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電石火花一樣快的中央村突圍戰,和狡猾的日軍的再次合圍

2020-12-26 陳天刑

當時的警備旅一團二營,在5月23號從李家角突圍以後,又經過了多次機動,最後在5月26號的晚上,轉移到了中央村。

這個時候的各村,也都已經有了日偽軍建立的基層政權,也發展了不少漢奸作為耳目。哪怕是普通老百姓,臣服於敵人淫威之下的也不少。八路軍當時並無經驗,因此不久以後,我軍的行蹤就暴露了。

部隊在村裡剛住下來不久,到天剛亮的時候,就遇到了日軍的合圍。日軍當時排好了散兵線,分三路向村子攻了過來。

一、中央村的不利形式

當時中央村我軍面臨的形式,是前所未有的嚴峻。

1.我軍彈藥極度缺乏。

當時的我軍,剛剛經過5月23號激烈戰鬥,部隊在李家角打了整整一天。當時戰鬥到下午的時候,部隊的彈藥就已經不足,趙均一主任不斷從防守壓力小的區域調集子彈,部隊甚至準備好了近戰用的磚塊,才撐了下來。到了5月26號,又經過多次戰鬥,部隊的彈藥所剩已經不多。

2.我軍戰士們極度疲勞。

當時5月23號凌晨兩點我軍突圍以後,我軍就一直在不停機動,戰士們從李家角跑到蓮花池,而後轉向西邊到了東、西景明,再折向南經張何莊,然後到南北梨園,再轉移到郝村,最後到達中央村。三天內連續奔馳,鐵打的人也累了。

3.村裡沒有防禦工事。

當時我軍是剛到中央村不久,就遇到了敵人的突然包圍。我軍倉促遇襲之下,連村裡的工事都沒有建好。

4.日軍發起進攻很快。

包圍中央村的日軍指揮官,和李家角那位老謀深算、行事非常謹慎的老鬼子可不一樣。這傢伙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愣頭青。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借著夜色掩護接近中央村以後,他連例行偵察和炮火準備都沒有,直接就圍了上來。

當時的情況,如果稍有猶豫,可以說就是萬劫不復的結果了。

二、5月27日拂曉電石火花的中央村突圍戰鬥

好在林子元營長臨危不亂,不同的情況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平時遭遇敵人,搶佔並堅守村落是必須的。可是在缺乏彈藥的不利情況下,村子是肯定守不住的。因此我軍沒有選擇退回村子裡防禦,等著被優勢敵人包圍,然後一點點磨死我們,而是選擇了面對面的亮劍,直接和敵人對衝!

前面我們自己說過了,林子元營長是一位智勇雙全的猛將兄,多次戰鬥中都衝鋒在前。李家角戰鬥中,他帶著尖刀班走在最前面,在正面遇到敵人騎兵的情況下,他就敢帶著十幾個輕步兵,和日軍鐵騎面對面對衝,硬生生把敵人騎兵打出了村子。如今敵人沒有炮火準備,就敢以散兵線合圍我軍,這就是等著送菜的!

戰機稍縱即逝,軍情緊急不容任何遲疑,林子元營長當機立斷,馬上集中了部隊所有剩下的彈藥,把尖刀排武裝起來,所有戰士人人上刺刀,他自己又親自帶著警衛班衝在了最前面,直接一聲吶喊,部隊如猛虎撲食,直接從村裡殺了出來!日軍正在按照步兵操典,好整以暇地排成散兵線進攻,卻沒想到這股子八路不照章出牌,沒有乖乖縮在村裡防守,居然打起了反衝鋒!

狹路相逢勇者勝!因為日軍猝不及防,進攻的兵力排列比較稀疏,被我軍突然反衝鋒以後,一時有點懵。我軍靠著集中的輕機槍和快慢機駁殼槍的自動火力,硬生生在日軍的散兵線上打開了一個缺口!

這個時候,我軍的戰術目的才顯露了出來:因為我軍的彈藥不足,大半天堅守是沒有前途的,因此指揮員選擇了趁著凌晨天剛亮,日軍合圍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大白天突圍!

我軍的這個戰術反衝鋒,大大出乎了日軍的意料,防線意外被我軍突破。然後我們趁著敵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尖刀排集中火力封鎖缺口兩側,大隊從缺口處一湧而出,沒過幾分鐘,就全軍突出了包圍圈!

等敵人反應過來,集中起足夠的兵力想追擊的時候,我軍已經跑遠了。整個中央村的戰鬥,前後戰鬥時間不過是幾分鐘,進行的如電石火花一樣非常快。我軍因為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整個突圍中沒有任何傷亡。而且在突圍的時候靠著近戰的火力,還打死了七八名日軍,其中包括一名日軍小隊長。

缺乏彈藥的情況下被絕對優勢敵人包圍,還能在大半天突出包圍圈,並創造零傷亡擊斃數名日軍的戰果,警備旅一團二營,不愧是百戰精兵啊!

三、意外遇到了失散的八連

部隊中央村突圍以後,雖然人員沒有受到什麼損失,但是彈藥也幾乎已經消耗殆盡。他們知道日軍反應過來以後,肯定是要追擊的,因此一直不敢停歇,馬不停蹄趕緊跑。當時雖然時間緊迫,但是二營的指揮員卻沒有亂了陣腳,他們沒有瞎跑,而是根據前面中央村老百姓提供的八路軍轉移在深澤的情報,一路向著深澤縣跑去。

飢腸轆轆地跑了一上午,中午也沒來得及停下來吃飯,到了27號下午,他們趕到了深澤縣。然後非常難得的是,通過跑在前面的偵察員的努力,我軍直接就在深澤縣的高家莊,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八連。

當時警備旅一團二營,本來的建制是有四個大連的。但是在5月12號大小尹村一戰後,部隊被打散,當時五六七三個連不久以後就重新在深南縣集合,一直在旅部指揮下作戰。但是八連突圍以後,就和上級失去了聯繫。5月14號林子元營長曾經為此離開部隊,孤身一人專門去尋找失散的八連,但是一直沒有找到。

在戰鬥中遇到了久別重逢的戰友,自然是非常喜悅的。簡單的交談之下才知道,大小尹村突圍以後,八連就在連長李永祥的帶領下,突圍到了安平和深澤交界處活動。當時深澤縣的敵情很惡劣,敵人的情報網比較嚴密,八連不敢在一個地方久留,就白天隱蔽休息,夜晚機動作戰的方式,他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深澤縣各村之間不停機動,日偽軍始終摸不到八連的準確位置。

不過這樣一來,不僅敵人找不到他們,就連我軍的指揮機關,也找不到自己的八連了。這次要不是有郝莊、中央村的老百姓提供消息,加上我軍突圍後長途機動,再有一些運氣的成分,還真找不到這個遊魚一樣滑溜的部隊呢。這個八連長李永祥,也是一位非常有謀略會打仗的指揮員呢。

閒話少說,至此警備旅一團二營的四個連,已經全部會合了。當時八連在當地已經堅持了十來天,有一定的活動經驗。他們趕緊給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又餓著肚子的戰友們做好了飯,準備了床鋪讓他們休息。

四、白天突圍的害處和日軍指揮官的狡猾打算

可惜我們是在現實位面,沒有什麼作者眷顧的男主角。我軍會師的喜悅還沒結束,部隊正坐下以後準備做飯吃,我軍立刻又遇到了大股敵人的進攻!

而且這次來的敵人目標非常明確,力量也十分雄厚,他們以充足的兵力,迅速把整個村子嚴密包圍了起來,壓根就沒有給我軍任何突圍的空隙。後來我們才知道,圍莊敵人的主力,原來就是當天拂曉五點多鐘,在中央村包圍我們的那股敵人!

這時候我軍白天突圍的害處,就顯示出來了。日軍當時在中央村雖然措不及防,沒有想到我軍居然敢於反衝鋒,而因為戰線薄弱被我軍突圍了。可他們也是日軍中的精銳部隊,短暫的發懵以後,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直接帶隊追了過來。

我軍當時是輕裝前進,部隊跑的很快。日軍也把部隊分成輕重兩種,一部分輕步兵只帶步槍和20發子彈,跑在最前面專門用來追擊我軍,而剩下的一半人則帶著雙倍輜重和重武器,走在後面。這樣的辦法,往往讓我們的一般部隊,無法逃脫它的追擊。

但是他們的輕裝步兵雖然快,也就是和我們的普通部隊比一比。單純講速度的話,穿著大頭皮鞋的他們,仍然快不過穿著輕便布鞋的我軍精銳部隊。再加上我軍先起跑,日軍又需要整隊反應的時間,因此雖然日軍跑吐血的拼命追,也被我們甩開了幾裡地,一直沒有追上我們。

在此情況下,這支日軍的指揮官也不是白給的。他眼見一時追不上,就放棄了快速接近的打算,而是派出了騎兵和自行車兵,遠遠地跟著我們,不斷偵察我軍的前進方向。而他的主力,則一直不即不離地跟在我軍的後面,同時他還派出了傳令兵,不斷去沿途各個據點徵調援兵。

他的如意算盤,是打算等我軍奔馳了一天,精疲力盡後停下休整的時候,突然包圍我軍,這樣就可以把我們一股腦全部消滅了!

如今我軍不知敵人的打算,在高家莊會師八連以後停了下來,正中日軍的下懷。他馬上遠遠的四面布置兵力,突然就合圍了高家莊!

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就此打響了!

相關焦點

  • 二十九、官兵一致的八路軍保持戰鬥力,在孔小營和蔡村兩次被合圍
    五一大掃蕩開始以後,敵人對我根據地進行了包圍和封鎖。不僅多次出動重兵,用向心合圍戰術重創了我軍主力部隊,而且還留了下來,在我根據地大量構築深溝高壘,據點間增設聯絡堡,到處抓青壯年擴充偽軍,建立特務隊、憲兵隊、夜遊隊等反動組織。給我遊擊隊的活動製造了很大的困難。
  • 【清河史話】回憶「四·二九」鐵壁大合圍
    支隊升級編入「青縱」後,縣委書記申逢榮(楊青)將我留在縣大隊工作,開始任二中隊隊長,後改任手槍隊長,直至「四·二九」鐵壁合圍被捕。1942年,在日軍實行「四·二九」鐵壁合圍計劃之前,我們就得了此消息。因此,縣大隊做了一些應急準備工作。如進行反「合圍」的教育,把當時縣大隊穿的軍裝換成了便衣等。但不知「合圍」的具體時間,更未料到日軍「合圍」的這樣快。
  • 老鄉盛情難卻,強留八路軍過新年,結果遭兩倍於己的日軍五路合圍
    但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八路軍115師開赴山東開闢敵後根據地時,有一次卻因為被老鄉盛情難卻,被強留在當地過年,結果被五路日軍合圍,掩護主力和群眾突圍的1個連以拼光三分之二的代價才最終突出重圍,這個戰例就成了一個反面的例子。
  • 羅榮桓對陣畑俊六:向日軍心臟突圍!讓敵酋自嘲「白跑」
    1941年11月5日凌晨,侵華日軍華北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為了一舉將我115師師部和中共山東分局殲滅,達到其徹底摧毀我山東根據地的目的,親自坐鎮指揮3萬多日偽軍分別從臨沂、蒙陰、沂水等地出動,在其陸軍航空兵、裝甲兵和化學兵的配合下,兵分11路,向我山東省領導機關所在地留田村進行合圍。
  • 二十三、八路軍天黑從地道突圍,重編後繼續堅持戰鬥
    然後,就是頭也不回的衝鋒,和往往一去不回的背影!因此,不僅我們的戰士損失慘重,就連我們的各級指揮員,犧牲的也不少。快堅持到天黑的時候,六連的周連長,就在帶隊和日軍肉搏的時候,壯烈犧牲了。高家莊一戰,我軍大約300名勇士,戰到天黑的時候,已經犧牲了200多人,死亡率接近三分之二!而按照西方人的通常說法,一支部隊損失超過三成,就符合崩潰的標準了。
  • 諾門坎之戰,第6軍90分鐘被合圍
    諾門坎之戰,第6軍90分鐘被合圍1938年7月30日,日本駐朝鮮軍第十九師團向張鼓峰蘇軍陣地發起進攻,戰役突然爆發。當時蘇軍反擊成功將日本驅除張鼓峰地帶,與此同時,日軍不得不停戰與蘇軍進行談判,但是「正當日蘇進行停戰談判之機,日軍調集重炮向蘇軍大舉進攻。
  • 2具日軍屍體,無法分離
    【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劇照,劇中還原的交通溝,又稱「抗日溝」,是敵後軍民平時在村寨周邊挖的用於隱蔽行動和伏擊敵人的塹壕】哨兵的示警,雖然提醒3營官兵敵人來了,但也讓日偽軍察覺出劉老莊裡駐紮著新四軍。日軍第1大隊大隊長立刻調整隊形,向著劉老莊合圍而來,同時他緊急向上級匯報了在劉老莊發現敵情。
  • 抗戰慘烈大青山突圍,數十名省級、數百名連營級以上幹部都壯烈犧牲了
    抗日戰爭時期,我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篷勃發展,引起了侵華日寇的高度重視,極端仇視,頒布所謂「華北治安戰施策大綱」,下達年度《肅正建設計劃》,並不斷地向華北增兵,對我抗日根據地實施「鐵壁合圍」大「掃蕩」。
  • 八路反殺日軍突圍,宣傳殺敵1200,呂正操:只有400
    尤其是當年5月發生的五一大掃蕩,更是幾乎把冀中軍區全部消滅,而這場大掃蕩中發生的宋莊戰鬥,八路軍300人抵抗日軍1800多人攻擊,最後竟然成功突圍,成為了解放軍戰史上最為光輝的一幕。 宋莊戰鬥,在影視劇中也有體現,《亮劍》中講到了李雲龍在辛莊抗擊日軍,最終順利突圍,基本就來源於這場戰鬥。
  • 三十三、徒手奪槍的八路軍猛將,和四十區隊在白宋莊的悲壯突圍
    他們和正規部隊比起來,主要的區別之處就是重武器較少,部隊一般沒有重機槍和迫擊炮,而以機動靈活的輕機槍和擲彈筒為火力支撐,是專門為了運動戰組建的部隊。  另外他們和正規軍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就是地區隊平時是和民兵一樣,一般是不穿軍裝的。這樣有正規軍實力,而平時和民兵一樣的隊伍,非常有利於隱蔽。而地區隊平時都是老百姓裝束,還可以迷惑敵人。
  • 萬家嶺大捷,國軍幾乎全殲日軍一個師:踩著屍體走,河裡都是血
    1938年10月3日,侵華日軍106師團被困萬家嶺已是第五天,師團長松浦再次命令收縮兵力全力突圍,突圍方向選擇了張古山,中日雙方隨即展開了張古山爭奪戰,戰況尤為激烈,擔負攻擊任務的是蔣介石的王牌74軍第51師和58師。
  • 日軍突圍無望,小隊長軍曹自殺其他鬼子全投降
    面對著我軍的凌厲攻勢,日偽軍紛紛放棄中小據點,向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方向集結,企圖集中兵力,對抗我軍的攻勢。▲日偽軍的據點一直是缺乏重武器和炸藥的我軍最大的敵人馬頭鎮坐落於郯城縣西面約9 公裡的沂河南側,這裡是魯南的名鎮,也是全縣的工商業中心。日偽軍對其非常重視,在侵佔郯城縣不久,便出兵控制了該鎮,並在鎮內設立了據點,與縣城遙相呼應,形成了掎角之勢。據點內駐有日軍1個小隊,小隊長是西野少尉,另外還有2個偽軍中隊,總兵力約350 人,據點經過日偽軍數年的苦心經營,非常堅固。
  • 上高會戰,日軍血戰七天不知被包圍損兵一萬五,巖永少將切腹自殺
    此時,日軍總部決定對華北增派重兵「掃蕩」八路,將駐守贛北的33師團調往華北。根據日軍的潛規則,每一支軍隊要調走之前,便要趁機「搞事情」,那就是對當地周邊的一些地區「掃蕩」一次,以減輕將來守城的軍事壓力。當時,日軍主力盯上駐紮南昌往西120公裡處的國軍第19集團軍,決定對這支軍隊進行合圍。
  • 陸房突圍戰,蔣介石發電嘉獎,張仁初一戰成名,人送外號張瘋子
    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戰場八路軍出現了三位非常著名的戰將,他們分別是『梁大牙』梁興初、『張瘋子』張仁初、『毛猴子』賀東生,其中張仁初因為在戰場上經常揮舞大刀赤膊上陣,親率突擊隊向敵人陣地發起衝鋒,並且數次負傷,因而張瘋子這個綽號逐漸在軍中傳開,但真正讓張仁初一戰成名,甚至還受到蔣介石嘉獎的戰鬥要數陸房突圍戰了,此戰過後王瘋子的這個名聲才真正在全軍叫響
  • 梅花上將張自忠「決死」之戰,殲滅8000日軍,只衝鋒不突圍
    那麼什麼樣的道路是正確的,此時毛主席發布了比較關鍵的《告抗日同胞書》才穩住了民心和軍心。這個階段也是法西斯勢力快速增長的一個階段,我軍作為亞洲主要戰場,日軍在這個階段其兵力也是成倍增長的。面對日軍的大規模炮轟和襲擊,幾乎是沒有格擋之力的。那麼按照我們的思路此時該怎麼做,打不贏就趕緊跑呀。這是國軍的一貫風格,雖然我軍不是這樣的,但關鍵時刻也得想辦法突圍保存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一個道理,但張自忠偏偏是只衝鋒不突圍。
  • 1938年明鋪之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全殲日軍,少佐切腹
    日軍運輸隊的指揮官是田原少佐,他率領著一支145人的日軍部隊擔任護衛,隊伍裡還有84名士兵司機,5名修理班人員,以及幾名翻譯、記者,還有若干偽自警團。 田原很狡猾,並沒有直接進入七一七團的伏擊圈,而是在谷口停了下來,派出一個班的日軍搜索前進。
  • 抗日戰爭蒙城阻擊戰,國軍部隊雖敗猶榮,蔣介石為何卻愁眉不展?
    1938年初,日本軍部將位於江南地區的日本上海派遣軍和華北地區的第十軍,整合為日本華中派遣軍,由畑俊六擔任司令官,對徐州的國軍第五戰區形成合圍。日軍為了挽回在臺兒莊戰役中戰敗的影響,在江南和華北地區共調集了九個師團的兵力圍攻徐州,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一片焦頭爛額。
  • 3千日軍包圍旅指揮部,旅長政委掩護突圍犧牲,帶隊衝出2人授少將
    我們要用刺刀,用拳頭,用槍託子向南突圍。」他的手舉得高高的,然後很快地落到面前:「打,現在就行動,向南出擊」。戰友異口同聲地回答:「響應羅司令的號召,死要死到一起!」頓時很多刺刀拉出了鞘,上在槍尖上。日軍的一陣機槍掃射和炮彈搜索以後,沒有遇到火力的還擊,於是三四十個日軍便一窩蜂前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