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好久不見!|這註定是一場必勝的戰「疫」㉚

2020-12-11 西部網

終於等到你!

今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從凜冬到暖春,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武漢,在無數人的犧牲和奉獻之下,如今正在有序「重啟」。

一列列蓄勢待發的火車,一班班整裝待發的航班,一趟趟被激活運營的公交地鐵,一條條逐漸增多的車流,一家家順利復工的店鋪,一縷縷冒著蒸騰熱氣的人間煙火氣,一張張重新舒展的笑顏……這座英雄的城市終於穿過漫長黑夜,匯入春天的洪流。

嗨,熟悉的武漢,好久不見!

01

「解封」重啟,武漢早已做好準備!

自公布武漢4月8日「解封」開始,熱切期盼疫情早日消散的全國人民,為武漢按下了「重啟倒計時鍵」。在倒計時的日子裡,武漢各項籌備工作也已準備就緒:

3月24日,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對武漢火車站進行全方位深度消殺;3月25日起,武漢117條公交線路恢復運營;3月28日,武漢地鐵6條線路率先恢復運營;4月3日,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對天河機場進行全面消殺;在航站樓正式運行後,旅客活動區每兩小時消殺一次;在火車站進站口處,紅外測溫設備已準備就位,候車室內的座椅上張貼著分隔就座標識,防止聚集風險;核驗健康碼「綠碼」、核對身份、測量體溫……各方準備工作有序展開,嚴格防控不放鬆,定格在1月23日「封城」的武漢,終於動了起來!

從「暫停」到「重啟」,這一天,我們盼了許久!此時此刻,武漢「解封」,恰逢其時且順理成章。

我們看到,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鏖戰,武漢已逐步建立起與疫情形勢相適應的動態、常態化的長效防控機制。截至4月4日,武漢全市無疫情小區6988個,佔比98.4%;無疫情社區1294個,佔比92%;無疫情村1939個,佔比99.8%。

隨著中央定調「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中國抗疫「終局之戰」迎來節點。離漢通道管控的解除,不僅是武漢離漢通道恢復通行的標誌,也是武漢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標誌。

適時解封,既是實事求是的體現,也是對這座城市、對人民負責的體現;適時解封,才能更好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振武漢雄風,武漢人民不僅滿懷期待,也卯足了幹勁。

02

英雄的城市,離不開英雄的人民!

回望過去兩個多月,我們不會忘記,在武漢告急,在疫情突襲的至暗時刻,無數逆行者挺身而出的身影,在隔離病房、在防控卡點、在社區服務中心……廣大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用淚水與汗水澆灌了武漢這個特殊的春天。

我們不會忘記,英雄的人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大貢獻。在被疫情籠罩的日子裡,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用生命的每一個細胞進行拼搏。他們感恩全國各地的支援,也在這份感恩中堅守、自救、等待春暖花開。

我們不會忘記,那些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他們被困在這個並不熟悉的城市,有過恐懼有過焦灼,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卻以大局為重,自發放棄出行,甚至主動參與到一線做志願者,直到武漢恢復生機的這一天。

那些打不倒我們的,必將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如今,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終於熬過來了。

連日來,武漢市內多家商場、購物中心恢復營業,顧客持「綠碼」,經現場測溫後可入店購物;武漢多個城市公園,在進行全園消殺和安全檢查後,逐步恢復開放,到公園遊玩的市民開始增多;曾經空蕩蕩的公路上車輛逐漸多了起來,甚至出現堵車情況,武漢人的日常生活正在逐漸恢復。正如一位武漢外賣騎手所言,「最近半個多月都沒怎麼幫人買東西了,因為很多商店都開了,超市也讓進了……大家不是很需要我了,我覺得挺好的。」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大街小巷,炊煙再起,武漢多家熱乾麵店鋪開始復工,有店鋪1個多小時賣出400多單,四五百斤的熱乾麵不到傍晚就售賣一空;有的顧客一次就買8碗熱乾麵,等不到拿回家就坐在路邊吃了起來。一位武漢市民說:「能吃上熱乾麵雖然是件很小的事,但我為武漢感到自豪,我們武漢挺過來了,我們的生活肯定比以前更好!」

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不只有傷痛與眼淚,更有英雄的人民,有溫暖與情誼,有感動與希望,有堅守與奉獻……這些刻骨銘心的記憶,武漢,不會忘記;這段血脈相連的記憶,中國,不會忘記。

03

解封不意味著解防!

地鐵站的播報聲,汽車的鳴笛聲,熱乾麵的叫賣聲……從靜寂到繁華,從「暫停」到「重啟」,這一天,我們盼了許久,有理由激動,也有底氣振奮。

但也要明白,打開城門,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放鬆。武漢「解封」,是離漢通道恢復通行,並不等同於整座城市放開小區封控管理。

當前,境外疫情呈暴發增長態勢,經陸地邊境輸入風險上升,無症狀感染者還存在「隱形威脅」,本土零新增也不等同於零風險。面對國內外疫情形勢的複雜性和嚴峻性,武漢與國內其他地區一樣,必須牢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繼續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進一步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為加快恢復防疫常態化下的生產生活秩序創造更加有利條件。

我們看到,為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武漢還將繼續嚴格社區防控,堅決做到進出小區身份必問、體溫必測、信息必錄、口罩必戴;加強公共場所防控,落實落細公共場所疫情防控導則,引導市民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管好進出城和市內交通出入口,用好健康碼;科學聯動防控,推進機場、鐵路、交通、商務、衛健等部門無縫銜接,落實屬地責任,確保及時就地處置突發事件,堅決杜絕社會面傳播。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提高警惕,不能有絲毫鬆懈,迎來「解封」的武漢如此,其他早已甦醒的城市亦如是。因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早日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是我們共同的期盼。

這個春天,漸濃的武漢「煙火氣」,是最美的一道風景,令人感到別樣溫馨,止不住熱淚盈眶;

這個春天,我們錯過了花開,卻看到了比花更美好的情誼,在淚水中擁抱對方,在守望中共擔甘苦;

76個日日夜夜,武漢挺過來了!76天艱苦鏖戰,武漢浴火重生!

滾滾不息的長江水,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堅忍與付出;一往無前的時間長河,記錄了這段無悔的「戰疫」歲月。

願你光彩重生,明天更好!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武漢解封:好久不見用英文怎麼說?
    4月8日零時,武漢正式"解封"。經過76天的堅守,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武漢與外界的通道重新開啟。" 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中國戰"疫"的高光一刻。""武漢,終於等到你。""武漢,好久不見。"
  • MPK·視聽沙龍丨《好久不見,武漢》
    本周六適逢武漢封城一周年,我們通過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來回憶一年前,那個讓全國永遠銘記的日子,在當下疫情捲土重來的態勢下,我們少了一絲恐懼,多了一份必勝的信念!「武漢太危險,最好你不要去」 「是不是現在還有很多隱瞞的感染者?」 我的日本朋友對武漢有很多偏見。我是作為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作為紀錄片的導演,特別想去拍武漢,想給全世界介紹真實的武漢。
  • 日本導演竹內亮:想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武漢——《好久不見,武漢》
    Long Time No See, Wuhan好久不見,武漢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半,可能這一年註定是在所有人記憶中最難忘。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整個世界仿佛被凍結了。武漢作為最早被發現感染者的地方,一時間成為了世界的焦點這座城市和城中的人民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東西。危險、恐懼、指責、汙名化為了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安危,武漢這座千年古城開啟了長達77天的封城。021.23—4.8這是武漢被封城的日子。
  • 《好久不見,武漢》:城市的煙霧又回來了
    第一次對的印象在文科的教科書中,到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夢想,總有一些不同的期待,隨著的到來,卻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在這個神奇的一年裡,一個相對低調的城市進入了全世界人們的視線武漢。武漢宣布封城,自春秋戰國以來,他一直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和商業歷史文化名城重鎮,牽動著中國人的心。那麼,從到城市因為關閉變成了一個島,發生了什麼事?上映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可能會給我們一個了解武漢發生的真實故事的窗口,正如紀錄片的海報所說: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個城市。
  • 對話《好久不見,武漢》導演:想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武漢
    6月26日,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上線。網絡截圖「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6月1日,在武漢開日料店的賴內初次見到日本導演竹內亮說的這句話,把人們一下子帶回了疫情之下的武漢。這是《好久不見,武漢》中的一個片段,由日籍導演拍攝的這部紀錄片打動了很多網友。
  •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拍《好久不見,武漢》的理由
    作者 | 語境 編輯 | 楊晶 「我是武漢人。」「哪兒人?」 「我是武漢人。」「哪兒人?!」 在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武漢的英語老師「髒辮熊」這樣形容外國人在疫情前後對武漢態度和認知的變化。
  •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成「爆款」:讓世界看到武漢最真實的現狀
    6月26日,一部「想讓全世界的人看到武漢最真實的現狀」、由日本導演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播出,不到24小時,播放量便超過2500萬次。熱愛分享武漢文化的初中英語老師髒辮熊用無人機拍攝武漢,她說,武漢用一種不尋常的方式走到了國際視野之下,想趁著大家都很關注武漢的時機,將武漢的文化向外推廣……《好久不見,武漢》講述了10個普通家庭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故事。為什麼要拍攝這樣一部紀錄片?「『武漢太危險,最好你不要去!』『是不是現在還有很多隱瞞的感染者?』我的日本朋友對武漢有很多偏見。
  •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武漢必勝 中國必贏
    為鼓舞抗疫鬥志,堅定抗疫信心,人民網聯合《中國作家》雜誌社聯合發起「人民戰『疫』」徵文,向全國作家和網友發出邀約,鼓勵大家用手中的筆,記錄這場防疫阻擊戰中值得銘記的時刻。優秀作品將在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戰『疫』」專欄、「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網文娛部微信公號「文藝星青年」以及《中國作家》雜誌社官方微信公號、紀實版正刊陸續發布。
  • 【戰地日記】黨旗見證 「武漢保供戰」戰則必勝
    原標題:【戰地日記】黨旗見證 「武漢保供戰」戰則必勝   抗疫保供,商務人在行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商務部黨組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廣大黨員、幹部以民生所需的名義,擔穩定市場供應之責,堅守在滿足千家萬戶尤其是湖北武漢市民生活需要的戰場上。
  • 新視界|武漢故事!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拍攝紀實
    6月26日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上線,在國內上線首日即為微博全站日榜第一名;在國外登上日本雅虎國際新聞第一名。數天之內,全網播放量逾3000萬人次。紀錄片講述了疫情風暴平靜之後,10個普通武漢市民重啟的生活,片中有笑有淚,既展現了武漢人性格中豁達、樂觀、不服輸的一面,也披露了武漢經歷疫情之後一時難以癒合的創傷。
  • | 這註定是一場必勝的戰「疫」⑩
    這取決於我們對生命持有怎樣的看法,甚至取決於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持有正確的生命觀念和良好的社會文明程度,是不會肯定和允許這種無謂地「犧牲」的,因為無謂地「犧牲」枉耗的是人命,得到的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感動。而且通常這種無謂地「犧牲」不僅不該是必然,甚至還容易導致一些潛在的風險和嚴重的後果。
  • 戰「疫」必勝!紀錄片《齊心「魯」力》今晚山東衛視播出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武漢考察,勉勵大家堅定信心,戰勝疫情。此刻,荊楚、齊魯,春花正開——難忘2020年春天!「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服從全國防控大局,帶領全省人民扛起大省責任擔當。齊魯大地,微光匯聚,無論是上前線,還是守後方,抑或是在路上,都凝成戰必勝之的山東力量,匯入共和國決戰疫情的滾滾洪流。
  •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外交部記者會上獲贊 日本導演:感謝武漢...
    竹內亮在武漢站□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6月26日晚,由日本導演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正式上線。而更讓網友們驚喜的是,在7月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在提問中談及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中日兩國引發熱議,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回復提問時表示,「該片導演竹內亮先生通過實地走訪,以普通人的視角展現了武漢這座城市經歷疫情創傷之後的實景,以及武漢人民堅韌、豁達的精神。
  • 武漢安康,中國必勝!
    武漢安康,中國必勝! 院士南山鍾氏老, 飛臨武漢挽狂瀾。 滔滔疫浪鋪天卷, 欲把人間命奪完。 鍾老三更亦奮勇, 忠心定勝攻堅戰!
  • 武漢重啟發朋友圈的句子:你好,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1、今天,一起感受武漢的美好春光~2、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好久不見!想念你,武漢。3、今天武漢就解封了,真好,春天真的來了!4、武漢解封了,熱乾麵,等著我!5、人間四月,武漢重啟,靜待雄起!6、我們終於一起熬過了76個彼此守望、共擔甘苦的日日夜夜。7、今天的武漢:明天會更好。8、武漢將解封。歷經風雨後,我們終於再次相遇,櫻花如約而至......你好,重啟的武漢!
  • 去武漢並非為尋找英雄,導演竹內亮講述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中新社·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外國人對武漢的了解一直停留在今年2月份,我想把武漢現在真實的樣子告訴給全世界。」這是旅居中國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的目的。隨著武漢的解封和世界其他地區疫情的嚴重,人們對武漢的關注度逐漸減弱,如果信息得不到更新,武漢將給人們留下一個「危險城市」的印象。
  • 警察丈夫@醫護妻子:一心一「疫」 戰「疫」必勝
    警察丈夫@醫護妻子:一心一「疫」 戰「疫」必勝 2020-02-14 20: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地評線】荔枝網評:全民戰「疫」,凝聚必勝力量
    這場突發的疫情,對於我們國家來講,是大疫、大戰,也是大考;是對黨的執政能力、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全面考驗,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初心使命、能力素質之考。全民戰「疫」,透過烽煙,我們聽到了振奮人心的消息、感受了直抵心靈的觸動、堅定了團結一致的信心,更凝聚起屬於我們中國的「必勝力量」。
  • 出鏡《好久不見,武漢》的英語老師把課上成脫口秀
    她在疫情防控期間,堅持拍攝關於武漢城市和文化的正能量視頻,並成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武漢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主角之一,該紀錄片發布後迅速成為「爆款」,更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展現了武漢人民堅韌、豁達的精神,內容感人至深。」熊怡珺是典型的「斜槓青年」。業餘時間,她喜歡拍視頻搞創作,每年暑假會專程去泰國學拳擊和潛水,還做著自己的公眾號。
  • 趙立堅評日本導演拍攝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感人至深、樸實無華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李京澤 黃鈺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很多內容感人至深,它之所以能夠打動中日兩國廣大觀眾的心,關鍵在於它貼近公眾,樸實無華,透著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