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寶貝,是雍仲本教的阿扎活佛送給我的文殊九宮八卦牌。我把它掛在包上,每天看到它,心中都會充滿法喜。
很多人看到都會說:「這不就是九宮八卦牌嘛。」甚至還會翻閱「度娘」的解釋:「相傳源自西藏密宗開山祖師-蓮花生大士的文殊九宮八卦圖;聚集梵、藏、漢三地破除各種兇煞之鎮宅安居妙寶而成。」
九宮八卦大家都知道,就是指的圖中間的九宮格和八卦相,而九宮八卦外面的十二屬相等又是什麼作用呢?
其實,它真正名字叫做:「噶孜幻化寶鏡",是源自古象雄時期的雍仲本教。
在雍仲本教恰辛乘的星算體系中,有三百六十種稱作「噶孜」的星算方法,簡稱為:噶孜幻化寶鏡、九宮八卦圖、五行運行圖和繩卦因緣算術四大派。
噶孜中的噶,指的是具體要素和一年三百六十天裡每天的九宮或八卦,也指控制它們的拉神、魯神、年神和土地神等各類生靈。它們是隱匿的,或是凡人無法覺察的,因此稱為噶(隱點)。
孜是指最重要的星象相合。值此期間,這些生靈與人有更直接的關係,也更容易引發惑障,因為,它們異常危險,宛如劍的「鋒利劍刃」,並因此得名「噶孜」。
實際上,根據本教資料記載:「三百六十個噶孜」能夠詳細查驗並確定帖色、哈吉、比嶺、辛蚌這類威猛生靈的周期性隨星運轉和土地神以及其他「八部鬼眾」這類生靈的天作,它們影響著人的魂、命、福分權勢、運道和增進積極因素與消除消極因素的方式。
這個體系一般稱作「噶孜幻化寶鏡」——即畫在龜背上的一個圓形圖案,中間為九宮,四周是八卦和十二生肖。它最早源於雍仲本教祖師敦巴辛饒所講授的五明學科之一的外明學,也稱歷算學之中,它是如今仍然存在的藏族天文學和佔卦學術的起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