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配路上,為何林衝如此窩囊,武松卻如此豪橫?

2020-12-14 夜話堂

施耐庵寫《水滸傳》,採用最多的一種手法是「對比」,也叫「比照」,就是把同一件事安排在不同的人身上,讓不同的人在大概類似的事情處置中反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個命運,起到互相襯託、互相的效果。

比如,前有潘金蓮出軌、武松殺嫂,後有潘巧雲出軌、石秀殺嫂;前有朱仝義釋晁蓋,後有朱仝義釋宋江;前有李立開黑店麻到倒宋江,後有孫二娘開黑店麻倒武松(武松假裝麻倒);前有林衝逼上梁山,後有盧俊義逼上梁山;前有武松打虎,後有李逵打虎;前有武松血濺鴛鴦樓在白粉壁留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後有張順逼迫安道全殺李巧奴在粉牆上寫道 「殺人者安道全也」。這其中,中最有看點的是「林衝發配」和「武松發配」。

因為林娘子之故,林衝得罪了高太尉,被刺配滄州,兩個公人董超薛霸發展押送。一路之上,這兩個公人,對林衝是又打又罵,沒給過好臉色。在店裡強行用熱水洗腳,「腳上滿面都是燎漿泡」,偏偏給林衝一雙新草鞋穿上,走不到三二裡,腳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鮮血淋漓,正走不動,聲喚不止。到了野豬林,董薛二人把林衝綁在一顆大樹上,準備結果他的性命。要不是魯智深,林衝早就死了。

話說這董薛二人真是軟的欺負硬的怕,魯智深來了,要行便行,要歇便歇,好便罵,不好便打。遇著客店,早歇晚行,還得打火做飯,誰敢不依他?

反觀武松,發配路上,輕鬆自在。兩個押解公人,知道武松是個好漢,一路小心伏侍,不敢輕慢。武松見他兩個小心,也不和他計較;包裹內有的是金銀,但過村坊鋪店,便買酒肉,和他兩個公人吃。按武松的話說:「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這兩個公人,於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服侍我來。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愛我時,便與我救起他兩個來,不可害他。」

為什麼同樣充軍發配,林衝就這麼窩囊,武松卻如此豪橫?

是武藝不一樣嗎?

肯定不是。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 ,梁山五虎將之一;武松是打虎英雄,梁山步軍大頭領,有「馬上關林,馬下魯武」之說。

林衝原是體制中人,雖不算大富大貴,但妥妥的小康之家,外又內有嬌妻相伴。只因偶然緣故,得罪了高太尉,才被充軍發配,原不是什麼太的罪過。所以,熬過幾年,服刑結束,再回東京,重新開始後半輩子人生。

所以,林衝對自身的不公平遭遇,一直採取妥協、忍讓的做法。高衙內調戲他妻子,林衝拳頭都舉了起來,見是高衙內,自己先軟了;兩個公差要害他性命,他還一再勸魯智深,不幹他倆的事,一切等到了滄州再說。

武松,犯的是殺人的大罪。武松鬥殺西門慶,兩個公差肯定知曉。這樣的人,殺一個也是殺,殺兩個也是殺,惹惱了他,再殺人也不是不可能的。況武松從小就流落江湖,屬於社會邊緣人,為人做事但憑心性,沒太多的條條框框。

本來,武松借打虎的機會,可能進入體制,但這場變故,把這個夢想打得粉碎。現在,哥哥死了,嫂嫂被自己殺了,從此,世上再也沒有自己牽掛和牽掛自己的人了。

老版《水滸傳》有一個細節,寫武松準備到衙門自首,出屋門鎖上門,一揚手,把門鑰匙扔進旁邊的草地裡。

親人沒了,屋子只是屋子,還能算是家嗎?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衝有「欲」,重回體制內的「欲」,這個「欲」重似千斤,壓得林衝一直伸不直腰板做人,窩窩囊囊,委委屈屈。直到火燒草料場,林衝才明白,重回體制內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了,這個「欲」消失了,林衝也就挺直了腰板,小宇宙爆發,殺死了陸謙、富安、差撥,「雪夜上梁山」。

另一面,武松則上演了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大鬧飛雲浦的精彩活劇,最後「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

到最後,徵討方臘,武松斷臂,不願進京,留此六和寺中,做個清閒道人。林衝染患風病癱了,也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視。當夜半無人,英雄對坐,說起當年往事,只留得一聲嘆息。

正是:夜半無人說往事,縱是英雄亦枉然。

相關焦點

  • 同樣被發配,為何林衝盧俊義差點被打死,武松卻沒事?
    比如林衝刺配滄州、盧俊義發配沙門島、武松刺配恩州,三人都是被冤枉。然而,同樣被發配,林衝和盧俊義路上差點遭到殺害,而武松卻沒事,這是為什麼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看看發配之前三人的經歷,以及他們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清楚,畢竟三人武藝差不多。
  • 林衝殺高俅時,為何只有魯智深出手相助,武松跑哪去了?
    那麼提到水滸傳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此人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之一,前途一片大好,但因妻子的美貌被當時高太尉也就是高俅之子吸引,設計陷害林衝,導致林衝被發配邊疆。因此林衝對高俅是十分憎恨的。話說林衝在發配邊疆的路上,幾番謀害他都死裡逃生,當時他的心裡早就已經對這個朝廷心灰意冷。經過一番波折,在梁山泊落草,也算是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 林衝殺高俅的時候,為何梁山好漢中僅有魯智深出手相助!武松呢?
    林衝和高俅的衝突全都因為高衙內而引起的,當時高衙內調戲林衝的妻子,讓林衝好生憤怒,於是林衝上前罵了高衙內幾句。高衙內則仗著自己的父親位高權重,於是準備陷害林衝。首先以很低的價格將寶劍賣給了林衝,而高俅則以觀賞寶劍的理由讓其進入白虎堂。
  • 林衝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官職有多大?實權不如武松的「都頭」
    所謂:馬上林衝步下武松!這兩位梁山好漢,到底誰更厲害?還真沒法比,總不能讓林衝棄馬跟武松比吧?若如此林衝必敗。同樣騎上戰馬後的武松,別說跟林衝對打了,如何控制戰馬都成問題。整部《水滸傳》中,誰見過武松騎過馬?所以林衝和武松,各佔一絕。
  • 武松能成清忠祖師,林衝為何卻無人問津?武松有3座靠山太給力
    皆知:馬上林衝,步下武松!這雖是誇讚兩人武功了得,可以並駕齊驅。但同時也說明了林衝和武松,是可以被相提並論的兩大「奇絕人物」。武松的殺伐之氣,在水滸中佔一絕,而林衝的狠毒之氣,在水滸中最稱奇。即武松一旦動手幾乎就從沒一句廢話,那真是殺氣沖天。
  • 梁山被活捉的好漢們:武松林衝打一頓什麼都說了,唯獨他寧死不屈
    這其中的第一位就是武松,提到武松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打虎的英勇事跡,此外還有「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等。但是在醉打蔣門神之後,武松就進入了張都監的圈套之中,他們一行人設計陷害武松,最後用家賊的身份將他關押了起來。按理說武松這樣的人應該是寧死不屈的,但最後因為受不了刑罰,便招供了和自己同夥的人。
  • 武松能活到80而善終,為何林衝卻早早慘死?
    水滸傳中,出現了兩位讓人記憶猶新的人物,分別是武松和林衝。武松和林衝兩人都說讓人津津樂道的人物。所謂「蓋棺定論」,武松最終80善終,林衝卻早早慘死了,結局如此之懸殊,這是為什麼呢?這樣的描寫,作者肯定是有用意的。凡事都怕對比。先看林衝,得知被陸謙欺騙,致使老婆差點蒙羞後,便「大怒,離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買把解腕尖刀,帶在身上。
  • 都是刺配,武松大魚大肉很自由,林衝為什麼差點喪命?
    ,體貼的傾向於他,並認為他的好處」,態度是非常重要的,趕上下一個大的傢伙,」家的門上資金武松銀,也有送酒的錢,武松管下士兵大多送「酒肉江」。我甚至換了我身上帶的枷,「我把武松的《長枷》改成了《輕罪》,在路上,這兩個人知道武松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們只是小心翼翼地侍候他,不敢掉以輕心,武松見他二人小心,也不在乎他;包裹裡有很多金銀財寶,但經過村裡的商店後,他買了酒和肉,和他的兩個客人一起吃,大漢心照不辦,高高興興地出發了,吳松是無罪的,當然,他也很善於與人打交道,看林衝可就很不一樣了!
  • 林衝和武松誰的功夫更高?只有知道他們的師父是誰才會有答案
    林衝和武松,兩個人本是一師之徒,同為鐵臂金刀周侗的弟子。根據錢彩的《說嶽全傳》,林衝跟老俠客周侗學的槍法(另一個學槍的師弟是盧俊義)。 又據揚州評話《武松》記載,武松也曾拜師周侗,他「出差」到東京給公家辦事的短暫時間內學了武藝,周侗月下傳刀,傳他一套滾龍刀法。
  • 救人須救徹,比起武松,東瀛人為何更喜歡魯智深?
    就連在東瀛,水滸傳的名氣也十分大,武松魯智深等主角的知名度十分高。但據去過東瀛的朋友反饋,在中國名氣更大、粉絲更多、更受人歡迎的武松,卻不如魯智深受歡迎。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雖然武松武功彪悍,但是相比魯智深來說,他不具備犧牲精神,特別是在助人方面,魯智深基本上不求回報,幫人就是純粹的幫人,而沒有更多的想法,所以他們認為,魯智深要更純粹,更大氣。
  • 《水滸傳》林衝為什麼不敢動高衙內?
    梁山上不止是林衝這樣,盧俊義、宋江、楊志等也是如此,他們明知道北宋被高俅、蔡京等把持,不可能有絲毫的機會,還天真地希望被朝廷招安,真的是活膩了。 林衝也算是梁山第一梯隊的好漢,性格確實最不敢恭維,每一步都是被逼無奈做出的決定,但凡有一點退路,林衝都能容忍,這一點在梁山無出其右,如果評選梁山第一窩囊,估計林衝一定會高票當選
  • 水滸三人組,武松、林衝、魯智深有多強?為什麼少有人敢惹
    在水滸中,一百零八將都有自己的故事,但論起耳熟能詳,恐怕還是要數武松、林衝和魯智深。比如武松打虎、醉打蔣門神、鬥殺西門慶、血濺鴛鴦樓,比如林衝誤入白虎堂、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火併王倫,比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
  • 林衝和武松的選擇,為何都讓人悲嘆?
    更何況林衝這等身懷絕技的行武之人了。 但成年人的世界通常是沉重的,因為附加值太多,如父母的歸宿,自己的前程,家庭的幸福,乃至子孫未來,都需要成年人一肩扛起。 林衝何嘗不是如此呢?有個老嶽丈,有個美滿幸福的小家庭,自己被「太尉又看承得好」,所以別說林衝了,就是換成任何人,也不會輕易打破這種生活!
  • 武松也曾去過柴進的莊上,為何沒有棒打林教頭?那些秘密被說出
    林衝棒打洪教頭時,武松還是個東躲西藏的逃犯,當時也還未到柴進莊上避難。假如武松在場,洪教頭敢對武松這麼傲慢裝大尾巴狼的話,早就被武松分分鐘教他做人了。武松與林衝是不同性格脾氣的人,林衝性情溫和隱忍,考慮問題比較多,由於常年在朝廷擔任八十萬禁軍教頭,素質和修養都非常好。
  • 古代被發配的犯人,為什麼路上不跑?
    我們看水滸會發現,一些好漢在被逼上梁山前,都曾被發配到遠地方。比如林衝、朱仝、盧俊義、宋江、武松、楊志等,發配之地,近的也有五百裡,遠的有幾千裡路,甚至是幾乎沒有生存希望,號稱死亡之地的沙門島。一路上,他們吃盡苦頭,甚至還有被奸臣、衙役害死的風險。
  • 宋江死前才明白,梁山最危險的人,不是林衝武松,而是他的兩心腹
    梁山中的元老人物林衝,他原本是大宋的禁軍教頭,但他的妻子林娘子被高衙內看上後,他的噩夢就開始了。先是林娘子遭高衙內調戲,雖然未曾得手,但隨後,林衝就遭到了太尉高俅的陷害。林衝遭誣陷判處發配滄州後,高俅還不肯善罷甘休,派人追殺林衝,林衝忍無可忍後,殺了陸謙、富安,被迫雪夜上了梁山。
  • 趣談水滸:武松、林衝、李逵三拳能打死鄭屠嗎?
    武松可以把一塊三五百斤的巨石拋上一丈多高,又輕輕接住,放回原處,氣不喘,臉不紅。這份神力,也可以算是驚為天人了。武松有如此神力,而且他的出拳速度極快,否則也打不死猛虎。試想一下,武松打一拳在鄭屠腦門上,類似於呼的一下,飛快掄了個鐵錘過來的那種效果。按我的理解,武松其實一拳就可以把鄭屠給打死了。
  • 林衝是什麼性格的人?娘子被調戲了為何沒有出手?
    高衙內是高俅的乾兒子(高俅發跡之前二人兄弟相稱),高俅又是殿帥府的老大,自己的頂頭上司,怎麼的也要給些面子,而且當時高衙內也說了不知道是教頭的娘子,所以就此作罷,可這以後林衝的娘子在衙內腦子裡揮之不去,這下得了想思病,他也知道林衝拳腳厲害,也不敢明目張胆的去搶啊,最終找到林衝發小陸謙使計謀害林衝。
  • 魯智深死時,為何宋江沒哭武松林衝不去送別?全因三個字
    提起魯智深、宋江、武松、林衝、史進、李逵等一些人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甚至都可以津津有味的說上兩段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他們的豪情和勵志的故事激勵著很多熱血的青年。他們是一群,嫉惡如仇、敢作敢為的英雄豪傑。那麼魯智深死時,為何宋江沒有哭,武松林衝不去送別?
  • 如果武松上梁山,王倫會如欺負林衝那樣,欺負武松嗎?答案不簡單
    就比如今兒要說的,王倫、林衝和武松!這三位性格迥異,反差極大。其中,尤其是王倫和林衝,還構成了水滸中最大的一次衝突,這便是林衝火併王倫。 這件事的第一責任人,一直被鎖定為王倫。理由是他嫉才妒能,看到林衝武功高,影響力大,且還竟然跟梁山金主柴進關係匪淺,因而生怕林衝奪了自己老大寶座,於是乎處處排擠林衝,想把林衝欺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