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東營|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問題多,全民健身如何實現?

2020-12-22 海報新聞

近年來,功能多樣的體育健身器材,逐步在農村、社區安家落戶。請看大屏幕,《東營市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實施方案》中要求: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新建社區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在鄉鎮、行政村實現公共體育健身設施100%全覆蓋。目前已經到了驗收階段,目標能否如期實現?來看記者的問政調查。

部分農村、新建社區無體育健身器材

《東營市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實施方案》中要求: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新建社區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在鄉鎮、行政村實現公共體育健身設施100%全覆蓋。記者在墾利區中苟村發現,該村沒有文化廣場以及體育健身設施,該村村委大院內也沒有任何體育健身設施。

中苟村村民:(健身器材)一直就沒有,建村到現在就沒有。

中苟村村民:村裡有沒有健身廣場,沒有, 一開始就沒有。

農村的情況如此,那麼城市社區的情況怎樣呢?

記者在河口區河口街道秀園小區發現,該小區的文化廣場上也沒有任何體育健身設施。

記者:咱小區有文化廣場或健身設施嗎?在哪裡呀?

河口區河口街道秀園小區居民:沒有。

記者:沒有嗎?一直沒有嗎?

河口區河口街道秀園小區居民:一直沒有。

無獨有偶,附近的彩園小區內,也沒有安裝任何體育健身器材。

彩園小區居民:這個小區是新小區沒有。

彩園小區居民:咱小區有沒有文化廣場健身廣場呀。沒有,沒有健身器材嗎?沒有,啥都沒有。秀(園)河(園)彩(園)三個小區是新的,老的小區有,新的小區都沒有。

老舊器材存在安全隱患

部分農村和新建社區沒有體育健身器材可用,而安裝了的使用情況又是如何呢?記者在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興河北區發現,部分體育健身設施損壞、老化嚴重,未能及時維修和更新。

興河北區居民:(器材)壞了,十來年了,現在都壞了, 咋玩?

興河北區居民:原來有一個仰臥起坐的器材,現在沒有了(去年)單槓壞了,有人就摔著了。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272——2011》中規定,室外健身器材安全使用期為8年,超出安全使用期的器材應無條件更換。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各縣區農村、社區的體育健身器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損壞,給市民健身帶來安全隱患。

健身場地設施不達標

2016年發布的《山東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平方米以上。縣(市、區)全部建有「三個一」工程(一個公共體育場、一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一個體育公園或健身廣場),鄉鎮(街道)普遍建有「兩個一」工程(一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或燈光籃球場、一個多功能運動場),行政村(社區)建成一個多功能的文體廣場,實現體育健身設施全覆蓋。那麼上述要求落實到位了嗎?

12月8日,記者來到了河口區義和鎮寶二村,發現村裡僅有的一處健身場地已經用於堆放農作物,玉米已經堆了一人多高,旁邊還覆蓋了一大片塑料布,導致場地已經無法使用。

寶二村村民:這是有個幹活的,把那個塑料布在這裡晾幾天。早在這裡有籃球場可能是扒了。

寶二村村民:從這裡曬玉米, 一個收玉米的在這裡曬的啊。

隨後記者來到寶一村,發現這裡情況更為嚴重,全村只有幾件健身器材,且已鏽跡斑斑,破敗不堪,基本無法使用。

寶一村村民:沒有籃球場,就這麼一個廣場寥寥的事。 玩不起來啥也沒有。

記者又走訪了附近幾個村莊,發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類似狀況。隨後,記者來到義和鎮人民政府附近了解情況。

義和鎮居民:運動場應該沒有,就這有個廣場 ,跳廣場舞的小地方沒有那些。

相關焦點

  • 濱州市體育局接受問政!公共體育設施問題多、桌球走下坡路、專業...
    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問題多、濱州桌球走下坡路、專業場館和學校操場難開放、霑化國際足球小鎮滿目悽涼……本期欄目關注了諸多體育領域的問題,濱州市體育局的負責同志一一做出詳細解答。尤其是在提到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問題多的情況時,濱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波當即表示,確保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全市社區行政村建成一個多功能的廣場。
  • 「現場直播·點擊觀看」今晚八點東營市體育局接受《問政東營》問政!
    二、統籌規劃全市群眾體育發展,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指導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負責對公共體育設施的監督管理。三、統籌規劃全市競技體育發展,制定全市性體育競賽制度、計劃,組織參加和承辦重大國內外體育競賽,承辦市級綜合性運動會和省級體育競賽,指導、推動全市體育人才隊伍建設。
  • 商都縣三項舉措全力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促進全民健身
    商都縣三項舉措全力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促進全民健身 2020-11-03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寧市不斷完善公共體育設施促進全民健身多元化發展
    如今,南寧市民身邊的健身組織及健身服務不斷加強,公共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深度融合卓有成效,體育產業快速發展,這些都在推動我市全民健身向多元化發展。近年來,南寧市積極將全民健身項目融入各級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健康發展規劃以及發改、財政、住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教育、農業農村、市政園林、衛生健康、文化廣電旅遊等部門發展規劃,構建融合工作發展規劃體系,不斷完善公共體育設施,解決好市民「去哪兒健身」的問題。目前,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878平方米,高於全國人均水平。
  • 多部門負責人詳解《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
    「現在中央財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補貼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同時也鼓勵各地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推進中小型公共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這樣能夠使體育場館更好為全民健身服務、為群眾體育發展服務。」
  • 揚州:全民健身「花樣百出」看體育如何助力「健康扶貧」
    2  「家底」厚實,建成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運動健身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在揚州,全民健身的「家底」到底有多厚實?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2019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結果,揚州公共體育領域得分88.13,名列全國第一。與此同時,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達2.83平方米以上、建成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提前完成國家「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平方米、城市社區建設15分鐘健身圈」目標。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
    《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完善健身設施建設頂層設計,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補齊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短板,大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進工作。
  • 問政東營|公用場地對外出租?全民健身中心亂收費?公共體育場管理...
    近幾年,隨著我市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市民強身健體的意識日益增強,對健身場地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但是最近記者接到多位市民的熱線電話,反映個別全民健身中心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對外開放,免費、低收費運動項目政策執行不到位的情況。
  • 問政臨沂|全民運動中心建設三年未果 市民「危房」中健身 市體育局...
    近年來,群眾運動觀與健康觀不斷增強,我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也不斷完善,然而記者發現,有的縣區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上可以說是只重口號,不見成效。一起來看問政調查。多方打聽,記者終於在沂水縣濱河西路與正陽西路交匯附近,找到一處綠色圍擋,圍擋上標有提高全民素質的字樣,中間有一處高高的公示牌,走近發現原來是「沂水縣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項目概況」:沂水縣全民健身運動中心規劃用地面積175畝,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田徑場、足球場、羽毛球館、遊泳池、桌球館等。
  • 市體育局召開貫徹《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國辦發[2020]36號)精神,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 數字體育為浙江省全民健身插上智慧翅膀
    全省群眾體育工作成績斐然,基層體育場地設施增長,公共體育服務更便捷,基層群眾體育賽事活動更豐富,全民健身指導更科學。  伴隨浙江體育數位化改革轉型的腳步,「網際網路+」不斷賦能浙江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慧化、智能化,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中不斷發揮更大作用,成為今年浙江省群眾體育工作的一大亮點,為全民健身插上了智慧翅膀。一個更加「聰明」的「10-15分鐘健身圈」正躍然紙上。
  • 問政東營|支持不夠不重視,青少年體育如何東山再起
    曾幾何時,我市也湧現出像嶽叢、李燕等優秀青少年體育運動員,他們在全省全國、甚至國際賽事上所向披靡、摘金奪銀,為我們東營爭得了榮譽。那麼最近幾年我市的青少年體育發展如何呢?來看記者的問政調查。12月9日,記者來到了東營區第二中學的操場,學校橄欖球隊的小隊員們正在進行緊張的訓練。而當記者想要進一步了解孩子們的訓練比賽情況時,球隊的教練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 西藏計劃年底實現縣(區)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全覆蓋
    今年開始,自治區體育局以「健康西藏」工程建設為目標,啟動實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升級計劃,計劃到年底實現市(地)級全民健身體彩公園、縣(區)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全覆蓋、行政村農牧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並在各市(地)成立體育總會和老年人體育協會、農牧民體育協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
  • 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發揮體育社會組織能量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關乎民生,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義。而行業體協、老年人體協、農民體協、各類健身俱樂部等體育社會組織無疑是聯繫群眾最直接、最密切,對動員和組織不同人群參加全民健身活動最具號召力的團體,是深入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十分重要的力量和覆蓋面廣泛的組織保障。
  • 墊江:健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設施建設「加速度」
    新華網發(墊江縣周嘉鎮供圖)  新華網重慶12月18日電(高浩)2020年以來,墊江縣深入實施公共體育普及工程,著力健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全縣體育設施建設成效明顯。其中鄉鎮全民健身中心竣工投用3個,主體工程完工4個,總數達到9個;新建社區健身點4個,總數達到31個;新增社會足球場15個,總數達到17個;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0個,總數達到144個。
  • 廊坊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四級公共健身民心工程全覆蓋
    12月11日,記者從廊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2020年廊坊市體育局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廊坊市建成鄉鎮體育工程65個,全民健身示範基地22個,為26個街道249個社區和103個鄉鎮3198個村(街)配建了新國標體育健身設施,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公共健身民心工程全覆蓋
  • 《問政德州》第十三期: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接受問政
    10月14日19點30分,大型融媒電視直播問政節目《問政德州》第十三期在德州市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進行直播,本期問政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  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書鵬說,這麼多語言文字不規範現象說明我們的日常監管還有問題,我們應該及時發現糾正清理這些不規範的語言文字。
  • 張家港全民健身事業揚帆起航——江蘇省張家港市創建全民運動健身...
    定期召開創建工作聯席會議,通過思想交鋒、創新討論、問題碰撞等方式,做到思想疙瘩解在前、方向目標謀在前、問題癥結消在前,實現思想統一、部署統一、規劃統一,有效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對接需求,頂層設計更好「定位」。
  • 數字體育為全民健身插上智慧翅膀 | 體壇年終盤點
    全省群眾體育工作成績斐然,基層體育場地設施增長,公共體育服務更便捷,基層群眾體育賽事活動更豐富,全民健身指導更科學。伴隨浙江體育數位化改革轉型的腳步,「網際網路+」不斷賦能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慧化、智能化,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中不斷發揮更大作用,成為今年我省群眾體育工作的一大亮點,為全民健身插上了智慧翅膀。一個更加「聰明」的「10-15分鐘健身圈」正躍然紙上。
  • 社會體育組織鋪就 福建全民健身網絡體系
    目前,全省共有縣級以上體育社會組織2476個,城市社區普遍建有體育健身站點,全民健身站點達到平均每萬人近3個,社會體育指導員達8萬多名,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增強。  政策保障方面,2020年制定出臺了《福建省關於促進體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實施方案》,著力解決基層體育社會組織管理不到位、體育社會組織數量不夠多、發展起步難、作用發揮不明顯、造血能力不強、發展活力不足、交流互促不夠等問題。  按照福建省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的要求,加快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