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女子唐女士反覆頭痛,頭暈,視力下降,幾近失明,輾轉多家醫院,殊不知 「幕後黑手」是—個腦膜瘤,恰好壓在大腦重要功能區。近日,記者從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悉,醫生耗時5個多小時,成功切除了長在唐女士的大腦功能區的腦膜瘤,並保證了運動、語言功能的完好。
原來,從半年前開始,唐女士就會突然感覺到頭暈頭痛,尤其是早上和晚上更加明顯,儘管這樣,疼痛尚還可以忍受。但是奇怪的是,只要改變體位,症狀就會加重。慢慢的,唐女士甚至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等情況,到當地醫院眼科一檢查,發現左側視力0.04,右側視力接近失明,醫生建議查頭部磁共振,結果顯示鞍區佔位性病變,左頂佔位性病變,為進一步診治,唐女士轉入到湖南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
「唐女士的腦膜瘤位置很特殊,位於蝶鞍區顱底部位,廣泛的基底部與顱底的硬腦膜相黏連,加上這個腫瘤已生長有一段時間,它與視神經和頸內動脈以及供應視神經的這些動脈緊密黏連,手術中任何對患者神經或者是重要動脈的損傷,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神經外科二病區副主任李鑫介紹,「手術容不得一點閃失,一旦在術中操作不慎,唐女士將面臨災難性後果」。
5月10日,神經外科二病區主任劉少波、副主任李鑫等專家組成的手術團隊在顯微鏡下為患者進行了手術,經過5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專家通過神經血管間隙將蝶鞍區和頂部的腦膜瘤逐步分離雕刻性順利完整切除下來。
「手術要求非常精細,整個手術,我們是在各個神經血管密布的空隙當中進行操作,一方面需要儘可能將腫瘤完整切除,另一方面腫瘤周圍的血管和神經周邊各結構要保護完好。」李鑫表示。
湖南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副主任李鑫介紹,腦膜瘤是由蛛網膜細胞形成的,約佔顱內腫瘤的20%,良性居多,生長緩慢,可生長在顱內多個部位。一般腦膜瘤多見於成年人,女性較男性多。引起腦膜瘤因素有許多,但都不太明了,像顱腦外傷、病毒感染、遺傳因素或者內源性因素等都可能導致腦膜瘤的發生。常表現頭痛、嘔吐,肢體運動、感覺,視覺障礙等。治療首選外科手術,徹底切除,可預防復發。
李鑫副主任提醒,腦膜瘤是常見的良性顱內腫瘤,但它的發病初期往往症狀不明顯甚至無症狀,因此不易被發現,所以一旦發現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
「平時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飲用一些亞硝酸胺等致癌物質,多吃新鮮水果,多吃一些清淡的高蛋白食物。應經常鍛鍊身體,增加抵抗力,預防感染,避免腦外傷發生。」李鑫強調,如果出現頭痛、頭暈,視力下降,應早做檢查,及時到專業的醫院就診,以防顱內病變作祟。一旦發現是腦膜瘤,需積極治療,手術治療後應定期隨診複查,以防腫瘤復發。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唐小芳 徐珊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