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天風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趙曉光:未來科技投資兩大主線 移動網際網路紅利和精準數據
在消費電子領域,最值得關注的是智能終端的「五化」,分別是:手機的5G化、耳機的智能化、手錶的服務化、電視的社交化和AR的加速化。
2020年非同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發展按下了暫停鍵,也改變了人民的生活與習慣。在這場全民抗疫中,科技力量凸顯,催生了很多新產品、新場景、新應用。
至今新冠疫情仍在發揮餘威,那麼後疫情時代,經濟活動將呈現哪些趨勢,引領科技新機遇?科技行業存在哪些投資機會?
11月28日,在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0年年會上,天風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趙曉光對後疫情時代的科技發展趨勢與投資進行了深度解析。
資料圖。
回顧過去十年,趙曉光表示,整個科技行業只有一個邏輯,即移動網際網路。至今,移動網際網路周期留下了三大紅利。
第一大紅利是智慧型手機作為一個龐大的專業和體系,從晶片、硬體到整個系統、軟體應用,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體系,該體系為5G時代的智能終端迅速產生、普及、應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在消費電子領域,趙曉光認為最值得關注的是智能終端的「五化」,分別是:手機的5G化、耳機的智能化、手錶的服務化、電視的社交化和AR的加速化。
在手機方面,5G改變了通信的架構,從廣播式變成了應答式。目前手機70%的空間是存儲和計算,當足夠快的時候,手機的架構就變了,存儲和計算都可以在雲端,手機也就變成更好的輸出和輸入平臺。過去,手機供應鏈最大的機會就是來自輸入輸出,攝像頭、電池、連接器、蓋板、顯示等,將來這個市場越來越大。未來可能用手機一拍就知道這個蘋果是不是新鮮的,有沒有農藥;對著皮膚一拍,就可以拿到數據,知道該買什麼樣的化妝品,商業模式就產生了。
在AR和VR的未來發展上,國內各家廠商明年都將推出AR產品,後年蘋果也會推出。每個領域都進入全新時代,由此帶動整個消費電子景氣的持續。
第二大紅利是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發展,在過去十年中國產生了一批在模組製造領域笑傲世界的公司。
「如果用簡單的一句話來介紹目前整個電子的發展階段,那就是在過去10年,由蘋果帶動了整個中國產業鏈以模組產業為核心的崛起,而模組產業的崛起又為本土智慧型手機廠商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支持。」趙曉光表示,模組行業的格局已經非常清晰,未來攝像頭領域或將會產生新的龍頭。另外,模組的上遊產業,包括晶片材料設備、材料行業也存在機會。
此外,這種發展路徑也會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複製,眼下,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巨頭正在培養中國供應商。
第三大紅利是應用端,未來應用端有非常大的機會,即去品牌化。
趙曉光舉例,直播帶貨的過程就是去品牌的過程,他解釋稱,在一些行業因為存在信息不對稱,而產品又相對重要,市場會較關注品牌,現在很多享受高溢價的企業或面臨去品牌化的風險,品牌就沒那麼重要了,這是移動網際網路所帶來的紅利。
展望未來,趙曉光表示未來的科技行業,不管是什麼技術,最本質的就是從泛數據到大數據再到精準數據的體系。
他認為,從數據化角度思考問題,所有科技企業要做三個事情:第一,拿到數據。第二,處理數據。第三,輸出數據。這個過程當中和數據相關的其實就是三類數據:泛數據、大數據、精準數據。
趙曉光以微軟和谷歌在搜索領域的競爭為引,指出微軟雖然做搜索比谷歌早,但是谷歌公司率先從數據分析的角度構建了現代的搜索模式,即基於用戶的搜索量數據呈現搜索結果,從而在搜索領域脫穎而出。谷歌打敗了微軟的經驗搜索,每個人搜索都想得到不同的搜索結果,根據用戶精準的需求,得出精準的搜索結果。
在其邏輯中,精準數據體系構成共有四部分,一是5G和各種終端,即基礎架構;二是物聯網技術,這一技術非常重要但一直為市場所忽視,技術一定要與行業應用場景深度結合,才有生命力;三是人工智慧,最核心的技術是雲;四是行業應用,各個行業的優秀公司都存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