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33家保護中心對中外企業同等保護

2020-12-16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林露)「目前,我國已布局建設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33家,涉及18個省(區、市),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20多個產業。」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

  張志成介紹說,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組織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11月,中辦、國辦印發《意見》,為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目前,相關的推進計劃已印發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推進智慧財產權的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和同保護各項工作。目前,工作進展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嚴保護的法律法規更加完善。立法方面,推動健全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目前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已經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其中明確建立侵權的懲罰性賠償制度。2019年11月1日起實施的修改後的商標法也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倍數由修改前的3倍以下提高到了5倍以下。

  二是大保護的機制更加健全。持續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不斷拓寬仲裁調解維權渠道,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的機制。加強智慧財產權誠信體系建設,將重複專利侵權行為等6類嚴重失信行為納入聯合懲戒範疇。

  三是快保護的體系建設更加完備。持續提高智慧財產權審查的質量和效率。2019年底,高價值專利的審查周期已經壓縮到了17.3個月,商標註冊平均審查周期已經壓縮到了4.5個月。在全國已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33家,為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維權渠道。

  四是海外的維權援助更加有力。積極加大涉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工作力度。2019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完善智慧財產權海外維權的信息平臺,積極推動建立國家智慧財產權海外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同時,還在地方布局建設了一批分中心,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和智力的支持。

  據張志成介紹,為了切實解決智慧財產權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服務,營造良好創新創業和營商環境,國家知識產權局完善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支持地方建設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面向省、市的優勢產業,為轄區內企事業單位提供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為一體的智慧財產權「一站式」綜合服務。

  「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布局的設立能夠扶持地方優勢產業,服務專利快速審查與確權,促進地方經濟創新發展。」張志成表示,保護中心建設工作堅持與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布局相結合,與地方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智慧財產權審查工作相結合。同時加強與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等相對接,與智慧財產權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對接,形成政策疊加效應。

  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吸引著大量的外資、合資企業入駐。對此,張志成表示,我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方面一直秉持同等保護的原則。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也不例外,對各類企業都是實行同等保護,包括在華的外資、合資企業。只要註冊地在各保護中心服務的轄區內,所處的產業技術的領域又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產業服務範圍,均可以自願在保護中心備案,享受同等的服務,得到一體的保護。

  (責編:林露、李昉)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yf

相關焦點

  • 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中小微企業對維權援助需求迫切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林露)「維權援助工作是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構建智慧財產權大保護格局的重要方面。」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印發《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強化維權援助等公共服務平臺軟硬體建設,加強海外維權援助服務等。黨中央、國務院在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多次強調加強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工作。近年來,維權援助工作面臨新的需求和形勢變化,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
  • 張志成:布局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 促進地方經濟創新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趙春曉) 2020年全國智慧財產權宣傳周4月20日正式啟動。今天,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姣娥和中國(北京)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主任郝青做客人民網,共話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新舉措以及全國各地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新進展。張志成表示,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布局的設立能夠扶持地方優勢產業,服務專利快速審查與確權,促進地方經濟創新發展。
  • 《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和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負責人李劍、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邸連柱、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介紹《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鼎宏智慧財產權集團成功舉辦地理標誌保護與運用實務論壇
    作為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地理標誌巔峰盛會,在本次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上受到國家及行業高度關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保護司、地方省知識產權局領導、行業專家、學者、優秀企業代表等出席了本次論壇。(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司副司長曹紅英)此次論壇共分為「地標申請」「地標使用」「地標保護」「地標運用」四個環節,由四川省品牌建設促進會智慧財產權專委會會長劉毳主持。
  • 落地8家國家級中心後,長三角智慧財產權保護還要做什麼?
    近年來,長三角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截至目前,已有8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落地長三角。「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就是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能持續推動一個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為該城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孫雯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保護智慧財產權,中國真的很用心!」
    那時,他完全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這次遭遇後,李小芳開始意識到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公司每年都要申請專利。到2020年底,我們已經擁有了15項實用新型專利。」李小芳說。這個專利數量,對一家只有幾十人的小公司而言,是個不錯的成績。這些專利給李小芳帶來了驚喜。就在李小芳和同事們忙著研發的時候,寧波市的另一家企業正忙著找供應商。
  • ...有效註冊商標量增至2741.4萬件——2020年上半年我國智慧財產權...
    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並落實各項智慧財產權便利化救濟措施,注重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三種類型專利申請219.5萬件、商標申請417萬件。國內專利、商標申請同比實現雙增長。
  • 廣州聯瑞談企業品牌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僅僅靠《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最高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對於企業字號給的那點保護,不足以支撐企業品牌全面構建、 因此,廣州聯瑞專家指出,企業應當主動加強對於企業字號為核心的品牌標識保護,也就是說,有必要把可能的,有關商標都註冊一下,沒毛病。免得以後用起來,後悔自己當年沒遠見,還得從有遠見的個人和商標玩家手裡天價購買對他們毫無實際價值卻不菲經濟價值的商標,避免當冤大頭。
  •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道出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關鍵意義。智慧財產權制度是創新發展的基本保障。
  •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我國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助力高...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我國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張泉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與此同時,通過深化智慧財產權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等一系列措施,我國全方位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為權利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維權途徑。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極大激發了創新活力。今年前10個月,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23.2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5萬件,均實現了疫情影響下的逆勢增長。
  • 奧林匹克標誌保護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我區舉辦
    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長張志成,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彥軍,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副社長李程出席開班式並講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河南省、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及張家口市各縣區從事奧林匹克標誌保護工作的相關負責人或業務骨幹共80餘人參會。區政府副區長曹建偉、田明、李子潔分別出席或參加培訓班相關活動。
  • 展會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題培訓舉辦
    希望通過培訓切實提高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和水平,助力企業快速步入發展創新的坦途,為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會上,海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肖亮對踴躍參與「廣東扶貧濟困日慈善全民捐」活動的12家會展企業、智慧財產權服務企業進行了表彰:廣東鴻威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奧馳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廣州佳美展覽有限公司、漢諾瓦米蘭佰特展覽(廣州)有限公司、廣州朗銳數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廣東省諧合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北京市立方(廣州)律師事務所、中都國脈(北京)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
  •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新知新覺)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密切關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發展機遇,注意發揮智慧財產權對創新發展的引領和促進作用。智慧財產權將產業和企業的創新、研發、製造、營銷等有效聯結起來,既可以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又能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一些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某種形式的智慧財產權,與專利、版權、商標相關聯的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已成為其支柱產業。
  • 長沙:構建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網
    範登峰介紹,近3年來審理民事案件1.9萬餘件,其中審理專利案件1708件,依法審理涉及三一汽車專利技術等高新技術案件,加強核心技術和前沿領域技術成果保護;審理商標案件3982件,對多件中外商標給予馳名商標保護,制裁假冒商標、惡意搶註、搭車模仿等商標侵權行為,推動品牌戰略實施,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了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 福建首家鋰電新能源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保護中心成立
    新華社福州4月28日電(記者吳劍鋒)27日,福建(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保護中心在寧德市正式揭牌,這是福建省首家鋰電新能源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保護中心。  寧德市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卓庚表示,隨著專利快速授權、維權保護、專業人才培養等需求大量湧現,作為國家鋰電新能源特色小鎮,當地有責任幫助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進一步提高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據介紹,中心成立後,將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兩家龍頭企業為服務對象,同時覆蓋數十家上下遊企業和智慧財產權優勢示範企業。
  • 牢固樹立「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意識
    特別是具有國際水平的智慧財產權越多,說明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越高、能力越強。因此,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把智慧財產權當作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內容,當作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加大投入、鼓勵參與、積極引導。對智慧財產權實施保護,關係到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企業創新、人民幸福、國家安全,關係到對外開放能否進一步加快。
  • 「法律保護手冊」企業馳名商標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手冊
    ——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優勢更加明顯。創建國家和自治區級企事業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 150 家,示範企業 20 家,試點城市(旗、縣、區)20 家,試點示範園區 3 家,智慧財產權試點中小學校40 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進一步加強。
  • 長沙智慧財產權保護國際化「出圈」!
    長沙市公安局智慧財產權犯罪偵查支隊監測預警中心,讓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充滿「科技範兒」。在長沙市公安局智慧財產權犯罪偵查支隊監測預警中心,佔據了一整面牆壁的大屏讓長沙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充滿「科技範兒」,也引發了記者們的好奇。屏幕上,清晰顯示著長沙所有重點企業的商標數量、專利數量及著作權數量等。
  • 廣東將共建「智慧財產權保護協作網」
    近日,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以下簡稱「保護中心」)成立兩周年開放日系列活動暨「中國特色智慧財產權發展之路」研討會在廣州舉辦。會上,保護中心分別與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的13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就共建「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協作網」籤署合作協議。
  •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人民時評)
    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高價值核心專利持續湧現,版權意識、品牌觀念、專利思維深入人心……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的一系列成就,反映了我國正在從智慧財產權引進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