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有不少人在朋友圈曬出國旅遊的照片,其中不乏有人在發圖的同時也附加了定位,以表明「人在現場」。據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在二手電商平臺上,買家僅需幾塊錢就能買到更改微信朋友圈定位的服務,最低價格僅需3元,定位範圍可以覆蓋全球,售價高一些的虛擬定位軟體,還藏有「自動搶群紅包」「自動接收轉帳」等功能。10月11日,微信方面就「朋友圈改定位」回應南都記者,稱微信正在與電商平臺溝通,要求下架相關違規服務。同時提醒用戶不要使用此類外掛服務。
在著名的海灘上曬太陽,在超豪華酒店喝咖啡……如果在買來的這些炫富視頻或圖片下面,加上一個「虛擬定位」,會顯得更加時髦與真實,只是,這樣的「時髦」與「真實」是必須打上引號的,因為它只對缺乏基本判斷力的網民有效,但凡熟悉、了解微信朋友圈玩法的用戶,都能猜得出這些可疑的視頻、圖片以及虛擬定位背後隱藏著什麼。
「虛擬定位」可以算是炫富視頻的配套產品,是行騙者玩的花樣與把戲。其實用戶稍微用心一下便可發現,凡是地圖上可以顯示的任何一條街道、景點或其他地點,都可以通過手動搜索選擇的方式,加進自己朋友圈的定位當中,玩得熟練的用戶,甚至可以自己無中生有編造一個地點、加入一些數字與符號進去發布出來。別把朋友圈定位當回事,應該是經常訪問這個社交媒體的用戶的常識之一。
懂得朋友圈定位發布規則的人,壓根不是「朋友圈虛擬定位」軟體的目標用戶,實際上這種服務本身就有一種過濾功能,不相信的人永遠不會去購買,而購買者既然以為這種定位能騙到別人,本身就具備受騙體質,在用假定位騙人的同時,沒準也會被軟體隱藏的其它功能騙去了身份信息等隱私。
當然還有一種人除外,他們就是太明白這種虛擬定位可以唬到人,才會利用它的功能進行金融詐騙、網戀詐騙、酒託詐騙等。雖然上當者的人數不會太多,但這種做法在傷害了輕信者權益的同時,也破壞了微信朋友圈的聲譽,作為服務提供商,微信有必要重新審視朋友圈定位功能,考慮朋友圈定位的使用只能限定在用戶所在附近位置,並且禁止用戶修改定位信息。
現在之所以朋友圈定位具有不小的隨意性,在於它的漏洞暫時還沒帶來明顯的危害。也在於這個功能在方便實用的同時,還偏向於娛樂性質——在發布朋友圈的同時,舉手之勞發個定位,可以讓朋友們知道自己此刻所在之地,無疑是具有一定便利性的,這種貼合人性的設計,有存在的價值。另外,有人明明在家休息,卻把朋友圈定位在辦公室,明示或暗示自己在上班或加班,這樣做更多是出於一種吐槽心態或玩笑目的,也無可厚非。怕就怕有人太狡猾,有人太實誠,雙方把朋友圈定位活生生玩成了一個騙局,何必等到騙局繼續擴大、影響到的人太多時再去討論與反思?
用朋友圈定位開玩笑、惡作劇、滿足虛榮心,只要在一定的限度之內,都是可以接受的。但網際網路詐騙無孔不入,任何一個細小的漏洞,都會被心懷不軌的人當成犯罪的渠道。建議微信用戶,除非有特別強烈的心理需要或生活需要,還是不要輕易發布自己的定位,這與自己的隱私有關,也有可能助長一條黑灰產業鏈的壯大。另外,微信服務商也有必要將與實際距離差別太大的虛擬定位,以特別的顏色或字體進行標示、警示,以提醒其他用戶注意核實其真實性,盡最大可能做到封堵因此引發的風險事件。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