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不是恐龍滅絕的主因,它們曾經歷2次滅絕,氣候變化最可怕

2020-12-15 奇點使者

提到人類之前地球上的主人,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恐龍從三疊紀時期出現後,一直到66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地球遭遇了小行星的撞擊,恐龍一共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時間,至於它們滅絕的原因,都認為和小行星撞擊有關,不過,近日的一項研究卻表明,恐龍可能經歷了2次大滅絕。

新物種恐龍被發現

前段時間,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古生物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恐龍化石,這種恐龍大約來自於1.8億年之前,它們非常的龐大,體長甚至超過了40米。

研究認為,它們屬於早期的蜥腳類恐龍之一,不過,這種恐龍令人奇怪的一點是,要知道,在研究恐龍演化的過程中,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真正的鼎盛時期,是從侏羅紀後期到白堊紀末期這段時間,很多體型龐大的恐龍,都是這個時期出現的。

而蜥腳類恐龍作為恐龍早期演化過程中的一員,絕大多數的蜥腳類恐龍都和現代山羊的大小差不多,那麼,為何這種新發現的蜥腳類恐龍,它的個頭與眾不同呢?

通過化石研究和同期地層勘測分析,最終,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大型蜥腳類恐龍的出現,竟然與1.8億年前,地球上的一次大規模火山噴發有關。

當時由於火山噴發,大量的溫室氣體進入到大氣層之中,導致地球的氣溫一下子變得非常高,原本對於「小個子」蜥腳類恐龍來說,它們吃的植物都非常低矮,不過,由於火山噴發,將地球上絕大多數的植物都毀掉了,所以,「小個子」蜥腳類恐龍也就沒有了食物。

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去吃一種高大的針葉樹葉子,但是由於這種植物太高了,它們就進化出了纖長的脖子和龐大的身軀,一直到時間進入到白堊紀,當地球植物重新煥發生機,它們才被大自然所淘汰。

研究者表示,如果不是蜥腳類恐龍中的一支,也就是我們發現的這種全新物種,成功演化成龐然大物,那麼,可能恐龍早在1.8億年之前,就已經滅絕了。

恐龍對於氣候要求極高

伴隨著對恐龍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也表示,很多證據都表明,恐龍其實是一種非常挑剔的動物,它們對於氣候環境的要求非常高,也這是因為它們的「挑剔」,才導致它們的滅絕。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1.8億年前,由於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蜥腳類恐龍不適應地球突然變暖的環境,大量死去。而在6600萬年前,由於地球受到了小行星的撞擊,倖存下來的恐龍也因為地球在受到重創後溫度驟降,而沒有辦法適應而滅絕。

由此可見,地球的氣溫太高或者是太低,對於恐龍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現代研究也發現,當小行星撞上地球後,恐龍並不是一下子滅絕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

恐龍徹底滅絕,大約需要上百萬年的時間,主要原因是因為,地球的氣候環境在災難發生後發生了巨變,導致恐龍的棲息地減少,食物也出現短缺,原本體型龐大的恐龍,自然是不適應這種變化的,吃不飽和寒冷讓它們最終走向末路。

其實在地球上,如今很多動物也都經歷著和恐龍類似的情況,比方說被科學家預言本世紀會滅絕的北極熊,作為陸地上最大的肉食性動物,它們如今正在因為食物短缺而變得越來越瘦小,同時全球變暖導致冰山融化,讓它們的棲息地越來越少,自然也就將它們送上了一條滅絕之路。

研究者表示,其實回顧地球多次大滅絕,每一次大規模物種滅絕,都與無法適應地球的氣候環境變化有關,地球上出現的自然災難,也都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的原因還在這些動物自己的身上。

即使沒有大滅絕的發生,由於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它們也終將有一天被淘汰掉,比方說研究者認為,即使6600萬年前恐龍沒有滅絕,當地球在300多萬年前進入冰河時期的時候,它們也同樣會因為地球變冷而死亡,因為寒冷的氣候對於它們來說,就是一道「催命符」,任何氣候變化,與它們而言,都是災難的開始。

那麼,如今地球的氣候環境,也正在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而發生著巨變,大家覺得這對於人類而言,又是否是「滅絕」的開始呢?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過了多長時間恐龍才滅絕?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任何生物都會通過不斷進化向更高級的生命演化,恐龍如果繼續進化演化下去,未必沒有進化成為智慧生命的可能。只是可惜,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場不幸降臨了,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從而引發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恐龍在此次大滅絕事件中滅絕消失。
  • 地球經歷了5次大滅絕,怎麼回事?
    地球上已經經歷了5次大滅絕事件。而最著名的就是恐龍的滅絕,一般認為恐龍的滅絕和小行星碰撞有關。而最近科學家研究稱,小行星並非我們面臨的唯一威脅,氣候變化導致多種物種消失。總之,死法有很多種。地球很脆,我們要好好愛護珍惜,同時我們也要努力進行科學發展,高科技讓人類更安全。恐龍滅絕也許是由小行星撞擊導致的。
  • 恐龍滅絕的時候它們經歷了多少痛苦?2公裡厚的巖層給出了答案
    恐龍滅絕想像圖目前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氣候變遷說、大陸漂移說、物種鬥爭說、地磁變化說、自相殘殺說等十幾種假說,雖然關於恐龍滅絕的說法存在十幾種,不過只有其中的一種假說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種假說就是隕石撞擊假說,科學家研究發現,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公裡長的隕石撞擊地球
  • 地球歷史上經歷的五次大滅絕事件,期待不會有第六次
    有四分之三的生物滅絕,不過這並不是單一的滅絕事件,而是包括了一系列、持續了數百萬年時間的滅絕事件。生活在淺海區域的生物受影響最大,珊瑚礁遭受重創無法恢復,直到一億年後新的珊瑚種類才出現。事實上,大部分海底都變得缺氧,因而變得不適合生物生存——除了細菌。海平面高度、小行星撞擊、氣候變化以及新的植物改變了土壤,這些都可能是生物大滅絕的原因。
  • 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滅絕,人類比它們還弱小,什麼時候會滅絕?
    然而,由於接連發生的天災人禍,恐龍最終步上了三葉蟲的後塵——種族滅絕。實際上,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生物學界眾說紛紜。在這眾多說法中,有幾點說法比較合理。首先就是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看法,是因為人們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小行星撞地球的痕跡。於是專家便推斷:在數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因此導致大量地區出現了天火、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這是導致恐龍大量死亡的原因。後來,人們在不斷的調查中證明了這一說法。第二個說法,是恐龍滅絕源於地球氣候變化。
  • 恐龍沒有全部滅絕?這些常見動物,極有可能是恐龍進化來的!
    受到人類生活的影響,在自然界當中,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物種瀕臨滅絕,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物種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在科學界最受關注的海應該是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了,迄今為止科學界的說法不一,一直備受爭議,最主流的觀點是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導致的。
  • 對行星撞擊致恐龍滅絕的質疑
    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僅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這個謎團抱有很大的興趣,就連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前一陣子,恐龍滅絕原因中的行星撞擊說,就受到了一些天文學家的質疑。
  • 恐龍存在1.6億年滅絕,人類能存在多久?物理定律給出可怕答案
    事實上,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界一直是眾說紛紜派系林立,而隨著近百年對地質、化石以及氣候的深入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明顯示,恐龍滅絕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導致的,而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 如果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滅絕,它們會進化成什麼樣?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假設,因為恐龍確確實實已經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悉數滅絕,而它們滅絕的原因到現在為止還停留在各種假說的層面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說」可信度最高。那麼,如果在6500萬年前沒有這次的撞擊,恐龍會進化成什麼樣呢?我們大膽地來推測一下。
  • 恐龍真的是由小行星滅絕的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真相讓人害怕
    地球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本來過去的地球是做到百萬以上的豐富生命的星球。大家最為了解的就是恐龍大滅絕。我們人類現在是地球的霸主。但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恐龍才是這個地球的霸主。就是因為恐龍滅絕後,地球的生命得到了重新的洗牌,人類才慢慢的變成了這個地球的霸主。如果恐龍還存在的話,真的很難想像我們人類怎麼在他面前才能活下來。但恐龍真的是由小行星滅絕的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真相讓人害怕。現在主流的說法是還是恐龍被小行星滅絕,你們認為這顆小行星的直徑應該在10公裡以上。
  • 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滅絕了恐龍?可能另有真兇哦!
    而古代中亞地區的西徐安人,則將當地發現的原角龍化石,添油加醋的描繪成了獅子身體、大型爪、以及鷹頭,且守衛黃金的生物,成為獅鷲的最原始來源!恐龍的黃昏第一具恐龍化石的發現1676年英國牛津市附近的出土了一個骨頭化石,牛津大學的教授羅伯特普勞特鑑定認為是一種大型動物的股骨最下端,不屬於任何一種已知生物
  • 第六次大滅絕或真的來了!地球生命會走向「終結」嗎?
    對於地球來說,生物可以說是維持生態平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們也是構造生態鏈最為基礎的一部分,如果它們都消失或者滅絕了,那麼這個基本的生態鏈系統將可能不復存在。地球生命鏈也將從此消失。而要想再次出現,也就可能會進入到一個新的進化過程。在過去,我們地球經歷了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可以說對地球生命的「抹殺」非常強。
  • 恐龍在地球生存1.6億年才滅絕,人類會在什麼時候滅絕?
    就像恐龍,它們即便是擁有強大的身軀、極強的適應能力,最後依舊難逃滅亡的命運。事實上,如果從宏觀角度來看,擁有智慧並建立起文明的人類,其實和「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並無區別,兩者都是誕生於地球的普通生物,這就意味著人類或許也會有滅亡的一天。
  • 翼龍可以飛,為什麼還是沒逃過恐龍大滅絕呢?
    目前世界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其中恐龍的滅絕絕對是其中之一,千百年來,科學家從沒有停止過對恐龍的探究。在我們的地球上,曾經就有許多生物品種經歷了從開始到不見的過程,其實這是一個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期間。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一般大多數的恐龍都有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在沒有人類出現的時期,它們就是地球的霸主,支配了地球表面長達1.6億年。
  • 研究表面:從大規模野火導致的菸灰導致恐龍滅絕大滅絕
    大約6600萬年前,當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它引發了一場「撞擊冬天」,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滅絕。新的研究表明,造成這種可怕的生物滅絕的是低光照而不是嚴酷的溫度。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進行了多次模擬,顯示了地球氣候對大氣中所有這些物質的戲劇性增加的反應。當小行星撞擊時,它向天空噴出了難以形容的大量熔融物質,這些物質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都以"烈雨"的形式墜落。這在世界各地引發了大規模的野火,其副產品是菸灰。至於塵埃和硫酸鹽,這些元素來自於碰撞本身(小行星充滿硫磺)。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會出現嗎?現實非常殘酷
    而生命的生存離不開生態環境的配合,如果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大量的生物就會因此而滅絕。地球的生態環境並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每經過1.5億年左右的時間就會來一次大變動,於是就會出現生物大滅絕。這是正常的地球生態演化規律,可如果在這種大自然大變動沒有到來之前,因為一些意外同樣會讓地球生態發生劇變,從而引發一次生物大滅絕。
  • 恐龍滅絕與什麼有關?地球內部有奇怪東西,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談及地球,很多人自認為對地球了解頗深,其實對地球的認知有很大的局限,我們都知道,地球由地殼、地幔地核組合而成,我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真實作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生活在地球的最上層,也就是地球表面。在現實生活中,人類長期生活在陸地上,所以對水中的一切一無所知,再加上人並不能在水中呼吸,所以對海洋的認知有很大的限制。
  • 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恐龍能否生存到今天?人類能否與之共存?
    6500萬年前,恐龍已經走在了滅絕的道路上,小行星撞擊,只是恐龍棺材板上的最後一顆釘子。正好相反的結果是如果當時那顆小行星罷工了,人類也不會出現了。小行星來臨之際,小冰期也即將出現。雖然小冰期帶來的溫度降幅不大,但是也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如果小冰期持續時間較長,就會動搖恐龍的根本。大型恐龍的繁榮,離不開高質量的生態環境,所以當食物鏈底層的生產者出現偏差,就如同動搖了大樓根基。體型較大的恐龍會最先滅絕,因為它們每天的能量消耗最大,所需能量基數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