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設立五年行為考察期

2020-12-22 和訊

建立個人破產制度,補齊「半部破產法」。繼深圳之後,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

12月2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指引」),積極探索通過附條件的債務免除、誠信財產申報、合理確定「生活必需品」以實現破產制度中豁免財產的制度目的等途徑,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中充分探索個人破產的制度因素。該工作指引的發布,意味著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

今年8月,深圳市正式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將於2021年3月1日實施。

個人破產制度與商業銀行密切相關。有大行人士表示,個人破產可能會使部分信用類貸款受到一定影響,如部分銀行收緊高槓桿或弱資質人群風控條件,但目前還言之尚早。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個人破產需要既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又要讓「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甩掉「老賴」帽子。例如個人破產重整,要形成償還前期債務的責任,避免通過破產把債務甩給銀行。

五年行為考察期

根據浙江省工作指引,目前僅規定債務人申請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深圳則明確債務人和債權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個人破產。但二者均要求連續參加社保滿三年。

浙江省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的要求是:具有浙江省戶籍,在浙江省內居住並參加浙江省內社會保險或繳納個人所得稅連續滿三年的自然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可以依照本指引申請開展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個體工商戶可以參照本指引進行債務集中清理。

深圳市個人破產的申請條件是:就債務人而言,在深圳居住,且參加深圳社保連續滿三年的自然人,因生產經營、生活消費導致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可以依法進行破產清算。就債權人而言,當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時,單獨或者共同持有50萬元以上到期債權的債權人可以提出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

個人破產一般都設立行為考察期,浙江為5年,深圳為3-5年。

根據浙江省工作指引,所有債權人均同意免除剩餘債務並終結執行的,不設行為考察期。也可將設置行為考察期作為同意免除剩餘債務的條件。有債權人不同意免除債務人剩餘債務或者將設置行為考察期作為同意免除剩餘債務的條件的,行為考察期為裁定終結個人債務集中清理程序後的五年。

深圳規定,個人破產主要採取清算、重整、和解三種程序。其中,清算是典型意義上的破產,即債務人通過相關程序,將全部財產分配給債權人用於清償債務,經過三年至五年考察期,遵守行為限制、沒有破產欺詐的,可以依法免除未清償的債務,重獲新生。

對進入破產程序的債務人進行相關行為限制,是國際通行的慣例。

在消費限制方面,浙江省工作指引禁止九項行為:乘坐飛機商務艙、頭等艙、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G字頭高速動車組旅客列車二等及其他動車組一等以上座位;在三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消費;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購買機動車輛;旅遊、度假;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須的消費行為。

在職業限制方面,浙江未發布相關規定,深圳禁止債務人不得擔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和金融機構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會有多少人申請破產?

盈科律所朱逸聰律師表示,浙江工作指引與深圳出臺並將要施行的《深圳個人破產條例》相比,理念有一脈相承之處,即保護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工作指引出臺後出現大量人員申請破產系正常現象,因符合一定條件的人員業已存在,指引其破產也是出臺規定的應有之義,但不會引發惡意逃債的破產潮。因設計了一系列制度來避免惡意逃債,以幫助誠實但不幸債務人重生的同時,防範和懲戒破產欺詐行為。

其中包括,債務人需履行全面申報財產及債務,未經許可不得出境,姓名、聯繫方式、住址改變後及時匯報等義務。如債務人拒不配合或協助人民法院、管理人調查,拒不回答詢問,或者拒不提交相關資料;提供虛假、變造資料,作虛假陳述或者誤導性陳述; 故意實施或協助實施隱匿、轉移、毀損、不當處分財產、財產權益及財務憑證等資料物件,或者其他不當減少財產價值的行為時,人民法院依法可予以訓誡、拘傳、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個人破產制度逐漸落地後,會有多少人申請破產?

深圳市中院深圳破產法庭庭長曹啟選曾表示,當前,符合在深居住且連續參加深圳社保滿三年門檻的約有600萬人,參考香港每年個人破產申請數量大約為人口的千分之一這一比例,預計每年個人破產案件約為五六千件。「一開始申請人可能比較少,幾年後會慢慢增加並穩定下來。」

12月3日,浙江省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截至9月末,浙江省共受理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237件,共辦結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147件。

另外,浙江全省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涉案債務總額2.027億元,其中擔保債務額2573.251萬元,普通債務額1.77億元,共清償3350.349萬元,平均清償率為16.53%。全省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涉案債權人共685人,其中涉及金融債權人138人。全省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共涉及執行案件712件,涉及執行標的金額2.482億元。

個人破產制度也有望跨地域擁有效力。

有業內人士認為,個人破產制度的「域外性」是實施中的首要問題。「一個人在深圳破產了,在其他沒有實施個人破產制度的地方,其債務該怎麼認定呢?」曹啟選說,條例通過後,條例關於衍生訴訟集中管轄規定、深圳法院對個人破產案件所做裁決在特區之外的效力等方面,還需要爭取上級法院的支持。

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率先試行自然人破產制度,建立自然人破產制度司法實施協調保障機制,全面落實自然人破產案件裁判在特區內外的法律效力。此外,推進破產案件審判權與破產事務管理權分離改革,支持深圳設立專門破產管理機構。探索建立泛亞太地區破產重整中心。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表示,對於各方面普遍關注的自然人破產跨地域效力問題,《意見》態度鮮明予以支持,要求全面落實自然人破產案件裁判在特區內外的法律效力,推動全國法院積極支持這項改革工作。

(作者:辛繼召 編輯:包芳鳴)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 5年免責考察
    來源:券商中國繼深圳通過首部個人破產法規後,浙江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12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下稱《工作指引》),提出要積極探索通過附條件的債務免除、誠信財產申報、合理確定「生活必需品」以實現破產制度中豁免財產的制度目的等途徑,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中充分探索個人破產的制度因素。
  • 浙江發布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指引 探索個人破產制度
    中國網地產訊  12月2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號「浙江天平」發不了《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工作指引》提出鼓勵探索,積極探索通過附條件的債務免除、誠信財產申報、合理確定「生活必需品」以實現破產制度中豁免財產的制度目的等途徑,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中充分探索個人破產的制度因素。
  • 浙江探索個人破產制度:個體工商戶也可進行債務集中清理
    2020年12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提出依法合規、鼓勵探索、府院聯動三條基本原則,積極探索通過附條件的債務免除、誠信財產申報、合理確定「生活必需品」以實現破產制度中豁免財產的制度目的等途徑
  • 多地探索個人破產制度 國家層面立法還有多遠
    各地的實踐,為我國個人破產制度的探索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經驗,雖然步伐有快有慢,但獲得的成效以及遭遇的難題,都是非常有益的嘗試。 ]繼深圳推出全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之後,浙江、山東亦先後開始探索個人破產制度。
  • 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接下來要這樣做……
    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接下來要這樣做……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03 11:27:42
  • 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 接下來要這樣做……
    12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提出依法合規、鼓勵探索、府院聯動三條基本原則,積極探索通過附條件的債務免除
  • .| 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北馬組委會:2020年北京馬拉松取消...
    每經11點 | 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北馬組委會:2020年北京馬拉松取消;美國專家:沒有吸取中國經驗是白宮抗疫最大失敗 每日經濟新聞
  • 這個經濟大省出臺個人破產規定了,老賴不用還錢了?
    繼深圳出臺個人破產條例之後,近日浙江也跟上了這個腳步。12月2日,浙江省最高院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正式開始探索個人破產制度。 繼深圳出臺個人破產條例之後,近日浙江也跟上了這個腳步。
  • 實踐探索個人破產制度,浙江有了新「指引」
    12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並通報相關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什麼是個人債務集中清理?為什麼稱之為「類個人破產」?個人破產後是否就不用還債了?如何區別惡意逃債?發布會就《指引》內容進行了相關解讀。
  • 制度供給不足,個人破產如何破冰?
    12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輿論認為,這是從「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向「寬容誠信,嚴懲老賴」轉變。從2018年開始,浙江溫州、台州等地法院積極開展個人破產制度試點工作,在具有個人破產實質功能的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辦理方面實現破冰。
  • 深圳個人破產制度,對家族信託的債務隔離功能有什麼影響?
    2019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提出了研究個人破產制度。我國的首部個人破產法——《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 下稱《條例》 )也於2020年8月26日經深圳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制度供給不足,個人破產如何破冰? - 人民法院報
    12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輿論認為,這是從「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向「寬容誠信,嚴懲老賴」轉變。    從2018年開始,浙江溫州、台州等地法院積極開展個人破產制度試點工作,在具有個人破產實質功能的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辦理方面實現破冰。
  • 個人破產制度不會成「老賴」避風港《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黨委書記、教授吳德林認為,個人破產制度是成熟市場經濟環境應有的救濟退出機制,深圳率先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健全市場退出機制,能激發市場主體創業熱情,讓創新創業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 個人破產制度在東營破冰
    緊接著,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被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確定為個人破產制度試點法院。經過近一年探索,該院出臺《關於個人債務清理的實施意見(試行)》,這意味著東營市將在全省市級層面率先推進個人破產制度試點。馮俊海表示,建立個人債務清理機制,為「誠信」而「不幸」的自然人解困,實現其經濟再生,成為擔保圈風險化解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現實問題。
  • 上有老下有小 廣東這對夫婦破產獲「重生」
    為保障債權人利益、加強對債務人監管,債務人在破產保護期每一年周期內向管理人及債權人定期申報財產及收入明細。   法院認為,探索個人破產制度,重在集中清理債權債務、確保全體債權人公平受償,並為債務人提供集體談判和協商的平臺。在現有法律框架下,以執行和解的相關規定為依據,給陷入債務困境的被執行人一條退出路徑,也是對個人破產制度的一次探索。
  • 【誠信】個人破產是「老賴」的「避債天堂」嗎?
    「個人破產」是啥概念?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與深圳的實際需求有關。在深圳,除個體經營者以外,近年來大量自然人以個人名義直接參與到商事活動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底,在深圳登記設立的商事主體為329.8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為123.6萬戶,佔比37.5%。除此之外,還有大量自我僱傭的商事主體以微商、電商、自由職業者等形式存在。
  • 獨山說法 | 解讀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
    獨山說法 | 解讀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 2020-12-03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台州老柯成省內首例破產債務「被免」個例
    記者 郭婧昨天,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下簡稱《指引》),並通報了《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報告》及典型案例。這意味著,浙江法院個人破產制度的探索,正由點到面,積極而穩妥有序地展開。
  • 「不能逃、不敢逃、不想逃」 中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如何「出爐」?
    其中,《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下稱《條例》)是中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擬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個人破產制度是成熟市場經濟環境應有的救濟退出機制。在此制度下,「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有機會擺脫債務、東山再起,市場退出機制也會更加健全。 《條例》全文目前並未公開。
  • 浙江高院:穩妥有序推進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中國法院網
    12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輿論認為,這是從「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向「寬容誠信,嚴懲老賴」轉變。  從2018年開始,浙江溫州、台州等地法院積極開展個人破產制度試點工作,在具有個人破產實質功能的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辦理方面實現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