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江雨山村足球場。新華網發(墊江縣周嘉鎮供圖)
新華網重慶12月18日電(高浩)2020年以來,墊江縣深入實施公共體育普及工程,著力健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全縣體育設施建設成效明顯。其中鄉鎮全民健身中心竣工投用3個,主體工程完工4個,總數達到9個;新建社區健身點4個,總數達到31個;新增社會足球場15個,總數達到17個;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0個,總數達到144個。墊江縣東部新區遊泳館、體育館、三合湖溼地公園健身步道等加快建設。
同時,紮實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新增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0人、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8人。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等三級體育設施網絡逐步建立,縣域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近日,在墊江周嘉鎮雨山村的五人制足球場上,幾名足球運動愛好者正在奮力「廝殺」。
「以前為了踢場球,一群球友相約前往縣城,來回跑光車程就需要1小時。」當地球友王鍾說,「現在,家門口建起了足球場,優質的草坪,踢起球來很舒適。」
雨山村五人制足球場是該縣推進公共體育普及工程的一個縮影。
「場地建起來了,運動環境變好了,市民健身就更活躍了。」周嘉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汪雙權表示,自從有了全民健身中心,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參與健身,他們自發成立舞蹈、足球、籃球等多支體育健身隊伍,分享健身快樂,增進鄰裡感情。
同時,體育設施建設工作啟動以來,該縣文化旅遊委加強統籌協調,倒排建設工期,加大督促力度,狠抓進度跟蹤,體育設施建設效率明顯提高。原計劃5年工期的公共體育普及工程、15塊社會足球場項目,僅1個月就全部建成投用,其中最短工期僅10天,創造了墊江記錄。「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抓落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墊江縣文化旅遊委副主任高渝介紹。
構建15分鐘健身圈
位於該縣高峰鎮大井村的健走步道上,經常可以看到當地村民寇其萬的身影。「這裡建起了健走步道,大家一起休閒健身,成為沿途一道風景線。」寇其萬說。
近年來,該縣有序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加大場地設施投入力度,盤活現有體育設施資源,著力建設更多小型多樣、就近方便的健身場地,持續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努力構建群眾身邊的「15分鐘健身圈」。
高渝介紹,在建設工作啟動前期,墊江縣文化旅遊委聯合相關鄉鎮,組織體育、文化等專職幹部,深入村(社區),對全民健身中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社區健身點、社會足球場等現有設施建設情況開展調查摸底和統計分析,為體育設施的科學布局和最廣泛惠及群眾提供了有力參考。
截至12月底,墊江縣全民健身中心、社區健身點、社會足球場、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一大批體育設施陸續建成並全部向社會開放,大型公共場館設施實現免費開放或低收費開放,開放率100%,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