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東莞市濱海灣中心醫院 陳楷斌
文前講一個自己身邊的故事吧。
前段時間,大字不識幾個的堂哥突然打電話跟我打聽廣州哪個醫院腎移植手術做得好,他朋友22歲的兒子準備到廣州動手術。出於職業的敏感,我問了句,「這麼年輕得這麼重的病,醫生有沒有說病因?」堂哥說醫生說可能是孩子長期不喝白開水,把飲料當水喝。唉,談起把飲料當水喝引起的惡果,新聞報導比比皆是——
為什麼好喝的飲料,卻給人體帶來如此嚴重的傷害呢?
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欄目曾播出了一期節目,記者將超市常見的飲料,分別放入鍋裡加熱至粘稠糖漿狀,製作棒棒糖。結果,冰糖雪梨熬出4根棒棒糖,可口可樂和冰紅茶是3根,橙汁是1根,奶茶不到1根,每根棒棒糖的重量約15g。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對添加糖的建議「每人每天攝入量不要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來看,我們喝一瓶飲料,糖的攝入量就超標了。
碳酸飲料和果汁飲料都是高糖的飲品,其營養素主要是糖分,且是極易被人體吸收的精製糖、單糖。
那麼,每天將飲料當水喝,超量攝入糖分,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麼影響呢?
會導致齲齒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經常吃糖或含糖量高的食品而不及時漱口,容易患蛀牙及其他多種口腔疾病。
引起厭食
過多攝入糖分,使血糖升高,有飽脹感,抑制了食慾,導致人厭食。
降低營養素吸收
糖在體內的代謝需要消耗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因此,過量攝入糖分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缺鈣、缺鉀等多種營養問題。
且飯前喝高糖飲料,產生飽脹感影響食慾,人體攝入食物減少,也會減少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引起肥胖
糖是人體的產能營養,當糖進入人體以後,在胰島素作用下一部分分解產生能量為人體機能運作提供支持,一部分合成糖原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當攝入的糖分超過人體需求時,多餘的糖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到體內。長久下來就會引起肥胖。
引發糖尿病
當攝入大量糖分時,胰腺會分泌胰島素來分解糖和合成糖原,為人體供能或儲能。如果一個人長期大量攝入糖,胰腺就需要超負荷工作,導致功能的提早衰退。胰腺幹活不利索甚至幹不了活時,胰島素分泌就會減少;同時,機體長期的高糖負荷,很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分泌的胰島素無法利用,糖尿病就產生了。
泌尿系統結石發生率升高
實踐證明,服糖後尿中的鈣離子濃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會增加。鈣和草酸均可促進結石形成,三者同時增加更易形成腎結石。因為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鈣、草酸鈣易於沉澱,促使結石形成。因此,患有腎、輸尿管和膀胱結石的病人不宜多吃糖。
腎臟問題發生率升高
高糖飲食易引發肥胖。肥胖會引起代謝紊亂,影響腎臟功能,研究顯示,肥胖者患腎病的機率要比一般人高50%。
脂肪肝
攝入糖分過量會造成脂肪積累,並損害胰島影響其功能,同時引起肝臟的脂肪過氧化,引發肝纖維化等病變。
骨質疏鬆
長期過量攝入糖,血糖飆升會導致滲透性利尿——滲透性利尿會讓身體中本應被腸吸收的礦物質:鈣、磷、鎂等隨著尿液排出;同時高糖飲食誘發2型糖尿病,人體骨質量降低,摔倒風險增加,從而導致骨折的風險增加。
寫到這裡,相信文前那個22歲的年輕患者換腎的故事有了更多的可信度。
我們經常說養生、健康,卻往往忽略了放縱飲食帶來的健康問題。本文談及的雖然是比較極端的情況,但是我們還是需要重視一瓶飲品就超過每天建議的糖攝入量的問題。
可以這樣說,「飲料當水喝,後果你我承受不起」,「常吃高糖食品,後果你我也同樣承受不起。」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東莞市濱海灣中心醫院 黃衛娟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