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語錄:艾薩克·牛頓

2021-02-08 維基百科
艾薩克·牛頓

維基語錄,自由的名人名言錄

艾薩克‧牛頓


戈弗雷·內勒作於1702年

出生1643年1月4日(儒略曆1642年12月25日)
 英格蘭林肯郡埃爾斯索普村逝世1727年3月31日(儒略曆1726年3月20日)(84歲)
 英國倫敦肯辛頓居住地 英國國籍 英國研究領域神學、物理學、數學、天文學、自然哲學和鍊金術機構劍橋大學、皇家學會、皇家鑄幣局母校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術顧問知名於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牛頓力學
萬有引力
微分學和積分學

經典光學受影響於笛卡兒、伽利略、哥白尼、羅伯特·波義耳影響於伏爾泰、愛因斯坦籤名

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者,經典力學的奠基人,和萊布尼茨各自獨立地發明了微積分。牛頓身後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艾薩克·牛頓爵士英語發音[ˈaɪzək ˈnjuːtn̩])[ 儒略曆:1642年12月25日-1726年3月20日]是一位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1687年他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學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稜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在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在被調查的皇家學會院士和網民投票中,牛頓被認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

由於篇幅有限,後續會詳細介紹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生平故事,敬請關注:維基百科,點擊上方名字,或長按文章底部二維碼識別皆可!

語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如果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或作勻速直線運動,只要沒有外力作用,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出處:《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87年)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原文:Every body continues in its state of rest, or of uniform motion in a right line, unless it is compelled to change that state by forces impressed upon it.

物體的加速度與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力的方向相同。

兩個物體的相互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時出現或消失且作用於同一直線上。

出處:《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87年)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原文:To every action there is always opposed an equal reaction; or, the mutual actions of two bodies upon each other are always equal, and directed to contrary parts.

宇宙中每個質點都以一種力吸引其他各個質點。這種力與各質點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出處:《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87年)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原文:every particle in the universe attracts every other particle with a force that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product of their masses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有些人一生在偉大真理海洋的沙灘上拾集晶瑩的卵石。

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斯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大學裡絕不會教你如何生存這事,同樣道理,大學教授們也和我們一樣,簡直對這事一無所知。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會如何看我,但對我自己而言我僅僅是一個在海邊嬉戲的頑童,為時不時發現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愛的貝殼而歡喜,可與此同時對我面前的偉大的真理的海洋熟視無睹。

原文:I do not know what I may appear to the world, but to myself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我能計算天體運行的軌跡,但無法計算人類的瘋狂。

相關焦點

  • 艾薩克·牛頓與鍊金術
    艾薩克·牛頓與點金石,艾薩克·牛頓爵士於1727年3月31日去世。為了紀念這位「現代科學之父」,化學遺產基金會的專家們研究了他鮮為人知的鍊金術研究及其在科學思想中的作用。化學遺產基金會(CHF)珍本圖書館長詹姆斯·沃克爾(James Voelkel)在2016年2月的拍賣預覽會上一看到艾薩克·牛頓的17世紀手稿,就知道這是真跡。
  • 以萬有引力定律而聞名的英國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
    以萬有引力定律而聞名的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艾薩克·牛頓在17世紀的科學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艾薩克·牛頓是誰?艾薩克·牛頓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至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他發展了包括運動定律在內的現代物理學原理,被認為是17世紀科學革命的偉大思想之一。
  • 艾薩克·牛頓 | 名人勵志故事
    Isaac Newton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 was born on Christmas Day 1642, in the rural English county of Lincolnshire.
  • 英國出售罕見艾薩克·牛頓的錄音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衛報》援引邦瀚斯(Bonhams)拍賣行的消息報導稱,倫敦出售罕見的艾薩克·牛頓的錄音。從錄音中可知,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已想出治療瘟疫的藥物。牛頓的錄音估計是在1667年錄製,當時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的年輕科學家正對瘟疫流行的問題感興趣。
  • 艾薩克·牛頓爵士瘋狂的16個例子
    牛頓爵士是物理學家、數學家、聖經學者、鍊金術士和哲學家,儘管在他那個時代有爭議以下是艾薩克·牛頓爵士在17世紀末陷入瘋狂時所表現出的一些症狀和行為。羅伯特·胡克發展了一種控制行星運動的引力理論,與牛頓的理論相似,獨立於牛頓的工作,在胡剋死後牛頓試圖掩蓋這一點,當時艾薩克爵士擔任胡克以前在倫敦皇家學會的負責人。牛頓和胡克也在牛頓的工作中與光學和光發生了衝突,胡克對此提出了批評,一旦牛頓有能力這樣做,他就系統地採取措施,使胡克變得默默無聞。
  • 100位影響世界的科技達人——艾薩克·牛頓
    現在,我將展示這個世界體系的框架——艾薩克·牛頓如果說我們必須從眾多科學家中選擇一位來描述這個世界的規律,那麼他一定是艾薩克·牛頓。他的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幾乎對這個世界體系進行了完美得詮釋,他的成就顯而易見。
  • 燒毀的《大金字塔》筆記揭示了艾薩克·牛頓痴迷神學
    燒毀的《大金字塔》筆記揭示了艾薩克·牛頓對世界末日的研究。艾薩克·牛頓爵士未發表的筆記證明了他對神秘學、鍊金術和聖經啟示錄理論的長期痴迷興趣。備受讚譽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但他的廣泛研究將他帶到了與我們現在所認為的科學相去甚遠的陌生地方。在他傑出的學術成果中,大量的碎片和未發表的筆記,其中許多是在他1727年去世後發現的,證明了他對神秘學、鍊金術和聖經啟示錄理論的長期痴迷興趣。
  • 艾薩克·牛頓:半生嚴謹半生瘋
    艾薩克·牛頓 畫像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爵位,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經濟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前半生榮耀加身牛頓不只是在學術上取得一系列傲人的成就,同時在政治上也有著自己的獨特地位。
  • 牛頓親筆:科西嘉圖書館發現罕見的艾薩克·牛頓手稿
    在法國科西嘉島的一家圖書館裡,人們發現了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那本開創性著作的第一版,該書闡述了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1687年,牛頓首次發表了拉丁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通稱《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在英格蘭格蘭瑟姆的花園裡看到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受到了著名的啟發,這激發了他對經典萬有引力定律、運動定律和光學定律的闡述。後來出版了英文版,但原版仍受到收藏家的青睞。
  • 艾薩克·牛頓認為金字塔揭示了世界末日的時間
    艾薩克·牛頓爵士認為,吉薩的金字塔是通向世界末日的鑰匙。 金字塔學是研究金字塔「秘密」的寬泛的偽科學。 牛頓因為把基督教和金字塔學結合在一起而受到宗教迫害。
  • 艾薩克·牛頓錯了嗎?科學家的一個異常「空間發現」提出了質疑理論
    據一部紀錄片透露,上世紀70年代,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在星系中發現了一種「異常現象」,此後艾薩克·牛頓的理論受到了密切關注。 艾薩克·牛頓爵士告訴我們,在我們的太陽系中,行星離太陽越遠,它轉得就越慢。因此,維拉認為仙女座星系中恆星的速度也會遵循同樣的遞減曲線,但她觀察到的情況並非如此。
  • 牛頓其實是個鍊金術士
    當然,我們可能還聽過關於牛頓最著名的一個小故事,就是牛頓在一顆蘋果樹下思考問題,卻被一個蘋果砸中了,於是他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當然我們不必對這個故事的真假性進行辯論。萬有引力定律成為物理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03年,英國廣播公司在一次全球性的評選最偉大的英國人活動當中,牛頓被評為最偉大的英國人之首。
  • 牛頓一詞詞源上到底是什麼意思?牛頓為啥不結婚?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享年85歲!同時間段中國是明末清初,皇帝先後有崇禎帝、順治帝、康熙帝和雍正帝。中國上海大學小牛頓與金蘋果塑像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於英國英格蘭林肯郡伍爾索普村。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的父親才剛剛去世。由於早產,新生的牛頓十分瘦小。
  • 牛頓第一定律是誰提出來的 是誰提出來的牛頓第一定律
    我們都知道牛頓三大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而牛頓第一定律是作為牛頓力學體系一條規律,它具有特殊意義,是三大定律中不可缺少的獨立定律。那你知道牛頓第一定律是誰提出來的嗎?
  • 牛頓的數學成就——廣義二項式展開(牛頓推導過程)
    伍爾索普莊園,艾薩克·牛頓的出生地艾薩克·牛頓(1642-1727年)是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對科學的最重要貢獻是他於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在那裡他制定了著名的三個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它們統治了科學界200多年。
  • 思想的時代——牛頓、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艾薩克·牛頓(1643~1727年) 傳說中促使牛頓產生「萬有引力定律」靈感的蘋果樹 在英國思想史上,17世紀後半期是近代思想生成和思想巨人輩出的時代。艾薩克·牛頓與約翰·洛克是其代表人物。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牛頓的代表作,其開創性貢獻主要集中在物理學、天文學和自然哲學領域。牛頓因此而成為科學革命的旗手。該書不僅因具體的科學發現而名揚四海,而且對人類思想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 享譽世界4位天才的另一面,從牛頓到愛因斯坦
    1.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想從歷史中抹去其他科學家的名字艾薩克·牛頓的名字總是在與其他偉大的科學家的書籍。牛頓發現了重力學,微積分理論,並且對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但是,你知道牛頓想從歷史中抹去其他科學家的名字嗎?
  • 世界歷史:英國數學家艾薩克·牛頓的發現,為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數學家艾薩克·牛頓的發現為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牛頓1687年的傑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似乎為物理世界的運行提供了一個可能的合理解釋。牛頓的研究都是基於嚴謹的科學觀察和人類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獲得了各方的讚譽。1727年牛頓逝世時,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爭相致力成為各個領域的牛頓,政治、經濟、司法只是這些領域中的其中幾個。
  • 牛頓大學-一所真正平民化的大學
    說起牛頓,就會想起蘋果,從而想起萬有引力。那說起牛頓大學又會想起什麼,我想到了徐繼哲先生,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男人,一個在風雨中堅守夢想的男人。趨利避害揭露了成年人發展的本質,也反應了多數人生活的艱辛和無奈。
  • 天才的發現:你知道牛頓是如何推導出π的精確值的嗎?
    艾薩克·牛頓(1642-1727)在1666年將圓周率的精確值計算到了15位數以後,本篇我們就來欣賞牛頓是如何計算圓周率π的。牛頓計算微積分或曲線下的面積時,都是運用它自創的數學知識,但主要運用的就是二項式定理,所以說二項式定理是發明微積分的基礎牛頓在他的名著《流數術》中運用二項式定理首次導出了如下曲線下的面積,而且將其作為強有力的數學工具牛頓首先作了一個單位圓,圓心O點坐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