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公司和日產汽車聯盟削減成本,而且考慮再削減產能!

2020-12-23 全悅蘇州閱讀會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5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雷諾公司和日產汽車聯盟將在本周公布數十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而且日產汽車在考慮再削減100萬輛汽車的產能。

報導稱,上述舉措將徹底瓦解這兩家企業的前掌門人卡洛斯·戈恩推行的增長戰略。這兩家公司原本計劃到2022年銷售約1400萬輛汽車。這是戈恩制定的目標,他設想打造一個世界領先的巨頭,在每個市場都佔據重要地位。

據知情人士稱,現在,這一目標變成更接近1000萬輛。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該公司預期的需求激增情況也沒有成為現實,導致工廠利用率不足。

另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產汽車考慮以業績惡化的歐洲及新興市場為中心,在全球裁員逾2萬人。受疫情影響,需求減少導致經營陷入嚴峻狀況,因此日產希望通過縮小生產體制力圖重振旗鼓,還探討重組國內據點。疫情對就業方面的影響日益嚴重。

報導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汽車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相繼停產。儘管日產在主要美國市場等的銷售以前也持續低迷,但新冠疫情導致困境加劇。日本國內企業中,有2008年雷曼危機後索尼和NEC分別宣布裁員約1.6萬人和2萬人以上等先例。

報導顯示,日產去年7月公布了截至2020年度在全球14個據點裁員共1.25萬人的計劃。此外受新冠疫情打擊,除了關閉西班牙巴塞隆納工廠外,還著手縮小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生產體制。裁員總數預計將增至逾2萬人。日產打算截至2022年度將全球產能削減約兩成,而對於多大程度上寫入裁員及國內外據點重組,將進行謹慎的判斷。

報導還稱,日產全球銷量以2017年度的577萬輛為峰值正在下降,2019年度全球銷量為492萬輛。另一方面,2019年度日本國內產量為76萬輛,開工率下降,公司幹部也指出「為了止住頹勢需要重組國內據點」。日產已宣布,2019財年有可能轉為淨虧損約850億~9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6億~63億元)。

相關焦點

  • 曝雷諾將砍掉多款轎車和MPV車型以削減成本
    5月底,該公司將公布未來三年削減20億歐元(約合21.6億美元)成本的具體計劃。2019年,雷諾出現了10年來的首次虧損,高達1.41億歐元,遠低於2018年盈利的33億歐元。這迫使其進行成本節約。針對三年內20億歐元的削減計劃,雷諾承諾將會對所有業務及細分板塊的業績進行再評估,並未排除裁員和關閉工廠的可能性。這一計劃也將與聯盟合作夥伴日產的戰略不謀而同。
  • 雷諾日產聯盟被指削減成本度日 法國紓困汽車業計劃落地
    《聯合早報》報導稱,馬克龍26日訪問位於法國東北部的電動汽車設備供應商法雷奧生產廠時表示,這項耗資80億歐元的方案將包括對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旨在推動法國在2025年可每年產100萬輛環保汽車。《聯合早報》還指出,法國擁有雷諾、雪鐵龍、標緻等汽車品牌,但由於受冠病疫情的衝擊,該國的汽車銷售和收入最近兩個月大幅下降。為遏制病毒擴散而採取封城導致店鋪歇業和工廠停產,法國4月的汽車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90%。
  • 雷諾CEO:將加大成本削減力度以逃離危險區/大眾前CEO因「柴油門...
    1,雷諾CEO:將加大成本削減力度以逃離危險區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雷諾新任執行長Luca de Meo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表示,該公司的成本削減力度或將超過最初的計劃,以逃離危險區,該公司當前的現金流狀況令人擔憂。
  • 日產汽車因巨額虧損道歉
    自前CEO卡洛斯戈恩因財務違規問題下臺以來,日產汽車就風波不斷。卡洛斯戈恩的下臺引發了日產汽車內部管理層的持續動蕩。兩年內,日產汽車CEO的位置更迭不斷,從換卡洛斯戈恩到西川廣人再到內田誠。在此情況下,日產汽車也決定10年來首次停止分紅,這也是CEO內田誠公開向投資者道歉的起因。針對巨額虧損,潛逃的前CEO卡洛斯戈恩再次背鍋。日產汽車管理層認為,正是因為戈恩所主導的產能擴張路線使得用於新車研發的投入減少,降低了日產品牌在全球的競爭力,最終導致了企業持續虧損。然而,戈恩卻是曾經帶領日產汽車走出泥潭的——成本殺手。
  • 戈恩「世紀大逃亡」背後的汽車戰爭:雷諾與日產矛盾已公開化
    在公司傳記《起死回生》一書中,員工回憶,當時戈恩計劃將日產原有的1300家供應商減少一半,3年內裁員21000人,關閉5家工廠,賣掉所有與汽車無關的產業,目標是短時間內削減40%以上的成本。 瘦身後的日產表現驚豔,在合併後第二年第一季度就實現了久違的盈利。
  • 本田汽車擬在印度削減4成產能
    來源:金融界網站本田計劃在印度削減約4成的汽車產能。該公司目前在印度擁有兩座工廠,日前敲定了最早2020財年內關閉其中一座工廠的方針。該公司目前正在日本國內外削減多餘產能。但印度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本田的實際產量約為9.8萬輛,開工率大幅降低。該公司在印度的銷售份額僅為3.7%,落後於當地最大車企瑪魯蒂鈴木和韓國現代汽車。2020年度,疫情導致臨時停產和銷售減少也對本田帶來沉重打擊,為此決心削減產能。
  • 【原創52】戈恩的倒臺對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與戴姆勒合作關係的...
    他1999年被雷諾派到日產擔任COO時,負債超過200億美元的日產已經處於破產邊緣。通過裁員21000人、關閉5個工廠、削減供應商數量、砍掉非主營業務,戈恩僅僅用了12個月就將日產扭虧為盈,創造了汽車界的神話。
  • 戈恩與日產雷諾的愛恨糾葛迎來新篇?
    其中,對戈恩濫用公司資金的指控主要涉及其與經銷商的資金往來以及數百萬歐元的婚禮經費的由來。負責該案件的檢察官稱,對戈恩的指控涉及雷諾與阿曼汽車經銷商Suhail Bahwan Automobiles之間的資金往來。根據調查結果,2011年至2016年五年期間,戈恩安排向雷諾-日產聯盟的阿曼經銷商支付的部分款項流向了其個人帳戶,存在挪用嫌疑。
  •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比慘 到底誰是誰的包袱
    隨後,官方否認此消息的日產公司發言人稱,「日產汽車沒有改變三菱資本結構的計劃」。三菱汽車發言人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受疫情及前聯盟主席卡洛斯·戈恩離去的影響,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困境,三方各自出現大幅虧損。
  • 戈恩出逃恐再度重挫日產雷諾股價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本日產汽車和法國雷諾淪為2019年表現最慘澹的汽車股。日前日產及雷諾的前董事長戈恩戲劇性潛逃後,令這兩家汽車製造商本已傷痕累累的一年雪上加霜。資料圖:戈恩和他的妻子卡羅爾。
  • 日產尼桑汽車歷史、聯盟、召回問題車
    法國車商雷諾自1999年起成為其母公司後,兩家公司在日本政府的幹預下組成企業聯盟,合併產量位居世界第四[8]。2016年,日產在三菱汽車爆發造假醜聞[9]後,收購三菱汽車34%股權,將其納入日產與雷諾的企業聯盟,雷諾成為兩家公司的實質控制者。
  • 日產汽車問題汽車的歷史、聯盟和召回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上世紀代,日產汽車連續7年陷入金融危機,這是法國雷諾汽車要求的,由於日本政府和雷諾汽車董事會對日產汽車財政赤字的強烈反對,雙方慎重考慮最終以「聯盟合作」的形式達成共識。如今雷諾-日產聯盟(RENAULT-NISSANAlliance)的結構由雷諾持有日產43.4%的普通股和日產持有雷諾15%無表決權股份組成,雷諾-日產聯盟戰略管理公司(RNBV)。在會計實質上中,日產是雷諾集團的子公司,雷諾集團擁有日產的最終決策權。
  • 日產前CEO戈恩逃離東京細節曝光:三次接頭 兵分兩路
    日產這次裁員將比其在2019年年中宣布的12500名員工的裁員規模要大得多。自2018年11月該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被捕以來,日產一直處於動蕩之中,老化的車型陣容和管理癱瘓削弱了公司的未來前景。另外,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隨著疫情進一步衝擊汽車的銷售,日產計劃削減約3,000億日元(約合28億美元)的年度固定成本和帳面重組支出。
  • 本田在印度關閉一家汽車製造廠 以削減40%產能
    日前,有消息稱,本田汽車將把印度的四輪汽車產量削減40%,並關閉一家製造廠。本田在印度共有兩家汽車製造工廠,分別為Tapukara工廠和諾伊達工廠。圖片來自本田官網疫情迫使工廠產量低於產能,印度汽車銷量遭到重創。通過整合印度工廠,本田皆在提高效率。做出此項決定之際,本田正尋求在全球減少多餘產能,目標是提高汽車業務的利潤。
  • 戈恩逃走之後,雷諾日產聯盟將何去何從?
    鑑於雷諾是日產的最大股東,而這家法國合作夥伴一直在推動修復關係,目前尚不清楚分拆的可行性有多大。聯盟能否存活的關鍵在於今年新的聯合工業項目計劃能否重新啟動。上述知情人稱,隨著醜聞席捲兩家公司,該計劃已陷入停滯。兩家公司正努力尋求長期合作關係中的問題的解決辦法,並啟動新的聯合工業項目。到目前為止,這些努力還沒有產生明顯的效果。
  • 拆解日產「近十年最差」業績 立下「軍令狀」的內田誠面對的是什麼?
    股價跌落至近11年最低點、下半年將不派發股息……面對憤怒的股東,內田誠在股東大會上立下「軍令狀」:「如果我不能扭轉日產汽車的頹勢,我願意接受被解僱」。從2018年11月戈恩因涉嫌不當財務被捕以來,日產一直處在業績下滑、醜聞不斷、聯盟搖搖欲墜的動蕩當中。光是企業掌門人,從戈恩,到西川廣人,再到如今的內田誠,不到三年內就已經三次換帥。
  • 新官上任「七把火」,雷諾轉型……靠中國?
    同時,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車市下行的雙重打擊下,聯盟已經帶頭縮減車型產品數量,並裁撤數千職位。雷諾面對現金流愈發緊張的情況,不得不提出削減成本以度過難關。  在此之前,根據聯盟"領導者-跟隨者"戰略,到2025年,將有50%的車型由三家企業共同開發和生產,而這些車型的投資成本降幅將達到40%以上。此外,雷諾還宣布未來三年將削減20億歐元的運營成本,並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4600人。
  •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不會瓦解 日產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易車訊 近日,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以下簡稱「聯盟」)達成全新框架協議,進一步強化其商業模式與組織架構。這是「戈恩潛逃事件」發生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首次發聲,讓聯盟「瓦解」的傳言不攻自破。在市場區域方面,三家成員公司確立了在特定區域的標杆公司:聯盟在中國市場的標杆公司為日產汽車,在歐洲市場的標杆公司為雷諾集團,在東南亞市場的標杆公司為三菱汽車。在工程技術領域,合作方案將採用引領者/跟進者模式,並擴展至平臺、動力系統和關鍵技術。
  • 雷諾迎來新「舵手」,盧卡將把這艘百年巨輪駛向何方?
    這些細節再加上雷諾汽車當前所處的困境,使得「新帥」盧卡背後的故事以及與新東家博弈的過程更加令人浮想聯翩。眾所周知,雷諾汽車如今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除了疫情帶來的影響之外,該公司2017年的增長計劃高估了全球汽車市場的增長,導致擴張過快;戈恩於2018年11月在日本被捕,引發了雷諾的領導層危機,並與日產發生了衝突;如果把視線再放長遠一點,其實雷諾在2005年前後的改革之後就開始出現新車型研發的空檔,從而導致產品力和產品矩陣逐漸被大眾集團和豐田等主要競爭對手甩在了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