞,而且要是遇到危險還可以馬上跑出來。
  • 再窮莫買頂樓,再傻不買一樓?別胡說八道了……
    因為好的樓層,開發商早就算的明明白白,今天的重點是討論行業內一直比較火的一樓和頂樓。 很多人都說「再窮不能買一樓,再傻不買頂樓」。買房大家好像都被限定在這個固定思維裡了,那麼一樓和頂樓到底怎麼樣呢?
  • 樓市傳言傻買一樓,窮買頂樓,實際情況果真如此?
    關於人們的購房,正是因為人們的重視,也衍生出了一些原則半小時法則、20%法則、選樹不選湖法則、從眾法則。還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地段」法則,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購房原則。此外還有一個比較飽受人們爭議的法則就是「傻買一樓,窮買頂樓」,這個說法是不是莫須有的?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
  • 同事:再累不買頂樓,再貴不買一樓,有依據嗎?買房需要些顧慮
    第一我絕對不會買底層,包括但不限於1樓;第二我絕對不會買頂層,如果咱們這棟樓有33層的話,那麼第33層我是絕對不會買的。同樣的道理,如果咱們這個樓盤最高層是12層,我也絕對不會買12層的。當時聽了之後感覺非常驚詫,朋友看到我這個樣子微微一笑告訴我:你不知道吧?
  • 都說「窮買一樓,傻買頂樓」,購房者:那樓層到底該怎麼選才對?
    關於買房選層問題,購房者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窮買一樓,傻買頂樓」。言下之意便是告訴人們,買一樓跟頂樓的人,不是窮就是傻。有道理嗎?我覺得是有道理的,話糙理不糙,還是可以值得大家借鑑的。比如一樓的房子出行方便、逃生方便、價格便宜,如果有帶院子還可以種花種菜。還有頂樓的房子,私密性強、視野好、採光一級棒,二者並非一無是處啊。事實也是如此,可為何還是容易被冠以「傻」跟「窮」的稱謂呢?我想原因還是在於優缺點的取捨上,在一樓跟跟頂樓的優點面前,人們顯然更難接受那些個缺點,只要有機會有的選擇,多數人都是不願選擇這兩樓層的。
  • 有錢住一樓,沒錢買頂樓。住了十年的屋主才發現,這種說法不正確
    導讀:有錢住一樓,沒錢買頂樓。住了十年的屋主才發現,這種說法不正確。買房的時候很多人會糾結到底買什麼樓層,有這樣一個說法,說是有錢住一樓,沒錢的才買頂樓。可能是三人成虎,慢慢的現在一說到一樓和頂樓,就不再是人們購房的首選,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傳言,到底買什麼樓層,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再者要看好不同樓層的升值空間,當然這一點是針對買房投資的屋主而言,如果房子是用來自住,就要更關注居住的舒適性和實用性。有的屋主在頂樓住了十年才發現這種說法的不正確,反而房子現在升值空間很大,覺得自己當初真是有眼光,會買房子。
  • 「窮買頂樓,傻買1樓」!聰明人怎麼選?內行指點,別買錯吃悶虧
    但是底樓帶和頂層的房子自帶花園花園露臺的優勢也吸引不少剛需,畢竟多出更大空間來存放東西以及活動面積也不錯,到底這類房子能不能買?在大多數人眼中「窮買頂樓,傻買1樓」的結論靠不靠譜?內行指出,頂樓帶露臺和底樓帶花園房子的2大「硬傷」。
  • 「傻買一樓,窮買頂樓」的真正意思?懂行人一席話點醒我
    今天給大家來講一下那些最容易被銷售人員忽悠著買下來的最差樓層, 一定要擦亮眼睛。第一種樓層:挨著低層商鋪的樓層。說實話聊到這種房子,別說樓層了,整棟樓咱們都是不推薦購買的。為什麼?因為商鋪大多臨街,這就意味著住在這種房子裡不僅要面臨尾氣汙染,噪音也很影響人的居住體驗。
  • 一樓帶院子的房子能不能買?居住過一樓的業主,告訴你居住體驗
    但現在買一套房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沒有多餘的資金可以再買一套,所以就算購房後,後悔了也只能繼續居住下去。所以很多購房者在買房前都是做足了功課,生怕出現一點差錯,選擇的房子不適合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對於樓層來說,可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之前有一句流傳很久的話,叫做「再傻不買頂樓,再窮不買一樓」。
  • 「窮買頂層,傻買一樓」有道理嗎?懂行人:不少人都選錯!
    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的選擇機會是只有一次的,購房者在買房入住之後,對自己的住房不滿意的話,想後悔更換房子都是一件難事。在過去房地產市場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窮買頂層,傻買一層」,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現在這句話還有道理嗎?在過去的時候,電梯並不普及,我們現在看看過去的老小區住宅,樓層可能有6、7層那麼高,但是都是沒有安裝電梯的,上下樓出行都是依靠自己的雙腳。
  • 老小區裝電梯一樓不同意?專家給出解決方案,一樓點頭頂樓反對?
    反觀老舊小區在樓距以及樓層還有容積率就比高層住宅好一點,老小區的樓層都不高,基本都在五六層左右,另外樓距之間間隔得也非常大,低層住戶常年都有陽光,另外老小區雖然房子不多,居住人口也不多,再加上綠化也不錯,整體來說,如果老小區有電梯的話,居住的幸福感還是比較強的。
  • 都說一樓頂樓不好,但一樓賣得還是挺快的!買它的好處並不少!
    一般來說,房屋的樓層越高,那麼它的價格也就跟隨著高度節節攀升,當然這不是頂樓的屋子。一般人都是綜合考慮了各種方面,才最終決定買下那一層的屋子。不過這一直被稱作是不要買的頂樓與一樓真的不好嗎?其實在賣房的時候,一樓反倒是買的比較快的哦!
  • 一樓帶院子的房子為何不建議買?內行人:這4點「硬傷」太現實!
    市場上還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再窮不買頂樓,再傻不買一樓",這句話有什麼道理?一般來說,普通大城市建設的商品房總高度在100米左右。只有在特大城市,商品房才能超過這個高度。從正常人的角度來看,居所越高,體驗越好。至於總高度在26-33層的普通高層建築,哪一層是最佳選擇?
  • 一樓「送院子」頂樓「送閣樓」,選哪個會更好?建築學家給出答案
    「窮不買頂樓,傻不買一樓」,在以前一樓和頂樓是最不受歡迎的、最便宜的、最難賣的兩個樓層。而在如今,「一層送花園,頂層送閣樓」的房子在購房者當中卻是首選,不僅開發商促進了銷售,還增添了利潤。最近我一朋友就發微信問我說,他打算買個有帶花園的房子,但去到售樓處後,發現還有一套頂樓還送閣樓的,相當買一層送一層,自己還是蠻心動的,所以非常糾結,希望我給他分析一下,兩個之間究竟該選哪個?哪個性價比會更高?我相信這個問題除了我朋友之外,也有許多購房者都想了解清楚,究竟頂樓和一樓在分別有贈送的情況下,選哪個會更好。為此,我找了一位建築學家,讓他來幫我們分析一番。
  • 為什麼說二樓再好也不能買?住過的人是這麼說的!
    都說「窮買一樓,傻買頂樓」「避開設備層、腰線層」,這咋二樓又不能買了?其實近年來,開發商為了一樓好賣,贈送花園,倒是吸引了一部分的購房者,倒是造成了二樓不受待見,住過的人是這麼說的!
  • 還嫌棄「一樓」和「頂樓」的房子,建築學家:這3層才更應該避開
    每個人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樣,有人說地段,有人說住宅面積,也有人說周邊設施,當然還有樓層。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樓層的問題。之前有一句「再窮不買頂樓,再傻不買一樓」的傳言,導致頂樓和一樓的房子並不被人們看好,所以很多人在買房時都會避開一樓和頂樓。
  • 再也不買一樓帶院子的房子了!親身體會告訴你: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不少人為選房傷透了腦筋,買房到底買那一層好呢?有朋友會說千萬別買一樓和頂樓,還是中層比較好。但是也有朋友會說,一樓好,但是一定是帶院子的,不圖別的,就為了要個院子,室外活動方便,還可以種一些花花草草瓜果蔬菜,好不愜意。也有的說頂樓帶閣樓也不錯呀,實際使用面積增大了,既清靜又實惠。
  • 不買頂樓?那些人云亦云的胡說八道!
    作者: 地產下半場今天我們聊聊頂樓,我記得之前聊過,但不妨再聊。很多人對頂樓有抗性,尤其是聽到一些人說頂樓如何不好,如何不宜出手,如何影響升值,等等,很多人打消了買頂樓的念頭。其實,很多人肯能都是沒有住過頂樓的人,根本不了解實際居住體驗而故作高深的描述。但這對置業的影響也很明顯,一說某個樓盤銷售好,那就是售罄,只剩頂底。一層帶小院還能溢價,然後只剩下頂層了。於是乎,頂層也成了一棟樓最便宜的樓層。頂層真的如此不堪,非也。作為一個過來人,住過好多年好多種頂層的人,聊一聊頂層的缺點和優勢。
  • 買房買10樓有什麼說法?買房最忌諱買哪些樓層?
    相信大家也知道,現在目前國內的房價還是高居不下,很多人就算湊齊了首付,將來的房貸壓力也是挺大的。所以很多人一開始在買房之前就會儘可能地考慮周全,考察的方面也會儘可能地全面一點,於是很多人就會在挑選樓層上下很多的功夫,那麼買房買十樓又有什麼說法呢?買房最忌諱買哪些樓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