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部落||在花朵中回望故鄉/萍子

2021-02-08 三毛部落

在花朵中回望故鄉

 

文/萍子

        「春雷響,萬物長。」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雷聲轟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謂之「驚蟄」。驚蟄時打雷,是意料之中而又令人欣喜的事,預示著風調雨順和農業豐收,也標誌著桃紅李白、鶯歌燕舞的九九豔陽天如期到來。


        桃花驚豔亮相。緊跟著,薔薇、海棠、梨花、木蘭眾姐妹也花枝招展地跑了出來,春天的大觀園就此奼紫嫣紅一片。


        春的基調是桃紅色。最能代表春天的當然是桃花。桃花象徵著春的明媚、喜悅、浪漫和溫暖。記得小時候,我常常站在桃樹下出神地仰望桃花,就像凝視一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麗仙子。長大之後才知道,由於人們對春天對美好的眷戀,桃花竟然還被賦予了感時傷懷的憂鬱色彩。比如《紅樓夢》中,黛玉葬的是桃花,流不盡的傷心淚;比如《桃花扇》上,香君灑的是鮮血,訴不完的相思怨……我卻獨愛那「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寧靜簡樸的桃花源景致,喜歡那「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開朗情懷。在我眼中,桃花始終是純潔而又純美的精靈,與世俗風月又有何幹!


        鬥轉星移,轉眼間太陽已到達黃經0度,這時是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射赤道,晝夜長短相等,春季九十天也剛好過了一半,故稱「春分」。此後晝漸長,夜漸短,小麥拔節,油菜花香,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明媚景象。


        我們的祖先擁有令人敬佩的大宇宙觀。在周代,春分就有祭日儀式。這一風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說:「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如今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的日壇,即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想像一下,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刻,神色肅穆的皇帝向著東方行三跪九拜大禮,實在是一件莊嚴無比的事。


        忽然想起歐陽修的詞:「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在和暖春風中打馬郊野,賞花看柳,這樣生動的世俗景致或許更令人嚮往吧!


        像蝴蝶一樣投入春天,我們的心情也會像蝴蝶一樣快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七絕,雖經一千多載歲月風霜,至今卻依然畫面鮮活、婦孺皆知。我想,這既是經典之作藝術魅力使然,也和清明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一直為國人普遍重視不無關係。


        清明節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這是從自然物候角度來說的。作為一個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傳統節日,現在的清明節是古時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的合流,包含了踏青遊春、懷念故人、祭祖掃墓等諸多內容,是我國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在天清氣朗、四野明淨的融融春光中,人們興之所至走進大自然,興致勃勃融入大自然,踏青、插柳、放風箏、蕩鞦韆,盡情玩樂,豈不快哉!有詩為證:「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這是宋代大儒程顥在《郊行即事》中描述的清明樂事。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更為我們描繪了清明時節東京汴梁汴河兩岸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風俗畫卷。


       桐花應時而開。與「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不同,桐花是屬於民間的,它植根於廣袤大地、鄉村山野,置身於農家院落、道旁溝邊。或紫或白的桐花,如雲霞,似輕煙。開時,不聲不響,大大方方;落時,乾脆利落,蘊甜含香。小時候,常常撿飄落地上的桐花,吮吸花頭香甜的花蜜;遇上大人有興致,還能吃上涼拌的桐花菜呢。


        「桐花最晚開已落,春色全歸草滿園。」其實不然。更盛大的花事還在後邊。


        每年4月19日至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為穀雨。「穀雨,谷得雨而生也。」穀雨前後,天氣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於春作物播種生長。洛陽城裡,牡丹花就要開了,成年人將以極大的熱情重新投入一場千年不倦的追星夢。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認為人必得成熟以後方見得牡丹花的好。


        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牡丹,寄託了人們對國家繁榮昌盛、生活富足吉祥的美好期盼和嚮往。


        四月裡還有一樣好,那就是春茶。


        清明節前採制的茶,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稱明前茶。清明後穀雨前採制的茶,芽葉肥碩,滋味鮮濃,香氣怡人,稱雨前茶。不管是明前茶還是雨前茶,都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厚禮。


        我們河南省的著名特產信陽毛尖,素來以「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飲譽中外。茶聖陸羽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一;大文學家蘇東坡遍嘗名茶而贊曰:「淮南茶,信陽第一」。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雖排在諸事之末,但絕非無關緊要,甚至更要緊。它早已進入人們的精神層面,和心靈有關,和詩意的生活有關,和人們的幸福指數有關。


        花事亦然。


        忙碌中,閒暇時,別忘了喝杯茶,看看花,讓心靈歇歇腳啊。

        「一年春事到荼蘼。」荼蘼花開的時候,春天的絢麗接近尾聲,再過幾天,最後一番花信風將吹開紫色的苦楝花。


        小時候,我家大門前靠南邊的空地上,長著幾棵高高的楝樹。它們太高大了,以至於我似乎從來沒有仔細端詳過楝花的模樣,只記得每年花開時節,樹頂上霧騰騰的一片紫色。倒是常常在天冷的時候,到楝樹下撿金黃色的楝子,剝開帶著清苦味的果肉,抹在手上以防凍裂。


        大概十一二歲那年初夏,在城裡工作的父親帶回一塊藕荷色又細又薄的布料,讓母親按最新的樣式給我和妹妹每人做了一件襯衫。父親說,今年時興這個顏色。果然,沒過多久,年輕姑娘們就紛紛穿起了這種顏色的上衣,不過,她們的衣服顏色要深一些,姑娘們稱它叫楝花灰。我好喜歡這個名字!至今還隱約記得那個夏天,一眼望去,水塘邊洗衣服的姑娘們那籠罩著淡紫色光暈的美麗身影。或許,正是這件楝花般漂亮的衣衫,把少不更事的我帶向了青春的領地。


       18歲那年5月,立夏時節,我在古城開封河南大學美麗的小花園遇見了丁香花。紫色的、白色的丁香,小小的花朵,好聞的香氣,像是遠方的友人,其貌不揚,志向高遠,為我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我滿懷喜悅地摘下兩串丁香花,放入信封,寄給未曾謀面的友人。


        後來看到一篇文章中說,丁香花的花語是「純真無邪、初戀、謙遜、光輝」,我暗自驚訝。是啊,美麗而不起眼的丁香花,不正是我們純真年代的寫照嗎?

     5月下旬,時值小滿,大地默默,卻心潮湧動,紅豔豔的石榴花開放了。


      「猩紅誰教染絳囊,綠雲堆裡潤生香。遊蜂錯認枝頭火,忙駕薰風過短牆。」元代詩人張弘範的《榴花》如此生動有趣,讓人忍俊不禁。


      「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兒女染紅裙。」明代詩人蔣一葵的詩句,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燕京石榴栽培之盛況。


    不由得想起我們河南滎陽的河陰石榴。


       石榴是古老的樹種,由西漢博望侯張騫從西域引入,在黃河流域種植。在河陰縣(今滎陽廣武、北邙鄉)栽植的這種石榴叫河陰石榴。它味甘而色紅,個大而子滿,核軟而無渣,盛唐時被列為朝廷貢品,當今仍馳名全國,暢銷各地,是滎陽名特產之一。


        曾數次去河陰摘石榴,卻從未想到去賞榴花,不禁為自己的「實際」而汗顏!


        且拋卻繁雜,輕衫薄履,就此出發吧。美麗火紅的榴花,帶給我們的一定不只是甘甜;年年花開的老樹,也一定會對我們說些什麼吧。


作者簡介


萍子 ,三毛部落聯合創辦人,理事,三毛部落網絡文學平臺輪值主編。本名張愛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秘書長,省直文聯副主席,省文學院專業作家。出版《純淨的火焰》《萍子觀水》《此時花開》《我的二十四節氣》《萍子詩歌100首》《中原頌——萍子朗誦詩集》《歲月花語》等詩集、散文集多部。曾獲「中原詩歌突出貢獻獎」。

友情支持

鳴謝

濮陽華源鑫能電力公司

 河南律泰律師事務所

年度執行主編:凍鳳秋          編輯:小苒

擊以下「閱讀原文」,購買三毛部落文叢首卷《時光是個老東西》,10本以上7.5折優惠進行中.

相關焦點

  • 三毛部落·文蹤||面壁無聲成祖庭/萍子
    在他的詩詞集《嵩山詩詞一百首》中,就有七八首詩詞寫到達摩祖師。在《臨江仙·初祖庵》這首詞中,他寫道:「模仿五禽強體,吸收儒道良風。少林開創立禪宗。殿小十方化,山低佛光生。」對少林文化可謂高度概括,融會貫通,入情入理,款款深情。       國臣先生自幼喜愛讀書、習武,可謂文武雙全。
  • 《母親已比我年輕》:以反差視角回望故鄉
    媒體人寫故鄉的現象還在繼續,近日讀到徐漢雄的新書《母親已比我年輕》,它是今年諸多「故鄉寫作」主題中的一本。寫故鄉,似乎更能把媒體人從理性、嚴謹的思維中解放出來,他們的文字,在觸碰到「故鄉」時,往往會柔軟下來,感性十足,讓人讀著讀著便沉浸進去。
  • 房東:回望漕渠故鄉遠
    我的故鄉漕渠之名就因循這一理論,它不僅是西安市東郊的一個地方名字,同時還是一條讓人敬畏的河流。流行歌曲《牡丹江》中有句歌詞:「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它道出了遊子的心聲,表達了遊子思鄉的無盡哀愁。正如漕渠,這個生於斯而長於斯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或者說是故鄉。
  • 回望施鶴古道
    鄂西南清江以南原施南、忠建、東鄉、木冊、高羅、忠峒、散毛、大旺、東流、臘壁、卯洞、漫水、唐崖、金峒、龍潭、西萍以及忠路、忠孝、沙溪、建南諸土司,分別併入施南府所轄的宣恩、來鳳、鹹豐、利川四縣,同時,施南府還轄有原本無土司的恩施、建始二縣,共為六縣之制。清江以南靠東邊的原容美司、椒山司地則入鶴峰州,五峰、水濜、石樑地入長樂縣。鶴峰州、長樂縣系宜昌府所轄。
  • 讀書筆記︱通過詩意抵達現實和精神層面的故鄉
    詩人在自己的介紹中不忘詳細至村一級行政單位,這是對故鄉之根最深切的銘記,無法斬斷的是故鄉的記憶,無法割捨的是鄉愁。特別是,常年的海外漂泊會越發促使其對歸鄉的渴望。歸鄉和回家成為與「在地球那一邊」相對的主題。或許可以說,每一次的出走,都是為了更好的回歸。尤其是那些混雜在世界城市詩歌之中的關於中國、關於故鄉的寫作,是詩集的點睛之作。
  • 劉思樹:萍水相逢的萍|散文
    忐忑中,我整了整軍容,端正了軍帽,鼓起在戰場上向首長請戰的勇氣,轉身向姑娘走去。先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懇切地對姑娘說:如果你不介意就請跟我走,到部隊我戰友那裡,等到天亮後再尋找你要找的人吧。我故意把「部隊」兩字表述得特別重,意思是讓她去掉疑心。也許出於對軍裝的信任吧,她很驚喜,沒有絲毫猶豫,「好啊,麻煩你了」,好似跟著家人一樣跟我走了。
  • 回望故鄉,一遍遍地生長​​​​​​​
    我又說到了它,我的故鄉百裡洲。它是長江中下遊交匯處的一個洲島,千年泥沙淤積而成,曾有九十九洲。時光荏苒,流水東逝,大小洲島終又連成一個整體,聳立於江心。被水包圍又臨水而生,這種充滿悖論的地理環境,提供了矛盾的生存哲學。
  • 【薦書】唐詩故鄉的新篇章
    【薦書】唐詩故鄉的新篇章 2020-04-24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白巖松說終究要和故鄉告別 故鄉對我們來說到底是什麼?
    最近有一期《朗讀者》,白巖松作為嘉賓出席,在節目中他講述了自己對故鄉深厚的感情。節目開始,他展示了一張故鄉現在的照片。」可,後來歲數大了一點,忽然某天有句話從他腦海中跳出來,那就是「故鄉到底是什麼」?這時,他仿佛才剛剛參透了故鄉的一絲意義。他說,故鄉,就是年少的時候,你天天想離開,歲數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 故鄉的雲,四季的美景,記憶中的美景
    我的故鄉在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醍醐鄉的一個小山村裡,我很懷念故鄉的雲。有多久沒有看到過故鄉的雲了?算來大約該有三十多年了吧。但在我的記憶裡,卻好像就是剛剛看過似地,而且很美很美。故鄉的雲異常潔淨,並且不時隨意地擦拭著藍天。
  • 雲起時《故鄉的味道》||「鄉愁裡的河北」散文大賽|石家莊
    那時候孩子們也不歇著,每到春暖花開都提上籃子,三五成群地去地裡打豬草,挖野菜。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野菊花。今年,我有幸兩次去山裡採野菊花。第二次去拔了一些帶根的野菊花。原本是希望它能夠在城裡的花盆裡生長。這樣就把故鄉的味道帶到了我的家裡。我小心翼翼地培土、澆灌、栽種。百般呵護。
  • 在這裡回望故鄉!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
    在城市化的大潮之中,故鄉成為很多人心底裡最溫暖的一抹色彩。那裡的山水、田野和鄉居,勾勒了中國社會基層的自然面貌。12月17日,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主場活動在長沙開幕。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60餘件村莊規劃案例作品一一亮相展評現場,全面展示湖南近年來村莊規劃的優秀成果,讓大家帶著鄉愁回望、暢想「家鄉的樣子」。在新時代新要求下產生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也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村莊規劃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決勝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的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走在回家的路上》馬少驊回望成長之路 故鄉是人一生的滋養
    上周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中,演員馬少驊回到了家鄉貴陽,通過重走學藝、從軍時的成長之路,感恩故鄉給予的滋養與能量。節目播出後,不少網友感慨,原以為年少時所遇到難題是挫折,殊不知,每一次磨礪都是命運饋贈的禮物。
  • 故鄉的雲煙(散文)
    啊,風中的柳絮,雨中的荷花,陽光下的綠蔭,輕輕墜落在三月的雲煙,紛紛揚揚,奼紫嫣紅的,美不勝收。或許,這就是早春的風貌;或許,這就是三月的曼妙。光陰如酒,歲月凝香。我的心啊,從世界的流動中找你的美吧,正如那小船得到風與水的優美似的,愜意極了。風很香,雨很甜,雲很秀,太陽以微笑向我問候。
  • 「故鄉與我們」三代農民工對故鄉的概念有何不同?
    回望三代農民工:他們的城市打工情節、他們的價值追求、他們對故鄉的概念有何不同?三代農民工與故鄉席慕蓉說: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故鄉,抽象成一種情緒在心頭,就像他的天空裡輕紗薄翼般的白雲,久久地漂浮著!三代農民工對「故鄉」的概念有很大差別!故鄉,最深情的歸途,最深刻的落差!
  • 故鄉,究竟對你意味著什麼
    故鄉,究竟對你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我從來都不喜歡回憶故鄉,從2006年離開了故鄉,我從未深刻想念過我的故鄉,從未深刻想念過我的父親和母親,我為我的這種「薄情」感到慚愧甚至自責,但是我為什麼沒有這種深刻的思念呢?
  • 《原神》萍姥姥up池上線時間分析
    《原神》遊戲中萍姥姥up池什麼時候上線?最近很多小夥伴都在關注萍姥姥up池的上線時間,而且遊戲中萍姥姥還是非常值得玩家抽取的,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原神》萍姥姥up池上線時間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原神》遊戲中萍姥姥up池什麼時候上線?
  • 江西萍蓮戰報:大幹大變 成果斐然——江西萍蓮項目開展系列活動...
    江西萍蓮項目的路基被橋隧分成若干段,最短路基不到一百米。兩路面標化整為零、分段施工。各路面標的標準化路面試驗段,在攤鋪中基層時,同步完成明暗邊溝、土路肩、路緣石、中分帶填土、碎落臺綠化等施工,為後續大規模路面標準化施工積累了經驗。
  • 萍蓮項目辦組織召開萍蓮高速公路A5標蓮花隧道專家諮詢會
    12月8日,江西省高速集團萍蓮項目辦在萍鄉市組織召開萍蓮高速公路A5標蓮花隧道專家諮詢會。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省高速集團、萍蓮項目參建各方等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施工過程中遭遇多次塌方、冒頂、湧水、初支米級大變形及仰拱縱向開裂等問題,施工難度極大,安全風險極高,須加強超前地質預報,並對圍巖、初支和襯砌的變形及應力進行監測,依據變化情況,動態調整設計。
  •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要逃離的地方,是我們年老想回,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故鄉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輪月,是春運時的那張車票,是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口音。而當我們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漸行漸遠,才發現故鄉是起點也是終點,是即便永遠回不去也依然是故鄉的那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